分类: 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 |
你快乐吗? -- 浅谈忧郁症〈二〉
成大医院精神部
一般精神科主任
忧郁症的治疗现况:
当今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忧郁症。
然而一些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患者,许多依然拒绝接受帮助。医疗人员估计,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忧郁症患者没有就医。原因不一,很多之所以没有看医生,只是一般人误以为忧郁症只不过一个人比较软弱罢了。但这种疾病跟心脏病、高血压或其它要看医生的病一样,都不是个人的失败造成的,无法靠意志力来摆脱它。当我们因为短暂的失意,导致心情不佳或失望灰心时,让自己保持忙碌,或者咬紧牙将自己从目前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可能是有效的。这一套对忧郁症就不管用了。没有对症下药,忧郁症会持续好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数年之久。
杨明仁医师等对全国筛选的结果显示,忧郁症患者仅有约30%愿意就医,而仅其中的20%的病人求助精神科。
其实治疗忧郁症的机率很高,超过80%的病人,医师都有办法消除或减轻他们的症状 。但这项疾病拖得愈久,就愈难治疗。 严重没有就医的忧郁症可能导致自杀, 那些已经严重到需要住院的患者, 自杀的机率高达15%。
哪些状况下容易得到忧郁症: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罹患忧郁症的可能性。忧郁症出现在各式各样的人身上:有钱的、 贫穷的、老的、少的,已婚的、单身的、每天生活都有许多压力发生,有时候压力太大或太多,可能会引发忧郁症。每个人都无可避免会有身体上的疾病,而生理问题或内外科疾病也可能引发,使忧郁症的机率升高。
年龄
忧郁症,可能发生在每个年龄层,但某些年龄阶段是忧郁症第一次出现的高峰期。忧郁症通常在成年之后出现。有一半的忧郁症患者是在20~50岁之间第一次发病。
虽然忧郁症好发于年轻时,老年族群却是高危险群。
年纪大的人亦出现忧郁症的原因,可能有几种:老年人已经经历了许多失落的伤恸,身体衰微,伴侣或朋友日渐凋零、退休后经济状况也变差了。这个年龄层,忧郁症也有相当高的比例是生理疾病引起的,例如心脏血管疾病也可能引发忧郁症。
生活压力与罹病风险
据研究显示,生活压力的确与发生忧郁症的比率相关,研究显示,人类若早年失去双亲或重要的照顾者,则长大后其忧郁症的比率较高,其它研究显示,早期孩童若受到身体或性虐待,则长大后罹患忧郁症的机会增高;成大的研究也显示,目前有忧郁症的病患,早年失亲的比率较高。
我们于921地震灾区的研究案显示,灾后该地区忧郁症的比率比其它地区平时的研究调查报告高过十倍以上。这些结果均显示忧郁症的发生与否与环境的变动息息相关。
女性是个危险因子
女性比男性更常被诊断出有忧郁症。在美国,女性的罹患率是男性的两倍;台湾的结果女性亦比男性高。美国有20~2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有一次严重的忧郁症发生。就男性而言,比例是12%。
医师尚未完全了解为何女性患者比男性多,但他们提出一些理论。一是认为女性比男性易罹患忧郁症,是因为他们比男性承受更多压力。当今的女性每天要跟多种不同的角色奋斗,既要掌握工作进度,又要随时打点好家务。有些专家认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被鼓励要有牺牲自己、取悦他人的特质,可能导致后来她们容易罹患忧郁症。
另一个解释是: 并非女性的忧郁症罹患率较高,而是女性比较愿意寻求治疗。女性会愿意坦露他们有忧郁的情绪,觉得难过、寂寞或无望等等。这个理论认为,男性比较不愿意承认他们有这样的情绪。
另有一些理论则认为,男性可能会用酒精或其它替代物来压抑忧郁的情绪,而不愿意寻求医疗的协助。他们的忧郁症可能戴上了面具-看起来像市酗酒或滥用药物的结果,而不是个别发生的疾病。以致于,男性接受忧郁症治疗的人数也相对较少
其它因素:
某些人格特质也可能让你比较容易得到这类疾病。如果你对自己很严苛、对生命抱着负面的想法,或者过度依赖他人,你可能比那些快活乐观的人更容易有忧郁症。内向退缩、不喜欢接触人群的人,也属于高危险群。就这些人来说,其实并非他们的人格特质引发忧郁症,只是状况却有可能如此演变:先天性格比较忧郁,最近又经历了严重的伤恸,这时候又因为难以向人倾诉,使得比那些善于寻求别人救援的人,更容易发生忧郁症。
总之,由上述的研究显示,忧郁症是多发的原因,其治疗也需多管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