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一份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

(2008-06-22 09:06:22)
标签:

教育

    先后被《中外书摘》今年2期及《读者》今年6期转载的散文《我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近来被湖北、广东多家教育机构用作高考或大学自学考试测试题,读着这些试卷,虽然明知他们所要表达的不一定就是我的意思,但少许了解一点现代语文教育方面的知识。现列出一卷,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韶关市2008届高三模拟测试

    20084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我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

黄复彩

沿着荒芜的古徽道走了近两小时,终于看到人家,然而却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这是一个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我忘了村名。有人在山边采茶,狗吠着,空气中弥漫着火粪的幽香。很想坐下来喝一口水,但前面的人催着说:“得赶紧啊,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很快向我们走来,女人的手中握着一张小小的纸片,问我们说:“请问你们是记者吗?”我们觉得很奇怪,这女人怎么知道我们一行是记者的呢?问她有什么事,女人便把手中的纸片向我们展示。纸片已经破损,那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看了几遍,终于明白,大抵是说她儿子在浙江温岭打工,曾借给别人一笔钱,可前去讨钱时、却被对方打了一顿。她儿子不服这口气,邀集一帮同乡去打复架,导致对方一人重伤,当地公安遂以故意伤害罪将她儿子抓捕入狱,至今已一月有余。

女人说:“我儿子是冤枉的,记者同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

我们说:“我们只是本省一个地市小报的记者,浙江温岭发生的案子,我们哪问得到呢?你还是去找浙江温岭的记者吧。”说完,我们就走了。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到那女人仍站在那山路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看着女人失望的身影,忽然觉得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于是坦然,继续追赶前面的人

很快忘了这件事。回家后上班,看书,写作。偶尔读禅宗公案,这是我喜欢的事。忽然读到慧能与石头希迁的一段事。慧能在五祖弘忍处得法后,在南方的山林避难多年,终于在曹溪开坛演法,弟子云涌。后人称之为“曹溪一滴水”者,是说凡到过曹溪向慧能问过法的人,哪怕只得到一滴水,也得到了犹如太阳一般的辉煌智慧。

          ……(文略——作者)

——转摘自《读者》2008年第6

 

16.文章第4段结尾说“忽然觉得有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于是坦然,继续追赶前面的人”,如何理解“不妥”和“坦然”?(4分)

 

17.作者为什么要写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5分)

 

18.标题和结尾都说作者知道了自己丢失了什么,那么,作者究竟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悟,谈谈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做。(6分)

 

答案:

 

四、(15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16.“不妥”是指看到女人失望的身影,自己一行没能给予她一点帮助,让她很失望;(2分)“坦然”是指一时想不出自己的错来,(1分)似乎没有什么对不住女人的地方,而自己还得赶路。(1分)

11.作者写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一是为后文作铺垫,(1分)让作者终于感悟到自己丢失了什么,从而突出主旨。(2分)二是增加文章的内涵和意蕴。(2分)

18.作者终于知道自己丢失了人应该具有的同情之心和助人之心。(2分)作者一行人经过一个小山村,遇到一个向他们求助的妇女,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帮助,后来,作者通过阅读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悟出了自己丢失的东西,因而有了心理上的忏悔。

(只要能联系作者的经历和感悟,计1分)现代人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快乐之时,可能会遇到他人需要帮助,这时,不应该缺乏怜悯之心(或表现冷漠),应尽量施以援手。(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