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士兵突击》之王团长:霸气下的兵心

(2008-06-10 16:05:24)
标签:

士兵突击

王庆瑞

许三多

云之东

娱乐

                         云之东/

《士兵突击》之王团长:霸气下的兵心 

                                军装与养成


作为702团的团长,王庆瑞身上是有股子霸气的,不过他的霸气和袁朗、高城的张扬不同,那是经历过风雨后略微内敛了的霸气,有句话叫不怒自威,用在他身上还是比较贴切。

说比较,是因为不怎么喜欢他多数时间敞着的军装。不管制服,还是迷彩,他总是敞着的,套在里的制式衬衣也总是开着颗钮扣。当然,从创作的角度讲,对不熟悉军营的人来说,这都没有什么,在一群永远把军装都穿得正正规规的军人里,这样的装扮,正好凸显了他团长的身份和地位,也还有一丝不一样的霸气,从他敞着的军装里露出来。

我一直想他敞着军装有两个原因,一是演员本身比较胖,正正规规穿起来比较别扭;二是导演的要求,为这个线条看上去已经比较粗的王团上再加点粗放的气势,与其内里的睿智形成一个反差。

不管是哪个原因,我都觉得是个遗憾。部队是讲作风和养成的,我所接触的大大小小的军官,是不会把军装这样敞开的。

我记得没进部队之前,在电视台实习,遇到一位部队转业的老主编,他特别喜欢和我们讲养成,有一次领导删了他在一篇讲军营故事的稿子里的“养成”两字,结果他拿回来又固执的加了上去,边加边和我们感叹领导不懂部队。虽然他解释了半天,我也没理解养成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却就此对“养成”留下一份好奇。

后来到了部队,自己也开始在稿子里写“养成”,刚开始只是写这两个字,慢慢才理解了这两个字的内涵。

我想他代表的是军营的坚守,是一种继承和传递,是点滴的积累,是细节的成败。

或者说,是要我们通过坚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现代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要保持内心的宁静,挺难,需要有一个强大和丰富的内心,顺便说一下,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名目繁多的诱惑是来自身内和身外的。从内心来讲,每个人都有想要放纵的想法,而放纵这个东西,象毒品一样,是会上瘾的,你会一次又一次的迷恋放纵时忘却一切烦恼的愉悦,而放纵后巨大的空虚和苍白往往让人无处可逃,有时还会伴以心痛和失眠,于是这难以承受的反差让我们迫不及待的期待下一次放纵。毒品上瘾,恐怕也是这个功效。难办的是面对毒品我们可以提高警惕,至少可以没试过毒品以前选择离它远远的,这样就不会上瘾。可放纵这种来自内心的诱惑,除了你自己,谁来又有谁能提醒你。

所以,养成对我们其实也很重要,好的习惯是靠我们坚持下来的。当然人无完人,偶而的放纵,也未必是坏事。保持清醒太痛苦,偶而放纵来缓冲,只要不偏离主旋律,也不刻意伤害他人,我以为也无可厚非,只是切记,只能是偶而。
领导艺术

王团长和许三多的初见是有点意思的,他刻意的沉默,他真实的率直,和许三多的紧张和木讷形成一个有趣的反差,让人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笑出来。

这一段其实时间不长,不过王团长的话却透显露了一种领导的艺术。

看看面对不知所措的许三多,王团长的开场白:“是哪个教的你啊?”

许三多紧张,他显然没反映过来团长问的意思是哪个是哪个,于是他结巴的问了声“什,什么?”

团长同志严肃的提醒了句:“我说你的军姿。”

许木木同学显然也没理解过来团长是要问他哪个人教他的,于是他又结巴的答了句“新,新兵连。”

团长同志这会好象是有点生气,注意只是好象,后面我们会知道,他只是在装:“废话,当然是新兵连,但是从新兵连一出来时间长了,你连立正都不会了吗”,

话一出口,立马让有着以标准立正姿势站着的许三多动了动身板,于是一个立正便无限僵硬起来。

而团长同志却无限畅快的笑了起来“我不该纠正你的,你的姿势蛮正确的。”

这笑和这话仔细品品,你会察觉到团长同志内心的得意,显然他很满意许三多的这个反映,这个反映是他预料之中的一种反映,也是他想要的一种反映,所以他会接着说:

“我现在相信了啊,你一个人在五班做的那些事,那是象你做的呢。”

这时我们才明白原来团长问话这一波三折是在考察许三多,许三多修路当然是对了他的胃口,不过团长同志显然也清楚张干事是有那么点夸张的人,他说是许三多一个人修出来的未必真是一个人修出来的,所以他故意制造一些紧张的空气,要在这紧张的状态下许三多最真实的回答。

从管理的角度讲,王庆瑞这一做法其实和袁朗设计一个真实的绝境来考验许三多、成才、吴哲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要在考察对象全无防范的情况下,逼出考察对象最真实的心境

这一招还是值得想当个管理者的朋友学学的,如果你并不想或者你自己并不适合当管理者,那么可以想想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如果能有一个平和和从容的心态,对这样的情况,你也可以忽略不计。突然想到吴哲,如果他再从容点,恐怕连袁朗都不得不服了他。

而许三多出于本能的回答,让团长看到了他的真实与单纯,可能也只有真实并且单纯的人才有可能一个人修出一条路来,李梦浮躁,薛林滑头,老魏偷懒,老马随大流,那样的状态,肯定是修不出一条路的。所以王庆瑞相信了他,单纯而真实的人,实在不多见。

团长的能力

在认可了许三多后,王团长开始和许三多套近乎,缓和许三多之前的紧张,于是他问许三多来之前是不是有人告诉他要注意军容仪表,因为团长好这一口。

许三多的回答是“没有”,当然他不会撒谎,所以这个“没有”答得吞吞吐吐之外,脸还有点微红。

于是王庆瑞更直接的说:“那是他们这样认为。”“你觉得会踢正步就是一个好军人吗?”“我见到了一个比我当年要强的兵啦!”

这三句话传达的信息量很大,估计许三多肯定是没有理解“那是他们认为。”“你觉得会踢正步就是一个好军人吗?”这两句话其实是告诉许三多,我王庆瑞用人,是要看这个人怎么样,而不是看这个人的军容仪表怎么样。

“我见到了一个比我当年要强的兵啦!”这话应该是团长同志的真心感概了,因为当年他一个排却没有修成这条路。可以想象作为排长的王庆瑞,还是年少气盛的,象在五班修一条可有可无的路这样一件看起来没有什么前途和实际意义的事,血气方刚的他多少是有些不屑于做的。虽然他最后做了,但修路的枯燥与无味最终让他选择了放弃,转而抓训练或别的看上去更有意义的事。而许三多凭着他的真实与单纯,凭着他的执着与坚持,完成了他没能完成的事,团长同志当然要发出这样的感概了。

好在许三多没理解这些话没关系,这些话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让许三多放松,让许三多感受到他作为一团之长的亲切,就这个目的而言,应该是达到了,因为许三多看上去确实没有那么紧张了。

所以接下来王庆瑞问许三多擅长什么时,许三多终于说了一长串话,关于他最擅长和他为什么最擅长踢正步。如果没有之前的放松,估计王庆瑞就算再三启发,许三多也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因为许三多说他最擅长踢正步,王庆瑞就很半开玩笑的和他说了句到楼道里象门神一样来回踢正步,许三多听到这句话时,估计心都凉了,实心眼的他想也不会想道,有哪个领导真会安排个兵天天在楼道里来回踢正步呢?政委可能真说过这话,不过那估计多半也是他借着团长所谓的注重军容仪表开的玩笑。而刚从五班走出的许木木是绝不会多想的,所以只能嘟囔着冒出一句“服从组织安排。”

“你鬼话,我从你的话背后就能听得出来,你不愿意!”已经变过一次脸的团长同志再度变脸,面对自己的兵,他的率性表露无遗。凭着这率性,凭着这变脸,我们就理解他为什么能治得住高城了,或者说为什么一个军长爸爸愿意把他的儿子放到他领导的团,再或者说为什么军长爸爸一个挺优秀的儿子愿意到他领导的这个团,这其实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吧。

想要和得到的中间:做到

“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要做到,你只有做到,那才能得到嘛。”

面对看着那辆模型坦克的许三多,团长同志说出了全剧最经典的几句话之一(七连解散时高城有一句话,“信念这玩意,直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其实就呼应了这句话。许三多此时或许没有真正理解王庆瑞这话的意思,但他却实实在在的做到了)。

要搁平时这话说出来会略嫌做作,不过王庆瑞说出来,却觉得刚刚好。一方面,当然要归功于这样的一个情景,在这个情景里许三多确实对那坦克很感兴趣,而且他又不是以聪明见长的人,对这句话不会觉得反感;另一方面要归功于演员李京,李京说得很自然,让人自然的就听了进去。

这话的道理其实我们不是不懂,只是这时刻说出来,却更容易打动我们。在想要和得到之间,我们常常忽略了做到,或者说我们采取的是另一种做到,急功近利或者不择手段的做到,只为那个结果,而不是象许三多这样,一颗石子一颗石子的把一条路修了出来。

我们容易浮躁,有时代的原因,也有我们自己的原因。社会转型期,在打破一切又重建一切的时候,浮躁是必然的产物。我前些天也有些浮躁,我觉得浮躁不是一时的,他应该是一世的,再厉害的人物都有浮躁的时候,区别在于浮躁的时间长短和应对浮躁的态度。

成功者常常是寂寞和孤独的,面对身边的诱惑,权力、金钱、异性,这些永恒的命题,实在是太难以抵抗。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要戒情戒欲,只是想说对于权力带来的腐败,对于金钱带来的堕落,对于情人带来的偷欢,我们要有一个恰当的取舍。我本来想说正确,可面对人性,正确不是两个字所能界定的,所以我想用恰当可能更好些,恰当,我的理解是,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社会、不伤害国家的权益。

在经典的“做到”之后,其实王庆瑞还说了两句经典的话:

“蛮多复杂的事情呢,他又蛮简单,就象你在新兵连学的立正、稍息,那是最标准的。”

“但是蛮多简单的事情后面呢,又蛮复杂,就象我刚才跟你一说,你连立正都找不到怎么回事了。”

王庆瑞说完这话的时候,许三多傻傻笑了,露出他的标志性大白牙,他笑是因为团长同志刚才那么一说他确实找不到立正怎么回事了。

但团长同志这话是有深意的,我想这是对“想要和得到之间有个做到”的注解。怎么样来把事情做到呢,那就是要把复杂的事情来简单化。

比如修路这件事,一个排未能做成的事,不简单吧,但许三多就凭着他心无杂念的执着,完成了这样一件事。

要做成一件事,我们要看到事情的复杂性,但又不能想得太复杂,要想得简单化。

至于简单的复杂,个人觉得并不可取,这是一种内耗,在我们的文化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太多的故事和案例,即使在我们身边,同样有太多的故事和案例。我的态度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想我们自己首先不要去人为的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但同时我们要看清为什么他人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睿智侧击
前文说过,王庆瑞看起来粗放,但内里睿智。最好的体现,就是他对同样粗放的高城的侧击。

王庆瑞去看高城他们连的演习,递了花茶给高城喝,高城建议他喝绿茶。王庆瑞一把把杯子抢回,说:

“你看你啊,喝口茶还挑三拣四的。”

这话除了对高城的关爱,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团长同志显然已经知道高城对许三多很不满意,于是借这机会来个侧击,对许三多不满意,原因之一就是你太挑三拣四。

当然更好的侧击还在后面,王庆瑞不问高城为什么对他选给七连的兵不满意,而是转口一说:“我听你爸爸说,你小的时候,在幼儿园就晓得拽着漂亮老师的手不放,你爸爸还跟我说怕你长大了以后变成花心大萝卜。”

这谈笑之间就让山一样的高城紧张了,然后王庆瑞再自然带出“这个人啊,他是会不断变化的嘛。”

当然还年少轻狂的高城一定是听不进去的,或者以后他也会对另一个人说人是会不断变化的。

这是他与王庆瑞的差距,也是年龄和经历的差距,王庆瑞的眼光可以放得更远,更包容。

高城悟得也快,在七连解散之时,在与许三多零距离的接触后,他对王庆瑞说:“他(许三多)抱着是让我已经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挺不容易的,能接受并由衷夸赞一个自己曾经非常瞧不起的人,可见高城的胸怀。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需要王团长这样的睿智侧击。且不说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做人要留有余地,面对纷繁的人事关系,旁敲侧击有时确实更容易让人接受。

我是吃过不少直话直说的亏,没办法,天生一个直肠子,刚到部队的时候,从没有管理经验的我要管理一个排,对上对下都喜欢直来直去,结果得罪了不少人,工作有一段时间总不是太顺。

花了很长的时间,我开始学习旁敲和怎么样侧击。

人都是有情绪的生物,恰当的时候恰当的旁敲侧击确有更好的效用。当然也不是说事事都旁敲侧击,该直说的,还得直说。

兵心


“高城,三年的军校,一年的排长,三年的连长,我希望你不要辜负这七年。”

这是高城离开702团时,王庆瑞对高城说的话,说完这句话,他最后对高城说无力的说了两个字“去吧”。

这大概是团长同志在全剧中最无力的时候,即使是在师部得到整编的命令,他黯然,他红了眼睛,可依旧挺直胸膛,说:能克服。

他是一个有兵心的人,有兵心的人,才能懂得许三多修路的意义;有兵心的人,才会为坦克由四个人操控变为三个人操控而害怕;有兵心的人,才会假笑着让袁朗把他的兵直接绑树上用枪突突扫射活口直接带回;有兵心的人,才会把坦克模型送给许三多;有兵心的人,才会不舍又骄傲的对袁朗说,你把他们带走吧,我相信有一天,你们这些兵,会成为,叫我也望尘莫及的那种兵。

王庆瑞无疑还是个伯乐,他发掘了许三多,并且巩固了许三多的品质。他让许三多一个人守军营,我估摸着他也未必完全肯定许三多一定能守得住,对他来说,这是对许三多的信任,也是给许三多一个锤铸自己的机会,当然,还有个好处,许三多守住了七连,对全团来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身边教材。

当一个伯乐不容易,他能当一个伯乐,是因为他有领导的能力,还有一颗兵心。

我其实觉得,我们常常少了一颗兵心,我们善于向别人索取,却不善于给予别人,真正的关怀。

说到关怀,我又想到我们的灾区人民,我想我们对灾区的朋友,要关爱,但不能溺爱。我们给予灾区朋友的,不应该仅仅是我们的同情心和我们在物质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生活的勇气,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敬请期待:《士兵突击》之齐桓

 

特别推荐:                爱比烟花寂寞

《士兵突击》之老马和五班: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上)

《士兵突击》之老马和五班: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中)

《士兵突击》之老马和五班: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下)

《士兵突击》之成长:请关爱我们的另一半(上)

《士兵突击》之成才:请关爱我们自己的另一半(下)

《士兵突击》之班长史今:残酷青春我们最想遇见的那个人

特别推荐:《士兵突击》之袁朗,男人最好和最坏的对手

           《士兵突击》之伍六一:最钢铁的男儿最柔软的内心

           《士兵突击》之高城:一座城池一个军魂  

             《士兵突击》之吴哲,最理想的完美

            《士兵突击》之甘小宁:好兄弟和好部下

《士兵突击》之白铁军,最有前途的老末

《士兵突击》之马小帅,最可爱的骨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