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这么一个“女孩”

(2009-04-14 22:10:11)
标签:

文化

随笔/感悟

生活记录

休闲

     一位年轻的朋友约我吃饭,并言及此番心愿以久,但终因太忙而耽搁,今日非要兑现此愿,我应允了。
     这位小朋友开了一辆公司刚“拿下”的新款奥迪A8来接我,是因了知我从未曾有过这份荣幸与A8“握手言欢”,今日想让我开开眼界。我这个土包子一族坐上后自然倍感风光无限,那么宽敞的驾座,肥大的车身,极酷的足以令我目瞪口呆的豪华内视,坐着亦自惭形秽,心想着这可真不是我能享受的生活,也就趁机跟人蹭蹭长点见识而已。
      那车一路滑溜地小跑,真够“拉风”。正兜着风,我象个超级大傻冒似得正不停地打量着车内玩具般的各种仪表和物件,朋友的电话响了,接着聊上着,我的注意力仍在东张西望,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无二,也无暇关注他在电话中聊些什么。只隐约听到他最后说:那好吧,你来吧,正好我和王老师在一起吃饭。
      我们来到了赛特购物中心背面的一家上海菜餐厅,我让朋友点了一些菜,我自己则要了一碟醉鱼,这是我最爱吃的,我向来对奢侈的东西没太大的兴趣,只喜家常。席间朋友很隆重地尊我为哥,说是对我敬重已久,此为心声。我知他是一位实诚之人,自小为一孤儿,长大成人后从军,后浪迹天涯,结果奇迹般地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位女友,她既像个大姐姐,亦颇具母性的温暖,让他一个飘零在外的孤苦伶仃的心灵有一个依归,直到一天,那个姐姐大网络上告他,啥也别再说了,你来北京吧。他二话没说,背上行囊登在了火车一路北上,终于在这个温暖的港湾里憩息了下来,并娶了这个女人为妻。在妻子的影响下,他皈依了基督耶稣,并忠诚于这一神圣的信仰。他的太太是一位看上去小巧玲珑的女人,个性活泼得甚至可充任俏皮幽默的喜剧演员,且反应极快,出口成章,典型一个的乐天派,成天介乐颠颠的,按她自己的话:我只想说,我真的很幸福!那边厢,她的这位年轻的夫君听着嘴巴乐成了一朵花,眼睛笑成了一对弯弯的月牙。我还得说,他们夫妻二人的目光亦是慈祥而又善良的,这是由于他们夫妇俩信奉了基督而放射出的光芒,就在前几天,他们的宝贝儿子刚满月。
      朋友告我,一会儿有一个朋友来找她。没过了多久,他的电话铃声响了,显然是有人在电话中向他问路,朋友透过透明玻璃往楼下看去,我正好瞅了一眼,见一辆的士正在楼下转悠着寻找方向呢。朋友说,好了,停,你往楼下看。可那车又动了,拐弯去了另一方向,朋友大叫:哎,你停,在你后面啦,停了。
      一会儿一个女孩下了车,我这一瞥之下见是一时髦女孩,头发似乎染成了棕黄,裤子是那类颇时尚的格子款的,绷绷地紧在身上,一路摇着打着电话,那架势亦属新潮一族的风格,歪斜着脑袋,轻握手机贴在耳边,手势在随着情绪挥舞着。她临来之前,朋友已然介绍说这女孩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自结婚后一直没工作,现在想托他找个单位。
      一会儿,女孩出现了,兴高采烈的样子,与朋友愉快地打着招呼,大大咧咧的坐下,典型的北京一“范儿”。朋友介绍我,我点了点头,很认真地说了句:哦,很时尚。她眼睛一下子瞪大了,有点受到惊吓的神情:是说我好呢,还是说我不好?她看着朋友问。我无奈地笑了一下,我好象真没有别的意思。你为什么这么紧张,是以为别人在说你什么呢?我不解地问。女孩大乐了一下,说:他───指我的朋友───说我象李宇春,这不是数落我吗,我能象她吗?我笑说象她也不错呀,至少也成了一“玉米”。她挥了一下手:不,我不喜欢这个人,真不喜欢。我说那你喜欢谁呢?她的眉毛上扬了一下,喜逐颜开地说:我喜欢孙红雷,超喜欢,他的所有消息我都看。我更乐了。
      哎,她偏头问朋友,我是一个有孩子的人,他知道吧?这个”他“指”的是我。我点头,当然,我说,但你是在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前提下生下这个孩子的。她有点傻眼地看着我,又在坐椅上晃着说,我现在在家呆不住,我成天想工作。
      我发现她的性格有极好动的一面,这类人在家是呆不住。
      她还说,在家没事时就上网聊天,聊得尽兴,这是唯一让她快乐的事,但她申明自己从不见网友,原因是怕失望。说有一次,有一网友不经她同意给她发了一张照片来。她嘿嘿乐着:他肯定以为他挺帅的,可是我早上起来看到后,(她随即做了一个不屑的表情)我再也不想和他聊了,与我想象的人太不一样了,所以以后不见任何网友,省得受刺激。我笑说那你早晚也要出问题。她蹦了一下:哎,你怎么知道?我说这能看出呀。哟,真的呀,我这人直率,我也不瞒着,我结婚呀就是因为当时我老公对我太好,我这人善良,其实他一月也就二千元钱,比我当时还少呢,可他人好,也没多想就结了,可是后来几年没想要孩子,他们家一直当我面对我老公说,这人要出事,迟早会离开你,你说我气不气。我说,你婆婆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她拼命点头:就是,我真想象他们说的在外面犯点错误,否则你说我冤不冤呀,什么也没做让他们说成这样。她在坐椅上来回扭动着说。
       她说,后来还是要了一个孩子,我是想要一个孩子让自己真的收心。我说我知道,我也看出来了,否则我不会说你当初是没有做好准备。她拼命点头,一再说她现在只想出去工作,否则真会在家憋死:除了看孩子,就是上网,过去上班时,也没人需要关照,和同事朋友想去哪就去哪,到处吃,那种生活真好。
      这个女孩的情绪始终处在一种亢奋中,我之所以称她为“女孩”,也是因了她的那种独特的天真和不时冒出的傻气。一会儿,她的电话铃声响了,她在电话中一再强调说马上就回去,让孩子等妈妈一下。放下电话,略略的喘了一口气;你看,没出来多久,孩子又闹着要找我,谁也哄不住。我说,那你快去吧,家里的事重要,女孩仍在强调希望能尽快地找个工作:我不为钱,真的,几百块钱也行,只要能工作,我不是一个计较钱的人,怎么也是活,要快乐。她强调说。
       她走了。朋友为难地告我,不知该不该帮她这个忙,毕竟她老公是他的朋友,也不知人家是否愿意老婆出去工作。我明白朋友的难处,对此,我也不便提供什么意见,因为搞不清状况,但这个女孩是当下颇具典型的一类女人的“命运”,她们在未谙世事的时候,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家庭,又在一种“自欺”中生下了孩子,窃以为由此就可以让生活彻底得柳暗花明,殊不知,此一来就更加让自己走上了一条困惑之路,在这个女孩身上其实是可以衍生出一个有趣的关于当代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足以令我们略略的思考一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