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林”印象

(2007-09-13 06:25:04)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散文

   与友人相偕同游嵩山,为的是与少林寺方丈晤面清谈。匆匆赶至少林古刹,又被告之方丈临时被五台山的主持唤去,参加寺庙的五十年仪典。

    一时无事,加之少林寺于我是初次出游,便与友人一行及少林僧人释延王踏足寺内。

    想象中香烟缭绕、雄峻端肃的少林古刹已成遥忆,门内门外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小摊小贩错落有致的布列于少林门外,录音机中“吱呀”有声地传出佛教布经的旋律。

   并不让人肃然,相反倒有几分闹心,与山色掩映中千年古刹的庄严大相径庭,于是油然而生一丝失意。

    少林寺庙峙立于五乳峰山麓之下,建于公元572南朝大通元年,周遭古柏,苍松、泡桐之树相列成行,寂然无声的护卫千年历史的轮回流转,如果没有游人的喧杂和嬉闹,这里将会是另一番气象,可惜,千年的古刹圣地如今已成游人踏足之所,世俗的烟尘渐染着圣洁的纯粹。

   进门步入未远,见一银杏树虬曲挺立,树杆粗壮骇然,其苍老的树身似乎也在印证一段古远的历史。延王微微动容,谓之此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旁有一导游,不知深浅地兜售生意,并不以为意的说非一千三百年,而是一千五百年,也所谓与少林寺的历史同龄,延王不屑,轻摇了一下头。

    延王是少林武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方丈托交少林属下的法王寺予他主持,于是他有另一名号:法王。他一身便装,如不留意,与我等俗人无疑。他一直蹲伏于郑州伏案写作,今日是因了我们到来,相偕而行,对少林的历史延王自然了如指掌,只是那位自作聪明的小导游有点班门弄斧了。

    因寺内的游人喧嚷无序,哧拉拉一群群俗众忽东忽西四处乱窜,使古刹失却了清朗和古寂,我已了无兴致,草草地四处转悠了一会,进入少林寺的腹地,那里是游人止步之处。

    没有多少人,偶尔能见一二僧人一副闲适的神情漫步走过,在方丈堂小坐一会,小沙弥端来清茶,品茗而闲论少林。

    没一会儿,我们又来到少林药局,尚未走近,一股浓烈的药草之味便无端地袭来,少林文化以禅、武、药而闻名于世,寺内在方丈的主持下,近来要将少林医药发扬光大。

    进入,见一眉清目秀的僧人与我们打了个招呼,我见他一口江浙口音,便问其何方人氏?他道及杭州。方丈的助手老钱介绍说他是浙江美院毕业的,后来出家剃度为僧,更名为释延琳。他是药局的监院,年少的小沙弥对他的态度毕恭毕敬。我又与他攀谈,问及所学专业,说是油画,又谈及与少林结缘十多年,当年是为画偶尔上山,无意中与少林结缘,其中谈到了他有一次去敦煌描摹,发现画中内蕴玄妙,于是激发了求知欲,方丈的点拨令其大悟,后潜心研究佛法,终成少林一僧。

    一会儿两位白人入门,我的朋友老庞介绍,我方知此二人乃美国人氏,其中一位壮汉是现下美国的重量级拳击冠军,另一位是他的经纪人,他们来到少林是为了修身参惮,也为了按照少林的宗教仪轨将身体基质作一个改变,现在正在“断食疗法”阶段,据说已瘦了十公斤,延琳赞曰毅力可佳。少林修行之苦居然亦能坚持不懈,我也陡生感概。

    老外要求习禅,延琳谓之:过程既为禅,只要用心体悟,便能感知禅意。我不以为然,并言及,老外的思维模式与东方相异,我们的语言决定了我们的思维优势在于直观,更接近于诗,一字一意,于是观物修心藉之于汉语直观外推,以便接近于物的诗性的本质,遂与禅悟相去未远了,而西语则是逻辑的,这与他们以亚里斯多德延续下来的逻辑传统有关,所以东方的艺术亦有清雅恬淡之风,而内里深藏玄妙之门。

    延琳语:达达艺术中杜尚以“洁具”命名为“泉”,便成艺术,此中便有禅意。我摇头,言及非也,以我浅陋之识,窃以为杜尚此举非是无意涉入禅意,而是基于他对传统现实主义及现代派艺术的叛逆,因他自知其为后来者,前人的艺术令他高山仰止,大山已在,如不另避蹊径将永无出头之日,而艺术的创新向来是以反叛为姿态的,于是他别出心裁的以“坐便器”为武器,并将之置入于美术馆,这里面有一重要的艺术行为,这便是:人-坐便器-艺术博物馆之间的辩证关系,因为艺术博物馆是承载艺术作品的象征性存在,一旦被置于,便获得了艺术的旨归,可又因其“作品”及行为的骇异,便有了惊天动地的影响,它与禅意无关,纯粹是一反叛之举。

    延琳听着,并无异议,并嘱沙弥给我拿来一本《达摩祖师论》,我大喜。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修行一直令我仰慕不止,他是我心中所崇尚的圣人,他在冥冥中暗示了我人生中的一个未知的向度,只是我缺乏勇气和毅力,但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一座高耸的丰碑。

    我们决定去五乳峰顶拜谒达摩祖师,这也是我由来已久的心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