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2010-02-04 13:38:55)
标签:

songfish佛法

保护地球

文化

电影

照片

人和野生动物

爱与善

陈帆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

(佳作鉴赏)

2010-01-25 00:49:18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Songfish/编撰

 

    【选编手记】阅读Songfish编撰的《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这组图文,心身豁然的开阔敞亮起来。她介绍的“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是一位加拿大摄影家。他属于那种现在非常少见的艺术家,没有和任何画廊签约,过去十年里也没有开过一次作品展,不曾接受任何的采访。他就好像处在‘地下’状态,不被人们注意,只有那么几个富有的收藏家在支持他,为他提供资助。他所关注的是人与动物之间那种神秘的联系。从1992年起,他已经作了27次长途旅行,到达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他甚至还连着几个月租下远洋轮。总之,他的那些简洁的摄影作品拍起来是既费钱又费事。现在,42岁的考伯特终于将他这些年来的成果公开展出了。对他来说,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他本人的观察,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王国,人类在其中与各种动物,比如大象、鲸鱼、海牛、猎鹰、朱鹭和仙鹤,共同生活,互相交流。”(来源:百度词条资讯)在我看来任何艺术的技巧,当然是为内容服务的,而为何内容服务?你的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内容”?是真实的有内容,还是空有“内容”?什么“内容”?列孚说:“阿凡达》表达的是:家园、善良和正义。”我也知认这位著名的加拿大摄影家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的图片表达的也同样是这个主题。当下中国(大陆)的电影和图片有这么纯净、高尚吗?任何充斥着人类不平等根源的东西,都不是纯净、高尚的,作为艺术家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你的技艺真正溶入了纯净、高尚魂魄。感谢Songfish编撰了这组图文,我未能把视频搬过来仅此致欠。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也许你读过很多摄影师的故事,也许你看过很多风光摄影作品,可像格雷戈里那样走遍世界,拍下了人、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微妙关系的经典作品,其中充满着诗意和灵气的摄影师恐怕不多。看看他镜头捕捉到的瞬间——和大象嬉戏印度少女,雄鹰展翅下的缅甸僧侣,同猎豹深情相拥的祖孙二人……眼前这些影像纯净无暇,已存在于世上数千万年。自然摄影师格雷戈里·考伯尔成功地在人和野生动物之间寻找到久违了的爱和信赖,画面中我们找不到恐惧和危险。

    影片分成好几部份,有大象、鲸鱼、花豹、老鹰、和山猫等……影片拍摄极美,每个篇章,配上音乐,就像一首诗,人类与动物都没有说话,但是肢体的语言诉说了一切。看著影片,静静的欣赏动物和人类优雅的互动,脑袋中那些假设性的思考也就暂时抛开一边了。

  我们眼前的摄影展和摄影师是如何有今天的这一切的呢?让我们把时间倒回,探寻它的来龙去脉。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1992年,格雷戈里开了一个小型摄影展,几位收藏家十分欣赏他的才华,要求订购更多,他于是拿起相机开始异域远征,十三年的行程把他带到了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汤加等很多国家。由于只有少数几位富有的私人收藏家有缘先睹为快,一般人对格雷戈里作品的了解十分有限,这更增添了他的传奇色彩。在这之前,格雷戈里从未公开拍卖过自己的作品,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对超过6万美元的标价趋之若鹜。这些收入为他下一次远征拍摄提供了经济保证在拍摄过程中,格雷戈里时常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撼。比如我们看到了大象和孩子们在一起,你不用去担心大象会伤害孩子。“斯里兰卡每年有几百人为大象所杀,因为他们离大象的迁徙路线太近了。这种成人与大象的冲突已有近百年历史。而斯里兰卡只有一起儿童因大象而死的事件,那是他跑时掉进了井里,大象不伤害儿童,

    他们之间没有冲突。”或许这是生物世界的潜规则,抑或许这是原本存在于自然的和谐。在他看来,大自然有着一种轮回般的诗意,正如他在远征过程中拍摄的纪录片中,由美国著名演员劳伦斯·菲什伯恩吟诵的诗句一般——羽变火,火变血,血变骨,骨变髓,髓变尘,尘变雪。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有些人怀疑格雷戈里作品的真实性,可一旦了解了他不凡的经历之后,这种的想法就会立即烟消云散。“你不需要对大自然做任何美化,这世界已存在了几十亿年,而人类只是初来乍到。”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在历程中,当然也有让格雷戈里最为难忘的故事。在太平洋,他和他的“良师益友”——55吨重的抹香鲸结伴遨游,完全脱离氧气瓶的束缚。当已存在5千万年的生命向他游来时,潜水已经不重要了,天地间惟有奇特的舞步存在。当鲸无意中要吞没他的时候,格雷戈里并没有恐惧,因为他知道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丢了性命,其实是一种恩赐。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格雷戈里的理想是把《尘与雪》带到全世界。纽约站的展出结束后,流动博物馆就会被拆卸,运送到洛杉矶,之后还会巡回南美,欧洲和亚洲。而在他44岁这年,格雷戈里·考伯尔又将拿起相机,再次上路。“在作品的第一部分,

    我想要和60种动物合作,于是我花了13年,拍了29种。我希望自己能长寿,在接下来的15年,把60种全都拍完。”《尘与雪》是对大自然最真切的礼赞,激发人们的希望,积极的。艺术的真谛是来源于对于生命的热爱,也许正是由于那种爱的存在,美才会永久地被保存下来。不管是装置艺术,玻璃制品,墙上涂鸦还是自然摄影,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独到的眼光和方式,延续着一场人间艺术的盛宴。

                                   

尘与雪(电影与部分照片)(佳作鉴赏)

 

   关于作者

  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是一位加拿大摄影家。他属于那种现在非常少见的艺术家,没有和任何画廊签约,过去十年里也没有开过一次作品展,不曾接受任何的采访。他就好象处在“地下”状态,不被人们注意,只有那么几个富有的收藏家在支持他,为他提供资助。

  他所关注的是人与动物之间那种神秘的联系。从1992年起,他已经作了27次长途旅行,到达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他甚至还连着几个月租下远洋轮。总之,他的那些简洁的摄影作品拍起来是既费钱又费事。现在,42岁的考伯特终于将他这些年来的成果公开展出了。

  对他来说,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他本人的观察,同时也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王国,人类在其中与各种动物,比如大象、鲸鱼、海牛、猎鹰、朱鹭和仙鹤,共同生活,互相交流(文字照片影片均收集于网上)

 

Songfish博客链接blog.sina.com.cn/songfish

             作者分类:展览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