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壮壮的电影心结(2)

(2006-03-06 12:13:08)

愿望聊天室:田壮壮的电影心结(2)

主持人:资深影视策划人、作家  陈 帆
受访人:北京电影制片厂一级电影导演  中国第5代著名电影导演  田壮壮
————————————————————————————————————————

重拍《小城之春》的感悟
陈:跟你交谈非常有收益,这种收益是对事物的客观和正确认识为出发点的,很同意你的看法。我现在换一个话题请教你,请问你为什么要重拍费穆先生《小城之春》这部电影的?
:《小城之春》我就不用谈了,很多媒体都介绍过了。
陈:能否从我的视角再谈谈呢?
田:从你的视角说也一样。
陈:应该会不一样的,很希望你给予我们一个真知灼见的心得好吗?
田:从你的角度谈,那没有可能,那你自己只能杜撰了。
陈:不会杜撰,由你心里出发,谈谈你为什么要重拍《小城之春》这部电影?
田:嗯,作为电影导演,那我也得拍电影啊!
陈:你怎么想到还要去拍它?你的心结到底是什么?
田:我给你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吧,一个电影导演其实很难找到一个人物简单,但内心复杂,去让你把人物认真的去琢磨,去刻划它。
陈:为什么这么难找到呢?作为导演的你,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田:实际上就是说,现在中国的电影,或者说从影像的角度来讲,常见式的挺多的,它都有一个启承转合的这么一个过程。而《小城之春》的这种题材,突然间的一个在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情,有点像节入式的,就是一段式的片断,非常少。你不信,你纵观一下我们的电影作品,这种节入式的非常少。而绝大多数表现的都是人的相对完整的故事,人的某种命运怎么着啦,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啦,又遇到了什么啦等等,它都是这么一种模式。
陈:这种常见的电影创作模式的特点是什么呢?
田:你要用很多的笔墨去交代这些东西,用多余的笔墨去交代特定故事中的一些事情,而像《小城之春》这种节入式的作品,我觉得特别难把握,而且我以前也没有碰到过。就是说我在所有的剧本中很少碰到过。所以,我觉得这对于一位专业导演来讲,去拍摄它或者说去重拍它是挺难得的。
陈:你认为重拍《小城之春》非常难得吗?
田:非常难得。我不知道费先生他有可能是无意中,遇到了李天纪这个本子。他可能没有从理论上去想过这个问题。但费穆先生把它拍得非常精典。
陈:你又如何感应如此深刻呢?
田:我就觉得,我有机会在50年之后,能有机会去试一次,去做一回,去感受一次这种创作的过程。我觉得,对我来讲是一件挺值得的事,而且可能我不管怎么说,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好,作为一个电影导演,这其实是一个梦魅以求的快事。这是想去做的一个尝试,就是你能够把几天的5天、3天的人物内心的东西,又没有更剧烈外部冲突性的东西传达出来。
陈:你的快意达到的收获到底是什么呢?
田:作为我个人来讲,收获更多的可能除了我对这部影片《小城之春》实践的过程,包括对电影、对费穆、对整个电影制作和电影艺术表现的一些东西的实践外,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我的创作中,我实验了一个部分,体会了一个部分。这个部分呢,并不是说,只是这一部分完成了,而是说这一部分可能会对我电影以后的创作,都会带来很关键的作用。
陈:你有如此深入的体会,而你谈到会影响你今后的创作为什么?
田:比如说,象费穆的作品吧,大家都说是诗的电影,称他是电影诗人。其实可能这个说法听起来挺虚的。那是作为中国来讲,从唐宋的诗歌、诗词来讲,我觉得中国的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是一个意境,而不是象西方命运的一种东西。它这种境界的东西,实际上在电影语言中,不是说就那么简单就出来了的。
陈:你能举例谈谈自己这方面的体会吗?
田:我常跟作家阿城在一起交谈创作问题,我让阿城跟我讲讲诗意,我们老说: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不能再实的景物描写了,可下面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一下就把高远的境界活化出来了。阿城说,“这就是诗意。”电影并不是说,你有3个实的镜头出来,就有一个诗意的东西化境了。
陈:这跟费穆先生的《小城之春》又有何种关系?
田:通过重拍费先生的《小城之春》,就象杜甫的诗一样,它的简约、它的炽朴、它的洗练和它叙述含蓄的外延。这些东西,你不去试不去感受,你只是说理性上我懂,对电影导演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必须得去试验、去感受。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


对第5代的评价
陈:谢谢壮壮,给我这样的机会,跟你一起感受创作的况味。未了,我想向你提最后一个大家最关心的话题,请问:你对你们第5代电影人当下的状态有何评估?
田:目前,从中国电影的商业市场来讲,或者说从中国电影的创作势头来讲,我都觉得中国电影第5代导演依然在起领军的作用。
陈:你为何如此评价?原因是什么呢?
田:也就是说,从张艺谋的《英雄》到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这两部片子,从国内和国际的反映来看,都是很不错的。嗯,可能有很多人在骂艺谋在骂凯歌商业化倾向太厉害。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不能说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吧。
陈:作为第5代之一的你,你又是如何看待第5代导演的创作呢?
田:首先,我觉得你要是去批评一部电影,比如它是圆的,从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批评。关键问题就是说,我还是那句话,对他们拍的这两部电影的态度、初衷,应该说还是很投入很热爱的。而并不是把电影纯粹作为一种赚钱或者是电影之外的意图在做电影。我觉得,在他们的电影中反映得还不多。
陈:你认为艺谋和凯歌是如何对待做电影呢?
田:我认为,他们更多的还是对电影的一种责任和痴迷。
陈:其中,我对凯歌还是比较了解的。应该是这样子的。
田:作为人来讲,拍什么东西?怎么拍?这是可以批评,可以讨论的。但是,嗯……不应该对象他们这样的导演妄加指责,当然不是不可以批评,但批评要中肯讲理。
陈:这使我想到你多次谈到的创作的艰苦。是的,看重电影的作用,就是尊重创作者的创作艰辛的过程,我也有同感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田:我可以这么断言,如果说这些导演谢世的话,其实大家反而会更加的怀念他们。就像日本黑泽明不在了,人们反而更怀念他一样,当时在日本,看他电影的人并不多。所以,我就觉得第5代电影人创作的作品,这个实际上是中国电影的骄傲。
陈:由于第5代电影的可贵努力,确实使中国当代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田:而且我觉得,张艺谋和陈凯歌他们俩也是旗子,俗话说“树大招风”嘛!这挺正常的。所以,我觉得至少我认为,张艺谋和陈凯歌至少在5年之内还会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陈:你认为电影是可以批评的,所以出现一些不同的评介,至少是一些比较好的善意的批评,应该是很正常的。
田:所以,我认为对他们的一些批评也好,或者是别的什么也好,这当然是挺正常的。也就是说电影是可以批评的。但是我觉得,这种批评或者什么,正如你所说它应该是善意的,是从中国电影的这种发展和维护中国电影这个根本出发点来讨论的,而不是对于人或者什么去做虚妄的判断。如果从媒体报导来讲,或者从同行的言谈话语来讲,有时后我觉得已经涉及到一些人的意识,或者人的一些个人的隐私的话,我感觉就不合适了。
陈:非常感谢田壮壮!希望你有更好的电影作品早日再与广大观众见面,让我们共同跟你一起分享创作的喜悦。

                       田壮壮的电影心结(2)
     (本剧作版权归陈帆所有如有侵权违者必究/严禁转载)
                            27C电影工作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