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不死?
(2012-01-11 10:49:47)
标签:
杂谈 |
阿伦特在《人的境况》中借助古希腊哲学对于人的不死性的论述,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不死”,immortality的词根是mortality,而mortality的词根则是mortal,即有生有死的个体生命,是故mortality意为有死性,immortality则是不死性。阿伦特解释说:不死“意味着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即在这个地球上、在这个被给定的世界中拥有不死的生命。”哪些东西有死,哪些东西不死?阿伦特说:“在有死之人的个体生命周围,环绕着不死的自然和不死的诸神。”永恒循环的自然(包括动物)和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gods。注意:这个概念不同于上帝,即God,上帝拥有的不是不死,而是永恒,详下)拥有这个意义上的不死。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阿伦特所说的要死的人,是个体的人,而不是作为自然意义上的类存在的人。换言之,作为自然存在的动物是不死的,而且动物意义上的人也是不死的。两者都是随着自然的新城代谢周而复始,因此不存在死的问题。
诸神和上帝的区别对希腊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诸神(gods)不死,只有上帝(God)才永恒。上帝的永恒是指“他”处在宇宙生命和时间之外,而诸神则和人一样,不但有共同的形状,而且有共同的“本性”(nature)。诸神虽然不是人,但是却和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并不在宇宙之外(这是他和上帝的根本差别)。希腊人对不死的关注,是以上述区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所谓人必死是指每个人的存在境况,亦即个体的人有一个有从生到死的不可逆过程:
这段话至关重要。它表明,生物意义上的人、类意义上的人,与动物一样,在自然循环中繁衍生息,是无所谓死的。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他是类,而在于他是个体:“人和动物的区别恰好不在于人的类属性。”“人”是独特的个体,因而不能像动物那样通过种类的繁衍、通过自然的新陈代谢和永久循环而不死。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人之所以必死,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直线运动”,都有从生到死的明确且有限的过程。动物虽然表面看来也是一个个(或一只只)的,但它们没有个体意识,而且不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全部是被生物特征界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是无区别的。
那么,人怎么才能显示自己超越生物和自然的独特性和个体性呢?回答是:通过创造事物——工作、行为(deed)、语言。
阿伦特说:
“有死者的任务和潜在的伟大在于其创造——作品、业绩和言辞(注意:阿伦特没有把劳动包含在内)——的能力,这些产物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长久存在之列,正是通过它们,有死者能够在这个万物不死而唯独自己要死的宇宙中发现自己的位置,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力以及留下不朽痕迹的能力,人,尽管有其个人的必死性,却依然获得了自己的不死性,证明自己具有‘神圣’本质。”
人是要死的,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设定,也是人的活动显示出意义和卓越性的基本前提。自然意义上的不死并不是人的特性所在,更不是伟大所在,不是人应该追求的东西。那么,人怎样通过不同于动物的方式超越死?不是像动物那样通过自然循环和种类繁衍?回答是:通过自己的创造行为。正因为这样,人的这种创造行为必须不是在动物水平上进行(比如劳动和消费等等就是停留在动物水平的活动)。阿伦特非常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人不能满足于“自然提供给的东西”。她反复写道:“人,虽然作为个体是有死的,但是他们做出不朽功业的能力,以他们在身后留下不可磨灭印迹的能力,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不死(不朽),证明了他们自身有一种‘神’性”,“热爱不朽名声胜过热爱可朽之物,才真正是人;其他满足于自然提供的凶手的人,就像动物一样活着和死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