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是500年才一遇的天文大观——“长江流域世纪日全食(YANGTZE RIVER BASIN, TOTAL SOLAR
ECLIPSE)”,将在中国居住人口最稠密的长江流域发生。由于自己居住在高纬度的哈尔滨,不可能看到日全蚀(人们都习称日食,其实严格说应该叫做“日全蚀”),太阳照耀在黑龙江大地上本来就属“偏安”,又由于22日整个上午浓云密布,又使我与太阳擦肩而过,连半个太阳也没能“见到”,错失了亲眼观看日全蚀的机会,备好的照相器材也没有派上用场。
通过网络和电视,看到了长江沿途各地这次日蚀的壮观景象。很是羡慕那些亲眼观看的那些人们。
在记忆中,自己还是亲眼观看过几次日蚀的:在小学时,在近些年,都曾看过不同程度的日偏蚀或日全蚀。记得1998年3月8日,上午八时多,就观看到比较完整的日全蚀——当食甚发生时,整个太阳被月亮遮挡,失去光芒,天空昏黄,人在地面的影子完全模糊。2005年春某天上午,有过一次日偏蚀,在单位办公室透过墨镜镜片就可以看到。
上次在黑龙江哈尔滨可以观看到的日偏蚀是在去年8月1日黄昏。那天下班后,自己骑自行车跑到我们这座次城市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地方——松花江畔,观看了那次带蚀日落天象的全过程。那次的观看,准备也并不是很充分,由于连日的阴雨,对是否能看到日偏蚀信心不足。快下班时,几阵风吹走了天边的云。在江畔看到了日偏蚀的全过程,并用博文记录那次日蚀的特殊天象。
与自然万物相比,尤其是与浩瀚的宇宙空间相比,人的个体生存乃至人类栖居的地球,总是显得那样渺小,那样短暂。以往我们感知世界,是通过亲眼观察,通过课堂教授,及后来通过文献资料和网络的搜集而获取全部信息。并且我们也相信,当我们掌握了一定信息量后,可以做到在自然王国和必然王国之间更自由地往来穿梭。而在没有达到这一境界之前,他更相信自己亲身感受的东西,“眼见为实”。其实如果找到或掌握了世界上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就可以对未来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
舆论与媒体往往是不太负责的:也由于某些自然科学工作者满足于当下人们的好奇心,于是便不那么负责任地夸大某些事实(已经成为规律性的东西)。很有可能,(长江流域的)人们在本月22日观看到真的是500年一遇的天文奇观;于是人们就那么轻易地相信,自己真的就是观看到这一奇观的“幸运儿”。人的一生,在世不过几十年时间,他可以了解“在他之前”的史料,却永远无法证实“他身后的史实”。所以,无论是谁,都不要把自己当作“比谁都更幸运”人,“500年不出了你这么一个人,地球还是照样转!”
我们可能更应该珍惜的是我们亲身感受到的已知世界,并应该永远抱着谦逊的态度去探知未来将发生的一切——或许这也是一种宇宙观。
相关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2b9fb0100adde.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