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元文化·人·图书馆服务——2013中国图书馆年会展览会暨学术会议

(2013-11-17 07:03:39)
标签:

佛教文化

图书馆

分类: 寺院报道

多元文化·人·图书馆服务

——2013中国图书馆年会展览会暨学术会议

 

    本次年会除了工作会议之外,还安排了展览会和学术会议。本次展览会的地点是上海世博展览馆,共设立五个展区:主题事业展示区、企业展示区、国际展示区、主题书展区和互动交流区。

    主题事业展区又分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展示区”、“全国图书馆专题馆”和“图书馆事业优秀案例馆”等几大区域。其中,“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展示区”又分为“文化共享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体验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体验区”和“国家古籍保护展示区”三大部分,该展区将以交互体验为主要方式,向图书馆业界展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nEO_IMG_IMG_2204

 

     “全国图书馆专题馆”为国内代表省市及上海代表区县的图书馆事业主题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和传统图书馆完全不一样的新型图书馆的代表。这些新型图书馆有着温馨和时尚的阅读空间,以及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阅读方式。穿着时尚的潮人们在翻阅《VOGUE》杂志寻找灵感,小朋友们坐在五颜六色的椅子上认真的观看格林童话系列影片,一群老外利用智能桌面触摸屏开起“Easy Meeting”。阅览室里,随意摆放的半圆形座椅,可随意组合的沙发座,以及一批可以挪来挪去的办公椅,可以在须臾间搭出各式各样供读者活动的区域。满目所见的几十种包括ipad在内的平板电脑及其他最新最好的电子书阅读器,给读者带来的是新颖的数字阅读体验。

 

nEO_IMG_IMG_2231

    

    这些图书馆往往以总馆为依托,构建覆盖全区域的“一卡通”服务体系,实现让市民足不出社区、让村民足不出乡村,即能就近满足基本的阅读需求,享受异地借还的便利。

    这些图书馆还与专家联手,推出精彩纷呈的各类讲座,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成为没有围墙的城市教室。乃至与国际各种文化机构合作,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一座国内图书馆界拓宽中外交流、广结国际友谊的重要桥梁。

 

nEO_IMG_IMG_2215

 

nEO_IMG_IMG_2225

 

nEO_IMG_IMG_2237

 

 

    在信息时代,这些图书馆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实体存在的物理空间,他们创设了电子资源远程服务体系,实现了365天24小时免费服务,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他们建立的“无障碍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无障碍阅读和在线听书,消除了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信息鸿沟”。他们依托图情一体的独特机制,面向广大决策者提供科技、产业和文化领域的知识服务,打造出“度身订造的图书馆”。

    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服务,也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撑。本次展览会的企业展示区涵盖了整个图书馆行业内外和上下游的相关企业,有图书数字资源技术和应用软件技术,图书馆IT设备,视听设备、自助借还设备、RFID等高新技术、乃至于图书馆家具、办公设备、节能设施以及消毒设备、图书馆安防系统等等方面的展示。

 

nEO_IMG_IMG_2240

 

 

    除了展览会之外,本次大会还安排了5个主题论坛和29个分会场的学术研讨。7日下午,我们选择了参加第四分会场的研讨,题目是:“多元文化·人·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国际研讨会暨第九届中日图书馆学国际研讨会”。会议主持人是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理事长、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先生,会议形式采取每人发言15分钟、提问5分钟的方式,非常高效,让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领略到各方面的好思路、好想法。

    第一位发言人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先生,他的报告题目是《城市发展与图书馆多元文化》,吴馆长针对上海市越来越国际化的趋势,阐释了上海图书馆如何利用多语言读者指南、征文活动、在国际图联承担工作、举办国际图联的论坛等方式来增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具体实践。

    第二位发言人是日本图书馆研究会理事长、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川崎良孝教授,他的报告题目是《作为阅读空间图书馆的历史与现状》。川崎先生用一个图表十分简洁的阐述了在过去,图书馆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即阅读服务、情报获取和对读者秘密的保护,这三个方面是一种平行向上发展的关系。但是在现在,情况变得复杂起来、阅读服务仍然是原有的发展趋势,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情报获取职能在某些方面获得了提升,某些方面反而下降了,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获得需要的情报。而对读者秘密的保护,因为九一一事件而减弱。

 

nEO_IMG_IMG_2244

    

    第三位发言人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助理总裁、公共图书馆馆长郑爱清女士。她的报告题目是《新加坡公共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使用的是英文。郑女士分享了新加坡图书馆建设的一些特点,比如从原来的政府主导,逐渐的走向政府、企业伙伴和社会公众共同建设的模式。像一个华人主题图书馆,其场地是一家私人机构提供的,经费是由公益社团提供的,日常维护则全部由义工来承担。那么,新加坡的图书馆建设也从单一的场馆转变为与社区其他功能区域融合的方式,比如把运动场、礼堂等设施和社区图书馆建设在一起。同时,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正确和非正确的信息,如何帮助读者在信息时代准确的获取信息呢?新加坡政府继美国之后,在全国推广了资讯素养教育,向家长、孩子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读者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第四位发言人是日本爱知学泉短期大学的准教授久野和子女士,她的报告题目是《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久野女士在报告中阐述说,第三空间是美国学者奥登堡最早提出来的,奥登堡认为第一空间是家庭,第二空间是职场,第三空间是指居民可以自由出入和利用的中立、平等、自由对话的空间,如德国的啤酒屋,法国的咖啡馆,以及图书馆。传统上的图书馆学研究主要围绕着学习、情报和教育展开的,而空间的问题很少有人涉及,现在却成为了融合了最尖端理念的显学。为什么呢?因为第三空间对于人们获取社会关系资本,对于增强社区活力,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理解和融合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芝加哥市图书馆一个分馆建立在了贫困的有色人种社区和富裕的白人区之间,最初选择建在这里的时候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因为大家觉得社区间的差异过大可能会导致没有人来使用。可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在这里,富裕的白人妈妈帮助有色人种的孩子做作业,不同肤色的人们共同参加读书会,大家越来越相互理解和包容。

 

nEO_IMG_IMG_2264

    

 

    第五位发言人是上海市浦东图书馆副馆长王韧博士,他的报告题目是《让人充满思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王馆长介绍了多元文化背景下浦东图书馆的具体实践。浦东新区是中国最开放和多元化的地区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浦东图书馆依托全区200多个服务点以及馆内的三个报告厅等设施,展开了面向政府的每日信息服务,面向大众的盲人读书会、儿童读书教育等服务,还和知名医院、克鲁克管理学院、余秋雨等社会知名机构与个人联手,推出了医学讲座、管理讲座和秋雨书院等文化品牌,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nEO_IMG_IMG_2194

 

    本来,我们的计划是在第4分会场学习一个半小时,然后去另外一个分会场学习一个小时。结果,两个会场都是爆满,进也不易,出也为难,只好作罢了,一下午都在第四分会场学习。这半天的学习,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图书馆都处在一个技术、理念和实践大变革的时代,大家在平等、开放、服务大众的原则指引下,力求把图书馆转变成一个生活、文化、休闲和教育的大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