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相到质的突破——记亮点频出的第四次多语种交流会

(2012-05-27 20:33:53)
标签:

时代文化

佛教文化

寺院体验

修行感悟

现代弘法

分类: 寺院报道

从相到质的突破

——记亮点频出的第四次多语种交流会

 

     5月26日,80多位学员和义工参加了翻译中心发起的第四次多语种交流会。与前三次相比,这次交流会无论在人数、场地、组织架构等外相上,还是实质的专业化、多元化程度上,都有长足的进步。持续了一天的活动,充实紧凑、亮点频出,大家畅所欲言、法喜充满。

nEO_IMG_第四次多语种交流会

 

    亮点一:中国翻译协会的第一个宗教界会员

    走进熟悉的教学楼501教室,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放在讲台前的“中国翻译协会单位会员”牌匾。中国翻译协会是是翻译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上级主管单位是国务院下属的中国外文局。近日,龙泉寺受译协邀请,成为其成立30多年来的第一个宗教界会员。

  nEO_IMG_加入中国翻译协会(1) 

 

     交流会正式开始后,主持人王硕和翻译中心居士负责人姜栋耀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加入中译协的缘起和经过。

    在去年10月的中国翻译产业论坛上,翻译中心第一次与中译协结缘。英文团队负责人王硕以及微博团队负责人隆凤在此次论坛中,介绍了龙泉寺的翻译事业,并播放凤凰卫视来寺采访制作的节目《暖心》。当听说龙泉寺翻译团队全部由志愿者组成时,与会人员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赞赏。一位翻译界的元老评价说:“你们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此次论坛特别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恰与龙泉寺翻译事业的发展方向不谋而合。论坛主持人把龙泉寺翻译团队的出现视为一大亮点,在论坛结束时,他非常诚挚地邀请龙泉寺加入中国翻译协会。

     经过一系列程序,龙泉寺于今年5月22日顺利地加入了中国翻译协会。中译协副秘书长给龙泉寺的回函中更表示:多语种事业对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nEO_IMG_主持人王硕和翻译中心负责人姜栋耀

 

     翻译中心居士负责人姜栋耀说,中译协的工作人员向前去接受证书和牌匾的悟光法师表示,龙泉寺的加入对于译协也是一件很鼓舞的事情。译协会员单位虽然很多,但没有宗教领域的,而宗教翻译需求日益增长,不知道谁能够帮助国家来做这方面的事情,现在终于有一个单位能在这个方面比较权威。这一新闻一经传出,整个佛教界也非常鼓舞。以“佛教在线”为代表的佛教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和转载。

       亮点二:多角度分享议题专业化

     多语种交流会已经举办到第四届,如何使内容讨论更务实、更专业、更贴近多语种微博和翻译团队义工们的日常学修及承担?在本次活动的策划阶段,这一点是大家最重视的问题。在悟光法师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讨论和推演,最终确定了以议题发言的形式来分享心得。组织者精心策划了多角度、分层次的不同主题,每位发言人从中选择一个,进行分享。

nEO_IMG_缘念

 

     所涉及的主题包括:如何做一名龙泉寺义工、在翻译承担中成长、承担与学修、工作的关系;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的组织和流程、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翻译;参加翻译产业论坛的收获、韩国宗教代表团参访龙泉寺翻译心得、俄罗斯佛教简介等。每一位发言者围绕各自的分享主题做了充足了准备,不少人分享时还辅以精美的PPT,其翔实度和专业度令人赞叹。

 

      你决心要做一名翻译义工了吗?

    自2007年起就在龙泉寺承担翻译工作的宋柏青首先分享“如何做一名龙泉寺翻译义工”这一主题。

nEO_IMG_宋柏青

 

     为什么要来龙泉寺做义工?为什么要做翻译义工?宋师兄说,翻译是一个专业性比较高的工种,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非常专注,需要有默默无闻的精神。是不是决心要做一名翻译义工,这和自己的准备关系。假设要做一名口译员,就要能用目的语(比如法语、德语)做很好的演讲,非常流利,非常有说服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迅速地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让听众感觉非常到位,能够有鼓动性;又比如想做笔译,就要能用目的语写作,写得出漂亮的文章,才能在翻译得好、翻译得有文采,让读者生欢喜心。同时,也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因为翻译出来的东西一定会被修改,要准备好接受打击,以开阔的心胸接受同行善知识的指正。要具弟子相,从同行身上学习长处、包容不足,去捡金子而不是捡垃圾。宋师兄还说到,如果决心要为翻译事业付出,除了专门的翻译工作,也可以参与组织多语种法会、建设交流平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承担与工作、学修的时间如何平衡?

     修行与工作的关系,承担和学修的平衡,这可说是本次交流会大家最关注的内容,近一半的发言者都在分享中提到了这方面的心得。

    德语组义工孙科在回顾了内心转变过程:从最初因为承担感觉受到束缚,到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提高自己与团队的工作效率。他说,在世间工作与承担发生冲突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承担还是不承担”。他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所知障,即无明,需要依止三宝、亲近师友。正当烦恼的时候,一位同行向他推荐了一篇师父的开示文章《修行与做事的关系》,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在做事中如何去用心,如何以一个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接纳外在的一切现象,包括人、事、物及变化的新环境等等,这一切都要依靠出家人、法师的指导,这就是‘师’;法师开示我们对境用心的内容、方法与经验,这就是‘法’;同行们一起按照法师所教导的方法去做,安立好动机、建立起宗旨和理念,并统一观念和目标去做,就能把事情做好,这就是‘友’。”这段话令他茅塞顿开。他反省到,自己过去总认为打坐参禅这样的方式才是学佛,其实佛法是心法,这颗心用来做寺庙的事还是工作的事,都可以修行。

 

nEO_IMG_孙科

 

     孙师兄说,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内心没有力量”。在这个问题上,稻盛和夫的“垂直攀登”精神和惟俊法师三步一拜朝五台山的精神都给了他很大的鼓舞,让他认识到:无论在世间的成就,还是在佛法上的成就,如果没有专一和精进,都不可能得到。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好,会让身边的同事朋友误以为学佛是消极的,是逃避困难的方式。他决心一定要提高效率,精进努力,把工作、学修承担都能兼顾好。于是,他与德语组的义工们共同探讨,引入Plan(计划)、Do(实行)、Action(对策改善)、Check(测定评值)的管理模块化思想,优化翻译校对的工作流程,不断总结经验成果,为新加入的义工提供帮助。

     历事练心,在承担中发现烦恼,在对治烦恼中获得成长——孙师兄的分享代表了许多义工的心声。

 

     更专业更多元更深入

     日语组义工郑高龙的分享题目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翻译”,他首先给大家展示了几幅以图画来绘制的《心经》,这是18世纪的日本出家人为了向不懂文字的人弘法而创造的独特方法。由此阐发出如何提炼关键词,去进行网络搜索而获取更多信息的话题,郑师兄把自己积累的许多经验介绍给大家。

nEO_IMG_郑高龙

 

   俄罗斯义工罗曼则向大家介绍了本国的佛教概况,特别提到在俄罗斯的藏传佛教信众中,《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是极受重视的论典。近年来,俄罗斯佛教界对于汉传佛教的关注度也正在日益提高。

nEO_IMG_罗曼(1)

 

     韩语组义工薛园春分享了自己在韩国宗教代表团访问龙泉寺时第一次承担同声传译的经历。当时她内心有一些胆怯,在法师的鼓励下,还是勇敢地挑起了这个重担。现场感受到师父的加持,信心也提高了许多。虽然事后觉得自己还没有发挥到最好,但从内心认识到最令师长高兴的事是我们能有自己的佛教翻译团队,因而发愿今后更要积极进取,敢于面对各种外境的考验。此外,她还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唐朝时期与新罗的佛法翻译交流的历史。

     从十多位义工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在选择角度的专业性上,还是分享内容的深度上,比以往的交流会都有质的突破。在提出问题和困惑的同时,大家也在积极地贡献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整个团队的和合氛围越发浓厚。

 

      亮点三:多元化活动张弛有度

    本次多语种交流会活动正行部分从早上9点开始,晚上5点结束,持续时间长,交流范围广,信息含量大。但由于策划周密,安排合理,各个环节的活动如农场出坡、瑜伽调理身心、观看视频、分享交流等穿插进行,整个过程张弛有度,从而使参与者能够保持精神集中,心情欢喜,获得最大的收获。

     上午到南线农场收菜,在广阔天地间体验田园劳作之美,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大把大把的茼蒿装满了菜筐,大家的心里也充满了喜悦之情。有同修幽默地说:“这可比在网上玩收菜游戏有意思多了。”

nEO_IMG_农场出坡

 

     午斋过后安排的是十五分钟的瑜伽调理,体贴关怀义工们的身心。来自行医世家的孟大夫带领大家一起,学做简单易行的瑜伽动作,舒展僵硬的身体,放松紧张的心灵。

     交流分享过程中,还播放了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精彩片段、多语种微博一周年的回顾片和龙泉寺小品《寻子》《行堂》等视频。庄严、感动、欢喜、开怀大笑……影像的感染力让大家的心凝聚到了一起。

nEO_IMG_悟光法师

 

     悟光法师全程参加了下午的交流活动,与学员义工们一起,不时为精彩的发言鼓掌。法师向大家介绍了刚刚制作印刷的《学诚法师多语种微博媒体报道选录》,其中收录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日报China Daily、北京晚报、BBC、CNN等国内外百家主流媒体对多语种微博及龙泉寺翻译事业的报道。法师开示说:“这几天各种因缘和合,前几天中国翻译协会批准我们成为中国翻译协会的会员,今天我们举行第四次多语种交流会,刚好博客上放了一篇《走进翻译中心》,大家回去可以看看……这篇文章让人看完很振奋,让人意识到翻译确实很重要,尤其现在中国文化要国际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跟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相融合、互补,共同为人民谋福利,为咱们成佛集资粮。”

nEO_IMG_合影

 

     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和师父、法师一起合影。夕阳西下,而大家美好的感受意犹未尽。一位退休教授当场填写了义工报名表,申请加入微博团队,在未来的日子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为弘扬佛法和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借此交流会的因缘,我们凝聚共业,振奋人心,收集一路走来的点滴经验教训,为今后继续承担微博翻译、文集出版事业积攒菩提资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