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法功德”系列之六十:第二次受八关斋戒

(2012-04-06 19:50:11)
标签:

时代文化

寺院体验

现代弘法

人才培养

佛教大学

佛教文化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4月5日龙泉日记

“念法功德”系列之六十:

第二次受八关斋戒

  受戒师开示概要:假如有神通力,一只小虫从我们面前爬过,则知道是在过去生中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所以大家对一切众生曾经是我们的母亲要产生信解,今天早上吃的早斋,我们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众生给予的,但母亲有情的烦恼扰乱其心,不能自主,刹那刹那在造着恶业,趣向恶道,所以我们要生起救度他们的心,给他们快乐,取受他们的苦难。

“念法功德”系列之六十:第二次受八关斋戒
 

贤己 前后两次受八关斋戒的不同

  第二次受八关斋戒,上次止恶防非的心很强,这次发心利人的心很强。贤卯法师半月前发来的邮件——《龙泉寺教务规划》,一直没回,今天很想回,中午回完时,明显感觉心胸宽广了许多,感觉到那种为团体付出的那种踏实和喜悦。这也许便是戒体的加持吧,于无形中给人强大的动力。

  上午修订贤丁整理的“兄弟文化”系列文章,发现其中关于自己的只有两行,当下心里就很不高兴,觉得贤丁“师心”强,后来自己才反省到。自己曾亲口给贤丁说过“任意删减”,可临到自己头上时,又很不愿意接受。更进一步,同行提醒我“言要有据”而不可“虚情高调”,让我生起很大的警醒。

贤辛 戒体在关键时刻会起作用

  受戒后感觉很不一样,观照力和专注力都增强了很多,做事情时也更加专注了,说话前先想想应不应该说,说的是否准确等等。通过持戒感受到了戒体的加持,下午洗完脚打算把尚有余温的水倒掉,盆刚刚到马桶边突然意识到热水可能会伤害生命,赶紧把伸出去的盆收了回来,把水倒到了另外一个脏水盆里。当时心里很欢喜,体会到了持戒的殊胜,戒体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关键时刻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持戒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很多不好的习气都是无作的状态,不仔细观照根本发觉不了。上午烧了一壶水,贤壬师问多长时间能开?我随口回答十分钟。说出来后马上意识到说错了,平时一般都要十五分钟以上,十分钟根本烧不开,然后赶紧改口说十多分钟。反省自己平时说话就很不注意,总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这都属于绮语的范围,严格来说是犯戒的。希望平时也能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使戒体越来越增长。

贤戊 持戒是在后面的微细戒上用功

  受戒前把戒体部分重新温习、整理、复听了一段《戒体大义》,发现要把它弄清楚挺不容易的,因为涉及到很多不知道的东西,如唯识法相,各宗大要,史传背景等等。育因法师说,其实持戒并不是在根本戒上下功夫,而是在后面的微细戒上用功,行住坐卧等所有的威仪,往往是我们生命意识中的盲点,很少去注视它,然而它却反映了我们内在的习惯性的思维模式,我们几乎便沦落成了习惯的奴隶。反观自己,这些盲点又何曾注视到,即使师友为我们指出来,又何曾下狠心去对治,常常还是执取在自己相应的点上,也许偶尔得到了一些满足,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更大的虚空和疑惑。所以戒律最殊胜处就是依之可以得到调伏和改变,且极易下手操作,比之禅观,教下及其它宗派,它对根器的限制要小很多。真正如法如律的实践,当下就会感觉清凉。

犯戒答疑

  1.问:早晚殿时念头纷飞,不好的念头时时现起,现起以后马上去对治,不知道这样犯不犯戒?

  答:念头现起时如果感觉很好,还跟着跑,便是犯戒。如果能马上生起对治,对治心一直在,便不算。

  2.问:晚上感觉累了,听大悲咒和叩钟偈是否犯戒?

答:看以何心去听?如果为了修行,不犯。如果是当音乐听,犯“歌舞戏等故往观听”。需要对首忏悔!还有应该当天忏悔,现在过了明相,应再加一条覆藏罪,自责心忏悔。

  3.问:昨天晚上未经允许便拿了别人的备课资料来学习,拿的时候作亲厚想;今天早上未经允许便复制了同学的周记来看,周记是大家一起分享的,看的时候作公用想,不知犯不犯盗?

  答:大家的守护意都不强,可以不结罪,但从严格的角度来判,是要结方便罪的,建议自责心忏悔。盗戒很微细,很难守护,所以关键在平常养成好的习惯,一点一滴都不可随意。

  4.习惯性随口说出来的话,并非存心欺骗对方,说完之后马上改正,这是小妄语吗?

  答:不算。因为无心,而且马上纠正,完全是中误。但是从持戒来看,这种“习惯性”是一种不好的等流,有小的过失,要自责心忏悔。

  5.把嘴上的死皮,吃到了肚子里,算非时食吗?

  答:过午后,一切不应食的东西,吃进嘴里都算。

  6.出去买东西,同人砍价算不算绮语?

  答:为三宝正常办事,不算。

八关斋戒 释名

  ▲业疏云“云戒云斋云关者、众名乃异、莫不摄净归心也。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戒则能治之业。言八斋者、斋谓齐也、齐一其心。或言清也、静摄其虑、如世闲室亦号斋也。言关斋者、即禁闭非逸、静定身心也。”

  济缘释云“齐取专注、心无差别。清取离过、绝诸杂想。世中斋馆,亦取闲静之意。‘关’从喻为名,如世间防奸止寇、即禁闭义也。”见业疏记卷十 
   八关斋戒的斋,斋谓齐也。「齐」,就是专注的意思,将心统一、收摄起来。我们凡夫众生的心,在没有受八关斋戒之前,就像猴子一样到处攀缘,到处飘荡。一会儿眼睛看美好的男女色,我们的心就爱取“欲尘”;一会儿耳朵听赞叹或毁谤的音声,我们的心就虚妄苦忧;一会儿舌头尝到好或不好的滋味,我们的心就执着贪取。这一切的境界使令我们心光外泄,因为攀缘心使令我们烦恼、颠倒,因为我们的心无法收摄,一切的善法都无法成就。 

  《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透过制约色身的八戒和调伏内心的六念,把这颗散动的攀缘心给收摄,除了不杀盗淫妄之外,我们也不要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不非时食,不坐卧高广大床、不着香花蔓等。身心收摄了,这时再来拜佛、念佛,就会发现到效果是平常的好几倍以上。所以八斋的斋是齐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功能是:「清」,清净的意思,就如同水一样澄清之意。静,就是安定。摄,就是收摄。收摄妄想,断绝杂念,此时心就能够澄静下来。就是透过八法跟六念的修持使令我们的内心沉淀。「如世闲室亦号斋也」,如世间的斋馆、雅士,也有称之为「斋」。
 言关斋者,即禁闭非逸,静定身心也。「关」,是个譬喻,像关口一样,有挡过防非的功能。所谓过非,就是指杀盗淫妄四条性罪。放逸是指其它四条遮罪,包括不饮酒、不非时食等。

  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会超过五戒。因为五戒毕竟还只是人天的善法而已,并没有直接栽培出世的善根。虽然五戒的功德超过布施,五戒的心比布施心清净,但是五戒的心还是散动的、妄想纷飞。各位若是有持过八关斋戒,就很清楚内心是安详、寂静的,这是八关斋戒的名义。

八关斋戒 如何清净持守(一)

  ▲ 《业疏》云“若已受斋,鞭打众生、虽即日不行、待明当作、皆斋不净。以要言之,若身口作非威仪事、即名不净;若心起贪嗔害觉、虽不破斋、斋不清净;若不修六念等、亦名不净。”

  ▲ 日常法师开示:一、「身的净法」:所谓的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乃至不歌舞倡伎、不非时食这八个戒法。二、「心的净法」:受持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受持八关斋戒时,不仅身不作杀盗淫等事,更重要地是心要如理作意,要常常忆念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念布施能断除我们的悭贪,未来能得到人天的果报;念戒能让我们得到世间和出世间殊胜的功德,更能引导我们到达涅盘。

  念天有两种说法:第一、是小乘的说法:就是思惟天上的天人,念他的果上的功德。他为什么会得到天人的果报,就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曾经布施、持戒。第二、是大乘的说法:就是指忆念涅盘、忆念实相。

  有人说:今天受了八关斋戒,不能杀生,那明天再杀吧!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今天就白受了,尽管你身口上未犯,但内心不清净。如果你以染污心去受戒,那么会有什么果报呢?如果你受了戒以后,心里面不相应,但戒相上作的非常严谨,报在哪里呢?人天!虽然升到天上,但是仍然不能跳出轮回。

  五戒的重心主要对人天来说,八关斋戒呢!就是在家人受出家戒,所以它那个基本精神一定是要清净的,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上面,所以尽管五戒来说,利根的人受五戒同样是佛的种子,可是真正的严密的来说,八关斋戒才是迈向出离的。

  清净持守八关斋戒,很不容易,弘一大师,自认为连优婆塞所持守的五戒,都未能持守清净。蕅益大师也自称为「菩萨沙弥」,曾作一首《五戒歌》:

  受戒易 守戒难 莫将此事等闲看 浮囊度海须勤护 一念差池全体残

  理胜欲 便安澜 把定从来生死板 任他逆顺魔军前 凛凛孤怀月影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