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再论孝道

标签:
教育 |
●4月4日龙泉日记
有世间孝道,有出世孝道。世间之孝,就养无方,立身行道是已。出世之孝,精修道业,广度累劫是已。
——师父微博
多元文化再论孝道
与很多人的认识相反,佛教极其重视孝道。
4月4日下午,清明法会多语种分场在明心阁四层再次举行多元文化中的孝道交流会。贤益法师全程参加。包括日本、厄瓜多尔、泰国等外国友人在内的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交流。
主持人董师兄介绍,“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的观念与核心的价值。
孔子主张复兴周礼,历代帝王对于忠孝者的提奖(举孝廉),让华夏文明的孝道实践有伦理基础和颇为有效的奖励机制,使孝悌的观念深入人心。
道家也非常重视孝道。《抱朴子内篇·对俗》中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与世人不同的是,佛的行孝报恩方式更胜一筹。佛陀当年证道之后,曾回迦毗逻卫国为父亲宣说佛法,并上三十三天为母说法。净饭王圆寂时,阿难以佛的堂弟身份,请求为伯父扶棺;罗侯罗以净饭王的长孙身份,要求为祖父扶棺。佛陀对两人的请求予以婉拒,说:“你们的孝行非常可嘉,然而为给末法时代的众生示范,今日必须由我亲为父王扶棺,以免一般人以为出家不问父母之事。”结果佛陀亲扶灵柩,步行直到火葬之处。
不仅在中国,《圣经》也在不同场合提到孝道。例如,出埃及记20:12第五诫说:“当孝敬父母”。视神为父,这里就体现了爱和敬。《古兰经》里也有孝的内容。
《孔子》、《背着爸爸上学去》、《风雨哈佛路》三个孝道电影剪辑将在场的所有人带入深深地感动和反思中。片中爸爸残疾,16岁的石娃不弃不理背着爸爸去上师范,丽斯这个美国姑娘,无论吸毒的母亲怎样抢走她的生活费,怎样不照顾她的生活,她都相信妈妈是爱着她的,只是她失去的给与的能力。
厄瓜多尔的穆巴迪发言说,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父母的感受,父母总是很乐意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去回报他们。可是我们做儿女的很容易把父母做的一切事情和艰辛,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家庭的美满和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我想说,在座的各位应从心底对父母产生感恩之心。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穆巴迪的朋友安娜表示今天应该给妈妈发个邮件。
跟父母交流有些问题的丹尼尔分享,一切开始于理解,应该更多的跟妈妈交流,为什么她做的很多事情我不能理解。“我跟父亲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邓泽老师分享了孝道与健康的内容:要改变人我观念,人与宇宙是一体的,我们和父母也是一体的关系。替天行道,第一个就是孝道。孝道是通行证和成功学。诸事不顺是因为不孝父母。孝是护身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忧能使人老。自己不生病,不做德行损伤的事就可以让父母不生病,长寿。
来自日本的神原发言:从三个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母子还是父子之爱,这个爱都是相同的。这种爱的表达方式,跨越不同的文化。日本现在生活越来越方便,但人际关系却越来越淡薄。特别是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中。人的关系越来越淡漠,这也是我们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对中国来说,生活也越来越便利,是不是也会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是我担心的事。这次我来到龙泉寺,看到龙泉寺向社会大众广为宣传传统道德,十分欣慰。看到这么多的僧人,有这么多在这里认真修心的人,让我很感动,也非常受益。
工作已4年的义工刘俊刚提出自己的困惑:我想去乡村支教,又恐父母不能理解,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与会人员纷纷出招。有的建议多多分享自己的成就,让父母骄傲;实现父母的愿望,像小时候父母实现我们的愿望那样;常常供养父母;介绍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常去的地方给父母,让父母更多的了解自己。
有的则建议孝没有标准,不是让父母心里很舒服就是顺。给父母境界让他们成长也是孝顺。
安娜认为“真心”很重要,认识自己、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社会才能找到答案。妈妈说我把家里当宾馆。现在我常常跟父母讨论我的梦想。不要因为他们阻挡了我们实现梦想就责怪他们。世界很丰富很完美,只有跟父母、跟社会、跟自然融合的很好,一个人才能真正的整体起来。
最后贤益法师总摄开示。
《孝经》说,孝是天经地义。如果违背孝,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就会产生反作用力。事业和身体可能都会出现问题。如果我们做的非常好,就会给我很好的反作用力,就会顺利。如果修佛法,这个是很厚的资粮。
要想行孝,首先要认识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样才能更好的地把我们孝亲的心力提起来。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到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很多爱好都为我们放弃了,这个我们要去感恩;母亲临产受苦,有一个母亲临产疼痛10几个小时,我们感冒都想赶紧好,母亲对我付出太多了,我们就像从母亲身上割下来的一块肉。
母亲非常慈爱得对待我们,不妨想象我们的现世母亲在我们的面前,唤着已经为我们起好的乳名。母亲喂我们从血变来的奶。
我们的饮食和衣物都是母亲不顾他人的诽谤艰辛得换来的。看到我们不好的时候母亲愿意代我们受苦。抚养我们的时候心心念念的挂念我们。她在我们身上用了多少心思,我们又给她多少呢
这个道理很多人懂,但我们要多多思维。比如定课时,可以每天思维这个,通过这个来改善我们的心相续,我们报恩要先知恩,这样才能更好得报恩。我们学佛法,不是光光看书,要实践,如果心没有改变,就要继续去思维,这是一个巨大的善业。
对父母的爱很重要,可以说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要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
行孝有三个层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除了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可以每周打个电话,关怀父母,不让父母牵挂;可以在外面工作,更好为社会服务,把父母的恩德回馈给社会。
还要把人生的大智慧,人生的真理,生命是无限的,下一生是靠这一生所作之业决定的,乃至于一切皆苦。这些佛法道理告诉父母。
我现在想到,我的母亲跟我一样在轮回里受苦。在轮回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每个人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生命无限,亲人父母无限。无限的父母在当世对我们的爱跟今生父母的爱是无二无别的。
这样就把这种爱扩大,扩大到所有的有情。这就是出世间的孝,这是人生的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