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06,797
  • 关注人气:66,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的意义

(2012-04-04 07:18:19)
标签:

佛教文化

清明节

时代文化

寺院体验

现代弘法

慈孝文化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4月3日龙泉日记

仁的意义

仁的意义

 

  4月3日,时值清明法会,下午贤益法师一场“仁”的开示,让我对人生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贤益法师提到“仁,是一种境界,什么境界呢?是人生圆满的境界”,这便是我们要有“仁”的原因。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就是说成为“仁者”的前提便是“爱人”,寻根问源,那么如何才可以做到“爱人”呢?法师提出,“爱人”首先必须要学会“克己复礼”。

  “克己”一言蔽之便是克制、战胜自己的欲望。静心思考,不得不承认,世间人果真“欲望如海,永无满足”,名色财食睡如同天地间的巨网,束缚住了世间的众人,任其在欲望交织的苦海中,挣扎不休,叫苦连天,白白丧掉了自己佛性法身的性命,折损福报,真的是得不偿失。

  法师在此借自己认识的一位居士朋友,转述他的一位朋友(以下简称居士朋友)的事情,给大家开示,这个居士朋友,弃商从政,一直祈求官运亨通,终职位由转副为正,遂愿后,又希求更高的位置,整日为此战战兢兢,惶恐不安,患得患失,从这个居士朋友身上,我们看到了世间普遍的贪心,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钱财的多少与快乐完全不成比例”。那个居士朋友不能说是大富大贵,也是个百万富翁,名车豪宅还是可以的,可是他快乐吗?连他自己都困惑,为了名利奔波劳碌了一辈子,算计小心了一辈子,最终得到了又怎样呢?换来的不是快乐,而是惶恐与患得患失,于是失眠、焦躁、疲倦等症结伴来袭,生命黯然失色,随波逐流,如蚕作茧自缚,亦如还是迷船,苦苦挣扎,找不到出路。

 

仁的意义

 

  这种现象在当今可谓普遍,抑郁症、自杀率、离婚率均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着,而欲望膨胀的今天,人们早已失掉了自己最初的梦想,把“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等淡薄精神当笑话一样调侃,落入名利的陷阱而不自知,陷入泥泞的沼泽而不自觉。正此时陶渊明的”心为形役“摄入脑海,听到陶渊明的呐喊“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如今物质至上、鼓励消费的今天,“房奴”“车奴”遍地开花,正是让心灵做了物质的奴隶,而不觉悟。法师的“克己”观念,如警世钟,声声长鸣,警醒世人,一切福须自心里求,即需向内求,而绝不是外求,法师良苦嘱咐“万万不可因为自己的贪欲而折福伤身甚至堕入三途(畜生、恶鬼、地狱)”。

  学会“爱人”还需要“礼”,孔夫子教导我们“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是确立人之为人的标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他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对人而言,这种道德究竟指什么?那便是仁者之爱,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爱。如父子间的孝,夫妻间的敬、兄弟间的悌,朋友间的信,君臣间的忠。人生在世通常都逃不出这五种关系。人活着必定是以人而不是动物的方式活着,这种根本的差别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蔡礼旭老师提到的“礼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

  法师告诉我们,实践礼,要先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所谓“百善孝当先”,关于孝的故事,从弟子规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叫,行勿懒”到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刻木侍亲、埋儿奉母等”所有感人的故事,反观今日的父子反目,母女对付公堂,兄弟姐妹为财反目等等破败景象,不得不汗颜惭愧,心生阴风,正所谓上愧对大德宗师的教诲,下愧对祖宗的庇护,我们有何面目屹立天地间?“礼”在当今可谓岌岌可危。龙泉寺得“仁爱基金”,从小事着笔,365天,每天一粥,免费赠送机缘行为,如现在的春风,吃暖了多少人的心,吹开了多少紧闭的心门。师父的“成长需要有担当”让我铭记于心。

  如果不是亲身来到龙泉寺,如果不是亲身看到了义工们脸上如孩童般纯真的微笑,体会到那至真至纯的真情,如果不是亲耳聆听了高僧大德的慈悲开示,我想我会一直迷茫、麻木,沉沦下去。有生之年可以寻到佛香,我已感恩上苍千次,而此时在龙泉寺亲闻真佛法香,亲见一位位活菩萨的慈悲爱心,我愿感恩长跪不起。在龙泉寺中我突然开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在一位位义工大菩萨身上感受到了“人生圆满的境界”,并且以此为自己的目标,身克己,心怀礼,便是爱人,便是仁,而仁者无敌,从此便可获得打自在,畅游天下,我心自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