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荣获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博士学位暨日照法师荣任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方丈升座仪式上的

标签:
佛教文化师父理念全印度比丘僧伽会三藏大法师菩提伽耶教育 |
分类: 开示讲稿 |
在荣获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博士学位
暨日照法师荣任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方丈升座仪式上的讲话
学
(2011年11月21日)
尊敬的全印度比丘僧伽会会长达玛维利长老
尊敬的全印度比丘僧伽会副会长佩格亚提长老
尊敬的中国驻印度使馆参赞张志宏先生
尊敬的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会长绍根长老、日照法师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在佛陀成道圣地菩提伽耶,达玛维利长老代表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我“三藏大法师”博士学位,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同时,也是中国比丘的荣誉,更是中印佛教友好关系的又一象征。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印度佛教界的朋友们和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证书
达玛维利长老讲话
作为一名佛教徒,每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都让我感到异常亲切。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世界各大文明板块中,最早与中华文明建立起密切联系的就是印度文明,而佛教正是联结中印文明最主要的文化纽带。自从两千年前迦叶腾摩、竺法兰传译《四十二章经》,开启中印佛教交流的先声以来,到中国传经弘法的印度高僧可谓接踵而至,前往印度游学求法的中国大徳更是前赴后继。他们不畏峻岭重洋的阻隔,梯山航海,以百折不回的坚忍气概,谱写出一曲曲大慈大悲、舍生忘死的壮曲悲歌,留下了一篇篇光彩夺目的妙笔华章。正是由于他们,昔日圣迹的辉煌得以光显人间,世尊遗教的法脉得以扎根东土。
学诚大和尚讲话
佛陀的慈悲与智慧,超越了民族、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历史,成为中印两国人民共享共有的宝贵财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道文化相互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之一。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刻,开拓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全新维度,用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话说,就是“教我们从智慧上求得绝对的自由,教我们从悲愍上求得绝对的爱。”(《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
学诚大和尚为日照法师荣任方丈送座
追忆往昔,我们更加感念佛陀的伟大恩德,更加感恩高僧大德、历代祖师的深广悲愿,并由此更加衷心希望中印人民能够携起手来,在中印友好的光明大道上继续前进。
今年是“中印友好交流年”。这次,中国佛教代表团来到印度,参访圣地,与印度佛教界朋友一起举行日照法师荣任菩提伽耶中华大觉寺方丈升座庆典。我们还与印度政府文化关系委员会主任苏施乐·高尔和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尼蒂斯·库玛尔举行会谈,这些都是中印友好的具体例证。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印度是佛陀的祖国,佛教教义崇尚和平,向世界宣扬佛的和平主义,是我们每一个佛子都应有的责任。”希望我们两国佛教界共同秉持和发扬佛教慈悲和平的精神,发扬佛教的文化纽带作用,为加强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中印睦邻友好积极贡献力量。
大合影
佛教在印度曾经沉寂了七百年,直到十九世纪末,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居士在印度率先开展佛教复兴工作,召开国际佛教会议,在加尔各答设立摩诃菩提会,重兴了菩提伽耶。二十世纪中叶,曾任印度独立后首任司法部长的安贝卡先生领导了新佛教运动,创立佛教大学,弘扬大乘佛法,带领数十万民众皈依佛教。印度政府积极致力于佛教遗迹的发掘保护工作,并于1956年隆重举行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2500周年庆祝活动。1970年,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正式成立,这些成就都表明佛教正在印度逐渐复兴,令人欣喜!
中国驻印大使馆大使张炎先生会见
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有着同气连枝的深厚情谊,中国佛教界非常愿意为印度的佛教事业添薪加火。早在北宋年间,赞宁大师就提出“中华演述佛教倒传西域”的观点,说道:“西域者,佛法之根干也;东夏者,传来之枝叶也。世所知者,知枝叶不知根干,而不知枝叶殖土,亦根生干长矣。”(《宋高僧传》卷二十七)
祝愿在座的各位身心康泰、六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