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功德”系列之五:在内心建立佛陀的真实功德
(2011-11-22 14:54:01)
标签:
佛教文化寺院体验修行感悟和合团队龙泉寺戒律班育僧教育 |
分类: 龙泉每日 |
●11月21日龙泉日记
“念佛功德”系列之五:
在内心建立佛陀的真实功德
10月29日,兴趣小组继续学习“念佛功德”这一主题,大家先把《广论》上佛陀身、语、意、业功德的部分诵读五遍,熟悉文义,也祈求加持。
主持人问大家:“诵完觉得怎么样?意思有没有明白一些?可以谈一谈感受。”
贤光师说:“这里就是讲佛身语意业的功德,语言很美。前几次诵《随念三宝经》,觉得有些类似。”
刘付说:“对佛的身相没有什么感觉,像“金山”“霞云”这些比喻,再比如说佛的耳垂很大,手臂很长,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长相?是因为这样能度化众生吗?”
续红运说:“觉得自己有一些障碍,起慢心,平时不敢看佛像,因为觉得也没有那么庄严啊,觉得这种念头很不对,就不敢看。”
贤颂师说:“语言很美,内涵很圆满,但不太有感觉。”
崔哲铭说:“我倒可以分享一下身功德,我有看《东周列国》,上面有讲不同人物的外貌、言语的功德,有的人长得漂亮,有的人音声很动听,有的人具备辩才。这些也是有感应的,一个长得很庄严的人,一站在那里,庭院生辉,蝴蝶蜜蜂都会围绕着他,乃至有时百鸟齐鸣。但读到这里,发现这些豪杰俊秀的功德佛全都具备,而且远远超过他们。”
主持人说:“感谢哲铭的这则分享,给我的启示是,佛陀的境界离我们比较远,那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我们能有所体会,跳出我们一般的生活经验。那我有请益过贤佳法师,法师开示说,我们对佛陀的这些功德没有感觉,是因为心里没有圆满的人格的形象。那我们大家可以去想一想,我们经验范围里,对人的认识是怎样的?怎样才算长得庄严?怎样才算口才好?怎样才算慈悲,才算有智慧?其实我们经验的范围是很局限的,又受社会观念的影响,比如看了很多歌星影星等等,觉得人也不过如此,都是人吗。既然都不过如此了,就没有开阔的心胸格局,内心没有高远的所求。
很多人生活都很痛苦,他会觉得学佛了,只要菩萨保佑工作顺利一点,身体好一点,或者烦恼少一点,内心比较宁静就可以。他不知道还有佛陀这样一种圆满的人格,可能连豪杰俊秀的人格他都没有想象过。那么听到佛陀的各种功德,可能反而觉得陌生,乃至害怕。历史上有的人,他的舌头可以把整个脸包住,佛陀的广长舌相可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那把脸包住就已经够可怕了,覆盖三千大千世界,简直没法想象了。那我们呢?大家有善根,都想要成佛、利益有情,但是我们对佛陀的功德不一定了解,不一定有感觉,那一谈到成佛,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内心中没有真实的力量,心不好乐。我们学习‘念佛功德’这个主题,就是要多去了解,慢慢与佛陀的身语意业的功德相应。像刚才有同学说看佛像没感觉,那我觉得正是要多去看,然后多忏悔。”
贤光师说:“忏悔一下,以前有人像我介绍佛陀十二岁的等身像,那尊像高两米左右,当时我就不相信。我就对他说,考古发掘出来的那烂陀寺楼梯,也没有说比现在高一倍的,佛陀可能那么高呢?”
张雷说:“古人身八尺,那也就两米多了,佛陀可是一丈六啊。”
贤颂师说:“古代的人确实比现代人身材要高,从那时用的器具都可以比较出来。姚明如果在古代,可能只能算中等身材了。而佛陀又比当时的人几乎高一倍,我们看佛牙舍利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牙齿这么长?当然那烂陀也不是按照佛陀的身材来建的,那时也有一些矮个的人,有的阿罗汉就只是一米多一点高。”
崔哲铭说:“古代兵器常有几百斤的,现代人拿一个几斤重的小刀就不行了,关云长使几百斤的刀像玩似了。还有一个公案,廉颇老了,赵王请人去看看他还能不能打仗,廉颇一顿饭就吃了一只生猪,然后还使各种兵器,跑了十几里给使者看,可惜使者被人收买,汇报说廉颇不行了。而经上说一万八千头香象的力量才能敌过佛的一个指节。从这里也能对身功德有一点体会,相比起来,我们这身体可说是太弱不禁风了。”
贤光师说:“身相真的很能摄受人的,晋文公重耳有双瞳,他身边的人就因为这个始终跟随着他,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面相,将来一定有大作为的。那佛陀当年也有很多弟子最初不是被他讲的法所吸引,而是被庄严的面相震住了,觉得,哇,原来世界上还有长得这么庄严的人,太不可思议了。师父也有类似的功德,听说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弟子最初在网上看到师父一张非常有摄受力的法照,当即感动得不得了,就从美国回来了,说不住美国了,一定要住在北京,亲近师父。”
主持人说:“好,大家都有了一定的思考,今天我们算是“念佛功德”的前行,大家下去可以查各种资料,多方面去体会佛的功德。关于我们这一段学习,我还有一个提议,大家在学完之后,每人写一篇文章,赞美佛的功德,可以写散文,也可以写成偈语的形式,可以自己去发挥。正如刚才讨论的,许多人对佛陀的功德都是不了解的,那我们学习之后,写出去,一方面帮助读者,另一方面这也是对自己一个很好的检验,我们到底有没有在内心真正与佛陀的功德相应,产生力量?”
续红运有些犯难说:“怎么写呀?写不出来。”
主持人说:“那正是需要去学习呀,写不出来说明自己还体会不深,可以策励自己去深入。我自己听日常法师的录音,非常欢喜,当时就想,我们学佛的人平时从理论上探讨得太多了,其实信心就这么简单,也这么美。基督教徒能用那么多赞美诗来赞颂上帝,相比之下,我们讲道理太多了,信仰真挚流露得太少了,缺少弘法的热情。这都反应出我们皈依的心还不够,要努力修习。其实普贤十大愿王,第二就是称赞如来,我们称赞得少,太爱独自寂静,太爱讲道理,所以我们内心的虔诚、力量、光耀就少了。”
贤光师说:“确实是这样,说到信仰的力量,上次禅兴法师参加和谐寺观教堂评比回来,他说伊斯兰教每小时全世界都有800万人朝麦加的方向礼拜,那么的虔诚,听完非常震撼。”
大家对这个提议都比较认可,希望用我们点滴的发心,让佛陀的功德为更多人所了解、称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