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三:“问道龙泉”之国际篇

(2011-10-04 19:03:35)
标签:

北京龙泉寺

出家人

佛教文化

生活的意义

道心

国际化

教育

分类: 寺院报道

●2011年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报道之十三:

多语种会场:“问道龙泉”之国际篇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三:“问道龙泉”之国际篇

  

  10月3日,今天的主题是“生命的意义”。贤益法师的精彩开示后,“体验生活”营的同学们一起在见行堂观看了美国影片《让爱传出去》(Pay It Forward)。“如果这个世界令你觉得失望,那么你要想办法,将你不想要的东西从这个社会中除去,把这个世界重新改造。这是我给你们的课外作业,是一个改造这个社会的作业。但你不要只是想,而是必须付诸实行,并且要从你自己做起。”这个由课外作业引发的关于理想、生活意义的故事让无数同学泪流满面。影片结束,来自奥地利的莎拉第一个举起手,分享心得。

  莎拉是多语种法会的常客,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从今年的二一九法会开始,这已是她第四次来寺里参加法会了。莎拉的朋友是寺里的法文讲师,在她的介绍下,莎拉与龙泉结缘。莎拉说:我很喜欢龙泉寺,带了很多朋友来这里。这里的生活方式与城里不同,节约用水、用斋时不浪费粮食……很多佛教的想法和规定都很好。”

  “不觉得受约束么?”

  “不,规定能给人很好的引导。自然和世界上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和我们相关。如果,每个人都象在寺里这样不浪费,也许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饥饿了。这是很适合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可以很好的学习。”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三:“问道龙泉”之国际篇

 

  在奥地利的时候,她曾经为低收入的外国移民提供免费的食物;也曾经为了拯救亚洲的童工,呼吁人们不要购买由他们制作的产品。关于“生命意义”的分享和下午基金会的介绍及相关活动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主动索要了很多基金会的资料。当听说基金会的助学、扶贫等项目,都有实地走访的环节时,她开心地说,等我明年回到中国,一定要加入基金会,一起走访。

  莎拉不仅参加法会,也是师父德语微博的义工,承担过校对的工作。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她告诉同行的朋友:回到奥地利,我还想继续学佛。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三:“问道龙泉”之国际篇 

  与莎拉不同,James和Steven则是初次问道龙泉。

  Steven,加拿大人,在上海工作、生活。他也是位中国通,随在寺里做义工的朋友前来体验。第一次来到龙泉寺,最令他惊奇的是,这里居然可以用英文念诵佛经,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另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法会活动这么丰富,却一点不显得匆忙,是怎么办到的呢?

  对James而言,首先抓住他心的,是龙泉寺的建筑。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美,朴素而庄严的韵味,都让他赞叹不已。一次又一次,他指着见行堂,北配楼、东配楼,不停地发问:真的都是五年内建起来的么?看看这些细节,太不可思议了……

  到寺里的第二天,James就生病了。我们都以为他需要卧床休息,他却悄然出现在了心灵交流的现场,专注地聆听贤立法师的开示,不仅主动提问题,还不时拿出纸笔,边做记录,边说:这个很重要,我的学生们也常常这样问。

  James不会说中文,义工和同学们就自发组织了一支翻译队伍,从每天现场的开示、上午的影视欣赏,到日常活动的安排,都尽我们所能,希望他得到最大程度的受用。

  多语种法会迈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师父悲心愿力的呈现。

 

 

【视频】2011年10月3日师父早斋开示:《规矩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