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15日龙泉日记

(2011-01-16 17:04:57)
标签:

曾浩

法会

泉州承天寺

千年古银杏

龙泉寺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月15日龙泉日记

 

1月15日龙泉日记

 

  因缘不可思议,注定是一个回还的吉日。游本昌先生阔别二十年,再回龙泉寺。龙泉寺的十名戒子,在两名领队法师的率领下,也象鸟儿归巢般飞回了团队,飞回到师父身边。法会处精心策划着佛子们的年末回家大餐——春节华严法会。

  人行千里,终归故里。而这个回归的地方,有了更深的内涵,它孕育了我们的心智,是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根。心放出去了,还得收回来,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觉照”也好,“观心”也罢,无非不是让我们:无意无念,无欲无求。自然澄寂,等到本心显现。佛家说:本心即是真心,真心即是佛心。性具三千,本来如如。一句话:心路之法,便是让心回家。

 

十位新戒比丘圆满归来

  下午14:30,众多义工就来到山门口。他们在寒风中翘首盼望,迎接新戒比丘归来。义工公茂强、张武星、陈雷、赵敬民、曲天波,还有11岁的付天浩等六人手捧鲜花,在人群中前面显得引人注目。看到他们喜悦的面容,仿佛沐浴在春风中。据他们说,他们这次把流通处的鲜花都买脱销了。

  15:08,一辆银白色的轿车与玉白色的面包车终于来到山门南边的小停车场停了下来。从两辆车上分别走下来带队的贤益法师、去北京西客站迎接的贤宏法师,以及新戒比丘贤日法师、贤树法师、贤坤法师、贤超法师、贤喻法师、贤闻法师。此前,贤海法师、贤雷法师、贤双法师已经被义工们迎回寺院。新戒比丘们排着班,双手捧着鲜花,面带微笑,贤宏法师在前,贤益法师殿后,迈着整齐的步伐,第一次以法师的新貌穿过千年古刹西门,健步踏上金龙桥,经过千年古银杏树下,再跨上天王殿石台阶,最后回到内院融入到僧团中。十位戒子成为法师,龙泉弘法队伍中,又增添了新鲜血液。悟光法师与贤轲法师因公干,直到晚上十点返寺。

 

  1月15日龙泉日记
新戒比丘,在各殿堂礼拜诸佛菩萨、祖师大德

 

  这次传戒法会与悟光法师一同担任龙泉领队及戒会引礼师的贤益法师,向常住义工介绍了受三坛大戒的情况:

  这次的传戒法会在泉州承天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寺庙的三百五十六位戒子受三坛大戒。

  这次戒会是福建省佛教协会传授的第二十次三坛大戒。三师七证中,师父是得戒和尚,界诠法师是羯摩阿阇梨,向愿法师是教授阿阇梨。十位戒子都很顺利,整个戒场也都很顺利。

 

1月15日龙泉日记

 

  “戒子们蛮听话的!我和悟光法师是第一次做引礼,抱着一颗学习的心,跟着广化寺监院空性法师,包括两位陪堂学习。他们很有经验,在戒场也看到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风格,学到了一些东西。”贤益法师谈起做引礼的心得:“总之,做引礼,可能别人看起来挺威风的呀,拿着香板往那里一站,甚至有时候还打人,但确实也蛮辛苦的。”

  贤益法师介绍:一般原则上来说,引礼比戒子们要早起来,最起码在他们站在那里的时候,引礼已经在那里站着了。承天寺五点半上早殿,不到五点打板,引礼要起到他们前面,要吃到他们后面。引礼师十几位,也是可以轮班的,否则也会太累。除了自己发心承事师长之外,有一个发心,能够这样坚持下来。也要学习包容心,就是也会有很多戒子不听话的地方——比如,有些引礼,陪堂也使用香板来惩罚。就像师父说的,要善于管理,否则会出乱子。

 

1月15日龙泉日记

 

  当问到戒会义工情况,贤益法师讲:“义工报名有两千人,他们的义工真的很发心!义工实行轮班,但前面的人来了,不愿意走。后面的人来不了,打电话也没用。他这里很发心,不想回去,常住也不能硬让他走啊!”

 

 

佛子年末回家大餐

——春节法会筹备会

  下午,法会处的骨干义工沟通落实了很多春节法会的工作,法务组、接待组、辅导组,供养组等按照既定的流程完成准备,后勤组采买的物品等待和典座师最后敲定,爱心大使组又接到新的任务:殿堂迎宾。下一周的工作就是:相关部组做出推演图,准备最后的流程推演。从这次春节法会开始,进入佛堂诵经必须要穿海青,一则庄严殿堂,二则法会要越来越走上正规化,用法师的话说,法会要办得越来越精,越来越有序。

  接下来,毕晶介绍了春晚的准备情况,确定明天节目的彩排,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包括现场的气氛把握,现场布置,人员安排,转场顺序等。法会的筹备按部就班的进行,落实着师父的“有序”教授,师父的言教无处不在。最后贤宏法师带大家学习了师父的一篇开示:生处能熟,熟处能生。

 

1月15日龙泉日记

 

  法师说: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很多时候,做到生处能熟就没事了。学习,学了什么东西,往往是从不会到会,经历各种考验,克服各种因难等等,等把这个学会了,一般就没事了。但是学会了之后,还有一个过程,熟处能生,比如,办法会,刚开始插花,可能插得不是很好,能插得非常非常好的时候,已经习惯了的时候,内心已经没有了力量,如果不往精里去弄,内心没有力量。又比如我们学佛,刚开始会很猛,往往一过了那个劲,就没了,所以很多学佛人,学佛时间越长,越用不上劲,离佛越远,用不上熟处能生这个过程。我们习惯把一件事做完就没事了,但是这个事做完了,不见得就做好了,殿上完了,不见得殿就上好了,不一定你今天开完会了,就开好了。完和好是两回事,完是完成任务,我们刚开始时,可能会有心力,时间长了,可能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就会出来了。所以还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也就是:当你熟悉了之后,你是不是还在用心?往往是熟悉了之后,还照样做不好,并且还容易执著。

  为什么师父说法会转型先从我们的思惟开始转?它不是从外相转,如果我们思惟不转,外相不是那么容易转的。以教育为基础,没有那么容易,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种状态,每次法会那种状态,如果想拿一个新颖一点的,还是想要拿以前那个来套,不习惯,没弄过,所以有时候就以为是自己的经验。有时候经验会对我们有帮助的,但是有时候经验会对我们产生障碍,就看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的那些东西放下,会不会象一个小学生一样去接纳一些新的东西。看你愿不愿意,如果你不愿意,因为你觉得你那是最好的了,新的东西刚冒出来,肯定感觉哪里都不圆满,没有你那个顺利,那就看你愿意不愿意把你的东西都放下。

  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生处能熟,还要熟处能生,哪怕做过一百次,一千次,都要把它当作第一次来做。这样才能生巧。否则你就不用心,比如拜佛,感觉有佛菩萨加持,但是拜时间长了,可能就感觉枯燥无味,不就那个动作嘛。刚开始现起时,可能会很有力量,如果天天做,天天做,可能也就没力量了,疲了,可能发的那个愿就坚持不下去了,或者坚持得比较苦,甚至感觉还是念佛号比较好,念咒比较好,为什么?就是因为熟悉了之后,不能用精了,不能往精里去用心。我们说话也是一样,听话也是一样,刚来的时候可能听某法师说话很相应,但是时间久了,就不相应了,又对其它陌生的善知识比较相应。可能这些话,你早就听过,但是你就是感觉不一样,一般情况下,初猛心比较好发,但是持久力不好把握。

  最主要的是,师父的愿力真的不可思议。我们在僧团,感受会更强烈一些:我们内心的心愿什么时候能和他相应一点,走近一点点,就会进步一点。师父的愿力就是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现在社会上,从学生到教育工作者,他们的物质是不缺乏的,为什么还那么苦的去追物质?缺少的心灵的引导。他们的环境让他们感觉到有钱有势,就能得到快乐,真正得到 了快乐,成功的一刹那,感觉还不够,得继续,所以整个社会缺的是心灵的引导。整个社会缺的心灵的引导,我们这批人就发这个愿,怎么去配合佛菩萨,诸大善知识,把这一块给弄好,并不是我们要告诉他们要怎么怎么样,要么给他们讲什么什么,不是宣传我们的教义,而是首先要弄一些让我们自己提升的东西,我们能提升之后,在他们眼里的佛教徒原来是这样的,从而影响他们。

  

 

师父查看水包

  3:43分,师父送走游先生一行,艺术组的同学和刚从台湾回来的曾浩老师过来给师父问讯。曾浩老师曾被师父慈悲会见过,师父见到他,很高兴。在路上,曾浩老师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现状,并抱歉上次答应了师父要来艺术组帮忙的,但因自己的画展尚未举办,便没有时间来实现自己的承诺。并说以后会安排出时间来艺术组承担。

 1月15日龙泉日记

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艺术院院长曾浩先生和艺术组的同学

 

  4:03分,四个沙弥和一个净人跟随着师父快步地走出山门,朝水库的方向走去。艺术组的两位同学也兴奋地跟去了。在路上,沙弥们赞叹游先生的讲座之精彩,师父说:坐地参方。有同学说:是的,师父。今天我们就有很强烈的这种感觉。比如游先生今天所说的这些,将他一生的感悟全部吐给我们,我们非常受用。要是在别的地方,他不一定会这么讲。师父说:气氛不一样。

 

1月15日龙泉日记

 

 

  师父带着大家爬到水库上查看了水位,说这水用两个月不成问题,便放心地下来了,带着大家朝另一条路往回返。有同学问师父:以前这山上所有的山涧都有水,现在都没了,那什么时候还会再有水啊?师父说:当寺里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有水了。师父这话很有禅机,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1月15日龙泉日记

1月15日龙泉日记 

 

  这时,听见来路上有同学在叫:“师父!师父!”原来是出家QQ群的同学们。“师父,等等我们!”不一会,他们便陆续赶上了,到了岔路口时,贤立法师也赶过来,在那等着师父。到了平地上,QQ群的同学们集体给师父顶礼,师父合十给同学们回礼,有同学第一次注意到师父回礼时的威仪,心中不由得被震动!

 1月15日龙泉日记

QQ群的同学向师父问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