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14日龙泉日记

(2011-01-15 12:36:45)
标签:

肖翠英

贤空法师

龙泉寺

大众

清楚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月14日龙泉日记

 

  下午,法门寺监院智超法师、贤空法师来到龙泉寺,监院禅兴法师、贤立法师、贤健法师和贤启法师,还有贤威法师热情接待。用过药石后,在四位书记法师以及秘书的陪同下,智超法师、贤空法师来到东配楼参观,先后在客房、比丘班、沙弥班、净人班,图书馆办公室、期刊阅览室、图书馆库房、机房、洗衣房等处参观。

  19:50,师父在明心阁四楼为智超法师和贤空法师等开示。  

 

1月14日龙泉日记
参观图书馆

 

1月14日龙泉日记

参观洗衣房

 

1月14日龙泉日记明心阁座谈

 

  下午14:30,,曹老师心文化课程准时在居士楼213教室开讲。

  曹老师一开始就向大家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们利用这两个小时研讨一个话题,为什么要成佛?

  虽然每人像曹老师所说“问过很多次自己了”,但究竟如何回答,大家都面面相觑。

  刘巍师兄:弘法利生,救度众生。但仅仅是字面上的,不是特别明晰生起来的感觉。

  赵丽娜师兄非常干脆:离苦得乐。

  曹老师:你说这句话,觉得它是飘着的,还是非常厚重?当下就能撞击着你,甚至灵魂就能整合一下,每一个细胞都能顺腾起来?这句话正是我当下要做的,而如果找不到会感到力量不足。

  邓雪娇师兄:是为了让自己舒服才要成佛,因为成佛后两足尊,慈悲心无限大,心胸宽广容纳虚空。

  曹老师:我要成佛。与为什么要成佛一样吗?

  大众:不一样。

  肖翠英师兄:为什么要成佛,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

  曹老师:你这样说完了,觉得厚重吗?有力量吗?通天贯地,全身有一种非常强的力量。有吗?

  肖翠英师兄:我觉得有力量。

  曹老师:你的力量来自于什么地方?

  肖翠英师兄:我的力量来自,看到众生也苦,自己也苦。看到佛后,感到大家成佛后能离苦得乐。

  曹老师:我们来三宝地干吗来了?我们来到人世间干嘛来了?如果我们来到三宝地不思考清楚为什么要成佛,你的力量在哪儿?

1月14日龙泉日记

 

  当你弄清楚为什么要成佛,你两脚站的地方时时就与大自然、与地球、与众生、万物贯通,当然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只是我要成佛,有可能成为很大的障碍。而你把为什么要成佛弄清楚了!才会非常有力量,所到之处就像旋风似的。如果弄不清楚这个,有的人还会搞得神神秘秘、颠颠倒倒。现在人看到的宗教,为什么是那样一个形象?就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弄清楚我为什么要成佛。

  为什么要走这条路?结合师父讲的要我们“心向内缘,辗转增上”,这是不是要真正向内求,问清楚自己的一个问题。否则学佛,自己不笃定,不清净,模模糊糊的,因为不是正信,就是迷信。不愿别人说我们迷信,自己首先要明白。师父每天没有守着我们,但他这句话说出来后,多少人慢慢地都成了这句话。因为,他弄清了他为什么要这样。

  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佛是不是把一切事情及其规律都看明白的人?

  大众:是。

  曹老师:换句话说,佛是不是不仅看清了规律,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地引导着众生,什么事情对佛都是无碍的——没有障碍地看清楚、表达、行动?

  大众:是。

  曹老师:我们把佛说成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在我们身边就显得活了?不太遥远了?

  大众:是。

  曹老师:我们是不是每一天也力求着这样?

  有人:是吧。

  曹老师:是吗?

  大众:是。

  曹老师:我们都是自己是什么样的,去看别人是什么样的。我们没有想弄清楚。如果事情办得不圆满,98%的人做错后,回敬别人的话“我认为是这样的。”(众笑)我做这件事原本就没打算把它搞清楚。

  我们学佛,佛是先把人、事、物看清楚。佛是把事的规律了解清楚,但我们只对事感兴趣,而对事的规律、本质性的东西不感兴趣。

  佛陀发现一切有情,都是在这个状态中活着——贪、嗔、痴、慢、疑。

  众生都是这样三种状态活着:一是我想我要;二是我不想我不要;三是无明。高兴的,我就往上缘,就是贪;不高兴的,我就往后退、排斥,就是嗔;否则,就是痴。最明显时,就是师父讲法时。为什么师父讲法,有人睡觉?听不懂。

  佛陀看事物的本质、规律,而我们是以想、不想,喜欢、不喜欢这样去看。

  曹老师总结:因此,为什么要成佛?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你真想把一切的人、事、物都看清楚,你还会排斥吗?你还会讨厌他吗?所以,从这个根本的心态上要转变过来。自己做自己的起因。

  不要还没弄清楚,我要成佛,到龙泉寺。我要向师父学习,到龙泉寺。你仔细体会体会,那心里面的东西一样不一样。如果在这个地方弄不清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接着,曹老师以赵丽娜骂自己为喻,分析凡夫心与佛陀心的巨大差别。学佛,是要学佛了知一切,通达一切,不与一切为二的那种状态。

  一切境界的发生,都是我们不了解。出现问题,都是因为彼此不能够贯通为一体。所以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曹老师又以粉笔为例喻:了解粉笔是这样做出来的,你还有什么事吗?如果你不了解粉笔是用什么做的,我还敢拿吗?会有恐惧感。你对事物不了解时,都会有不自信。对规律、环节,都会拿捏得准,手到擒来,通达无碍,就会自信了。不是说我要成佛,就自信了。法无定法,心生万法。当你眼球一转楞在那儿去捉摸时,那就是“一念一高山”。如果我们不从思想基础上把握,学的越多越麻烦。

  曹老师又回归话题: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对师父所说“心向内缘,辗转增上”,以及缘在我们为什么要成佛,这个基本点是不是要搞清楚?

  在得到大家的肯定回答后,曹老师总摄:这样再去做事时,你的排斥心、贪求心将会小很多。因为你的目的清楚了,我们的目的不是学、学、学。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道日损,就是心向内求。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不断地驾驭自己,超越自己。学习过程中,重要概念要弄清楚。概念不是文字游戏,把概念届定在心上,不要成为文字。把它届定清楚是有力量的,就是所谓加持力。因为它与成佛是缘在一起,是一个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