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龙泉日记

标签:
龙泉恩德成见感恩的心善知识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月9日龙泉日记
冷冷的天,空气里透着新鲜清冷的味道,抬眼道德峰,稳稳的矗立着,沐浴着的冬日阳光。
沿着西跨院的石阶,拾级而上,路边的一片扁柏依然吐纳着天地的灵气,散发着自然的香。再往上,翁翁郁郁的绿色没有了,山坡上满眼的枯黄,散落着的枝叶变成垃圾,融进了泥土,但是来年的绿色之中已经注入了它们的生命。一叶一菩提,一片落叶也展现了万法。体悟生命的真相,人也一样,肉体坏去后,生命会在下一个轮回中绵延,这就是无限生命的道理。所以提醒自己要对每一个
当下负起责任,用有限的当下,走一个无限的未来。
观功念恩与弟子相
在弟子相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品质:一个是正住,一个是具慧。日常生活中,这两个品质的培养,在观功念恩的实践里,都能很好地得到体现。
先看看正住。正住,就是去除成见。人有成见,就无法正住,时时刻刻堕在自己固有的见解中,对外在很多信息,都有强烈的取舍倾向。有这种心态,基本上不太可能进步。无论多么努力,无论向谁学习,到最后只能是越来越偏执。
那么这个与观功念恩有什么关系呢?无论是观功念恩,还是转过为功,第一个层次的特点,都不是缘自己。自己有什么好缘的呢?越缘越执着。这样一来,成见就破不了。这个层次的重点,是缘对方,缘周围的人,把重心放在外在的缘起上。这样一来,就有了信息的摄取。有了信息的摄取,下一步生命自我更新的希望才有。要不,人一辈子都有可能固守一种观念,就是因为对外在信息没有有效的摄取。夫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经常一厢情愿的臆测,慢慢就会加深对自我的执着,成见就会越来越坚固。观功念恩的第一道程序,就把这个自我的保护网给解开了。这样一来,成见就能一步一步的瓦解,这个是第一步。这个做不到,后面的就都失去了基础,包括信心的培养,那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后面宗大师总结说“弃舍违缘谓正直住”。在大师看来,具足学者之相最大的违缘,就是不能正直住,成见太深。记得前几天听到一位学识渊博并在很多方面造诣很深的人,说起自己的体会,竟然是让自己的心灵回归儿童,对一切事物保持好奇和求知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正住啊!
但全然接受信息,并不意味着没有取舍,恰恰是为了更好的取舍。那么我们实践观功念恩,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地去摄取信息,尽可能地去了解事实,然后下一步看看从这些信息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学到了,才有功德。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增长智慧,那就没有什么功德。自己的功德没增长,恩德都是假的。只有我们的内在心灵提升了,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恩德。这个恩德是不退转的,不会因为对方功德的退失,而丧失对对方的感恩。只要我们成长了,那么恩德就永远存在。感恩的心,永恒的心。自己没有提升,对方对我们好,就有恩德;对方对我们不好,就没有恩德。这个都是世间法,无常,易变。既然没有真正生起感恩的心,当然也谈不上退失感恩的心。
这样一来,写观功念恩的过程,就是借助这个境,净化自己心灵的过程:全面摄取信息,如理取舍,增长智慧,去除烦恼。所以后面大师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真正依止善知识闻法,需要具足如理取舍的智慧,这个在平常就需要多加练习。这个条件具备了,就不会因为善知识讲了不如理的法,而忘记善知识对我们的恩德。能如是作意,金刚心就有了。人们通常会忘记一个事实:是自己要成佛,并不是周围的人要成佛。当然如果周围的人发了相同的愿,也要去成全。如果大家都发了这样的愿,那么增上环境也就营造出来了。有了增上环境,成佛也就有保障了。
念父母恩,感师长德
——2010义工年终总结
对于大家来说我属于一个新人。之前只在电视剧书本上看见过,听见过佛教,来之前新闻上报道说有一批法师在香港受戒,我也就是瞥了瞥那阵势,想了想受戒这两个词。以前看见和尚觉得很新奇,除此之外真的一无所知。来龙泉寺可能就是一种缘分吧。
我来这起初是在工程部,在那打扫厕所搬砖攒沙子等一些体力活。和我在一块儿的同修说,建设寺院的功德很大。当时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然后在回寝室的时候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同修都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问我缺什么还需要什么。当时表面上就只是笑着回答她们的问题,但是我内心却是被吓到了,在山下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她们想要把所有你想要的都给予你的这种情况,当时就觉得这里很不同......
在这呆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心境也随着环境和周围的事物发生改变着。心就慢慢平静下来不会像在山下那么浮躁不安。心里就会赞叹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啊,就想在这多待些日子。
随后,来到基金会。碰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九九重阳节法会。当时缺辅导员就让我做,我听到后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辅导员是个做什么的。因为来这时间短,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对佛法虽有了些了解,但还是有很多的疑惑,确实很迷茫,就想不知道学呗,有什么大不了的。当时王卫师兄就告诉我,别害怕现场会有很多人大家会帮助你的,没事。听了她的话后,我忐忑的心平静些。
在同另一位师兄交流的时候,她听说我做辅导员很是羡慕,我当时听了就很高兴,自己觉得很是放松。在做辅导员的过程中让我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很是不容易,以前知道也总是后悔为什么不对爸妈好点,总是很惭愧、很内疚,但没有用实际行动做些什么。在这次法会中自己亲身实践了给老菩萨包装礼物、发放礼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母爱和亲情对自己的重要性,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以前,从来都没有认认真真地想过一些关于父母的事情,只知道在自己无助、惶恐、害怕、不知所措的时候想到妈妈爸爸
曾几何时,与爸妈交流的最多的就是有没有钱。爸妈会问:“你在学校怎么样?吃的好不好?穿的好不好?”而自己呢,可曾问过爸妈一些关于她们想要的,我扪心自问。
曾几何时自己用的手机是最新款式的,而爸妈他们用的是特别普通的只用于和我联系的手机,我却时常觉得他们唠唠叨叨的。只有在索要生活费的时候才给他们打电话。父母穿最便宜的衣服,用最廉价的香皂洗脸,而我们呢,时常抱怨父母这不好、那不好,甚至记不得他们的生日是哪天。
曾几何时我们把网络的虚拟变成生活的虚荣,把无知当作个性,说着无耻的谎话却丝毫不觉得脸红。
现在,通过这个活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提醒自己在今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该时时刻刻默念父母恩德,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恩惠,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往而不可适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把握现在才能减轻自己的罪恶,凡是以知恩报恩在先。想起一首关于“成长过程与母爱”的诗,在此祝愿天下的母亲平安永远。
“你总说我还不懂事,维护我像一张白纸。你眼中的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虽然我有很多心事,却已不愿说与你知。我曾任性地排斥你爱我的方式:我想逃离你到远方去,做我最想做的自己。当我陷落在人群里,我最想念的人是你,当离开了你想说给你听。妈妈我爱你。当岁月过去我欠你一句:“妈妈,我爱你!”现在说会不会太迟,你会不会笑我还是个傻孩子,我已经越来越想你,我就是另外一个你,你眼中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祝天下母亲,平安永远。”
在上课当中体会佛法,感受自身的改变。现在上课听师父开示,曹老师、林老师的讲课也使我受益匪浅,特别地欢喜,觉得很是享受。也让自己下定决心好好珍惜时间,时不待我,要是错过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将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损失。
以前做事情没主次总是在找借口,认为不会就不去做,不与人交流,觉得他也那样还教训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主观的立场去看待事物对待人,不去反思自己犯的错。经过学习后,让我体会到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执着于自己。凡是要懂得反思才能成长,在成长中体会生活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奉献他人才能奉献自己,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内化自己的心,提升精神境界。“慈悲心化解怨恨,智慧心驱除烦恼。感恩心体验生活,精进心善用生命,惭愧心增长福德,忏悔心消灭罪障。”从小事做起,让自己慢慢沉淀。我想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将不是原来的我。凡是应该从自身出发,只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更好地改变自我、突破自我、忽视自我,成长地才会更快,才能让自己在今后学习佛法当中得到更快、更好的提升。
总结过去,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笨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现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认识到凡事不要总是给自己找外在的理由,不要为自己找逃脱责任的借口。凡是自己做不好的事情都没有任何外在的理由,一切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今后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会从小事做起,即使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因为过程我经历了。
凡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懂得过程的珍贵。只要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好,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就好,等积累学习到一定阶段会发现自己收获的不止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善待生命、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