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字原则 做事指南

(2011-06-19 19:36:25)
标签:

合众

龙泉寺

父母恩

佛法

本末

中国佛教

出家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6月18日龙泉日记



八字原则 <wbr>做事指南

 

八字原则 做事指南

  周六学习中提到,师父每天要处理这么多的事情,离不开他处事的八字原则:总别、本末、轻重、缓急。法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总别”就是“总相”和“别相”,无论做事还是修行,都要把握好总相和别相的关系,尤其是对总相要有完整的把握,如果总相的把握有遗漏,就容易出大的偏差。一般的人容易抓别相、细节,不容易抓总相、整体,对于承担越大责任越重的人,越要缘总相、整体。关于“本末”,“本”是根本,“末”是枝末。根本最重要,枝末为次要。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几件事同时摆在面前,或者有几个人同时来找,这时该怎么办呢?“轻重、缓急”决定做事的先后顺序,共分四种情况:重要且紧急的要先做;紧急但不重要的次之;重要但不紧急的再次之;最后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但也不要拖得太久。

 

八字原则 <wbr>做事指南

 

 

 

答疑解惑

  课程最后,几位学员分享了自己学佛经历并就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请益法师,禅兴法师都一一解答。

  学员:感觉学佛跟世间有冲突,不能学以致用。

  法师开示: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从“总别”来看,大致分工作、生活、佛法三块,要掌握好其中的本末,要以佛法为根本。其实这三者也是相辅相成的,佛法不应与生活工作有对立,佛法学对了,生活、工作中的问题一定可以解决。如果学佛后还用不上,要检查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要找一个用得上的契入点。对于在家居士,建议要规划好早晚功课的时间,早上很安静,能够用上功,在白天面对境界时内心就容易有力量。晚上可以做总结、反思和忏悔。

  明天是父亲节,我们可以借此因缘,向父亲表达自己的问候和感恩,如果以前不容易跟父亲沟通,可以借此机会突破一下障碍。父亲是具力业门,对我们恩德深重,我们对父亲的感恩和祝福能够为自己积累很大的资粮。

 

八字原则 <wbr>做事指南

    

 

 

我们是“手脚”

  6月18日中午,班长学修班第二次班委及组长全体会议在见行堂对面的老图书馆召开。6月中旬的天气还是很炎热的,大家讨论的也是热火朝天,但在三宝地的加持下,内心却并无多少热恼,感受更多的还是法的清凉。各位组长畅谈了承担中碰到的种种境界,分享了跟组员沟通互动、拉近业缘的种种善巧方法,并对班长班建设积极谏言献策。虽然在具体事项上,班长班工作还有许多尚待完善之处,但大家承事师长事业的热切发心和团结和合的气象,已昭示着班长班的事业会日趋圆满。学修处处长张亚新师兄讲述了班长班成立的缘起和宗旨,并提策大家说,我们承担事情要把心缘在师长要我们做什么上。班长班的开设意义重大,讲师和班长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讲师、班长的心力高的话,学佛小组的状态也就会很稳定,不断和合增上。

 

八字原则 <wbr>做事指南

 

  禅兴法师最后进行总摄开示:班长班的开设的缘起,一是为了加强学佛小组的管理;二是班长自身学修水平的提升。师父建立汉传佛教的修学体系,既包括僧团的学修体系,也包括在家居士的学修体系。我们是师父的“手脚”,“手脚”跑得快做得好,“头脑”的思想落实的就有效。我们要做师父欢喜的事情,师父的宏心悲愿的实现,需要我们去配合、去承担。

  大家在承担中很重要的是就要知道团体的组织架构,学会配合团体。僧的内涵就是和合众,在家居士是僧团的外延,也是和合众。有无皈依三宝,要看是否依靠团体。不依靠团体,我们的学修就很难走下去,一个人的心力就会越来越弱。另外,承担中要学会跟周围的人配合,大家在一起,每个人的习气都很强,都有很多执着,因此承担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配合团体、配合别人的过程中学会放下自己,接纳同行善友的想法,训练自己的包容心,学会接纳周围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八字原则 <wbr>做事指南

 

 

修习微笑,快乐生活

  又到了周末,5:30起床,欢欢喜喜地往山上赶,到了景区,等待朝山的队伍已经排了老长,又添了不少新面孔。

  只有周末才能上山护持道场,用早斋的时候便抓紧机会行堂。早上吃得不多,朝完山之后便饿了,行堂也因此成了“克服贪欲、去除我执”的好机会。心里忆念着师恩,忆念着端午法会上师父强调的“为众生而发心”,恭恭敬敬地为每一位师兄行饭菜果蔬。

  行堂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以前自己慢性大,目空一切,经过这么近十周的行堂修行,在山下对人谦和礼貌了很多,也能慢慢的在细微处体会他人的需要。放下身段之后,心变得柔和,不会再有那么多的不满、较量,人也阳光轻快了很多。

  在山下压力大、戒备心强,心都麻木了,能真诚地对人微笑都成了一件难事。在这个清净和善的道场,我可以大胆地咧开嘴,给每个人一个放松的微笑,感染他人,也在对方的微笑中被感染。在微笑的当下,自己是放松快乐的,传递出友善、关切与信任之后,对方也是放松快乐的。

  偶尔也会碰到一些板着脸的人,按照法师教导的:“你要想对方可能正苦恼着呢,这个时候更需要关怀。”嘴应该咧得更开些。就这么一趟趟、一周周地下来,微笑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一个习惯,在山下微笑也来得自然,碰到别人不冷不热甚或发火的态度时,也更能包容,替对方去考虑,生活中少了很多不快,周围的环境也变得轻松。很感谢这些和善的菩萨们,给我一个重拾微笑的机会,当然也感谢龙泉寺,感谢那些慈悲的法师们。

  早斋之后跟着众师兄一起去五观堂聆听贤益法师的开示。法师给大家看了一个小短片,是关于孝顺的话题,对我也有极大的触动。文字部分很受益,听到中间《跪羊图》的歌,更是止不住的落泪:“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从怀胎十月到牙牙学语,再到上学读书、毕业工作,父母没少为我费心。毕业之后,年少多梦,总想在外面闯一闯。工作一忙,早把父母抛到脑后。也总觉得时间还长,以后行孝还来得及。贤益法师一句“从当下,从现在开始”警醒了我。行动,赶紧行动,“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