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龙泉寺受邀承担“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

(2011-06-19 11:39:52)
标签:

佛法

中国佛教

北京龙泉寺

中国佛教协会

印度驻华使馆

教育

分类: 寺院报道

北京龙泉寺受邀承担

“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

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

北京龙泉寺受邀承担“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

 

  6月18日上午10:00,由印度驻华使馆与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Buddhism: Mapping Asia’s History and Culture)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万豪酒店隆重开幕。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印度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库马尔、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郝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景奎教授、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副主席Yogeshwar Varma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印度、日本、蒙古、缅甸、尼泊尔、新加坡、韩国、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会的还有法师外交官以及国内外新闻媒体记者。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郝斌特别指出:北京大学历来重视佛教研究,汤用彤、季羡林等大师辈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今印度研究中心、南亚学系、哲学系、历史系、日语系、东南亚系等系所中心更构成了一支强大的佛教研究队伍,研究对象不仅包括中国佛教历史文化,还包括印度佛教、东南亚佛教和东北亚佛教等各个方面,并由此发展出中印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回顾了佛教从汉代正式传入中国,到魏晋隋唐时期得到极大的发展,再到宋朝以后,在平民百姓中得到广泛传播的发展历史,并由此得出结论:在佛教从印度传向整个亚洲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佛教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前承印度佛教之胜概,后启东亚各国佛教之肇兴,对亚洲地区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中国佛教的茁壮成长自始至终都根植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沃土,佛教悲智双运的核心内涵正是通过深具大乘气象的中国文化而得到圆满的开显。

  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景奎教授发言表示:北京大学印度研究中心和南亚学系是当前中国高校中对印度佛教的研究开展得最为全面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平台,并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与南亚国家,尤其是与印度的友好往来,将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优良传统,做好中国印度学的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对外交流中心。

  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副主任、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Yogeshwar Varma先生声明:今年是泰戈尔诞辰150周年,将计划举办几场探讨印度哲学文化的交流活动。本次会议的目的在于探讨印度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印中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佛教对印中文化的影响,等等。

北京龙泉寺受邀承担“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

 

  印度比哈尔邦首席部长库马尔致辞认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和比北京更好的地方来举办这次佛教国际会议。比哈尔作为佛教诞生的摇篮,乃佛陀证入究竟涅槃之处,更是全世界佛教徒的朝圣之地。目前,在各方的帮助与支持下,比哈尔正致力于那烂陀佛教大学——古代佛教文化中心的复兴,以促进佛教文化的交流研究。他希望未来两天的大会能从更多角度对佛教作出深刻的诠释,为进一步的合作找到更广阔的渠道。

  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着重指出:惟其当前亚洲的经济增长呈不可逆转的奋进之势时,亚洲才能在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中重新找到自我准确定位。近期那烂陀大学的复兴、中印之间百科全书式的文化接触、印度在中学开设汉语教育的计划,乃至今天佛教国际会议的举办,都是中印双方持续有力的互动的呈现,终将重新发掘双方文化在根本上的同一性。


北京龙泉寺受邀承担“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

 

  下午的学术研讨分为三个议题:“佛教与亚洲空间” “佛教的传播”“佛教的艺术与建筑”。来自中国、印度、尼泊尔、新加坡和日本的学者分别就其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了主题演讲。

  6月18日至20日,以佛教的历史与文化为纽带的两个文明古国,在充满古老神韵而又流动现代气息的北京举行这次殊胜的对话,围绕着佛教如何塑造了亚洲这个独特地域的话题展开讨论,这个事件的本身就昭示着深刻的意义。正如会议主旨理念所言:佛教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养育了卓然不群的多元文化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征服了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亚洲成为一个整体性概念。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恢弘胸襟,是解读亚洲历史及其整体个性的密码所在。

 


北京龙泉寺受邀承担“佛教:绘制亚洲的历史与文化”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工作

 

 

 

  龙泉寺翻译中心十位义工受邀承担这次规格高、影响广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口译工作,而且是现场同声传译,难度较高,压力较大。在师父慈悲的护念与法师的善巧引导,以及同修全力配合之下,在一线承担同声传译的张彦、王硕、程梦涵三位义工时刻缘于正念,随时不忘祈求三宝的加持,在诸缘汇聚之下,呈现出十分良好的效果,现场反响积极,得到与会中外专家学者的肯定与关注。有的外宾主动要求同传义工留下联系方式,希望以后继续合作。诚如今天会后结行会上贤彦法师所说:“大家都谈到了缘和愿,可见其非常重要,而缘随愿来。从大家分享的因缘中,可以看到背后都有着愿力的摄持。正是因为同心同愿,所以我们大家能够聚到一起,共同承担师长三宝的事业。事业的成就要靠广发大愿,同时自身须要具有福德因缘,所以团队的和合也很重要。世间强调事相、强调业绩与政绩,而佛法则不同。正如师父的一个理念:‘以事业凝聚共业,以共业推动事业’,强调造业,而唯有和合,才能营造善业、营造共业。”这次龙泉寺义工独立承担会议同传工作,展示了当代佛教徒正面积极的良好风貌。法师指出:“打造佛教团队,其意义在哪里?我们更是要在众生的心里建立道场,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弘传佛法。佛法无国界,它的载体是次要的——文字、建筑、壁画、书法等都是载体,更为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佛法的内涵。‘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们承担的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佛陀的语功德,因为可以让更多的众生借助不同的语言而得到法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