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相约,共同成长——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十一月义工大会

标签:
文宣玛尼基金会生命生日礼物文化 |
分类: 慈善文教 |
生生相约
——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十一月义工大会
11月19日下午13:00,60多名仁爱基金会的专职义工和骨干义工齐聚在龙泉寺居士楼213教室,举行基金会十一月全体员工会议,主管法师贤启法师参加。会议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各部组对前两个月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汇报了未来两个月的工作计划,其间,义工代表做了生命成长的分享;第二部分是由林老师向大家报告了秘书处决议刚通过的基金会发展战略、组织框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向大家介绍了新加入的五名专职义工;第三部分是为十一月过生日的七名义工送上了生日的祝福,特别收到了来自曹老师的一份最珍贵的“厚礼”。
每个部组都为今天的大会准备了精美的ppt,图文并茂,把前两月的工作内容、未来工作计划以及团队的面貌呈现给大家。倾听热线的刘老菩萨在山上常住,坚持每周三下山去热线上课,承担后勤,每周下山关怀在医院瘫痪在床的基金会老义工牟老师。她说,在热线承担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倾听,倾听真的是一个宝贝,对她的家庭关系、学修都有很大的帮助。
朝外心栈骨干义工杜岷芯师姐用六个字总结了内心的感受——团队、规则、和合,这也是前段时间她在一点一点承担中体会最深的。从今年她加入心栈以来,慢慢体会到团队是最重要的;她分享了一个具体的境界,奉粥的时候有些老人天天拿盆来盛粥,并且一次比一次大,一个人可能拿好多个盆,这让志愿者感到有些为难,每天熬粥是希望能传递给更多的人,但被几个老人很快就分完了。面对这个问题,志愿者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应该给,人家要多少给多少;反对派则说不能这样。杜师姐被这个问题弄得很苦恼,有一段时间都不敢来心栈了——头疼。后来曹老师就提醒她,去关怀这些老人,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规则是要的,一开始就规定给每个人打两勺,继续沿用。其次,对这些老人可以盛稠一些的粥,他们也很欢喜。另外,逢年过节时为老人送些月饼、点心啊,去关怀他们。这样做了以后,老人们真的很高兴,现在每次来都会欢喜地和志愿者们打招呼。
衣物组及老年组的新专职义工徐岩岩分享道,身边大部分都是老人,老人是宝,每次听他们说话,自己都一遍一遍地回味,他们是自己的老师;刚开始搬衣服觉得挺累的,后来做的多了,越做越欢喜。越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越要去做。当林老师问她,“发心常住了?”她坚定地点了点头,她说自己找到了家,很温暖的家。她愿意向大家不断地学习。
助学组的新框架今天也由雪娇向大家做了展示,助学、孝德奖和志愿者服务支持共用一套班子,只是每个人分工各有侧重,整体由王卫负责。这个团队正在焕发着新的活力。黄元分享说,“自己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毛病——喜欢与上位顶撞。”他很真诚的向大家求助,希望大家能帮助自己,每当他犯老毛病的时候,希望大家多提醒他。
项目拓展部和文宣的骨干义工辛开愚分享,他说自己能力也许很有限,但是愿意做基金会的事情,承担中所体会到的那种快乐是世间任何东西所不能相比的,他愿意一直坚持下去。
文宣部钟莹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文宣的总体框架和运行情况,文宣就像把今天感受到的阳光保存起来,留给未来的人。所以,文宣不是哪一个部组的事,是每个项目中的人都要有这样的意识。
财务部杨娟的工作有些特别,其他组的同行大多是和人打交道,她却要天天面对着报表和数据。她说,感觉做这些事情很充实,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她坦诚地向大家发出了求助信号:“为了整体工作更加的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配合财务的工作。比如项目开始要写预算报告,项目结束了要归档总结,提交财务报告。”这一点,林老师今天也强调说,作为一个公益组织,规范的财务运作和财务透明是这个组织的生命线,每个项目组都要引起重视。
行政部的丁妈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她说,自己看上去好像很听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内心不是这样的,自己的主意很强;第二点,别人看到自己好像很温柔,其实自己的心挺硬的,不那么调柔。最近听了几次曹老师的课之后,她对自己的状态认识得更清楚了,第一次愿意开口问林老师:“您觉得我这个工作该怎么做?”心敞开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孙凤梅在向大家承认错误的时候脸上也带着笑容。她说自己以前起烦恼了就撒手不干了,希望大家能帮助自己,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监督自己、提醒自己。她承诺说:“提醒我的时候我会先鞠三个躬,再开始说话。
大家听分享聚精会神、笑容满溢
五名新专职义工的加入为基金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赵永刚老师以前在世间做老板,加入仁爱团队,他说自己还有很多不了解的东西,希望多向大家学习,感恩有这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刘威老师刚刚辞去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说:“今天,我终于找到家了!”;张莫老师说:“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团队,这是一个大家可以给彼此力量的团队。愿意和大家一直走下去。”曹老师今天又一次郑重地向大家承诺:“我的终生交给基金会!”这样真实、有感染力的生命状态,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带来了踏实的力量。
负责“仁爱救灾行动”项目的王璐师姐虽身在医院,却心系大家。她家李师兄为她录制了5分钟的分享视频,声音很小,雪娇做了生动的转述。看到她虽然躺在病床上,但乐观的笑容从来没有离开过。她在医院仍坚持听《广论》,写观功念恩的善行日记。一直在感恩的她,给身边的人传递着生命的力量,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经过近半年的酝酿,基金会的发展战略和新框架今天向大家正式亮相。秘书处往下共分了八个大块,在原有部组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新的内容,分别是灾害救助中心、生命教育中心和仁爱纪念基金。秘书处各分管老师也对负责的模块进行了介绍。
法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对基金会这一年来的工作予以肯定,认为基本达到了师父对基金会今年设立的目标——加强内部建设,并勉励大家,“要在和别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会学习。传统文化怎么传递下去?就要靠人,靠善知识,靠心的经验的传递。师父讲佛法是系统全面的生命教育,佛学、佛教、佛法是帮助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从凡夫走到圣贤,建立这样一个无限生命里心灵成长的整体生涯规划。基金会扮演的是一个与社会接轨的平台,它的根本导向和意趣是把生命成长的光明大道展示给大家,慢慢把大家接引过来,领入三宝的大门,走上成圣成贤之路。而我们是中间的一个环节,我们是一道桥梁。我们团队的五个部门——教化部,慈善部,文化部,弘宣部,工程部,象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是不能割裂的,都是佛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作为主管这几个部的法师给大家的建议就是:继续扩大心胸格局。佛法讲“道”的根本是亲近善知识,团队组织的运作、生命成长的经验必须要随着时空因缘慢慢传递下来。也许我们身边的人,不论是父母,还是同行善友、上位,都并不圆满,但正是这些不圆满的人发出的声音,代表着佛菩萨来告诉我们,要如何在自己这个岗位上走上去,以此更好地服务众生、利益大众,更好地帮助大家成圣成贤。”
大家听分享聚精会神、笑容满溢
今天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参加了大会——“妙音之友”志愿者服务团队。他们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是一群聋哑人。从今年五月份开始,由队长张权带领队员参加清华心栈的奉粥活动。没有语言的交流,只有脸上洋溢的微笑,无言的世界没有爱的阻隔,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很用心、专注地参与活动,并且用文字留下了他们的心声。
队长张权写到:“看到很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发言,感到您们做得更好,学习到很多的经验。联想到我们是残疾人,但我们一样能参加志愿服务,奉献一片爱心,希望每位队员能收获到自己的知识,磨炼自己的意志。”
队员徐昕写到:“今天来参加基金会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里都是感激,也让自己逐渐成长,今后我们会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赵越写到:“我是志愿者,我要用我的力量奉献给别人爱心和温暖。”
他们还说:“我们曾经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所以现在也要尽力地去帮助别人。”
人的国家可能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但相同的是人们心中的大爱,仁爱基金会希望给予人们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不分彼此的和合氛围。
最后一项大会议程,也是本次会议最轻松欢快的环节——11月份寿星集体生日会。
首先,主持人介绍了此次生日会的缘起:大家难得欢聚一堂,因为家庭越来越大、家人越来越多。很多人说来到寺里之后,相互第一次见面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在我们的前生、前生的前生,我们就是一家人,就是兄弟姐妹,前世种下因,今生又相聚,今日有缘又重逢。今天大家又回家了,感恩师父,是师父的悲心和愿力引导我们又相聚在此!在这个大家庭和合相聚的时刻,共庆本月家人的生日,集体生日会就这样成为了今日会议的压轴环节。
在这个特殊的环节,曹丽清老师首先献了一份神秘的大礼——“生日怎么过?”一堂精彩的生日礼物课,受益的不仅仅是今天的七位寿星,其实在坐的大家都收到了这份闻所未闻的礼物。
曹老师说:“生日的话题具有很特殊的意义,当代很多人对待生日的态度就是出去玩、吃,满足一下自己平时很渴望的需求。其实生日禀承着一个生日文化,它要让我们每一个人知道,那一天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生日这一天非常特殊,它是你在母亲体内孕育了那么多天以后,在一个特殊的时空下,和生命各方面的信息达到了一个完全对应相合的和谐状态中,毅然决然地冲出来,这种能量是什么?是对天地万物整体的信息在身体当中存留的印记,可是我们平常不知道的时候,就会丢掉生命当中这个很重要的时刻。”
“这个能量怎么使用?在生命最危急的时刻,人出生是非常的挣扎,它使用的力量,就是在未来生命遇到一切坎坷中要使用的能量。所以那一天是你生命的一个开始,同时也是你的能量非常有力的和谐的开始。所以大家记住这一天,吃吃喝喝,是对生命的损减和消耗,你应该非常安静地度过这一天。如果我们是学佛的,可以很好地诵经,让自己的身心达到一个安和的状态,调整身体。在那一个特殊的天时当中,聚集生命与天地相互交流的能量。这一天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不要大喜大怒,饮食清淡,尽量让自己重新进行一次生命的回归。同时这一天,如果你能清晰的回顾一年的成长,对未来一年进行一个整体规划,确实会给你的生命带来不同。过去老人说,你许一个愿非常灵。许愿是什么?是你真正经过了深思熟虑,对过去有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对未来在实践过程中沉淀了的规划,否则是打妄想。所以特别希望大家珍爱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真正遵循着生命的发展轨迹、规律,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
“所以这一天一定给自己空间来沉淀、反思生命,最终来确立生命发展的轨迹。生命是你自己的,过生日的时候,真正的把这个生日当成人生步入很好境界的天梯,那个时候是非常奇妙的,因为一个人的能量是和天地万物能够交流的。所以希望大家在过生日这一天能够心平气和,能够很好地安排这一天怎么度过,为未来的一年打好基础,久而久之就会为你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有意思的一幕就在曹老师精彩献礼之后发生了,原本计划的生日会流程——点生日蜡烛、唱生日歌、切蛋糕、吃蛋糕等等,几乎整个都颠覆了;而呈现出来的是如下发生的一幕幕。
在主持人张长海师兄的提议下,大家共同唱诵起观世音菩萨心咒,五分钟时间。师兄说:“让大家心都静下来,让我们跟师长三宝的心相应,让我们的心和观世音菩萨的心相通。”
接着,主持人郝丽妮师兄提议,把原本准备给寿星们过生日的大蛋糕分享给山下没有来参加义工大会的心栈同行们,他们为了准备本周末21日首慈联的“慈善宣传月”奉粥活动没能来参加今天下午的聚会,寿星们毫不犹豫地答应把师长、三宝和同行的这份祝福带下去。
接着,邓雪娇师兄以宣传广告的方式一一给大家展示了寿星们的生日礼物。这些礼物有的是雪娇师兄在陪护王璐师姐的时候紧急采购的,如各形各色的保温杯、大小整理箱;有方文昭师兄发心根据钟莹老师的创意制作而成的DIY书签(自制书签);还有师父博客书和从玉树带回来的玛尼石。这些看得见的有形的生日礼物,是同行们爱心的凝聚。
然后,生日会的主持人鲁杰老师将生日礼物亲手送给各位寿星,并现场赠给每位寿星一句生日寄语。
“古人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有一颗美丽的心,就会有美丽的一生,你是这样的!”
“有‘慈’性才能有‘磁’性,你只要有慈悲就是天下无敌。”
“她是我们大家的,希望她更加勇猛精进。”这送给参加一半大会就下山去热线值班的一位寿星。
“做的是事情,修的是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听话的人才能遇到听话的人,让自己的心更加调柔起来。”
“缘来缘去都是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希望你更加圆满地去承担。”
现场在坐的人也都收到了一份人生的大礼。其中,辛开愚师兄有感而发,现场创作了一首诗——《贺寿星》:“今生今日聚龙泉,无量劫前骨肉连;有幸同修福慧业,和合增上续前缘。”
最后,林老师总结说:“我们相信有无限的生命,相信一生一生再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带着每次的任务。法师讲到我们都是善知识召唤来的,依着三宝的功德,才有机缘让大家聚在一起,重新开创生命的光彩,让我们的生命越来越提升,这一切都来自于三宝。”
大会在喜悦祥和的氛围中接近尾声,到场的志愿者们再一次感受到仁爱大家庭的温暖和蓬勃向上的活力。在三宝的引领下,一群用心实践善行、传播大爱的行者们将义无反顾地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