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龙泉日记

标签:
卢超龙泉寺寺院佛法佛教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1月6日龙泉日记
银杏树是龙泉寺的一个标志,冬天来临,金龙桥畔的银杏树愈发的金黄迷人,满树的金黄,飘洒的落叶,每个路过的人都忍不住为他驻足观赏。
下午寺院新购置的导播台在见行堂佛堂调试运行。来自上海乐兰电子有限公司的几位工作人员和寺院的法师及义工们一起商讨运行的方案。负责此次调试安装的公司RSG营业部部长卢超介绍,这一次和龙泉寺的合作完全打破了他们以往的过去的工作方式。当接到法师电话以后,就看了一些寺院网站的视频,第一次来寺院也和法师做了一些交流,法师也赠送一些寺院内部制作的光盘,所以对寺院需要的设计也了解了。第一次来寺院前,就和同事们说,寺院不同于别的任何合作单位,不管最后成与不成,我们都要带着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做这件事情。
从第一次来寺院到现在,每一次都感觉到法师对大家那种特别的关照。而且说,每一次来寺院调试机器,都会碰到法师们上晚课,每一次听法师们念这些经,都会给他们内心一种感染,但无法用语言来说出来。卢超说可能因为对佛教还不是特别了解吧。
今天再次到寺院,卢超特别说到他们今天带来的数据传输线。因为寺院需要的传输线比较长,要450米长,技术人员在做这些线的时候也特别用心。这项工作是在天完全黑之后,马路上没有人和车了,他们把大卷的线搬到马路上,一路展开,完全在路灯下做业。
当寺院的义工,想要看看他们当时做业现场的一些照片时,卢超说,当时天也冷,就想着赶快把工作干完,也没有来得及留下当时工作的画面。卢超接着说,这些是其次的,最主要的是能够满足寺院的需要。在现场看几位技术人员和法师、义工交流时的态度,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那份认真。
卢超说,以后还会来,先期会有一些培训。但以后你们可以自己使用了,我们还是愿意来寺院,那时候我们也来做义工,直接就做一些我们专业的事情。
卢超介绍完自己公司的情况之后,他和他的一些同事也很想了解寺院内一些情况比如这里新盖的楼的功用啊、你们平时学习啊、你们平时做些什么等等。当听到寺院义工介绍这里有固定的学习时,他很小心地问,“那我们可以来参加学习吗?”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他说,其实自从和龙泉寺有了接触之后,自己和同事也很想多了解一些佛教的知识,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又怕寺院里的学习会有一些门槛。卢超最后说,总体感觉这里还是和别的地方很不一样。
通过一个看得见的器物,和寺院结了一份殊胜的法缘,也和三宝结下了一份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因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课程班同学参访龙泉寺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文忠主任曾几次带着老师、学生来龙泉寺访问,通过交流对佛学生起了深厚的兴趣,在给研究生课程班的同学讲课时,无意间提到在龙泉寺的收获,引发了同学们对佛法、对寺院的好奇。于是也就有今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课程班同学的龙泉寺参访之行。
上午十点半,20多位同学到达龙泉寺,稍事休息之后,就去体验龙泉寺素斋。中午十二点半之后,由悟光法师和同学们交流。由于这些同学是初次接触佛法,悟光法师就先让大家在一分钟内集中注意力观想佛像,用一分钟时间观想佛所生的光晕。通过这样的观想,让大家意识到我们的心是多么地不易专注,飘忽不定。
与法师交流之后,同学们又参观了龙泉寺事业部成果展厅。当介绍之后,有几位同学当即表示对基金会倾听热线活动的兴趣,并详细咨询如何可以做热线的义工。
参观完寺院的事业部,同学们依然未尽兴,就由班长组织继续浏览凤凰岭风景,到中线景区,领略凤凰岭的秋光。
天津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同学来访龙泉寺
中午一辆满载45人的大巴车驶进龙泉寺,除了人员以外车上塞满了大量的衣物,这是天津美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与仁爱基金会首次牵手捐赠衣物。用过午斋,相关负责人为同学们整体挂了单,大家稍适休息,下午两点到三点半由贤益法师带领大家体验打坐,之后同学们向法师请益了很多佛法知识。之后大家各自回寮休息药石后,晚七点由贤宏法师带大家看十一精进共修的碟片,后由贤生法师给大家开示,当场还给大家发了小礼物,法师善巧的幽默的方式使整个气氛轻松愉快。
长江商学院MBA校友会同学参访龙泉寺
龙泉之声网站修心养性频道与长江商学院MBA校友会的同学,在龙泉寺组织了一场座谈研讨会。目的是增进同学们对寺院,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
长江商学院的同学们11:00到灰寺院。网站义工首先带领大家参观了龙泉寺,从山门一路走过金龙桥、殿堂。今天是初一,同学们在义工的带领下还一起供香。最后来到了西跨院,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0余年的阎居士介绍了龙泉寺的历史,讲了师父带领僧俗二众建设龙泉寺的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下午去浏览凤凰岭的山景。
16:00爬山归来的同学们与修心养性频道主编宋柏青师兄及苏磊师兄在金龙桥上汇合,紧接着到见行堂前与等候多时的贤启法师见面。很多同学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佛教,法师亲自示范教大家如何拜佛,这些没有信仰的同学们都随法师认真地拜佛,不得不佩服法师的感召力和威摄力。之后大家随法师上到见行堂顶层,合影留念。
最后一起到明心阁座谈,苏磊师兄主持,贤健法师、贤启法师参加与同学们的交流。
首先大家一同观看了龙泉寺2009年大事回顾,
之后贤健法师以水为喻开示了佛法如水一样不可缺少,渴了就要喝,也如喝水一样自然,不渴就不喝。“我想跟大家谈一下什么是佛法,佛法就像水,渴的时候需要喝,不渴的时候就不用拿它,它是一种水,水做什么用呢?解渴,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有很多需要,不能满足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不安,就不满足,不满意,不满意就是一种苦恼,要解决这个问题,喝水就行了。”接着,贤健法师把手放在桌上的麦克风上,说:“第二点,佛法就像麦克风,这个东西我们要用的时候,要讲话的时候就要放到面前来,用完了就要把它放下,能抬起能放下,不用之前不能举起来冲着我们,冲着脸,不讲话,会感觉有一种进攻性,”法师把桌上的的麦克风调高,说:“这个像战士状态,备用的时候应该放下来”,法师把麦克风位置调低,说,“放下来的话,心里感觉会比较好,冲着的话感觉就不好,现在讲完的话那就应该放下。”在法师轻松的开示后,大家开始与法师交流起来。
一个同学问到:“怎样才能把佛法带入到生活中,用佛法引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真正在生活中运用佛法的智慧?”贤启法师说:“人不断地往外追求财色名利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有需求是因为内心不圆满,内心的慈悲,智慧,勇悍不圆满,所以要用外在的家庭,事业,名利来满足自己的内在的不圆满的感觉。当你把方向转过来,直接开发自己内在的慈悲心、智慧、利他的勇悍力量,会发现其实外在的一切并不重要,只是达到内心圆满的工具、手段而已。怎么能在工作生活中得到自在?就是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把内在的悲、智、力开发到圆满,那我们面对任何人,事,物,都会感觉很自在。”
一位俄罗斯朋友用英语提问:“如何能达到内心的和谐,内心不再担忧?”贤启法师回答说:“我们内心有很多贪求,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焦虑,会有很多情绪的存在;要想得到内心的满足,还是像刚才所说,要开发内心的悲智勇,这些需要特别的方法去训练,当自己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内心的欲求会得到满足,也就能达到和谐的状态。”修心养性主编宋柏青师兄把法师的开示翻译给这位俄罗斯朋友听,不知他是否认识了通往内心和谐的方向了呢?
一位同学问:“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基本理念有什么相通和不同的地方吗?”贤健法师说:“三大宗教,有共和不共的地方。共的地方,就像学校里有公共课一样,是大家都学的,这部分就是追求人天的果报,比如基督教的升天堂,见上帝,都不想下地狱。天堂,是另一种比较高级的生命生活的空间,如此而已。这部分,在伊斯兰教也是一样的,共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不共的地方是,佛教追求解脱,这是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差别。
也有同学问:“怎样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以消除痛苦呢?是主动在自己内心克制还是让欲望自然的消除?从哲学上来讲,不想自己有欲望,本身就是一种欲望。那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呢?”贤健法师说“学佛法是要圆满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快乐。学佛法,不是对治欲望,而是转化。比如贪欲,我们都有,它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标签,让我们认识自己的心态,认识苦的原因,有贪欲怎么办呢?之所以贪,是因为我们在追求,追求一些我们认为能带来快乐的东西,如果告诉你说,在所有的东西的,你所有的人生选择里,有一项更好的选择,能让你更快乐,你要不要呢?”大家都笑了,说:“要。”贤健法师说:“那就是佛法。你这样的去思考,其他的欲望,自然的就放下了。但是你要去认识到,这个佛法,比其他任何的东西都好,对生命更重要。”
一位师兄对贤启法师的出家因缘颇感兴趣,并问出家后还看望父母吗,与世间的亲朋好友是否还联系?贤启法师说:“出家,有各种的因缘,但主要动力是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我们自己内心有苦,要离苦得乐,寻找到佛教的方法,一步步实践后,有一些受用,体会到它确实是可行的,就感觉到自己有义务把这些好的方法,传递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回馈给社会。出家的目的,不是跟父母一刀两断,而是更好的报父母恩。选择出家,是因为发现了最好的东西,就希望全身心的去投入它。”
两位法师现身说法,现场的气氛越来越活跃,以至于有的同学得到发言机会后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法师对所有问题都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相信这一场座谈,会在每一位同学和义工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善良的佛法的种子。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等一行拜访学诚法师
2010年11月6日下午四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长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文化画报主编姜玉芳、北京宁德商会付林康和301医院骨科主任林峰等一行十人来龙泉寺拜访学诚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