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师日记系列之一:别不懂装懂
(2010-11-07 10:35:30)
标签:
美国浙江省佛教协会学诚大和尚加持飞机场文化 |
分类: 随师行记 |
侍师日记系列之一:
2010年11月1日
别不懂装懂
进了飞机场心里就紧张兮兮,无所适从,过检时更加慌张。师父安慰我:“没事,不用急。”看我还很急,又说:“没事,不用急。”而且表现的还很悠闲自在,包括一路上师父跟我聊一些非常平淡的事情,比如:师父说,“你现在得有1米8高了吧。”等等,我想是在帮我调剂心情。很多时候真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再多的文字也表达不出那份感恩的心情。
进了飞机场后,不知是什么地方,师父突然对我说:“身份证给我。”慌里慌张的给了师父才知道,是要办理登机牌。那一刻再次体会到师父带弟子外出,真的是给弟子一个学习、成长、锻炼的机会,说白了就是让我出来看看的,并不在乎到底能写多少博客,有一次与师父随谈,还说:“博客随分随力的写就行了。”很平淡,很平淡,乃至四天交流会结束都回来了,师父都只字未提博客的事,这下子我更放心了,心想:“既然这样那就随便点呗!”因此也就选择了日记的形式。
就这样跟着师父走,一路上自己联想很多,无明黑夜里,自己不知道路在何方,什么都看不清楚,是师父点燃了自己不仅给群迷的众生照亮了前方的路,更引领我们度过苦海,到达觉岸。
进了侯机室,师父拿了杯牛奶还没坐定,一位住美的华侨就过来主动跟师父交谈。
美老:Hello!好久都没见过穿这身衣服的人了。
两位长者交流甚欢,最后因为我们得上飞机的缘故不得不结束此次对话,彼此互换名片,亲切握手。
临别前,美老说:“从上海开完会就回美国,到时候请你到那边游玩。”
是福报,更是弘法利生的顺缘。之所以会这般的肯定,那已是下了飞机后的事了。
师父问我在飞机上做什么。
我说:“看了会书,更多的时间在整理博客。”
师父说:“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
话音未落就把手机递给我看。
“他是美国孔子学院的董事会主席,在那边弘扬传统文化。”师父接着说。
听了师父的这番话,重新再回忆两位长者的对话就更加的亲切了。
师父说:“我们有缘。”
美老好像听不懂。
师父马上又换了个说法:“是好朋友。”
美老:“是的,到了美国我就跟你联系。我们是不是已经接上线了。”
师父:“接上线了。”高人间的对话,不是我这个小和尚能听懂的。
以前,佛一说法,有的弟子证四果;有的证一果;有的只是对佛法生了点信心;也有的是看这边有那么多人好奇过来,一听讲法就走了;更有的一听说是佛在讲甚深大法,就开始诽谤、造谣、陷害,无计不施。正是因为众生根基不同,受用层次也就千差万别。
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器劣的人,也是一个没有福报的人。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的,师父也这么说。以前跟师父去佛协,就一个多小时车程,晕的都受不了,还有就是去买菜等等。几次坐车下来,我不得不成认自己没福报,在外面吃点好东西上车全都吐出来了。轿车是坐不了,能做的就是平时拉木方子用的货车。
但我并没有因此主动向师父提起过半字,师父曾经说过“我比你们谁的病都多,不想它就没事了。因为人的身体是靠念力来维持的。”但还是有点儿不放心,怕万一出来个上吐下泻,还不够给师父添乱的呢,于是就一路祈求,猛烈的持诵观音菩萨的圣号。果真一路平安,并且活动期间也一帆风顺,只是坐飞机跟坐车时打了几个咯。相信在里头一定有佛菩萨的加持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虽然我是个和尚,自己都不会太相信,冥冥之中一定有佛菩萨的加持在。没办法呀!咱的信根就是那么的差,佛菩萨、师父讲的东西只能一点一点的去经历,吃到苦头了,才会动一下,才会去寻找皈依,祈求加持。你们的根器都比我好,更比我这个注定将来肩负着要弘法利生事业的小和尚大肚、有施舍心,你们每个月辛辛苦苦挣来的百分之三十的血汗钱供养给庙里建寺用,真的是无比的随喜,赞叹,加感恩。反省自己身在庙里,到底为常住付出了多少?有多少为常住付出得心?又有多诚?这些都值得好好检点,长时间去提策的,真的得多向你们学习。对此师父却说:“是你干大寮,福报大了。”听了这话,心中无比的惭愧,感觉自己很差劲,又没有智慧,又什么都不懂,感觉这一切都是师父让我成长,给我一个锻炼的平台而已,这个心非常的强烈、真诚。
飞机下午四点到达杭州,浙江省佛教协会的法师、杭州市佛教协会的法师等人早已经在机场等候,被接到浙江宾馆安顿。
晚上六点在宾馆桂花厅设宴为参加活动的人接风洗尘。
看到转盘上,精致的凉菜,突然想起跟贤喻师的约定。
临走前他说:“到了那边看到有什么菜就把它拍下来。”
“为什么?”我很不解。
他说:“我好学着做。”
这是从在北京这个地方做烹饪师二十年的法师口中说出来的话,如果不是为佛教,为常住,为师父,是很难放下自己的身段的。就感觉喻法师修行真的有一定的层次。
我问:“你都那么厉害了还学?”
他一笑了之。古彦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试问今天你是状元,明天还能再是吗?明年还能再是吗?师父常常这样策励弟子:“人要不断的去创造高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啊!不就是精益求精吗?我感觉这就是人的素质问题。
答应过了,就是一种与对方的承诺,无论如何,是要去履行的。宴会上很多人,我真有点无所立足的感觉,如果允许,我一定藏起来,或钻到地里去,避开这些人。没办法啊!师父在这里呢!侍者还去哪里啊!无奈下也就提着个心,硬着头皮上了。埋头吃饭,傻头傻脑的,别人问一句,也就会一句,当然也是怕讲错话。由于心里的过度紧张,导致自己竟把贤喻师交代的事情给忘到脑后去了,菜还没拍,自己就先吃了,一桌十多个人虽然在聊天,但也已经开始动筷子了。如果让自己落下个脸硬给拍下来,也是可以的,最多别人把我当个孩子看呗!那也就迁就了。可自己是以学诚大和尚小秘的身份出示的这次晚宴,再加上,被人一看出席证是“贤”子辈的,也知道是大和尚的弟子了,拿个相机对着菜拍个没完没了,不让别人给笑话死了,竟干些给师父脸上抹灰的事。
我发现很多的好处真的来自于依师,自己毛孩子一个,除了来北京出家,哪都没去过,什么都不懂,还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做什么?想了半天觉得有必要让师父知道这回事,于是就趁去吃饭的路上问师父适不适合拍,师父说:“不需要,柜台上都有卖的。”简单的一个请益,收获到的是:“千万不要自搞一套,真是出了力不见得就会好。”概括一下就是“要小事多请益,大事多汇报”。
浙江宾馆那么多的菜,而自己所看到的,所吃到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微乎其微,再怎么拍又能拍多少呢?道理都是很明白的。哎呀!不懂不会就得多问多学啊!什么好处只有如人饮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