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师日记系列之二

标签:
杭州窥基大师灵隐寺道宣律师泉州承天寺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侍师日记系列之二:
2010年11月2日
二日讲经交流会正式开始,上午是开幕式,最后还有一小时讲经。十一点四十结束。下午两点开始。
宾馆离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杭州佛学院有二十分钟的车程。
一下车,贺科长就催我:“赶快去找你师父去。”我跟师父一开始不是一辆车。
我:“好!好!好!”声音很轻,但相信那份感恩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之后我们就分开了,他说的我并没有太上心,后来反省发现完全只考虑自己,忘记了自己来这是干嘛的,没了宗旨,还不得是一只无头苍蝇,乱飞乱撞。
真的很巧,可能是冥冥中护法天神的安排,在杭州佛学院的正在装修的会议厅门口,我俩又碰到了,结果可想而知。
贺科长:“你怎么还在这儿?”声音是那么的豁达。
我:“到处拍拍。”龙泉寺也在建设当中,不见得会起到作用,但还是应该多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至少是一种借鉴。
贺科长:“先给你师父见个面。”
“谢谢提醒。”我恍然大悟。
短短的几个来回让自己无比的惭愧,身为师父的弟子,又是随侍,一点不懂的代师父着想。经论中描述孝子心:“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平时在庙里,大愿发的很好,愿弟子生生世世具足圆满的弟子相等等,而今,唉!我真想打自己两巴掌,可这也无济于事啊!只有吸取教训,还有就是为人真的要有谦下、随和的心态,不然别人说话稍微粗气一点,不对自己的胃口了,就听不进去了,最后受害的一定是自己。
贺科长跟自己相处很融洽,工作各方面还挺好。一开始还觉得自己有福气,有好人缘。仔细一反省,自己的这种感觉一点都经不起推敲,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真的,一切的好处都是善知识的功德感召,有表面上的,也有冥冥之中的。
有这么一个公案:道宣律祖住在终南山,每天中午都有神仙给送饭过来。有一天,窥基大师来拜访故友,道宣律师当然高兴了,与窥基大师就坐下来讨论佛法,不知不觉中午就到了,大师本先告辞,道宣律师非要留他在这里用斋,说让他品尝品尝天厨妙供的佳肴美味,可一等送饭的天神没有来,二等还是没有来,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太阳过午,律祖也莫名其妙,只好很不好意思的送走了窥基大师。大师刚走不到一小会,这个送饭的天神就来了,律祖就责问他怎么会来那么晚,让自己的老朋友空着肚子回去,送饭的小神就说:“我准时的来了,但是在终南山上空有无数的天兵天降在把守,他们不放我进来,这不他们刚一离开。我马上就赶过来了。”自己出家修行多少会有护法护佑,可是跟师父相比真的就有如送饭的小神跟满天的神将一样。这些东西无法用话去分析,但总是会有很多的因缘促成。
交流会结束后,回到宾馆,师父就开始着手返程机票的事,我也在旁边,但看到电脑里密密麻麻的数字,脑子里是一团糊,不知所措,有点不好意思,那也没办法,自己就是没有做过,真的没法帮上忙,搞不好还添乱呢!能做的就是听师父安排,师父不说那我只好就这么看着喽!
师父:“把你的身份证号码,姓名写下来。”
我赶紧接过笔就写。
还没拿给师父看呢,师父就说了:“怎么写‘贤坤’啊?得写身份证上的。”
我一看真是,真的太不好意思了,忙帮不了就算了,差点还真的给帮了倒忙,到时候我登不了机可就惨了,唉!做事情真是没头没脑的。体会到师父的心真的很细,任何小事都不含糊。想到师父曾说:“大事不是本身就是大事,而是由很多的小事组合而成,小事做不好,大事免谈。”
写身份证编码时愣了一下,师父感觉到了,说:“号码不要写错,写错上不了飞机。”
简单的一两个来回,以及对外境非常的灵活与高度的敏感,感受到的是师父做什么事都是认真对待。
时间很快,不知不觉又到了晚饭的时间,本以为还是在叮香咖啡厅用餐,到了大堂时师父突然说:“等传印老和尚一起用。”还没一会儿,服务员就过来问我,“大和尚用什么果汁,我好去提前准备。”这一问把我愣住了,并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来杭州巧遇的那位美老告诉师父:“纯奶不能喝,酸奶不能喝,可口可乐不能喝……,只能喝白开水,对身体血压有好处,什么最高血压指数,什么最低血压指数一大堆。太专业的东西我也搞不太懂,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一下子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左右为难,用“诚惶诚恐”这个词语来形容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真的一点都不为过。慌忙之中,眼光赶紧转向师父。那种对答真的不一样。
师父:“有什么?”
服务员:“现在给您准备的是黑米汁,您看行不行?”
师父:“黑米汁可以,要加热的。”
越品味越有味道,其中有待人着想,善知识的言行举止都是佛法,是内在证量的一种显现。
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杭州市宗教局局长钮俊宴请传老和师父,三人交谈甚欢,晚上六点四十,为了参加纪念弘一大师130周年的佛教音乐演出会,伴随着欢快的心情乘车去了灵隐寺。
前往灵隐寺
演出现场,场面壮大、庄严,看得出是经过很用心的准备,常听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样的演出在背后一定有非常多法师、居士投入其中,精心策划、排练,沟通协调。在我应该是非常繁琐的,这种不怕麻烦的精神自己真的要好好学习。
因缘真的很不可思议,灵隐寺里又遇到了那位摄影班的法师,他人挺好的。我毕竟是第一次照相,虽然出门前有问过一些同学该如何使用相机,但真的到了现场还是有很多的不可预测的情况会发生。在杭州佛学院曾就相机的问题请教过他,但因为自己确实不够聪明,学东西也比较慢,法师虽然教得很认真,但我还是听得不太懂。在灵隐寺也是这样,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如何能拍出好的相片,自己怎么弄怎么不是,正在自己犯愁之际法师就出现了,困难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与法师千里相遇,总算有缘,可见自己还是有点儿好缘的,心里美滋滋的,但也只能是骗一骗自己,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推敲那就不去推敲了,不能四天活动下来弄得自己不是个滋味啊!
音乐会上与弘一法师很有渊源很多名人都到了,现场表演,与大家共襄盛举。音乐会结束之后,师父在车上还津津乐道此一盛事,说:“弘一大师成就很高,艺术、书法等等,佛教方面还有戒律,大师的伟大成就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二天与师父随谈时师父还提到弘一大师的伟大成就。对大师怀念之情可见一般。
不知不觉车子就已经到了宾馆主宾楼。自己就见缝插针,看到有机会赶快多亲近会儿善知识。
师父说:“这次受戒你去吗?”
“去!”我是又惊又喜。
师父:“十人,泉州承天寺。”
我:“哦!”
师父:“电子书你用不用。”
我:“用。”斩钉截铁,这从不像我的作风。
师父: “有了它,不容易控制得住。”
我:“那就算了,没它也一样看书。”虽然不舍得,关键时刻还是得放得下才行。
师父笑着说:“你有了寺里的其他人见了也想要,干脆谁都没有。”我这个小和尚考虑问题,跟师父考虑问题层次差的太远。我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师父是整体考虑,从培育僧才的角度看待的,善知识、佛菩萨就是这样,时时刻刻心里装的都是众生,希望他们能好。
师父对这些东西认识的很清楚,但考虑到龙泉寺住众,师父带头不用。这就是领导,真的是以身作则,样样带头,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好的模范。回过头来,仔细反省一下自己为什么想要这个东西,二十多年来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玩意儿,仨字儿:新鲜呗!仔细想想真也用不着,反而给自己增添麻烦、负担,首先得维护好,其次还得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它的操作方法,这还不够,私底下还得多摸多用,花那么多的时间还不如认认真真地看几本书来的实在点呢!
师父一看表,已经九点三十分了,也就让我回去休息了。随谈就此结束,然而我那颗刚被滋润过的心还在沸腾。后来我都躺在床上了,师父的声音依然在我耳边萦绕,久久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