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修札记(十二):放牛娃的春天

(2010-10-06 17:22:46)
标签:

大寮

丙班

善知识

北京龙泉寺

调服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北京龙泉寺2010年十一精进共修札记(十二)

僧团心得:放牛娃的春天

 

共修札记(十二):放牛娃的春天


 

  今天师父第五场开示,总摄前四回,申明主旨,精彩恢弘。

  师父在开篇讲到:我们常常讲,愿自己和他人远离痛苦,愿自己和他人得到快乐,这就是慈悲心。那么我们必须要依止三宝,依止善知识的教授、教诫,才能够生起信心,生起胜解(就是不会变了),这样子我们才能够远离各种各样的魔障。这些障碍的出现都是和烦恼有关系的…… 

  前两天研讨,戊班、己班都去过了,今天本想去参加丙班研讨,听说这是本次法会的最后一次开示研讨,我就想:回丁班跟大家“团圆”吧,也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正不知所以时,刚好禅兴法师出现了,就将此事请益法师,法师没明确说你要怎样,就问了一句:丙班你还没去过吧?我说:是,那我就去丙班吧。法师说:去感觉一下也好。

  丙班有些不同,班导贤益法师在法会有承担,同学们自己组织研讨,更准确一点说是班内结行,总结这一天来的心得,包括听法、诵经、承担等等。同学们轮流带动,今天轮到贤喻师,他说到:这次法会感觉很稳,很有序,内心也容易平静,今天听法很欢喜,感觉我们师父有的是法。师父也讲到调服烦恼的牧牛十颂,十个步骤希望大家都能够走上去,最终大圆满。下面他请大家分别发言。

  贤乐师说:“师父讲的牧牛的十个步骤十分生动,把调服烦恼的次第说得很明白。这样首先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我们所处的位置,另外因为有这样的次第,也会让大家增加信心。”

  我也正有同样的感受,大家绝大多数人目前都处在第二个阶段,尽管牛鼻子上已经栓了绳子,但是“从来劣性难调制,犹得山童尽力牵。”但因为看到自己已经度过了第一阶段,自然对第三阶段会很有信心,充满好乐。“渐调渐伏息奔驰,渡水穿云步步随。”哇,再努力数年,到达这个阶段,太愉快了!进而向上仰望,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到达第十阶段:“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当然,放牛也要懂得放牛的方法。此刻在同一楼层的丁班教室里,贤川师正在分享着他的放牛经:“我对牛就有深刻的体会,这牛有弱点,比方说鼻子、耳朵,烦恼也是一样。这个牛要是很猛烈,脾气很大,你没有经验又没有准备的话,自己再有点脾气的话那根本弄不住它,这时候你自己的脾气就要好,你要把它当成朋友去沟通,要有一颗欢喜心。否则遇到脾气大的牛,穿绳子再穿得靠外了,那你用力拉,鼻子豁啦,你说咋办?你打吧,它干脆停下来不干了。这时候就得换种方式,问问是不是太累啦?那就歇一歇吧,吃点草。歇了一会了说:哎,你也该动动了吧?所以我想,对付烦恼应该也要善巧。”

  真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于调服烦恼,我们其实毫无经验,那就认真听从善知识的教授吧。

  到第三阶段尚且需要“手把芒绳无少缓”,更别说处在第二阶段的我们了,这根绳子是要时时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牵引的。师父说定课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哪怕你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定课,就好比一到时间就要看一看:哎,现在这牛跑去哪里了?在不在这里?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心有什么问题。

  每天的早晚课,就是僧众乃至居士们最重要的定课。贤仁师和大家分享今天上殿一个境界说:“下午有只臭虫正撞到我眼睛上,我用手去赶,它临走还放了一个屁,都喷在我眼睛里,非常难受。上殿的时候越来越难受,加上几天诵经下来,嗓子也疼,唱不出声音来。就很想退下来,这时可能是三宝加持,我忽然想起玄奘大师当年西行求法的誓言:‘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半步生’,又想到师父前两天讲我们修行要‘置于死地而后生’,那怎么我这么一点点小困难就要退呢?这样一想仿佛来了精神,眼睛疼,我就更用力的睁大,嗓子疼,我就更用力的大声唱,说来奇怪,唱着唱着竟然唱通了,嗓子不疼了,乃至通身出汗,后来念佛的时候想到佛陀种种功德,更是感动的泪流满面,这样一来,眼睛竟也好了。”

  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师父说:“我们要慢慢体会到佛法的功德,三宝的功德,对这个佛果有广大的胜解,希求,这样我们才能够远离魔业,得到顺缘。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或者只作意而不能变成行为,都会退失菩提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样才能够‘增益其所不能。’你的能力,你的知识,你的智慧,你的悲心愿力才能够增长。你想要什么但又懒得动,就获得一个菩萨的美名。那是不可能的。”

  贤喻师下午出坡时碰到病还没好的贤立法师也在工地忙碌着,他很感动:“贤立法师前两天受寒,病得很重,今天一听到打板披上衣服就起来了,不是去吃饭,而是说:‘好几天没去工地了,得去看看’就直接去工地了。下午出坡时法师还在,还要捡石头,实在是没有力气,就坐在旁边休息,看我干活。法师说:‘我对治生病的办法就是不吃饭。’这两天法师都没吃饭,还说‘都说消业障,哪有那么容易啊,不吃苦怎么能够消业障呢?’山上那么冷,法师鞋袜上还都破着洞,让我很感动,一会法师说:‘你干活真猛’,我说:‘都是您策励的。’这护坡砌起来不容易啊,都是贤立法师一丝不苟地监督着完成的,法师还说,他就想着尽快把这个做完,好再做下一个工程。”

  师父说我们的烦恼盖覆我们的自性光明。我们如果尽可能地修习佛法,舍弃恶业,那么你造了善业就不会造恶业,就不会造无计业,这种断恶修善必须是无有间断的,让我们的善持续增长,恶持续消除。

 

共修札记(十二):放牛娃的春天

  承担典座的年纪轻轻的贤坤师和大家分享:“今天中午休息时到大寮看看,见到一个很大年纪老菩萨在火房里烧火,我很奇怪,大中午的烧火做什么呢?就问她,她说是要把蒸馒头的屉布给蒸一蒸。这几天法会用的频繁,她怕疏忽了卫生,给消消毒。我就说,累一上午了,您也休息休息吧,老菩萨对我说:没事,给自家干活不累!听了这话我很感动,像师父讲得,劳动人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们心里没有障碍,这话一下子就说到我心里。”

  听的这个故事大家都有触动,贤仁师说:“要是大中午的安排我去干活,说不定我都要找借口不去,但看看人家,还是自己发心去做。”我想,这也就是师父说的善心和善行持续不断的状态吧。

  善根的光明每个人都有,只是被我们的无名烦恼习气覆盖着,现实中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那我们必须去主动地把握,认识修行的各个阶段是什么样子的。师父说,初发心时人的觉察力比较强,一切都是新鲜的,初来看到一切都很用心,比较容易相应。时间长了习气就出来了,如果不能和佛法相应,可能又是看到很多形相观过。但这时如果有用功,那么内心就越来越敏锐,知道在道场当中应当怎么做,这道场是怎么运作的,怎么用功的。最后慢慢事情就能做得比较圆满。

  像这次的法会成办的如此圆满有序,就是因为上上下下的负责人都很用心,都很有智慧的结果。我看到总负责人悟光法师每天都是那么从容,甚至同时在做两件事,除了法会,还在持续关注五周年庆祝会的现场剪辑光盘的制作。几个部组长,有些是过去龙泉寺周末广论班的班委,那时我们就相识,现在看到他们的变化都很大,一个个都那么发心,都能在带动居士的整体工作中独当一面,非常随喜他们的进步。

  在这个道场中,发心承担就是一种修行。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丙班的结行结束了,贤喻师总摄了一下,然后带大家回向。后来我问贤喻师这种班级自己带动的方式有何感受?他对我说,也要有一个过程,大家相互配合。现在“师父开示”这门课,丙班就是同学们轮番自己带动的。

  其实一个班级自己带动自己上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对刚刚进僧团的班级来说是不容易的,大家相互包容,相互配合的意识还没有那么强,业缘没有建立,烦恼也不容易调服。能像丙班这样在班导法师不在的时候,可以有班委带动班级,也是一种境界。要是把丙班看成一头牛的话,那他们比晚一年进僧团的我们可是调服多了。

  我又想起来过去贤地法师给我们分享的师父对他的一段教授,师父说,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牛过河,这个河又深又宽水流又急,他将牛群全部赶下河,中途就有好多坚持不住的,最后上岸,整群牛所剩无几。还有一个人比较有智慧,他赶着一群牛来到这个河边,然后他先挑出最楞最精壮的一批来,将它们赶下河,它们楞往前冲,后来全都过去了。然后他再将体力心力中等赶下河,这批牛看到前面的弟兄们过去了,信心大增,努一把力,也都过去了。剩下的身体不好的,一看,哎呀就剩下我们了,别被扔下了,然后也都奋力地过去了,最终这个牧人没有损失一头牛,它们都到彼岸了。师父说,我带你们,就是这样。

  师父真是一个牧牛大师。僧团越来越有序,其中的僧众也是一样;法会越来越有序,其中的居士们也是一样。无论对僧众、对居士、对僧团还是对佛教,师父都能够智慧又善巧地加以引导。我想,龙泉寺也正是师父在精心调顺的一只领头牛吧,待我们成长壮大,日趋调服后,一定会在师父的带领下一路向前冲去,给整个中国佛教冲出一条路来,冲出信心与希望。

  有时候我在想,看看现在的龙泉寺,再想想这里五年前的样子,一切从何而来?仅仅五年时间,建筑、团体、人才、事业全都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地建立了起来。这是怎么实现的?这怎么可能?五年仿佛一转眼,一切就在这里突然出现。这是怎样一种力量?

  我想,这一切原本就是有的,它存在于善知识的心里,是菩提心的力量让它在这个世界中呈现了出来,并且正在日益深刻的改变着这个世界。

  菩提心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还有什么比它的力量更大?那我们又如何去把握呢?记得以前有法师对我讲过,承事师长的愿望,就是菩提心的随顺。这个是我们最切实的下手处。

  就像师父在开示最后说得:“我们说吉祥如意,但娑婆世界上是称不上如意,不如意的时间更多,我们的修行就是要让如意的时间拉长,不如意的时间减少。逐渐一直过一种如意的生活,自足的生活,正见的生活,这样才能吉祥。

  如意就是如自己的意,如自己的善意,如自己的善念,如我们自己的心愿,回向说一切善知识的善愿都能够成办,这个就是如意,就是如佛菩萨,善知识的意愿,变成我们自己的意愿。”

  那么也祝大家吉祥如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