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龙泉日记

标签:
大寮龙泉寺法会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0月1日龙泉日记
凌晨3:30,宿舍的灯光亮起来。朦胧中听到楼道里有轻轻走动的脚步声,柔和而平稳,没有任何说话声。一种温馨之感油然生起——这悄然之中不正蕴含着无言的精进吗?
中秋月圆之夜的感动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而今,半个月亮高悬在深邃的夜空之中,满天的星辰也静静地洒下不尽的清凉。辰光勾勒出巍峨群山与龙泉古刹的清晰轮廓,也照耀着见行堂广场前一列列鲜红组牌引的整齐队伍,照耀着一个个身着海青的端庄身影。
4:00整,41个组的近600名学员依次有序地步入明亮的见行堂佛堂以及五观堂,4:30,神圣的梵呗唱诵开始,在每个人的内心当中激荡着,汇聚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这清净庄严的三宝地上空久久回荡。
期待已久的十一精进共修法会在有序中正式拉开帷幕,令人倍感欣慰。5:30,贤世法师为学员传授八关斋戒。10月1日至6日学员连续受八关斋戒,这在龙泉寺五年的法会中尚属首次,体现了师长的宏悲大愿,学员们在清净戒体的加持下密集用功,闻思佛法,功德难量。
接下来,早斋、诵经、师父开示、午斋以及下午的拜忏、诵经、晚上的研讨等共修课程一一按部就班地有序进行。上午9:00,师父以“觉悟之道”为主题拉开了十一精进共修系列的首座开示,僧俗二众现场聆听了师父近80分钟的甘露法语。
东配楼的斋堂今天首次启用。穿过干净整洁的北配楼通道,步入临时打通的两间教室,里面同样干净整洁,新购置的木质长条桌上碗筷已摆放好,淡蓝色的窗帘给这里增添了几许淡雅。很多辅导员曾在北配楼出坡,铲渣土、清理废料,如今走在这焕然一新的通道中,回想自己曾付出的那一点点,再体会师父在雨夜中带领僧团加班加点赶工期,体会师长为我们铺就的修行之路,内心的感动难以言表。
辅导员晨会:承事上位,服务下位
当学员们沉浸在早课的洗礼中时,见行堂四楼明心阁里,辅导员晨会也在同步进行。法会僧俗十大义工及各组学习辅导员悉数到场。
僧众总召集悟光法师首先为大家提策意乐:
“今天是共修的第一天,很殊胜。大家都到齐了,可见心力很高。在昨天的总前行会上,禅兴法师说到,法会就是与法相会,大家来共修的目的就是学习佛法。那么作为辅导员,如何承事上位、服务下位是关键。
我们这一生能得到人身,又能遇到善知识,遇到圆满的佛法,非常难得,要时时珍惜。大家在十一长假期间来共修,难之又难,而能放下万缘,这对于我们在无限生命中提高生命质量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得到了人身,也在学习佛法,但是光靠自己学是不行的,要靠善知识,靠三宝,靠师法友团队。我们自己学心力会忽高忽低,心力低的时候会出各种问题,而心力高的时候会生起慢心,都是在造恶业。所以不依靠师法友团队会有很多不好的后果。
那么,光有了善知识就够了吗?人的寿命不过百年,但我们心里很少想到自己只能活这么久,而总是想会永远活下去。当身边的亲人去世时,我们会很痛苦、很惊讶,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这些。我们自己想要的,总是希望能长久存在,这就是常执,是断见。而我们不想要的就排斥,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的障碍。我们随时都会死亡,那么反省一下自己到底是善业多,还是恶业多呢?《地藏经》中说,我们的起心动念无不是恶,无不是罪。
既然是恶的多,肯定是去恶道,唯一的依靠就是三宝。只有亲近师法友团队,才能避免这些。师长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从人员到设施。法会上我们有清楚的宗旨、理念和目标,我们辅导员既是学员又是义工,要照顾好大家,多实践师父要求的四个有序,努力去做。大家就会如鱼得水,成长很快,这就是师法友团队的力量。“
开示后,悟光法师针对事项请各位辅导员提出从昨天到今早发现的问题,并现场一一解决。一位辅导员发现一位学员住在上铺,但没有护栏,这个问题马上交由后勤组解决。从今天起将为所有人传授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吃药的同修,上午将对各组纪律委员进行培训,由他们为学员做药净。晨会上还对今日的流程再次一一推演,对于诵经、用斋和研讨的各个场地及相关路线又逐一明确。诸如东配楼厕所的启用以及专为女众在云水堂临时搭建的彩钢板晾衣间等细微事宜,法师都提醒要及时向学员宣导。5:20,简短高效的晨会结束。
辅导员风采:一颗心分着两半
作为亲历共修的幸运者,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30组的学习辅导员李雪燕在一家知名企业从事营销工作,正是在去年的“十一精进共修”时,她第一次来到了龙泉寺,也第一次接触佛法。去年,他的辅导员孙丽艳师兄对大家关怀备至,那份美好一直珍藏在雪燕心中。在自己学佛刚满一年之际,雪燕很高兴也能有机会为学员服务,以此承担报答师长与同行之恩。
雪燕的组员中有公司职员,有大学生,有个体老板,也有在山上长期护持的老菩萨。他们中有的学习《广论》已久,有的尚未皈依,是经过家人或朋友介绍慕名而来的,正如去年的雪燕一样。在这次共修之前的两周,雪燕便逐一给每位组员打电话进行关怀,给他们介绍法会情况,提醒大家山上天气渐凉,要备好暖和的衣服。
昨天,雪燕和本组的另一位辅导员凤梅一直在报到处迎接每位学员,帮他们拎包,带大家到宿舍认床铺,带他们看洗漱间和卫生间,还为大家打来开水。有的学员对早晚课、皈依、受戒还不太清楚,他们便耐心介绍。组员们被分配在菩提包住宿,这里条件比居士楼差一些,但寺里已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僧团法师都曾在这里出坡打扫,住宿组的同修更是花费了很多心血,为大家铺上了柔软干净的被褥。由于这次学员人数多,部分小组将在五观堂诵经、听开示,30组便是其中之一。有的学员一听,觉得只能透过大屏幕看到师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两位辅导员便开导说,能成全他人在佛堂用功也是一种供养,大家要更欢喜才是。
做学员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共修,而做辅导员却要面临诸多境界,而且因工作沟通需要,辅导员无法全程止语。他们会不会觉得这样会耽误自己用功呢?雪燕说:“有时感觉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自己用功,另一半要时刻观顾组员,还要做好与学习组、纪律组和生活组的配合。但这反倒激发自己在诵经、听开示的时候要更专注、精进。而且师父在上午的开示中,特别提到要发菩提心,怨亲平等,做辅导员正是帮助自己打开心量、发大乘心的最好助缘。”
昨晚的总前行结束之后,马上就要进入严格止语状态了,雪燕和风梅带领组员们在见行堂广场上组织了一个小小的相见欢。大家拉着手,围成圈,相互结识,分享有缘相聚的欣喜,也感受那份心灵拉近距离的感动。
相信在七天相依相伴的共修中,透过眼神与微笑的交流,更透过佛法光明的浸润,不论是彼此之间,抑或是与师长三宝,大家都会达成更多的信任与默契。更深的,还有那份多生多劫的心灵契约。
共修现场的沟通与协调
对于第一天的共修,大家普遍反应非常好,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序,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大环境,精进用功。薛辅导员说:“尽管能看出很多人是第一次做学员,但大家很快就进入了止语有序的状态,中间休息时也没有人说话,都是轻手轻脚地出入。”
薛辅导员的另一点的感受就是学员心力都很强。“今天共诵五卷《广论》,但看不出大家有倦意,没有人想松懈。我能感受到大家的内心都很安静,状态非常好,感觉比去年的精进共修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师父非常高兴,看大家有希求心,所以上午的讲经比原计划的延长了15分钟。俗众总召集云丹说,总体感觉非常好。
她说自己的心情就是感恩、感动。现在到位的学员已将近600人,佛堂、五观堂都快坐满了。这么多人,在世间,可能早就乱成一锅粥了,我们尽管前行工作做了很多,但还是会有疏漏,现场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大家都很配合,很随顺。辅导员和学员都是以学佛小组的成员为主,经过佛法的熏修,他们是和从未接触过佛法的人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这样的一群人一层层地培养起来,将来一定能干很多了不起的大事。这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梯队,有讲师,有义工,有学佛小组的班委,有普通学员,还有他们的家人,还有正在结缘的很多的人,我现在理解了,我今天终于想明白了,现在做成啥样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努力把这个缘结好,把大家的心安稳好,让大家更有信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或者说,即便我们出了问题,但我们是诚恳的,大家也是能理解的,我愿意继续来这个道场,对于对这个道场不熟悉的人,他可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感觉一下,那么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的真诚能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的话,他们的心也会由此而稳定下来,也会对这个道场生起信心。
早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五个俗众护持的居士还是有点发懵的,早斋的转场、排班稍有一点点乱,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问题了,首先是学员们很好,其次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成长,一上午五个小时下来,自己感觉已经有了很多成长,因为对法会有感觉了,刚开始是站在外面有种隔岸观火的感觉,现在有了走到跟前的感觉了,所以我觉得没有问题,辅导员真是非常尽心尽责,后面会越来越有秩序。
负责学习组的贤俊法师说:“一些学员未能及时来报到,造成学员人数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用斋场地的使用也要跟着变化。同时,今天的游客也很多。但总体上感觉进展很好,同时这使自己能更好地体会无常。规划做得再好,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都需要现场做调整、沟通和协调,最后才能圆满。第一、二天是稳定阶段,之后的几天会更加规范。”
法会外场护持综合报道
负责后勤的贤宏法师说:“我们作为承担的人一定要头脑清醒,善于应变。规划要提前认真地做,但规划不一定符合真实的境,这时规划就要只作为参考,要真实地面对缘起,不然就会觉得因缘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内心就会很苦。”
贤宏法师还特别提到:“后勤的事项很多,但我不能扎在事项里,因为我要能清醒地看清义工内心的状态,不能让他们带着烦恼做事。我要帮助他们首先搞定烦恼,这样做事才能有心力,才能够用心,用法。”
法会的第一天,已顺利圆满。寺院各堂口的运作,都在师父“四个有序”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上午9:20,见行堂济济一堂,五观堂也佛子满堂,二众弟子或在现场,或在同步传输的大屏幕前聚精会神地倾听师父的《觉悟之道》首座开示。
此时此刻,心无旁鹜的佛子们,可能不会分心想到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当我们听闻善知识讲法时,他们却不能来到现场,怀着希求心、护持心默默地坚守岗位;当我们排班用斋时,他们却不能享用,为大家服务;当我们在甜美的梦乡中,他们却不能入睡,精神抖索半夜巡逻;当我们太轻松地得到所有的后勤保障时,他们却为了这一轻松,流出了并不轻松的汗水……他们,就是可爱可敬的后勤义工们。
大寮
此时此刻,这些可爱可敬的后勤义工们,正坚守在各个服务岗位,为保障这次法会的顺利圆满的进行而尽心尽力:有在挂单、住宿组提供服务的,有多少人来就要服务多少人;有在卫生间打扫卫生的,一天脏多少次就要打扫多少次;有在分拣拉圾的,运来多少拉圾就要分拣多少;有在维修现场的,有多少处需要维修的就要走遍多少处;有在大寮各个组别的,有多少人用斋就要准备多少份……在整个大后勤十几个组别几十个岗位中,无论在法会期间启用的扇形广场,还是在寺院对外的窗口——客堂所属挂单、住宿、提缘、供养、插花、香灯、流通处、经书结缘、皈依登记等等,或者教化部法会处等三处各职能部组,甚至在整个龙泉寺各堂口、各个角落,都活跃着后勤义工的身影。
正是他们默默的无私奉献,才保证了法会的顺利进行。
忙碌的住宿组长
清晨6:45,大众斋堂已经开始了第二堂行堂过堂。
此时,在客堂贤宏法师的办公室中,法师正在对住宿组长赵玉荣师兄面授机宜,大概又是对治境界、历事练心的经验传逐。贤宏法师负责挂单、住宿以来,谦称他主要作出战略布置,由赵玉荣师兄负责具体操作。
赵玉荣师兄今年曾有一段时间因故下山,重新上山后,似乎是为了弥补在山下不能承事三宝的缺憾,赵师兄勇猛承担、精进无比。此次法会,虽然赵玉荣师兄手下“后勤兵”有整整一个班——男女各6名,但仍然忙得不亦乐乎。
16:20,赵玉荣师兄身挎对讲机、手持手机,肩背“百宝囊”,从山门向居士楼赶去,边行进边通话,甚至不时手机、对讲机同时鸣响。
“法师、法师,我是赵玉荣,有事要向您汇报!”
“李师兄,请你到男众寮房有事需要马上处理!”
……
16:30,对讲机报告居士楼一楼女众卫生间太阳能淋浴不下水了。赵玉荣师兄马上用手机呼叫一位师兄过来,一起去控制下水的二楼男卫生间查看,原来是下水的阀门关闭住了。
16:38,手机传来一位组员汇报通往大众斋堂的水管在出门口处漏水,赵玉荣师兄用对讲机布置住宿组人员前去查看,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16:45,有人反映某寮房上铺缺少隔断,赵玉荣师兄立刻用对讲机叫来陆玉浩师兄,请他到菩提水包几号床位下查看有无角铁状的东西,找到后请帮助安上。
16:56,宋致宏师兄对赵玉荣师兄说,天气预报讲晚上有雨,赶快安排人员在各个出口处把大白塑料圆桶放满雨伞,供大家使用。赵玉荣师兄立刻行动,紧急调集库房中的雨伞及圆桶。
……
赵玉荣师兄对自己的勇猛承担解释说,只是工作岗位不同,而且都是下面的人在干,自己并没有做什么。
但是,功不唐捐。这次为赵玉荣师兄“请功”的,是他的上位——本次法会负责后勤及纪律的副总召集人宋致宏师兄。
宋致宏师兄:“赵玉荣师兄啊,那可是超级不休息菩萨。这次法会系统配发的对讲机使用率最高的就是赵玉荣,不断地在安排工作、布置任务。云水堂是大家以前都不爱住的地方。9月29日那天我来寺院去检查一看,啊!天哪!简直是脱胎换骨。我看到赵玉荣师兄和王丽华老菩萨,把那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跟崭新的一样。进去之后,还摆放着椅子供大家晚上洗脚、早晚洗漱。寮房门口还有柜子,给大家放日用物品。还提前给学员打好了开水,等等。这时候,确实有一种家的感觉了。云水堂是历届法会都要使用的地方,我对那里再熟悉不过了,但这次无论从整体面貌还是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上,都让我大吃一惊。还有菩提包,短短的一天时间,我觉得简直不可能完成。但赵玉荣师兄他们硬是收拾完毕,床铺全是一码新,给人以宾至如归之感。同时,也可以观察到贤生法师、贤宏法师的功德。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晾衣间改成卫生间了,但进去以后发现仍有衣服没有拿走。从寮房出来后正好碰到赵玉荣师兄,正在给组员交待工作。我刚刚在那里把晾衣间中仍有晾的衣服问题写在纸上,准备等他交待完工作就说这个事。但是,还没等我开口,赵玉荣师兄已经布置组员们马上行动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这不,云水堂小广场篷子中已经整齐地布满晾晒的衣服,防风防雨又防潮,而且四周还加上蛇皮布显得十分美观。”
看,这就是咱们龙泉的住宿组长!
滴水飞龙——龙泉寺LOGO的由来
这次来龙泉寺参加“十一精进共修法会”的学员们,大都对书包上、师父对居士教育的开示集《皈依之路》封底、本次法会手册封底,特别是辅导员红底白字举牌上醒目的龙泉寺LOGO(标识)有着很深的印象。但是,绝大多数学员甚至不少辅导员对龙泉LOGO仅仅停留在外相的感性认识上,并不了解其内涵。
“十一精进共修法会”的僧众总召集人悟光法师,专门谈了龙泉寺LOGO的由来及其含义。
龙泉LOGO的设计者是龙泉寺皈依弟子,他从事设计已逾十年。但对佛门中的LOGO设计还是第一次,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如何体现龙泉寺特色更是一筹莫展。困惑中,他想到了佛菩萨和皈依祈求法门。于是他就跪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至诚殷重地祈请菩萨的加持。奇迹终于出现了——似乎冥冥之中得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与点化,突然间他脑海灵感骤现,一下子涌出了滴水飞龙的形象。于是,他马上根据菩萨点拨而得到的形象画了出来,后来在法师多次指导修改后,龙泉寺LOGO呈现出来了。
龙泉寺LOGO基本内涵是这样的:整个LOGO由上、中、下浑然一体、有机组合而成。最上面如飞龙般的有四种含义——其一是菩提树叶,佛陀是在菩提下大彻大悟的;其二是银杏树叶,银杏树也是龙泉寺的特色;其三是一条展翅欲飞的小龙,象征着龙泉寺之“龙”;其四是整体看去,有龙头、龙须,这是“龙的传人”的大龙。中间颇为飘逸的是一滴水,代表着滴滴泉水,寓意法水长流;最下面的是泛起波纹的清泉,代表着清净。上、中、下三者含有佛教、寺院、龙、泉等诸要素,合成为弘扬大乘佛法清净和合的龙泉寺。原稿标准色是金黄色,又代表佛陀、诸佛菩萨的身金色,以及僧伽海青的颜色。
这一龙泉LOGO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师父对龙泉寺未来的发展,两年前师父对“龙泉之声”网站曾开示道: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就是龙,我们是龙的传人,泉是源头,源头发出的声音,刚好我们这里是龙泉寺,龙泉的声音。因缘聚合,这叫龙泉之声。我们这些人既是佛教的传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人,然后我们这群人发出来的声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因缘巧合,滴水飞龙!法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