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2010-09-14 12:34:23)
标签:

福慧

佛学院

法门寺

贤空法师

太白山森林公园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第五届“法门之光”福慧营“规划人生 建设人生”系列:

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第五届法门之光福慧营于7月22日晚间圆满落幕。法门寺智超法师、贤空法师、果清法师、智雄法师、道亮法师与太白山森林公园张辉主等参加了闭幕式,并为20位学员及义工们颁发了“法门之光慈悲奖学金”。法门寺监院、佛学院常务副院长贤空法师表示,佛法是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福慧营的学习,许多学员表示重新认识了自我,这是规划与建设人生的基石。更有学员认为,通过这次学习,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慈悲,学会了宽容。他们会用智慧和慈悲影响家人和朋友,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闭幕式于16点30分在法堂举行。学员代表李佩源(2009级对外经贸大学)分享了他的感言:“原来经常探索‘人到底是什么’?经过这几天的学习,终于明白本质的答案就在佛法中,对人生的诸多问题给出了完满的答案。通过这些天的学习、领悟、觉解,对佛法有了更真实、更正确的认识。”他表示会以更虔诚的心研究佛法、弘扬佛法,以更宽容、慈悲、济世的情怀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造福人间!

  学员代表姚佩(西安翻译学院):“能够相聚在这钟灵毓秀的古寺,有幸聆听各位法师们的开示,都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分。这短短5天带给自己的收获是十多年寒窗所无法学到的。通过聆听诸多法师与成功人士的精彩主题讲座,使我们领悟到因果轮回的宇宙真相和追求自在解脱的人生真谛。”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义工代表金雯:“之前曾有法师告诉我们说,我们往往是一边拉着师长的衣角,一边哭哭啼啼地向上爬,等我们再回头的时候,发现已经走出好远了。如果说修学佛法如同攀登高峰,在之前的三年里,自己还在山脚下徘徊。今时今日,我站在法门寺的法堂里,一边拉着师父的衣角哭哭啼啼,一边回身向后望,发现已经走出了好远!在这条路上,我学会了微笑、学会了真诚、学会了包容、学会了感恩!”

 

  义工代表于萌:“有一群人无怨无悔、一如既往地为我们服务,他们的关爱就像父母一样,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义工菩萨。他们用行为让我们感受到了佛陀的慈爱。其实我们身边是有菩萨的,就是这些义工的善举,非常感激他们。”许多人们平时在家生活安逸,却能来寺院里付出这么多辛勤劳动,从各位义工到同学的积极配合参与上,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法门寺监院、佛学院副院长智超法师说,在学诚大和尚“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理念的指导下,“法门之光”福慧营的根本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佛法,让迷茫的人不再迷茫。实践证明,历届“法门之光”的举办,确实能增强大学生的承受能力。

  通过体验寺院生活的福慧营活动,大家都体会到了不同于以往的经历。观看本届“法门之光”福慧营视频短片时,台下每一个学员的眼睛都紧紧盯着屏幕,镜头又倒回刚踏上法门之光的那一刻……一位僧人缓缓走来,仿佛佛陀的身影,就在我们身边并离我们越来越近。一幅幅熟悉的画面展现在了眼前,福慧营的点点滴滴……佛指舍利的神圣佛光,法师精妙的开解,早课悠远的钟声,传灯晚会的庄严肃穆,交流大会妙趣横生,义工挥洒的汗水……每幅画面都会引来一阵阵的掌声。很多人眼眶中含着泪水,感动在每个人的心中弥漫着。

  掌声再次响彻法堂,经久不息。昨天的泪滴,今天的菩提。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寻找诚心的皈依。天涯海角去,又回到这里。点点滴滴,知己知彼,这是每一个殊胜的缘起。三言两语,心又旅行,它的每一次因缘的相遇。

  晚上7时30分,以“慈悲与爱”为主题的联欢晚会,将为这五天快乐而紧凑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晚会由缘义法师领诵、会务部全体义工们表演的梵呗合唱《五方结界》拉开了序幕。学员和义工们尽情展示了他们的才华,载歌载舞,挥毫泼墨,这方唱罢,那登场,晚会现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有一个师父叫弥陀,有一个地方叫极乐……”,纠察部义工表演的朗诵小合唱《谁来救我》。我们都在轮回中挣扎过,谁来救我?声声的呼唤,穿透每一个人的心灵。法门寺慈善基金会的埙独奏《敢问路在何方》令会场渐渐安静,悠远的埙声把观众带到了“唐僧取经”的影像中。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佛家的孝提倡的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大孝,融演唱和武术表演于一体的“歌武”《精忠报国》,展示了法师们无我的爱国精神,对社会的孝。佛法教我们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众生,感恩三宝,学员表演的《跪羊图》不禁让营员为世间最慈悲的母爱所感动,多少人禁不住留下了泪水。慈幼组小朋友们是义工学员带来的孩子,稚嫩整齐地朗诵《弟子规》,赢得了阵阵掌声喝彩,从他们的身上人们感受到一种纯真、善良和至美。

  短短几天的学员生活让一位法师的妹妹深感求佛路的艰辛,晚会上她用歌声表示了对哥哥的深深理解和感谢。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学员们自发编排的合唱《寻找生命中的贵人》成为晚会的重头戏。这首歌歌词摘编自师父法语:“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彼发菩提心,我发菩提心……”师父啊,您的话一定牢记在心里,把握当下,做一名有责任感的青年。

  这是一场殊胜的佛教夏令营,一次不同的人生聚会。这里的爱、慈悲、感恩,欢喜,尽虚空,遍法界。通过这样的一台晚会,能够更加吸引年轻人,改变他们对佛教之前的诸多误解。让他们知道,佛教并不是古老的,佛教也可以很时尚,很活泼。

  “法门之光”福慧营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这是在师父的领导下完成的,也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肯定。贤空法师接受采访时说:“今年是第五届‘法门之光’,我们只是在法门寺网站上发布了一个信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报名学员就有1400多人,由于吃住的条件限制,只录取了400多人,义工报名的500多人,也只录取了200多人,由此可以看出,法门之光的社会效益和大众的认同感是很高的。”社会各界对法门寺这些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法门之光等各种法会,对提升寺院的文化品位取得亮眼成绩。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自编自演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贤空法师表示,法门寺从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一直到2004年主要集中精力搞建设。2004年师父晋院法门寺之后主要的工作是重视人才建设和弘法工作,2004年11月开办佛学院,2006年开始举办“法门之光”福慧营。

  参加法门之光的同学都有共同的感受是,佛法是一套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通过完整的生命教育,重新解读了生命的真正内涵,体悟了生命之可贵,重新认识了人生,并迸发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许多学员表示,此次活动对其影响深远,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坚持已久的固见。更有学员认为,通过这次学习,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慈悲,学会了宽容。他们回到社会之后,会用智慧和慈悲影响周边的人和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作用。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雨中送别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闭幕式就像一个里程碑,把这种感动和收获一一记录,并烙印在了大家的心里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第五届“法门之光”福慧营活动结束后,

天降法雨,法师们沐浴着清凉的甘露,为义工和学员送行

 

 

 

 

 

 

 

 

 

 

 

 

 

 

 

 

 

 

 

 

 

 

 

 

 

 

 

 

 

第五届“法门之光”系列:“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离营的学员看着前来送行的义工菩萨,或相拥而泣,或相互叮嘱。

相约来年此时,法门再见 

 

 

 

 

第五届“法门之光”福慧营“规划人生  建设人生”系列:

【1】交错的铁轨,停泊在法门

【2】为诸佛菩萨一切有情打工

【3】“法门之光”,五岁啦!

【4】佛门礼仪与自在禅修

【5】学习师父开示《佛教是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6】贤空法师讲座:规划人生,建设人生

【7】瞻佛舍利,如同见佛

【8】觉悟的人生

【9】幸福人生从深信因果开始

【10】佛教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11】人生,从学佛开始

【12】学问与做人,兼谈人文精神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13】生命无限

【14】法门寺佛学院正式成立

【15】佛教的财富观

【16】师父皈依开示:人生的三要三不要

【17】法师,我有问题

【18】佛舍利的功德

【19】幸福人生论坛

【20】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国佛学院19位学僧参访“法门寺佛学院”

【21】一日一夜,体验出家人持戒的生活

【22】佛教信仰与生涯规划

【23】一轮明月耀天心

【24】师长访谈,答疑解惑

【25】十二因缘 

【26】《中国佛教简史》讲座

【27】法门寺佛学院成立大会,师父接受凤凰卫视采访

【28】佛教的孝道思想

【29】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法门之光”薪火相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