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下师父观机度老外

标签:
宗教信仰师父艾德艾鹏飞中国文化 |
分类: 寺院报道 |
槐树下师父观机度老外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IMG_5825.jpg
5月9日下午将近两点时,刮了一上午的风停了,和煦的春光洒满见行堂的院子,师父送客人到楼下,正巧第三届心文化之旅的大学生刚结束活动,大学生看到师父下楼一下子围拢过来,因师父这两天实在太忙没有时间接见他们,学生们很希求见到师父。两个北大外国留学生Jose和艾鹏飞挤到师父跟前问问题,他们只会几句简单的中文,这时一位师兄主动当上了翻译,师父一看这个架势,指着旁边老槐树周围的木椅说:“好,坐那边来谈谈。”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IMG_5730.jpg
师父面向阳光坐下,请Jose和艾鹏飞坐在师父左右,众人也都围拢过来,翻译和前排的学生都蹲下,有照相机的同学也都纷纷拍下这难得的一刻。整个院子时不时爆发着师父和听众欢喜的笑声,Jose的问题最多,一个接一个,有中国学生也想提问,师父乐呵呵说:“今天老外优先。”
谈话中,Jose和艾鹏飞同来的伊朗人艾德也赶过来,师父说:“来,也一起坐下。”并示意侍者法师也为他准备一张中英文开示的光盘。整个交谈进行了四十多分钟。记忆当中,这是师父第一次在露天和大众这么长时间随谈,师父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得大家阵阵欢笑,师父充满智慧的妙答拌着温暖的阳光,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内心法喜充满。让我们用笨拙的文字雕刻这一欢乐时光。
师父和Jose、艾鹏飞一坐定。
Jose就直入问题:请问师父,如何从负面的经历里学习到正面的内容?
师父:(伸出左手掌示范)好、坏原本就是一体的,正面、负面就像人的手掌一样,就像是我们的手,既有手心,也有手背,但却是同一只手。
问:那我怎么看到手背同时也能看到手心呢?
师父:万物都有好、坏两面,你虽然只看到手的这一面,但也可以认识到另一面。
Jose: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走的路更是千差万别,既然大家各走各的路,那么如何向别人学习?
师父:虽然走的路不同,但走路的经验却是相同的。
Jose:怎么才能保证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
师父:那就要跟着有经验的人来学习。
Jose:是不是从有经验的人那里学?每一个人道路不一样,其它的人是否作为我们的经验?
师父:经验是每个人想去什么地方不一样,学佛人想成佛,基督教想去天国。
Jose(眨着蓝眼睛):我还没信基督教。
师父:你可以成佛。佛是会说话的。(众笑)
Jose:所以你告诉我每一个人可以成佛,有什么事情阻止我们不能成佛?
师父:魔。
Jose:不了解什么是魔。请问“魔”是什么意思?
师父:梵语叫“魔”。“魔”字的中文本意就是障碍。就像路上的石头,阻止你无法前进。驱魔就像把路上障碍你的石头移走,这样车就可以开过去了。
Jose:我们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总是顺利的、好的?为什么还有痛苦呢?
师父:就像吃饭,五味俱全,既有酸的、甜的,也有苦的、辣的,这样吃起来才比较有味道。否则只有一个味道,比如全是甜的,你肯定受不了。
Jose:为什么在场的所有人都还不是佛?
师父:他们都是未来佛。
Jose:未来是虚幻的,未来是不可得的吗?
师父:未来是不可得,现在也不可得。如果你悟到不可得,你就有一定功夫了。
Jose:既然未来不可得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
师父:现在是虚幻的。将来没来所以是虚幻的,如你将来会考上博士,我就不能讲这句话。如你现在是博士,就是真实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IMG_5803.jpg
师父转过身观照左手边一直沉默的艾鹏飞,非常和蔼地问他:你有什么问题?
艾鹏飞(想了一下):佛教不是讲“开悟”吗,我想知道到底什么是“悟”?
师父:佛陀开示悟入知见,佛是悟出来的。开示,佛把他悟的道理讲出来。开悟,就像实验成功。可能世界上千百个人为同一个实验努力过,但最后只有一两个人能取得最后成功,这就是大彻大悟。但那些没有获得最后成功的人,也各有心得、成果,这也是悟,但悟得不圆满。
师父:今天你来到龙泉寺,悟到与原来不一样就有点开悟。在北京有很多外国人,但真正能来寺里跟出家法师说话,这样就很少。今天通过这样了解到寺庙、佛法,就有点开悟。开悟是人慢慢对生命的信心。佛法道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了解。这个就是人的觉悟的问题。比如说你在大学里面念书,你要明白一个人念书的目的是什么。那你现在念书的目的,可能是你要拿到一个学位;拿到一个学位的目的可能是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挣比较多的钱;挣比较多的钱房子会大一点,家庭会幸福一点。
艾鹏飞:事实上,我现在在北大学习感到非常迷失。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学?
师父: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这是一般人的生活状态。那么你现在的想法跟社会一般青年的想法不一样,所以你就很迷失了。
艾鹏飞:我对于金钱不太在乎。但是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师父:可能你不缺钱。(众人笑)
艾鹏飞(挠挠头,不好意思):也不太多。(笑)
师父:肯定够用了。
艾鹏飞:我是一个领奖学金的学生。钱是够用了。
师父:够了肯定不在乎,你如果不够就会在乎。
艾鹏飞(连连点头,用半生的中文说):够了,够了。可以这样说吧。我也不知道。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9/nEO_IMG_IMG_8392.jpg
师父正说着,看到另一外国人站在人群外,就让他一起加入。他是艾德,来自伊朗,目前在北大教书。艾德挤进人群,坐下后和师父谈了另一些话题。
师父:你在做什么?
艾德:我在做一个研究计划,然后在北大教书。我在教语言学和中东文化。
师父:那你做什么研究呢?
艾德:我的研究课题是:中国人民是怎样看待伊朗的。但是我的背景是宗教学。
师父:你从哪个国家来呢?
艾德:我从伊朗来的。
师父:我曾经在佛教会接待过一个伊朗宗教学院的院长。那通过你的研究,你觉得我们中国人是怎么看伊朗的呢?(笑)
艾德:有的时候,这个受媒体的影响很大。但这两个国家有相当深厚的文化交流背景。佛教在过去的伊朗也属于非常正式的宗教,但时间很短。通过一些地理研究,现在在伊朗有发现一些古代佛教的庙宇。
师父:在唐朝的时候,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都是佛教的区域。中国唐朝的玄奘大师,他当时就是伊朗取经回来的。
艾德:目前有一些穆斯林的传教士,跟佛教的关系相当近。
师父:所以中东一带以前是佛教的版图,现在变成伊斯兰教的版图。过去我们新疆一带,丝绸之路一带,一直到阿富汗、伊朗,过去全部都是佛教的区域,现在全部变成伊斯兰教。所以,要研究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一定要涉及到佛教文化。
艾德:不,这只是我个人的兴趣,不是我的工作。(师父看着他夸张的表情笑了)我来寺庙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我在这里感觉跟整个寺庙融为一体。
师父:我去过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过去也是佛教的区域。哈萨克斯坦大部分都信仰伊斯兰教。我去访问时,跟他们交流,你怎么样让你这个国家有历史?恢复佛教的盛景,你这个国家就有历史了。
艾德:但哈萨克斯坦现在不是一个佛教的国家。
师父:是伊斯兰教,他们跟我交流,我这么跟他们谈,他们就感到很为难了。
艾德:我不为难,我没有问题。(众人笑)我认为所有宗教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好,让大家和平共处。
师父:所以你的思想比较开明。(师父和众人一起笑)
艾德:我有时告诉自己,我将来也想出家做和尚。(众人笑)我曾经有好几年的时间是一个穆斯林的修道士。对我来讲,我非常有兴趣去学习其他的宗教,从所有的宗教中去学习。昨天下午我在斋堂行堂,我感觉我好像在服务家人一样,我希望所有的人都把我当做家庭的一份子。
师父:中国庙里面的斋堂,这个集体生活,都是受到中国过去儒家文化的影响。印度出家人都是托钵乞食的。包括现在南传佛教的国家: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老挝这一带,都还是托钵。我们在过堂的时候,大家都吃着同一个饭,同样的饭菜,这就是平等。大家吃同样的饭,就说明我们是一家人。因为是一家人,所以什么事都好办。(众人笑)社会上有很多事情不好办,就是因为你吃你的饭,我吃我的饭。(众人笑)所以中国人办事情首先要请人家吃饭。请人家吃饭就是说我们都是朋友,是一家人。你看我们庙里面为什么这么好办呢,因为我们天天一起吃饭,所以大家是一家人。(师父笑着说)一个宗教也好,一个团体也好,都不容易做到大家一起吃饭。那么,我们谈很多远大的理想,这个就离现实太遥远了。吃一碗饭大家还斤斤计较,就说明这个人的觉悟还不够高。所以我们在斋堂里面吃饭,很有味道。
翻译指着Jose:师父,他还有问题?
师父对Jose说:你是不是很爱思考?你会不会很辛苦的?
Jose:不会。(师父和众人笑)
Jose:请问师父,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师父:为我们这些信仰佛教的人;第二个也为不信仰佛教的人。但首先是为信仰佛教的人。(师父和众人乐)
Jose:师父是不是有给大家的开示?师父是否有找到你内心的佛?
师父:“开示”马上送给你,里面有英文的。(师父示意侍者法师把《感悟人生》中英文光盘送给三位朋友)
Jose等:谢谢!谢谢!
中国学生:师父,我可以问个问题么?
师父:好,你问。
中国学生:谢谢!师父,我感觉我们缘份很重,因为我这次来龙泉寺是第一次,我想可能近几年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我要离开北京,我今年毕业了。我来这儿也不知道这里有心文化之旅,但是我来了就参加了,我感觉因缘很殊胜。听说师父您大力弘扬佛教,非常赞叹您。所以在这里先给您鞠一躬。(说着给师父鞠个躬,师父示意不要鞠了。)然后同时问几个问题,也是我最近一直疑惑的。我最近也一直在看佛教的一些相关的知识……
师父:你这个问题,比较简洁就好,第一个?第二个……
中国学生:第一个问题就是,万法平等。但是我们第一次接触佛法的人都要区分别到底哪一法是好的,到底是平等还是不平等?到底要区分还是不区分?为什么?
师父:就这个一个问题么?
中国学生:哦,还有,一起问吗?
师父:一个一个也可以。万法平等,它在理上面是平等的,在事上面是有差别的。比如说那个砖头、木头、铁、铜、钢、金、银……它在它的理上面都是平等的,但在事上面它是有差别的。你要怎么建筑,要用什么材料……所以说我们人上面,不要去很执着,适合用铜的就要用铜,适合用铁的就要用铁,它这个在我们的心境上面是平等的,在事上面是有差别的。你是哪一个学校?你毕业以后准备去哪儿?
中国学生:我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去重庆教学。
师父:你以后可以再来啊!怎么说最后一次呢?
中国学生:我说近几年,来这里不会方便了,师父也许您有机会到重庆。
师父:你可以来出差,这也不一定。
中国学生:还有就是关于广闻……广闻博览……这个词忘了……
师父:广学多闻。
中国学生:对,是广学多闻。但是在净土宗又说应当一门深入,要先深知再遍知……这个是怎样的辩证关系,要怎么理解呢?
师父:要先去广学多闻,才能够一门深入。反过来说,一门深入——你才能广学多闻。那我们在世间做学问,可以说你在小学,也要读很多课程,你肯定要读历史、地理、语文、数学……都要学。到你读博士时,你就可以说一门深入。
中国学生:师父我可以这样理解您的话么,第一个广学多闻,是为了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当这条路走到尽头的时候会发现万法皆通,(师父:对,对)然后就要博览群书,然后才能够下化众生,上求佛道。
师父:你悟性挺高。(众笑)
中国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现在像我们年轻人接触佛法,会受到家人的阻拦或者说身边亲近的人的……,这应该是一个通病,这应该怎么办?
师父:这应该是很正常,他是不了解佛法。它如果了解了,他应该是支持你学佛的。
中国学生:那就是说如果我们想排除这些困难,就是要让他们了解佛教?
师父:其实排除困难的方法有很多。
中国学生:那什么方法更好一点?请师父开示。
师父:这要看看你信到什么程度。你信到什么程度,你的方法就会有多少。(师父笑,指着对面拿着照相机的侍者法师说,)他的父母找到这里来他都不回去……
中国学生:师父,这个问题好像还没有解决。
师父:这个在于你学佛法的信心。你信心越坚强,那么外在的问题就会越少;你信心如果不大的话,那外面的问题就大,懂吗?(师父看着这个学生,停顿一下接着说,)这个很多人问过我,讲要出家怎么样……,我就跟他讲,这个出家比出国要好。(笑)出国你见面都很难,出家那都在中国啦。那为什么很多父母都支持儿女去出国呢?他觉得出国好。那如果他认识到出家比出国更好呢?你说对不对,人的观念问题。
另一中国学生: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打一个比方,我不是一个佛教徒,我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个时候我和你之间只有一碗饭,你也很饿,我也很饿,你会怎么处理这碗饭?
师父:这个……不会发生这种问题(笑)。
另一中国学生:那如果发生了呢?
师父:这个不可能发生这种问题(笑)。那也很简单呐,每个人吃一口啊(众笑)。
师父看看大家:好了,没有问题了吧?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IMG_5810.jpg
(师父正准备站起来,爱问问题的Jose又要提问,)
师父说:你以后还会再来的。(众笑)
Jose:师父刚才给我们开示,说我们修行路上会有很多障碍,能不能师父给我们开示一条路,没有障碍的一条修行路?(笑)
师父:没有障碍就不要修行咯(笑)。
艾鹏飞:在佛教里面,男众跟女众分开坐,这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在斋堂的时候?
师父:大家进出比较方面咯。
艾鹏飞:为什么?
师父:这个不成什么问题。(对翻译说,是不是没有翻译出来,翻译又一次解说。)
艾鹏飞:跟信仰没有关系?
师父:没有关系。男众一边女众一边,我们一看,哪一边人比较多,一眼就能看出来。一看男众比较少,我们就重点发展男众(笑),这样我们的发展比较容易平衡。
Jose:我们目前是男众多还是女众多?
师父:我们出家人是男众多。居士是女众多。如果你来男众就多一点,你要来当和尚吗?(师父笑着说)
Jose:我要多了解一些再做决定。
师父:可以来当几天和尚试一试。(师父和众人笑)当一个礼拜。(师父转头对左手边的艾鹏飞说,)你也可以来当一个礼拜和尚,你再回到你的国家会很出名。(笑)
艾鹏飞笑着用中文说:当然!当然!(众笑)
师父又对艾德说:你这个伊朗人要是来当和尚,就更出名了(众人大笑)……师父站起身补充道:好,开玩笑呢。
师父准备返回见行楼,又一中国学生对师父说:我不知道我要怎么办?我的人生目标都找不到?
师父:随缘咯,这个看你能不能遇到。你要有目标,要能够实现的才有用,你目标太高了,不容易实现。对吧,你现在读书好了。
中国学生:现在读的学校是不太好的大学。想退学。
师父:哦,如果没有住的地方可以到庙里来。
中国学生:目前还没有这个困难。谢谢师父!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IMG_5831.jpg
一学生追着师父问:师父,有一个问题麻烦问您一下,早上我听您的课说人有贪嗔痴三个毛病,那么贪就是一个过分的要求,我想问一下,那么人的“分”究竟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我想给自己加班买房……
师父:那就看一个心呐,懂么?每一个人的心是不一样的,这个也都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的。
师父说完拾阶而上……大学生们笑呵呵得向师父挥手再见,师父回头对在场的大学生说:欢迎你们常来这里啊!
Jose、艾德、艾鹏飞有缘得到师父摄受真是有福报。他们三位目前都在北大,艾德教波斯语,Jose和艾鹏飞两位是西班牙人,都在读书,到中国时间不长。艾德和艾鹏飞、Jose是龙泉寺外国人学佛小组的班长、代班长和学习委员。Jose参加学佛小组是因为感兴趣,好奇。Jose说:“与大和尚交谈得很好,有时间一定要把会面的感受写一写。”后来了解到那位翻译是台湾的郝伟成师兄,是刚刚加入龙泉之声英文网站的义工。学佛小组、心文化之旅、慈善、文教、网站……师父建立了一个个交流互动的弘法平台,应机度化有缘众生。
欢快的笑声在古老而崭新的寺庙里久久回荡!师父慈悲的笑容和睿智的法音也深深刻在大学生们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