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10日龙泉日记

(2010-05-11 08:30:56)
标签:

僧团

菜地

丙班

老居士

大寮

龙泉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5月10日龙泉日记 

 

周一日志

  僧团药石后,第三次讲经交流会正式开讲,主讲为贤因法师,之前经僧团的沙弥祈请,当日,法师站在主讲台上。

  法师曾获北京市首届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第一名,虽有很丰富的讲经经验,但是讲之前,依然做了精心的准备,将当年讲经交流的录像、原始底稿全都找了出来。

  讲经前,将座椅全都围成半圆状,事后证明,这样的布置,有利于讲经的交流气氛,当天僧团的公告板上,写的讲经活动的通知,也是沟通交流。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20892.jpg

 

  贤因法师的这一场讲经题目是:“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首届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的题目,药石后六点四十开始。听众明显感受到法师的细致用心,播放录像的部分,一可以在讲经过程中获得经意的理解收获,二可以直观地获得讲经的方法和经验。

  虽然题目一样,但内容却大相径庭,在汉传讲经交流会上的讲经是讲经,在僧团的讲经出了讲经本身还有传授、沟通、交流讲经的经验,主线是贤因法师精心撰写的十一条讲经的教授,涉及讲经的风格、内容、注意事项、场面控制、回答问题等等。

  贤因法师提出讲经要先立宗,尽量以喻来讲,千万不要让听众睡着,开场白要精彩,要能够拿的住人,只要不违背出家人戒律和威仪,很多手法都可以拿来用,社会上的演讲有目的,比如竞选总统是为了拉选票等等,讲经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他人,让别人听懂。

  讲经尽量要脱稿或者半脱稿,除非特殊情况,不可以照稿念,提前要试讲,掐住时间很重要,无论是上课还是讲经还是平时说话做事,一定要把时间拿稳。讲经时要立科判,脱稿时可以偶尔扫一眼,确定知道已经讲了什么,接着将要讲什么。

  讲经要扬长避短,对广论比较熟悉,就可以拿广论来量,来套,百无一失。

  现场有同学举出一段《金刚经》让贤因法师来套,贤因法师当下就将其牢牢套住,令提问者本人及大家都心服口服。

 

http://218.57.142.173/blog/2010/5/5.10/nEO_IMG_876.jpg

 

  讲经过程掌声不断,准时结束后,很多人还围着贤因法师讨要讲经的文稿以及更多的经验。

  大家受益匪浅。

  现场的主持人轮值为贤山师,风格和语速以及气质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按照师父教授,贤兆法师近期把传播工作交给他的小团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戊班的引导和教学上。

  当日送贤龙法师、贤才法师赴佛协办事,在佛协巧遇师父,弟子随师步行一段,师对弟子有关切的嘱咐,询问昨夜写文章几点休息。

  随师步行从广济寺山门到内院,直至师父回身嘱咐,去忙吧。

  贤才法师的图书馆筹建工作不断推进中,计划在四月初八寺里的法会活动中推出接受图书捐赠的活动,个人或者有团体有捐赠愿望,可以在现场咨询具体的捐赠办法。

 

 

大寮里的故事

  大寮“新”来了一位老义工常洁民居士,常居士几个月前,眼睛突然失明住院手术,手术后视力恢复不理想,一直不肯来寺里。在大寮做义工有几年的常居士,和扫地的田素兰老居士差不多,早晨来晚上走。和常居士在一起工作的义工,有还做义工的,有已经是准净人,净人、沙弥法师的。

  常居士护持的好,去年夏天,法师安排常居士,到寺里为工人提供斋饭的工人大寮负责,常居士做事认真,把工人大寮管理的井井有条,还很成功的把几位义工“修理”进了僧团,直到十·一后,工人用斋归到常住大寮,常居士又回到大寮继续护持,没过多久,眼睛突然失明,自己跑医院去检查,一直到快要手术了,寺里才知道,贤炳师带着人去医院看他,又特别为他回向。

  过了手术危险期,一辈子单身的老居士,坚持从弟弟家搬回自己在抬头村租的小院,说是惦记寺里;结果搬回来后,发现因为视力恢复的不好,上下台阶都困难,身体也很虚弱,不能像以前那样护持寺院;没有来寺里,自己一个人想尽办法锻炼,想锻炼好了再到寺院来护持;可是越着急恢复的越慢。

  一起承担的居士知道后,劝常居士:“视力没恢复,可以来寺里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活;到菜地帮帮忙,菜地没有台阶,安全,对身体恢复也有利。”

  常居士不肯,怕给寺里添麻烦;净人崔师,是当初被常居士“修理”进僧团的人之一,一直感恩老居士成就自己出家;听说了,跑去找班导请假,约了老居士上来,想尽劝解的办法,最后把自己心力低,需要老居士上来帮忙提心力,还有要剃度了,业障现前什么的,都搬出来了。

  没想到,常居士听了崔师这段时间在僧团生活的分享,说:崔师对师父的信心很强,他不可能下山,不用我上来帮他。

  僧团丙班,和常居士业缘很近,居士去找丙班的净人,请大家给常居士回向,祈求老居士的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回到寺里和大家一起承担学修,如果方便最好能劝一劝;僧团管的严,回向可以,但是要劝一劝,不行,僧团有僧团的规矩。

  丙班从大寮出来的,最不爱说话的是贤悟师,不爱说话的人,有不爱说话的智慧,想了一个不外出的方法,给常居士写了一封信,怕常居士眼睛看不见,又用MP3录了音,请居士转交给常居士:

常师兄:

  您个倔小子,怎么不听话?快上山来吧,和大家在一起,让生活充满阳光。

  常师兄,我知道您是一个硬汉子,从来不愿求人、麻烦人,我爸如是,我也如是,在我2000年休学后,处境很落魄,我的同学亲友中,也有在外面混的好的,但我不肯去找他们,一个人孤独地在异乡漂泊,有时候心情低落时,甚至想:“别了,我的亲人,我要沉入永远的静寂,我不想让你们为我操心、牵挂。”心里怀着这种高贵受伤的心情,还有一些陶醉,如果用现在的菩萨行来衡量,都是心胸太狭了的缘故。

  我们要拥抱整个世界,我们要度一切众生,岂允许我们沉浸在个人忧伤的情绪中,求人难免会有一些难堪,一些哀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未尝不是在成就别人的善行,施比受更有福,我们在承受别的帮助时,何尝不是在给予别人施的机会。

  在龙泉寺这个道场里,一直在强调依靠团队造共业,您怎么学习的?一遇到困难就想自己扛,要么是个人英雄主义(慢),要么是对师友不信任(疑);所以再不要刻苦自己了,回到团队中来。眼睛早一点好,可以造更多的善业,一定要有这种信心,即使眼睛一下子好不了,也可以让同行善友培培福,这也是在融入团队,只有依靠团队的拉拔,我们才能在成佛的这条道路上平稳的走上去。

  如果您在山下,我们可能常常想不起您来,如果您上山了,我们一定会天天为您回向!快上来吧,不要再耍小孩子脾气了!

                                                                         悟20100504

  收到信的常居士,被打动了,决定上山;今天到了大寮,就要干活,周金居士只好安排他洗菜,虽然视力不佳,好在大寮的活干的熟了,比眼睛好的义工干的还快;眼睛没好,毕竟还是有不方便的地方,到了中午大家都出去用斋了,常居士一个人在里面收拾盘桶,洗干净摆好;眼睛看不见,没法坐到斋堂里去和大众过堂,周金居士听说了,特别开许,破例请常居士在后面用斋。

 

 

干活叫修行

 

  菜地移栽苦苣,这一春天移栽了西红柿、黄瓜、圆白菜等等;虽然每一种菜都不一样,种了一春天多少也学了一些皮毛;看看张绍先老居士栽苦苣的手法,周志娟心想:“啊,也和前几天的一样嘛!”

  马上接过张居士手中的铲子,开始照样操作;栽了半畦,蹲着觉得不舒服坐在地上继续干,盘着腿一颗颗栽苗,感觉不错;被王淑云居士看到提醒:“地上潮湿。”

  起来看王居士那边,两个人已经栽好一畦,张居士开始浇水,边浇边说“有的太深了。”

  任老居士在旁边,看着这些又是蹲又是坐,半天干不出来多少活的年轻义工说:“你们这些娃娃,也就是做义工了,照这样做,你们连钱都赚不到,也就是能吃饱,连衣服都没的穿。”

  活虽然干的慢,不过还好虚心、听话,周志娟说:“老爷子的这句话,真是把我们的底说出来了;菜地很多活不会做,或者做得不熟练,老人一上午就干完的活,我们得用一天,有时甚至得干好几天。”

  任老居士也为这事发愁:“干活不叫干活,叫修行。”

  周志娟对于把干活当修行的体会是:“也是因为这很感激师父,感激法师,给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不会因为你的学历、经历、年龄等条件而去限制你,只要你有发心,师父法师就会尽量满足大家。而且还会找一些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来给大家做培训,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人才,让大家的心愿都能实现。这恐怕是世间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有的。”

  任居士今天终于进栗子园,开始修建在心里规划了多少遍的“树库”,根据地势,在每棵栗子树周围筑一道坎,这样既能为栗子树存一些水,而且也可以防止大水从山坡上下,淹了下面的菜地,一举两午;这两个月菜地里的活一直忙,人手不够,栗子园今年春天几乎没怎么去整理;任居士一直想给每棵栗子树都建一个“树库”,一方面为树蓄水,另一方面也保持整个栗子的水土不流失;希望能够在雨季到来前把这些“树库”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