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振耀讲座: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

(2010-04-05 09:06:48)
标签:

北京龙泉寺

王振耀

慈善事业

信仰

观世音菩萨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

——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先生北京龙泉寺讲座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250.jpg

 

  2010年4月4日,正值北京龙泉寺举办观音菩萨圣诞日精进共修暨为西南旱区祈雨法会期间,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举办09年度的汇报会,特别邀请了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先生做了一场慈善讲座。

  此次仁爱汇报会的主题是“心文化、心桥梁、心篇章”。主要是汇报基金会3年的发展与工作,阶段性回顾;同时,也是向政府和社会汇报我们开展的项目和工作,展现仁爱基金会作为师父引领下的慈善团体,三年来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展现“心”文化对于社会慈善和和谐的切实作用。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181.jpg

 

  王振耀司长在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居士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龙泉寺的慈善、文化事业。包括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仁爱心栈、衣依仁爱捐助,仁爱救灾,仁爱孝德奖,龙泉之声倾听热线等项目介绍,以及北京复兴大国学基金会、龙泉之声网站、制作中心、翻译中心,博客编辑室的情况。王司长见到师父后连连说:“实在没有想到!今天您让我改变了对佛教的一种观念看法,让我看到了佛教是如何现代化,佛教如何走进现代社会的。”王司长高度肯定了在师父引领下的仁爱慈善基金会所开展的事业。他表示:“做慈善没有信仰,可能做不起来。”仁爱慈善基金会给他的最大印象,一个是信仰,一个是专业。他意外惊喜地看到自己一直推崇的平民慈善,竟然在北京龙泉寺看到了案例。

  上午十点,在龙泉寺的见行堂里,王振耀司长做了一场《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的精彩讲座。师父先为大家做介绍: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336-2.jpg

 

  “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民政部社会福利慈善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先生来作“让慈善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讲座。多年来,王司长积极推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响应体系。在公益慈善领域内,首倡并大力推广“平民慈善”、“以善治促慈善”等理念,广泛号召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率先提出了“通过五年努力,争取使我国人民捐款数额接近或达到年人均50元的目标,力争使我国的慈善年捐款额达到500亿元。”这一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2006年10月,在他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民政部中国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力图通过促进信息公开和行业自律,推动我国的慈善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王振耀司长推动了慈善公益事业的信息公开,在促进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和维系民众的公共道德水平方面进行了制度化的创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233.jpg 

 

  王司长说,今天得到学诚大师的褒奖,是他此生一种特别大的荣耀。他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了慈善理念,分别是:中国慈善发展的新阶段;心智建设结构决定慈善事业的前途;四个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八个需要具备的主体技术;以善促善与社会和谐;

  首先,中国慈善发展的新阶段。王司长主要谈了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分别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救灾成为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1000亿元以上的捐赠款物和百万志愿者的救援行动;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一个日益成长的健康的民间社会;大额捐赠的出现;草根组织的发展,光标现象;其中,中国政府与民间社会的良性互动模式的形成:政府对于慈善力量的支持,慈善组织的日益发展及其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他表示,新阶段的主要挑战是,不会慈善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行政组织和民间社会都还很不熟悉;过度的政治化、道德化的理念还占据着相当的优势;平民慈善的理念及其相应的对于自我价值的尊重还处于较为初始的阶段;不尊重自己和自身的普通需求;组织建设还相当原始;慈善还不够很有力量。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262.jpg

 

  其次,心智建设结构决定慈善事业的前途。王司长提出:如何修心?“心”,即精神、理念的结构其实决定了人们的行动能力和行动方向;传统的心智建设方式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的教育把人变成了应对考试的机器、作业机器,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灵;建设一种佬样的心智结构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建设这种心智结构对于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部分,主要讲了慈善力量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理念。第一不是以暴易暴,而是要以善易暴;第二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要尊重自我;第三不是宗法本位,而是要社会道德;第四不是受者感恩,而是要施者谢恩。善待外人,善待自己,善待社会,善待受助者。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320.jpg

 

  接下来,王司长概括了八项主体技术:一是理解现实技术,了解社会,了解国际潮流;二是专业服务技术,真正具有专业性的技能;三是标准规范技术,建立标准和严密的规范;四是弘扬尊严技术,尊重普通人,了解其需求;五是信息加工技术,分类加工,及时分析;六是职业提升技术,提高员工队伍的建设;七是组织建设技术,科学的组织设计和管理;八是行业建设技术,不是管理,而是开发,形成风尚。

  最后,王司长谈到以善促善与社会和谐。他认为和谐不是一团和气,和谐需要一种远见;和谐需要较高的修养;和谐需要较健康的社会结构;和谐需要较为完善的社会体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以善促善,善于建设我们的心智。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4/nEO_IMG_IMG_5337.jpg

 

  王司长富有激情的演讲,深深打动了现场大众,讲座中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最后半个小时的提问,大家积极主动的提出了很关键深刻的问题。王司长一一做了精彩到位的回答。虽然整个讲座已经超时,但提问者热情不减。最后,还是由于时间关系,只能再续后缘了。师父最后做总结:

  “各位法师,各位信众,各位志愿者,上午王司长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精彩的演讲,最后对问题的回答也是非常的关键、非常的好。王司长谈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慈善,我们应该怎样来做慈善,怎么做慈善事业,怎么来搞好慈善组织自身的建设,以及目前我国慈善发展的一个新的态势乃至国外开展慈善事业的情况,特别强调了善恶的观念,修心的观念,心智建设结构以及组织、人才、专业化知识培养、具备等等。这些都对我们今后基金会组织的建制与发展,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把工作做得更好,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王司长今天的这个讲座,大家都听得都认真专注,掌声不断,那也说明大家的收获不小。王司长不仅口才很好,讲的内容也很好。同时从内容当中也可以体现出他也是个慈善家,慈善的观察家,也是菩萨!当菩萨的人,他不会自己说是菩萨,所以我们可能经常自己说是菩萨的人,他可能当不了菩萨,菩萨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菩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他告诉我们要全民做慈善,这非常的了不起。我们信佛的人,不信佛的人,大家都应该有慈心,有善心。如果我们有宗教信仰,信佛教的人,对慈善事业、慈善工作,应该做得更好,应该更加具体,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得更加圆满。今天的这个讲座,应该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再次感谢王司长。”

 

 

 

 

相关链接:

王振耀龙泉讲座: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

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一)

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二)

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三)

让慈善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设力量(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