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月2日龙泉日记

(2010-02-03 08:32:56)
标签:

跏趺

客堂

威仪

佛子

韩旭

龙泉

日记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2月2日龙泉日记

 

四威仪——坐

  坐,要求端身正坐,顾名思义,身要端正。

  正坐或者跏趺坐。

  正坐是将双腿弯曲约九十度,不可前伸,也不可后折,上身要正,脊柱挺直,如果长时端坐的话,可以让脊柱有略微的自然弯曲。以免过于辛苦。

  跏趺坐分单跏趺和双跏趺,可以参照坐式佛像的姿势,单跏趺是右腿放置在左腿上,双跏趺是左腿置右腿上,再将右腿放在左腿上,修行者平时要常跏趺坐,至少是单跏趺。

  日常会客,端坐时,不可将椅子坐满,只坐一部分,只是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而已,以免滋长慢心,不可轻易倚靠椅子背,这是指那种特质的高大椅子。

  有过习字经验的人会更有体会,字不正,心先病,坐不正的话,字肯定就写不地道。

  佛门里更是对坐有很高的要求,写字,诵经,用斋,都要坐好坐正。以前的法师就曾经专门练过字,练心,练坐,习弘一大师的字。

  禅兴法师用自己的钵给大家讲用斋的方法,钵的摆放次序,身体的姿势,用斋时手的姿势,强调,坐好就是摄心,不散乱,一心思维。如果用上功的话,以后吃饭会越吃越慢。

 

  当然,禅兴法师也讲吃饭快慢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关键是坐的姿势的内涵把握。是否起到摄心的作用。

  人在用斋的时候,跟上殿一样,妄念会格外的多,思维特别愿意散乱放逸。斋堂里本来就静,这个时候脑海里浮想联翩。

  用不用的上功,和坐姿有很大的关系。

  碗筷以及一切动作,要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声音,喝汤不能出声,吃面条更不能发出稀溜稀溜的声音,碗放在桌子上不能发出碰撞声。禅兴法师跟大家讲,师父为这个事情特别提过,用斋不要出声,不光是佛门的礼仪,在世间,有的西餐厅都会非常非常安静,世间尚且如此,何况佛门。

  三千威仪的僧众更应该做到。

  这话对大家起到很好的警策作用,因为第二天用斋、行堂时,我们这些初入佛门的弟子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声尘的敏感是一个修行者的基本功,倘若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叮当叮当的声音,或者不知道自己语声过大,就不好再往深里用功。

  坐的训练靠的是平常的日积月累,法师给开出了如何跏趺坐的训练方法,那就是平时上课的时候,日常独坐的时候,尽量都采用跏趺坐,至少要能做到单跏趺,一开始会疼,但如果每天注意用跏趺坐,一点点地就会盘上去,为以后的禅坐用功打下基础。

  跏趺坐是佛门里的基本功,现在虽然不怎么用,但是在以后的学修中,肯定会有这样的课程,现在用心点滴地做准备,以后就不会临战时乱了阵脚。

  这个经验很让人警觉,法师会给开出一些方法,我们的领受态度,思维的状态直接决定了接纳的程度。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未来的禅坐是什么状态,但是,既然法师这么讲就一定有极大的用意。就要起行。马上就干,等不得的,明日复明日,到用的时候,平时没有积累,就只剩干瞪眼。那样的话,这么难能可贵的课就白听了,只是 欣赏了一下法师的威仪和才智。

  那还是别人的,跟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还是要把这些话体会下来,用在自己的行为上。

  平时就盘腿,盘啊盘,先盘了再说。就跟法师要求背五堂功课一样,其实,一开始也不知道到底背五堂功课有什么用处,但是法师们都这么讲,那就一定是这样的,所以就背,等真的背下来了,才发现,哎呀,早晚课确实用上了,否则,跟着瞎哼哼,用不上功,还上什么早晚课啊。

  跏趺坐是静修时的坐法,平时待人接物还是坐椅子坐沙发的多。端坐的时候要坐正,要坐的自然,做到了,内心会散发出很强大的力量。禅兴法师讲,师父有一次在机场,没有任何言说,就因为威仪,忽然有一个人就跑过来,对师父说,我从没有见过您,也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看到您,就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行、住、坐都是平时可以外在显现的,是“相”,既然是“相”就不是目的,是手段,禅兴法师这时给大家讲了一个最最严重的问题,了解了佛门的威仪,是自己拿来修行的,用来摄持自己的六根的,不是拿来对照别人的,要是拿来对照别人,那就成了一个观过的利器。一观一个准。

  好比是佛陀给了我们一把利斧,用来修理自家的柴,我们拿去砍人,那就有大麻烦了

  修行者因时因地,因机缘不同,而有不同的示现,拿这个东西去做判断,去对照,那就惨了。祖师大德们更是因为众生根器不同,各有特殊的示现。据说金山活佛的很多行仪常常让人瞠目结舌。

  那既然这样,我们就学祖师大德也示现不威仪,那估计结果就会更惨。还是老实地学威仪的好。先由外再向内。

  听完禅兴法师的教授,由不得不战战兢兢地提策自己,千万不能搞成人家学威仪,学出自家的功夫,自己学威仪,学的更会观过,学的弄巧成拙。

 

 

客堂新气象

  客堂新办公室,今天开始投入使用,贤生法师带着承担佛事登记,建寺款登记的义工搬到观音殿后面的这间新办公室里。贤满法师和挂单、住宿在观音殿北边的老办公室。

  昨天晚上客堂义工,搬东西挂窗帘,忙到九点多,贤生法师也把他准备的书,摆到新书柜里,新刷的房子很漂亮,和见行堂遥映,颜色很相配,挂上檀紫色的窗帘,又多了一份厚重的尊贵感。这间办公室一共三间,中间算个厅堂,是用来供佛像的,北边一间是贤生法师的办公室,里面的家具古香古色,走进去,这些不会说话的物品,就给人一种可信任的踏实感,寺院这所学校,物也是表法的。法师对于这个十几米远的乔迁很欢喜。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4113.jpg

 

  去年这个时候,龙泉寺客堂刚成立,当时观音殿北边的办公室,只有外面一间属于客堂使用,两张办公桌,法师坐里面的一张,义工坐外面的一张,常常屋子挤满了人。贤生法师接待客人就在办公桌旁边放一张小圆凳。春节后,里面那间工程部的设计室,也腾出来给客堂,法师有了一个办公室,里面有一张办公桌,但桌子只有一张,有两位主管法师,若事务多的时候,接待就比较困难。

  早晨八点,郑玉琴、胡伟杰过来工作,他们换了白色的办公桌和柜子,外面给信众准备的小圆凳,也换成沙发和坐墩。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1998.jpg

 

  贤生法师在接待室开会,水管又冻了,义工心疼水把水量调小了,昨晚温度低,流动性小的水在塑料管中,外面一层泡沫保洁,肯定是抵不住这份寒冷。召集了工程部和客堂的义工来商量解决办法。法师坐在那告诉韩旭先拆哪根管子,怎么去判断水冻到哪,然后又告诉工程部的赫玉华居士,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又通过对讲机给在外面查看情况的路玉浩和李居士布置任务,人都分配好了,到新办公室去开始工作。

  刚到办公室,有僧团的法师们过来协调外出用车,还没等说完,手里的对讲机响了,修水管的人请示,拿着对讲机说完了,法师们的事也处理完了。坐下来,法师才感觉到屋子里太冷了。这间房子今天入秋后就没使用,房顶有些地方也没封好,虽然有地暖,刚开也一下子热不上来,拿了个电暖气过来,昨天晚上郑居士怕费电,给关了。贤月法师过来看几个人冻的样子,直说“该节省的节省,不该省的就不能省。”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4144.jpg

 

 

  法师和胡伟杰居士还好,郑居士却是给冻的感冒严重了。虽然冷,到也没影响办公,贤生法师稳稳的坐在新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接待客人。郑玉琴和胡伟杰照样收款算帐。

  水管不到十点修好了,韩旭说:“还是心没完全放在上面。这样冻了两次,心会完全放上来。”,其实韩旭已经很用心了,白天只有中午时不去水包,其他时间只要有空就会去看看。路玉浩值晚上的班,有时候隔半个小时就去看一次,昨天气温突然下降,又飘了一点小雪,没想到水会冻,就是这么一点大意,就真的冻了。好在还有两天就立春了,天气暖和后,义工们就可以少了这份昼夜查水管的辛苦。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1989.jpg

 

  二月份的总结,是文化部、弘宣部牛年开的最后一次月总结。会议由行政人员来组织,费了好多心思,提前选了各部组的优秀佛子、劳动之星、出勤之星等等,现场还抽了几位幸运佛子,部组汇报完工作,再请本组评选的优秀佛子发言,这次弘宣的李仁超是第三次被评为优秀佛子了,李仁超来晚了,大家都以为是准备讲稿去了,结果是因为太累睡过了。上去发言时就有些不好意思。他分享说:“虽然在寺里,但从来没想过成佛,当了三次优秀佛子,开始想成佛了,前两次评优秀佛子,我不想当,他们非要选我,这次听说连续被选上三次有大奖,送一本师父签名的博客,我就很希望来个三连冠。”晚上安排的是影片导视和心得分享,法师很欣喜地听着大家的内心突破的历程分享,每一个人的点滴成长,都离不开师法友团队的拉拔。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1006.jpg

月总结会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2006.jpg

老年念佛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2/nEO_IMG_IMG_2011.jpg

一周一次的精进念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