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生习气说再见
(2010-01-20 09:26:21)
标签:
家庭感情师父习气b超文化 |
分类: 僧众弟子 |
和书生习气说再见
几天来,今天算是比较轻松的一天,但也发生了不少事情。
早晨五点多钟,我和父亲便乘坐地铁四号线,前往西直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据前两天得知,尽管医院早晨7:05才开始挂号,但凌晨5:00就已经有人开始排队挂号了,而地铁也只是早晨5:00以后才有。
当5:30来到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时,提供挂号的十个窗口前,都已经站了不少挂号的患者或家属。我和父亲选择了靠里面且人比较少的一排,准备排队等候挂一个专家号。
因为昨天休息也比较晚,而早晨又一大早就起来,人还有点没有睡醒的样子。看看表,还要等一个半小时,便靠着窗户旁边的暖气片继续小睡。
想起这一点,心里还真有点庆幸。从小到大,我对睡眠条件要求很低,只要想睡,便能睡着,无论是在颠簸的汽车上,还是在相对嘈杂一点环境里,甚至站着、走着有时也能睡着。所以以前每每听到有失眠的状况发生,心里都有点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睡不着呢?真奇怪!我常会如此纳闷。当然现在也比较理解了,失眠自有失眠的理由。父亲自然知道我这个习惯,而且这几天他也知道我休息的少一些,看我能有空就休息一下,想来也不会太介意。
因为这种状况,我对周围的信息便失去了应有的感知。一切按计划行事。我心里这么想。直到父亲将医院出诊专家介绍拿到我面前,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
“B超和胃镜能及时出结果吗?”父亲问。
“当时问是没有问题,只要验血结果能出来。”我回答,但心里却开始疑虑:验血能及时出结果吗?如果不能,计划岂不是泡汤了?
“挂上午的,不如挂下午的保险一些。”父亲说。
看了看专家出诊表,上午有两位专家,下午有一位专家。而我在网上查的信息是,今天只有上午一位专家出诊。唉!多亏父亲提醒!这真是大意!
如果挂上午的,顺利的话,上午看病就可以结束了,但如果不顺利的话,那么连下午的专家也看不成了,那只能改天再来;如果挂下午的,那么上午就有充分的时间做B超和胃镜,这样就比较保险,但下午还要再跑来一趟医院。
我发现,生活中总是会面临很多选择。每种选择,都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同时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一种没有任何风险只有诸多好处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无法做出任何选择。而实际上,这本身已经构成了一种选择:没有任何风险,但也没有任何好处。平庸人生的铸造,或许有很多渠道,但这一个,我认为是最主要的。
顺着这个角度观察,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的人生。无论有没有意识到,我们都在追求人生的利润,即所谓人生的价值;但同时我们也在承受着人生的风险,即所谓人生的担负。一般来说,利润越大,那么风险也就越大,或者说,如果我们期许自己的人生有更高的价值,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承载起更多的生活担负。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
上面所述,似乎有点虚张声势、小题大做。但面临选择的境遇,确实引发了如此的浮想。
回到现实中,我选择了父亲的建议。好处是,这样比较保险;代价是,下午还要再跑一趟医院。
然而,事实却总不如人意。尽管验血结果及时出来了,而做B超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可是关于做胃镜,竟然被排到两天以后!这一点,无疑是远远偏离了“当时做,当时出结果”的预先设想。
看来还是对做胃镜的状况了解不够。我心里暗想到。
人们往往会比较讨厌“事后诸葛亮”,因为这无补于当前的结果。但“事后诸葛亮”也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因为这又一次提醒了我:对现实缘起的关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一个缘起的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任何一个人,如果希望自己能发出一份光明和温暖的话,就应该心甘情愿做一个小学生。
根据最新的变化,我和父亲重新讨论了以后几天的安排,不但大胆放弃了当初的很多想法,而且也重新做出了新的安排。
之后,内心重又回归一种踏实感。尽管可以定义刚发生的事情为“不顺利”,然而这种“不顺利”,却没有让自己损失任何东西。那么,这样的“不顺利”,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心里不高兴了。
做儿子的,心里能够踏实,心里能够高兴,那么,做父亲的,自然不会是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生命状态。
这,就是我对缘起法的体认。
考虑到连续几天外出,父亲也会比较辛苦,另外今天天气也不是很好,我就向父亲建议今天先休息一下。最重要的,心里还在惦记着一件事情,就是师父办公室上网的问题。
这个问题,最近给师父带来不少困扰。采用广济寺新拉的网线之后,网络一直不稳定,时断时序,而且网速也比较慢。因此,希望能重新转换为师父原来就一直使用的ADSL。
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今天一定要有一个了断!我心里这么想。
越来越觉得,内心下一种明确的决断,对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办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相当极端的认识:没有决断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当这样想以后,内心开始充满勇气。回到寺院,还没来得及回房间,我就径直到行政办公室,找到该事负责的何科长。向他询问一些相关事宜,很快问题就浮出水面了。
师父办公室的ADSL曾经升过一次级,但升级以后的帐号和密码却不见了,因此新升级的ADSL也就没有办法投入使用。当时升级时,我不在场,其他两位法师也不在场。问师父,师父也没有什么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前几次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总是不了了之。
这次,我拨通了当时负责安装的工作人员的电话,透由他的描述,基本上可以确认,应是师父在时安装的。
这可真够糟糕的!这件事情怎么会直接到师父那里!我心里暗暗叫苦。师父这段时间这么忙,事情这么多,而且关于网络的事情,一直都是佛协工作人员以及弟子们在负责!师父又如何能记得此事!
了解到问题所在,解决途径也就自然明晰了:要么重新换一个新的帐号;要么请师父找一找升级以后的帐号。第一种方案最简单,但说实在话,心里真有点不甘心,说不定师父能找到那个帐号和密码。
因此在决定要买一个新账号之前,我还是决定要向师父提及此事,希望师父能再找一找。看起来自己小气了点,但我觉得师父一定可以理解弟子的心情。
我见到师父,向师父暗示,确实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情。这种努力不久就见到效果:师父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帐号和密码。
因为种种缘故,本来该安装在师父办公室电脑上的,却安装到了师父住宿房间的电脑上去了。也难怪说师父没有印象了!这本来就变成了两件事情。
帐号和密码找到了,电话公司的工作人员重又将它安装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很快,网络就恢复正常,可以使用了。
从此,师父也就不会再为网络的事情所困,而我的一块心病也就这么给治愈了。
这个问题虽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却很能增长自己面对困境的信心和勇气。而我也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人能力和才干增长的前提。
最近常常回想自己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特点:书读得多,事做得少;理想勾画得多,现实面对得少。这样一来,就难免会滋生一种书生习气。以前不觉得这有什么,现在真是对这种生命状态越来越有一种深恶痛绝之感。整个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华而不实。
2010年1月19日深夜于西四书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