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龙泉日记
(2009-11-19 09:00:55)
标签:
宗教义工僧团师父老居士大寮 |
分类: 龙泉每日 |
11月17日龙泉日记
今天初一,上午十点僧团上供,上供不仅供养佛菩萨,还有供养护法菩萨,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但他们一直护持我们修行。很多护法菩萨为了护持正法,要和魔王战斗,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我们好好修行,用心供养,他们的力量就增长,否则,他们就会衰退。在看不见的缘起之中,我们的修行会深刻的影响到周围的有情。
月底连着两天受八关斋戒的居士,当早晨太阳出来,在自然光线下可以看见手掌纹时,守戒圆满。编辑室组内缘念时,昨天受戒的余师兄,温师兄分享了受戒前听贤健法师的开示:在山上待久了,山下的苦也淡忘了,似乎天下太平,法喜充满,实际上这是心志麻木,觉悟淡失的体现。生命的本质为苦,我们要用心体悟苦,唤起内心的觉悟精进修道。昨天负责布置音响的同修因故来晚,耽误整体时间,法师以此说到我们总是处于习惯当中,意识不到可以变换方式(如请同修帮忙安排音响)来更好的缘到整体,提升念知力。天天面对同样境界时,法师积极做调整未迟到一事,来策励大家要提高集体观念和时间观念,要时时处处观照整体。有很多同修受戒以后会挂着
“今日八关斋戒”牌,似乎在提醒同修们“今天我受戒,全世界的人都要来给我护戒,你们谁也别理我,更不要给我制造境界”。而真正的持戒是要内心调柔,心心念缘着众生,而非远离、对立的对待众生。
贤启法师带义工总是严格要求大家提高念知力,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董居士说:在贤启法师的严格要求下,也只是做到爬山,分拣衣服时间坚持随众,不过办公室搬到这边后自己的念知力比以前有明显提升。
很多时候,因为念知力差,我们会在事相上迷失,法师的这些应机教授,既善巧的传递了师父的慈悲,更多地策励我们时时精进修道。
事实上,是师父的慈悲与智慧拉拔才能我们这群长久在生死长夜里沉沦的“浪子”们身心安稳的待在这个清静和合增上的团队里,追随着师长的教授步步增上。法师说,最大的烦恼是离开团队。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17/nEO_IMG_DSC06399.jpg
工程部缘念学习的则是博客。贤立法师还亲自带领义工们钉窗纸防风,搭桌子搬椅子。在拼搭工程组办公室的大方桌时,贤立法师和几名义工一起要把拆得零散的桌子拼搭成型,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后来还是法师想了一个办法,说咱们每人拿住一个零件摆放起来看,把所有的东西展开。果然,这样一试清晰明了,就是这么个样子,木工出身的净人立即开始组装,法师笑着说:你看这不就简单多了,要是不看看装起来再说,一不对岂不是又要费力拆了它再重来吗,做事也是不能违越次第的。大家都点头,怪不得师父一直强调要在承担中成长呢?修行的道理在其中啊!
用斋时扫地的田素兰老居士,坐到了女众第一排的第一个位置,最近一段时间,每次用斋义工们都请老居士坐到前面去。田居士是寺里的年龄最大的义工,师父和僧团入住龙泉寺没多久,田居士就到寺里来扫地了,不过大众用斋时总是坐在后边,以前大家以为老人家是为了进出方便,直到前段时间田居士写给师父的信贴到了博客园地栏上,才知道田居士坐到后面的用意:“
为什么用斋时我不坐在前面呢?我也度度这年轻人,等她们做到差不多了,我再坐到前面去。师父用法教育人,教育弟子,大和尚就拿他们当自个的孩子。我也拿义工当自个的孩子。以前,因为听说她们是大学生,文化高,心想她们是不是瞧不起我,不敢接近她们,因为我是扫地的。现在,我跟义工们都相当有感情。她们也很尊敬我,我慢慢向她们学优点。我现在发愿还扫十年地,让大家没有心理负担。我后半生十年,也都贡献给众生了,以后好好学习,干活,让师父放心。我把我的后半生都贡献出来。自己今后虽说岁数大了,但心不老,老觉得我能干活,我就不老。”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17/nEO_IMG_DSC06368.jpg
老居士用斋有这样的深意,后面大寮做斋饭,就更有深意了,典座师带大众缘念时说:碎的馒头渣不能放在早斋的粥里,居士供养过的东西不能给僧团晚上应供,早上是天人供养,中午是供佛,晚上是药石,我们的晚饭要把它当药石吃。义工们听典座师讲这些很欢喜,这样就又能多如法一些,我们放弃了很多,到寺时做义工,如果和没到寺里来之前一样吃、喝、穿、睡,不知道这其中的内涵,如何吃,为什么吃?如何睡,为什么睡?那没有意义了,所以学的越多,如理做的越多,才觉得更有意义。
今天大寮又蒸包子,用来做馅的是昨天一位居士供养的大白菜,以前包包子要到处找人,紧张忙碌,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工作进然有序:十点后,净人和沙弥过来,义工即撤离了操作间,在实际中落实师父讲的僧俗有序。用过午斋,很多义工说今天的包子很好,大寮义工也异口同声地说好。观察了一下僧团拿的斋饭,也吃得比较多。不过用斋时,大寮的义工杨秀华虽然是第一堂过斋,却没吃安心,包子行到碗里,一个小包子吃完,凭直觉经验,按今天包子的数量和用斋人数,包子可能要不够吃,因为没想到今天有很多山下居士来。想到这斋饭也不吃了,跑到后面一看,没有多少包子了,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还真不够吃,再想想僧团那边的包子数量,应该会有剩余,先等等。一直到午斋用完,包子够吃了,才放下心来,不过也只剩几个。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17/nEO_IMG_DSC06374.jpg
现在义工们都叫大寮包的包子“龙泉包子”,杨居士说:包子这么好吃,这里边还有小故事呢,承担面食的张仍贤居士前几天和身边的一个同行总是起烦恼,生气不开心,她自己也知道是自己有了问题,就努力的调心、忏悔、观功念恩,但还是不能祛除遇境生嗔的烦恼苦受,甚至想过要下山想离开寺里,不过还是坚持与烦恼斗,加上同行的拉拨,终于战胜了烦恼,和同行分享时,流着泪说:在被烦恼困着时真的很苦,身心不得自在,是靠对三宝的不断祈求和同行拉拨的力量,才走出来。张居士分享完最近的烦恼后,那位她对着起烦恼的同行听了说:真是莫明其妙,我什么都不知道,反省一下也没有什么对不住你的地方,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说的义工们都笑了。一切唯心造,烦恼就是这样狡猾,时时都要想着战胜自己的烦恼,而不是与同行善友对着干。今天的包子馅就是张居士拌的,因为心欢喜,包出来的包子也就特别好吃。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17/nEO_IMG_DSC06442.jpg
贤生法师虽然是刚回到寺里,却是像一直没离开一样,一下子就进入到寺院调整的状态当中,早晨缘念给客堂义工开示时,要求义工每周二、四晚上学习师父讲的“四个有序”,近期会推动实行师父提倡的这“四个有序”,法师说自己有时间也会参加。义工王丹主动承担组织安排大家学习。法师说:以后各方面都要规范化,规范就会有序,有序身心就会收摄,每天要写成长学修心得,要修福慧与内心的改善相结合。依报随着正报转,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代人着想的心,生活中练习专注力。
虽然天气冷,因为是初一还是有很多居士到寺里来,上午法师接待了一位74岁的老居士,老人身体健康,是为国外的孙女来交功德款的,她和法师说:自己的心愿就是能够让世界和平,寺院越来越好。
法师下午从外面巡视回来,刚进屋就给自己沏了一杯姜红糖,还问一义工:“你们喝到这个了吗?”回答法师说:“给我们每人发了一袋,还没喝。”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1880.jpg
原来法师是去大寮了,问有没有淹的姜,建议大寮,以后每天早斋和午斋尽量保证每个义工都能发一袋姜红糖。山上冷,寒气重,平时多喝一些祛祛寒,建议菜不要太咸,让大家多吃些菜可补充维生素。义工奇怪为什么晚上不给呢,晚上更冷,法师好像看出了义工的疑问,接着说:“晚上为什么不发呢,晚上燥,喝多了会上火,所以就不发了。”“这次去法鼓山,那边提倡:‘道心第一,身体第二,学业第三’,身体坏了怎么弘法啊!”。谈话间,贤满法师和贤月法师也先后进了屋,谈起了居士管理的一些问题,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严格是最大的慈悲。”看来接下来,法师在推动有序化管理中,会有很多措施出台哦。
下午,贤生法师去大寮,师父却到客堂里来了,问:这里有暖气吗?小净人说:有。师父就找。郑居士赶紧指给师父看在哪里。师父看了很高兴点了一下头,看到桌子上的智慧小沙弥储蓄罐说:怎么这么小,看到照片那么大。又推开法师的办公室看了看才走出去。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17/nEO_IMG_DSC06519.jpg
早在中午时,师父就指示要在德尘居布置出一个比较好的客房,接待客人。师父还说,他四点钟要亲自来检查。这下贤生法师和贤威法师开始忙了。正好贤慈师来帮忙,他去找贤龙法师库房领东西,然后打扫卫生。贤生法师还叫来客堂的义工一起收拾。几位义工打扫的很细心,掉在地板上的东西,用扫把扫不起来,就用手一点点捡起来。贤威法师找了几位丙班的同学把床搬来,贤康法师和贤轲师把以前留在这里的东西收拾好。贤生法师又到几个房间找来了书柜和桌子。4:26师父发短信问:“布署好了吗?”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收拾好了,于是给师父回复,等着师父来检查。后来师父果然来检查了,说:“不错,这样布置很好。”师父欢喜,大家也都很欢喜。能依着师父积累资粮,即是大恩田又是大功德田,真是殊胜难得。一想到这个,马上感觉积到的资粮沉甸甸的。从中也体会到,师父对事情的执行,都要一丝不苟亲自去核实,而且也在训练弟子们迅速落实的执行力。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17/nEO_IMG_DSC065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