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龙泉日记
农历九月初一,新的一月又开始了,今天风很大,天边暗暗的云,时而翻滚,时而停下遮住半边太阳,露出近乎白色的日光。菜地的日常工作,还是在风中照旧运转,做事是这样,修行也是如此,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持,只要不停下来,就是在前进。塑料大棚的架子已经支起来十个,过半了,用细钢筋焊接在弘形的底部,中间也加一根,几位义工互相配合,左右支撑将钢筋向上举,站在木梯上的义工,左手擎着钢筋的顶部,稳稳托住,并指挥下面的人前后挪移,等挪到合适的位置后,让大家放好,右手举起的焊枪,滋滋飞出火花,纷纷向下面的泥土里洒下来。一部分义工们负责运钢管,两人一组,粗重的钢管,铁锈斑驳,这些都是要经过砂纸打磨处理的;菜地里许多不能过冬的蔬菜,都要收回来,免得上冻冻坏了,所以现在大寮每天都能收到菜地送来的新鲜蔬菜,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上大供,大寮里共做了六份供菜,分别供在各个殿供养诸佛菩萨,大寮里面也供有紧那罗王菩萨,上午10点,几位法师和净人也来大寮上供,唱赞诵,这也是普贤十大愿王的称赞如来和广修供养吧。

今天不但是初一,还是周日,用斋人比平时多了近一倍,中午炒的白菜粉条里的白菜都是寺里种的,吃起来很放心,义工田志荣送了两筐小红罗卜和一筐苦苣,拌成凉菜足够二百人吃的了。
工程组的贤然法师向大寮询问,现在大寮的锅灶、炉具使用时,都有哪些不足和不方便,好想办法再去改善。
明天寺里有十几位美国客人要来,今天相关的各部组就已经开始准备工作了,寺里今年虽然也经常会接待来访的客人,但几乎都是东方人,人数比较多的西方人士,这还是第一次,僧团当职的贤健法师昨天就开始筹备餐具,可是这餐具要怎么准备,却真的不是很容易。如果是在世间这样的接待活动,考虑客人的生活习惯,可以很容易的订一个西餐,或者从让客人了解中国文化的角度,准备一个有特色的中餐,就都解决了。寺院就不一样,各方面的缘起都要考虑,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规矩,在家人有在家人的习惯喜好。法师向熟悉接待礼仪的义工征求意见,考虑后决定,为客人购买西餐具,斋饭还是按照寺院的情况,准备中式的。一早三名义工驱车出发,到回龙观专门出售餐饮用具的市场选购,货比三家后,选定在一家店,老板很用心的给推荐了几款刀叉,又选了配套的西餐盘,虽然吃中餐,但寺里用来招待客人的餐盘,是中式的小盘,不适合西方人的习惯,西餐盘下的餐布因为要订作,只好选了两种口布来代替,和老板商定,回去确定要一种,另外一种再送回来,老板很爽快说没问题,如果你们想拿回去一块做样品,不用付钱,送给你们一块就好了;买好了口布,回到餐具店取餐具,老板已经把货备齐,付款时,义工张厚生一看收据,坐在那笑不说话,原来他没买过西餐具,不了解价钱,早晨出来钱带少了,只够付一半货款,另外一位义工很老实的和老板说,我们的钱不够,只够给您一半的钱。没想到老板说:那你们拿走吧,剩下的钱,再给我送来。义工忙说:您不认识我们啊。老板一边叫人去帮忙打包,一边说:没关系,我相信你们,像你们这样的单位没问题。龙泉寺这个单位竟然有这么好的信誉!
锅炉房主体结构今天上午正式封顶,锅炉房工程总高为15.30米,分为地下煤仓,锅炉房操作间,水箱及顶棚四部分,安装上下水管道及通风设施的专业工人已经进场,正在认真的施工,约4天左右将安装调试完毕,预计为见行楼供暖的工作计划将会顺利完成。

晚上大风,从居士楼到见行堂的路上,突然一下子亮起了几盏路灯,工程部的贤雷师和义工还在踩着高高的木梯子在安装调试,胳膊粗的树枝一根根被风吹断,掉在路上,看着站在梯子上的贤雷师和义工真替他们担心。虽然风刮得大,可是饭还是不能误,晚上给工人送饭的手推车,突然找不到了,贤梦师看时间来不及了,一个人抱起来一笸箩馒头就往工人的驻地跑。这就是寺里人的特点,无论自己多辛苦,无论自己要面对多少困难,都要让别人圆满。

在药石的时候,突然停电,整个用斋场地一下子漆黑一片,但没有惊慌呼叫,全场还是一片寂静,义工们默默地用斋,现场次序依然井然,大寮的同修打着手电筒给大家照明,行堂组人员在微弱的灯光下,坚持有序地行堂。这么一大群人,在突发的停电下,能保持寂静,在世间是看不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