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要点笔记(1/4 )

(2009-06-25 20:41:06)
标签:

信仰

佛法

道心

佛陀

北京龙泉寺

学修笔记

杂谈

分类: 学修笔记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四《欲乐与法乐的省思》要点笔记(1/4 )

 

【要点导读】:

◎ 为什么学久了道心反而会退失?

◎ 你知道五欲的真正过患吗?

◎ 什么是欲乐?什么是法乐?

◎ 如何对治内心的私欲和贪欲?

 

一、道心退失究其因·效学佛陀检发心

【常见问题】:

——在佛门里面,有不少人,尤其是信仰比较好,道心比较好的这样一些佛教徒,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巩固,甚至有减弱、退化的现象,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反而日渐退失。

——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看到、听到的一些问题,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人和事,那么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本身。

——应该来讲,我们学了佛法要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走好路子,走稳路子,这才是正确的。

——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问题的程度加重,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原因也有很多方面。

 

【探究其因】:

[原因一]: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径和次第,难以入门,难以一门深入,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

——我们在一些民间的神庙里头供了很多的神,这些神也能够起到保护、庇佑的作用。

——但我们信仰佛教就不仅仅只这一点,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人们眼前的小问题。

——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的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普通的神,甚至世间上面的那些善人都是能够做得到的。

——我们信佛、信法、修道是有其不共的意义的,我们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这样一个信佛、学法、修道的问题。

 

[原因二]: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道心退失的原因,是因为对佛法的闻思不熟。

——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自然而然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难度就很大。

 

[原因三]:有些人信仰和道心淡化的原因,是实修的方法不对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修起来却越修越苦、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佛法的作用。

——“自己想修行”跟“怎么样好好修行”的意义是不同的。

——“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一个内在的自我要求,而实际上如何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次第、有步骤认真地去修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原因四]:有些人信仰和道心,退失的原因在于慢心、懒散,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

——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内在对于人事物,对佛法的执著这种的力量非常强,自然而然因为慢心的缘故,就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

——因为懒散的原因,我们不能专注,我们不能专心,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

 

【对比省思】:

——那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呢?

——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的生命黑洞,感到无比的震撼,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毅然决然放下自己世间一切的功名、利禄和成就,然后以自己的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

——对比我们自己,我们能不能以自己整个的生命、身心的一切像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呢?只有这样,才能够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

——整个的身心,所有的生命,这是代表一切的,所以我们学佛法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

——如果说我们只是美其名来学习佛法,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

 

 

 

 

『附录·思考题』:

1.为什么不少信仰比较好的人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加强,反而道心退失呢?

 

 

相关链接:

 

《感悟人生》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苦乐人生》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认识人生》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心的世界》开示系列讲座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