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2009-06-05 21:15:24)
标签:

法门寺

法师

师父

列车长

砂锅

龙泉寺

舍利功德

杂谈

分类: 寺院报道

● “参拜舍利,念佛功德”系列之五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6月5日)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一、在法师身边的见闻

一)、出发

    5月5日中午12点,是法门寺朝圣团预定的出发时间。我们下了课,已经上午10点钟了。我赶紧去库房领了一个水瓶,我平时都不用水瓶,但是出门的话还是带个水瓶方便。贤甲法师是库头,也参加了此次朝圣,我们同时出发。他在百忙之中仍然很耐心的把我带到库房。他问我需要什么样的,我说要特别结实的,免得摔坏了再换。于是法师给我挑了一个不锈钢外壳的保暖水瓶,自己非常欢喜。

    眼前的红色小面包,就是接送法师的车,但法师们一个都没有上车。班导法师只是打量了一下小面包,并未作太多停留,又朝大停车场走去,居士们搭乘的大客车从那里出发。当午的阳光照在水泥地面上亮得刺人眼睛,不由得让人紧皱起眉头。我不好意思一个人先坐上小车,只好一步一挪地远远尾随法师而去。

    等我来到大车旁,很多居士在车外面站立聊天,场面十分热闹。法师正在与居士带队人沟通,让大家提前上车。在法师的劝导之下,居士们开始放行李、排班、上车。法师叮嘱道:“大家把好座位让给年纪大的人。”此时离出发只有5分钟了。法师回头小声告诉我,居士们人多事杂,要不是亲自过来催促,肯定无法按时出发了。

    我们回到了小面包上,过了一会儿,大客车缓缓驶出停车场。小面包一马当先,驶下凤凰岭,大客车紧随其后——我们出发了。

    车上,法师们交流谈到了法门寺朝圣的情况。他说,这次安排这么多居士前往法门寺,除了朝圣,还有也是让大家出来放松放松。大部分人以前都没有去过法门寺,所以路上会感觉很新鲜,即便麻烦一点儿也不会觉得累。另外,义工们整天在山上憋着,一般人是受不了的,我们出家人也就认了,可是居士毕竟不是出家人,因此这种外出参访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候车

    小面包车虽然颠簸,我还是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发现,西客站那高大的阁楼已经历历在目了。我们60多人抵达西站的南广场,然后从地下横穿西站,再从北广场的进站口入站,与其他各路人员会合。为了避免在候车大厅里过于拥挤,我们选择在一层电梯旁的空地上列队休息。居士们井然有序地分成了8个小组,每组7到8人,每组组长手持彩色小旗作为标识。出门排班,是龙泉寺僧俗的优良传统,此行也不例外。

    候车的时候,班导法师让我陪他去卫生间。我刚刚陪贤甲法师去了一趟,因此轻车熟路,带法师搭上扶手电梯,直奔二楼某候车厅。走着走着,感觉身后多了一个人,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的一位女居士,只见她还带着一台相机,脸上非常好奇的神情。法师停下脚步,扭头问道:“你来干什么?”

    她见我们突然停下来,又被法师猛的这么问了一下,愣了半晌,回过神来之后反问道:“你们去干什么?”

    我没等法师回答,便不假思索的说:“我们去卫生……”

    话没说完,法师喊:“停!”我把剩下的话又咽了下去。法师又问她:“你来干什么?”她这才支支吾吾的招认,想来看看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法师几句话把她打发走了。我很疑惑刚才法师为何打断了我的话,法师笑笑说:“这种情况就不方便直接回答她,应该先了解对方的目的,让她不要再跟了。我感觉你会直说,所以打断你的话头,否则我们就被对方转了,我们应该影响对方。”

   上完卫生间,法师并没有急急忙忙的返回队伍,而是十分安详平稳的往回走,而且走路拐直角,不走斜线,似乎是故意这样的。我向法师问起其中因缘。法师说,“如果一个出家人,密护根门的前提下,让众人看到,跟他们结缘,可以让很多人种下善根,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出家人的形相。”

 

三)、火车上

    列车启动,我们的车厢是从车头算起的第一个乘客车厢。法师非常高兴,说这个缘起很好,象征佛法是带领众生的火车头。

    我们刚坐上火车,就有一位穿着制服的乘客跟我们攀谈起来。他的打扮一开始迷惑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把他当成了列车长,聊了半天才发现他只是一位普通的乘客,不过他的家乡离法门寺有六七十公里。我们这一群人很快就把真正的列车长吸引过来了。班导法师和列车长交谈甚欢,拿基金会会刊跟他结缘,还送给他一串佛珠。

   他问:“这个有什么用?”

   法师:“吉祥,保平安!”列车长马上非常欢喜的戴上了。

   这是法师非常善巧的说法。要是换成我,可能会说:“佛珠是用来念佛的。”一个对佛法一点都不懂的人,听了未必很相应,甚至还会觉得麻烦。但是法师说“吉祥保平安”,普通人也都非常欢喜,谁不想要平安呢?

    列车长心满意足的走了,相信他通过跟我们的短暂交流,应该可以对我们放心了。不一会儿,列车员向本节车厢的所有乘客问好,并送来了开水。我们得知原来本节车厢为示范车厢。法师事后说,跟他们结善缘,这样我们的活动也好做。列车长对我们印象好,以后问题就不大。

    由此我想到,树立佛教健康积极的面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这么多人,有时候确实显得略有喧哗,但不是普通世间上的那种吵闹。相信这种喧哗,一定触动了诸多尘封已久的心灵。从乘客们投过来的好奇的目光中可以发现同一种疑问:为什么这群人会如此快乐。

    班导法师得到汇报说,有组员晕车,是否需要补卧铺。法师考虑一下,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说“看晕的程度”,并建议“晕车的组员马上停止进食”。

    我看到贤甲法师和贤乙法师的玻璃瓶里面都已经没有水了,便去为法师接开水,这才发现两位法师用的水瓶都是装咸菜小食品的那种的包装瓶,根本不需要花钱买,都是剩下的。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相比之下,自己出门之前领了一个这么高级的水瓶,非常惭愧。法师点滴的行动告诉了我什么是惜福的精神,什么是我应该效学的榜样。

 

二、为师父熬药的启示 

    5月6日10点多钟,接站的大巴驶进了法门寺,负责住宿的当地义工将我们18位男众带到住宿楼二层的一个房间里面,所有男众都睡在这里。

    晚上8点钟,我接到了法师的电话,让我马上到方丈楼熬药,师父晚上9点钟要喝。出发之前,我已经向为师父熬药的净人同学详细询问了熬药的整个过程,一些细节也问到了,所以成竹在胸。我心里非常欢喜,心里想:终于有了承事善知识的机会。

    但是到了现场,却发现理论和实际差距很大,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够。按照说明书,药材要先泡两个小时,再开始熬,大约还要一个小时。这样的话,师父要晚11点才能喝上药。班导法师一听,说:“不行,太晚了。”如果不泡药直接熬,只要一个小时,但是这样的话药力释放不够。最后折衷一下,泡1个小时再熬,让师父晚10点钟左右就可以喝了。

    方丈室的某丁法师帮了我很大的忙,是他帮我找来了砂锅、过滤网、不锈钢盆。他熬药的经验非常丰富,我很尊重他的意见。不过有时他的说法还是跟我从龙泉寺听来的说法不一样。靠自己的话就不好抉择了。因为龙泉寺的净人某同学有中医背景,而且对师父的情况比较熟,所以我决定必要时给龙泉寺打电话向同学咨询。

    药材泡了一个小时,我正要开始烧,想把水倒掉,然后只把药材捞出来。某丁法师提醒我,不能只捞药材,而是应该连汤带药一起倒进砂锅里。我心里怀疑,是这样吗?这一个问题,我之前压根没有想到,所以没有问过净人同学。我想应该是把泡药的汤倒掉,再重新加水熬。幸亏我打了一个电话回龙泉寺,不然就酿成大错了。净人同学说,应该把汤也留下来。也许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中药常识,所以没有在说明书上标出来。而对于我这个外行,如果没有及时被内行点拨的话,这个问题就完全不会注意到。

    这时,又发现一个严重问题。眼下的这个药锅很小,装不下所有药材,这该怎么办?我一下子没主意了。某丁法师建议用不锈钢盆,这样的话一次就都可以装下来。我打电话回龙泉寺,得到答案是用砂锅比较好,在高温下药材可能会跟金属锅壁发生化学反应,析出重金属离子,这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

    于是为了保险起见,我决定用砂锅。那么装不下的药材,我就拣出来一些。整个砂锅已经被装得满满登登的了。结果加热的时候,忽然药汤从砂锅嘴里溢了出来,顺着锅壁流到锅底,落到炽热的炉丝上,冒出强烈的白烟,把我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有些不对劲,怎么炉丝不亮了?心想这下糟了,是不是把炉丝弄短路了?于是想赶紧把砂锅撤下来。某丁法师非常机灵,告诉我没事,是因为砂锅没有摆正,从我的角度上炉丝被挡住了。我换了个角度观察,果然如他所讲的没事。我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又有一个难题出现了。熬药说明里要求,水开了之后还要用文火熬20分钟。可是眼前的这个电热炉是最简单的那种电炉丝,压根没有火力调节。这该如何是好?某丁法师说,实在不行的话就把锅盖可以揭开。我就又打电话回去问,同学勉强说可以。一个晚上,我前前后后居然一共打了四次电话,净人同学也没嫌烦,还安慰我说,没关系,有问题尽管随时问。

晚上10点钟,药终于熬好了。我把药倒入杯中,然后把杯子递给班导法师,心中颇有感触。

 

    5月9日晚,师父送走客人,就准备上楼。听说师父明天一早就要离开法门寺了,我也暂时忘掉了胆怯,跟着师父后面上楼梯。虽然班导法师之前并没有提过师父明早需要喝药的事情,但是我意识到这很可能是此行最后一次为师父熬药的机会,不肯就此轻易地放过,还是斗胆问了一句:“师父,您明天早上喝药吗?”我上了几级台阶之后,就停了下来,注视师父上楼的背影。师父上楼梯的脚步很稳健,只见他身子前俯,朝着楼下向上仰视的我说:“明早六点出发,你把药六点钟熬好吧。”此刻我兴奋的心情如获至宝,目送师父进入二楼的办公室,直到门关上了。

    我返回一层大厅,熟练地把锅、盆、杯、网、筷等等清洗干净。一会儿,班导法师从外面进来。我把师父明早六点钟喝药的事情告诉法师,并说到算上泡药的两个小时和熬药的一个小时,我明早至少要三点钟起床才来得及。法师笑了,说:明早泡哪里来得及,你把药今天晚上就泡上,明天直接熬。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便依从了法师的意思。

    10日早上4点半,我按时起床。来到方丈楼的时候,师父房间的灯光已经亮了。我很麻利的把电炉通电,开始加热。5点40分,药熬好了。贤甲法师帮忙把汤药降温,然后把剩余的药材用塑料袋收起来,装进行李,以便晚上再熬一次。

 

    熬药,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其实里面的学问可是非常多的,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虽然不简单,但是只要自己懂得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是可以很顺利的办好。如果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肯定会搞砸的。

    这让我联想到看书学佛的问题。看佛书就好比看熬药说明,实际修行好比是熬药。我们也许经常有这个想法:书上不是写得很清楚了吗?照着做就行了,不用找人问了。正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结果自己很多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知见,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修行走入了错道。其实不是书写得不清楚,而是自己的非理作意。自己本来是一片无明染污,以无明染污的心去阅读清净无垢的经论,也会产生诸多邪妄分别。因此身边必须有善知识,遇到问题随时校正自己,才能去妄存真。

    于是我对《广论》上的一番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所以,依师可以从小事上就练习,把小事情做好了,再做大事就有办法了。

 

三、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5月12日,我从法门寺回到龙泉寺的第二天,法师在班会上问大家一个问题。

    法师说:“参加法门寺佛指舍利安奉大典的居士们提出想做一个此次朝圣活动的纪念册,我问师父可不可以。当时别人都不在。你们猜师父怎么回答?”

    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你们都猜不出来吗?”法师提高嗓门,眼光四周扫射,从每个人的面部表情中搜索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我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举起手来:“师父说:‘那就不用了吧。’”

    法师有些吃惊,问道:“你是不是听到了?”

    我说:“您这么问,如果师父回答可以,就太显而易见了。”

法师:“对,师父说:‘那就算了吧。’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其实不简单。到底我们在求什么,纪念它干什么?向朋友亲戚炫耀,增长我慢,没有别的东西。这些照片文字是外在的相,我们都是执着于相。师父很重视这次活动,让我们做四场报告。作报告干什么?谈内心的感受和受用。这个才是生生世世能带走的,搞一个外在的相干嘛?这就是师父高明之处。”

    《普贤行愿品》中讲:“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我想这就是法供养一个生动的体现。

    谈到法供养,就不能不谈到我这次参加法门寺朝圣团的因缘。

    丙班班导法师是这次朝圣团的总负责人。班导法师的习惯是用完斋都要散步一会儿,那一天午斋之后,与往常一样,我和几位丙班同学一起跟着班导法师后面散步。法师谈起,他本来有意安排几名净人同学,但是思前想后没有找到最佳的人选,所以索性就谁也不安排去了,只带居士去。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听到后,心里开始翻腾起来。听说这次安奉佛指舍利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很想去。相信很多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想法,而且有的同学已经几次三番跟法师向法师祈请,态度不可谓不诚恳,言语不可谓恳切。相形之下,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让法师觉得我配得上此次殊胜的机会呢?

    法师不会为表面上的话言和行为所动,我的做法应该与法相应。试想如果在世间遇到类似的情况,大家的做法恐怕都很清楚——送礼、拉关系。表面上不好意思,就暗地里送。作为佛教徒和发心出家的净人,我们没有条件也不可能那样做。这时我突然想到自己还有几天的功夫就可以背诵完《四书》了,加起来多达五万余字,已经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我可以以此作为一道大礼,想必法师一定会心有所动。

    打定主意,我下午找到法师,问法师:“《四书》我马上就要背完了。”

    法师:“这么快,不错啊!”

    我:“我能不能要一份奖励呢?”

    法师听罢,眼珠一转,分明已经心领神会,说:“……可以商量。”

    我见法师已经会意,便不再多问了。

    法师可能是怕我没有领会,又补充说:“可以商量的意思就是有可能。”

    随后我加紧背书,第三天的早上,我终于完成了四书的背诵。随后法师告诉我,可以作为替补。这次朝圣团一共60多人,可能有的人临时去不了,那样的话肯定可以让我一起去了,希望我多多祈求、回向。出发前的几天,我一直不敢确定自己一定可以成行。“但诸大事须隐密而为”,“成办大事,缓即是速,欲情莫急,山可徐登”(《阿底峡尊者传》),因此丝毫不敢多言,恐生障缘,而是在心中暗暗祈求。最终因缘巧合,火车票多买了一张,当时也没有马上退掉。恰好可以给我用。班导法师说,师父也同意了我的请求。所以众缘和合,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存在一种心态,那就是等待安排。其实真正的机会是靠自己去争取,乃至进一步去创造才可能获得的。成佛更是如此,成佛可不是等待名额分配,也不是次序井然的排队上车,更不是抽签碰运气。没有机会的时候,更是要创造机会。

    班导法师讲,这才是增上意乐的随顺含义。

 

 

 

“参拜舍利,念佛功德”  相关链接:

莫向外求,朝圣净化自心

参拜舍利,念佛功德

心得分享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凝聚善缘,担起神圣的责任

 

 转身向上,踏上朝佛之路    

 朝佛路上喜迎僧宝

 列车上的开示

 感受佛陀的功德

 演练,成佛路上的必经之路

 佛恩浩大,国主护持

 朝圣之心

 千年盛世,各界大德云集法门寺

 三万人风雨中迎佛指舍利

 随师走千年菩提路

 跨时空的唐寺祖庭之旅——参访大兴善寺、大慈恩寺

 

学诚法师在在“佛教圣地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会上的致辞

则竹秀南在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致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