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救汶川
行愿方菩提
——“感恩的心”抗震救灾慈善行动报道之六
(5月20日 上)
前方一线报道

“感恩的心”联合行动的南京义工上午刚到,下午就把物资运到灾区。在有效调研的前提下,到了多少物资,就发放多少物资!绝不耽误!



下图这位灾民也是一名佛教居士,原本温暖的家已经成了现在四处漏雨跑风的窝棚。佛教祝福的方式更加联动起“我们是一家人”的内心暖流!



拿到帐篷,就能遮风挡雨,就有了受到庇护的温暖,这份温暖的火种会重新点燃每个人新的人生!

来自成都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从灾情发生的开始就火速来到灾区,他们在现场起到了突击队的作用,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勇往直前!这种团体行动的有效作用非常大,不仅务实的帮助到位,同时朝气蓬勃的气势也在一片废墟中点燃了重建的希望!“你真的很不错”的赞美来自彼此的内心!


后方支援(一)仁爱起飞
14:00,北京机场。伴着飞机引擎的轰鸣,飞往成都的422号航班腾空而起。仁爱基金会“感恩的心”抗震救灾慈善联合行动组第二批志愿者今日起程赶赴灾区。

上周五,仁爱5名先遣人员飞抵成都,当晚与绵竹市政府取得联系,迅速考察了当地灾情严重的汉旺、九龙等镇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救助方案,得到了政府的赞同和支持。爱心粥棚、儿童学堂的筹建快速而有序地推进,各界善心人士的善款也及时用于采购帐篷、防雨布等救灾物资,这一切都在短短3天内完成。在北京,仁爱的筹款、宣传、义工招募、物资采购、衣物收集等各项工作也在同步高效开展。虽然仁爱的规模还很有限,但大家都抱着一个强烈的心愿:既然我们慈善事业是我们人生的追求,那么此时与灾区人民共患难就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使命。这些天来,大家常常只睡3、4个小时,而在一线灾区的先遣队员更是几乎没日没夜的工作。打过电话问他们累不累,回答很实在:“呵呵,腰直不起来,眼睁不开啦!”赵兄白天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晚上还要连夜写报道、整理图片、做视频,每天他都是靠输液来支撑的。
今天前往灾区的第二批仁爱救灾人员共有10人,5人为全职志愿者,5人是新近报名的义工。新义工中有一对殷姓姐弟,温文尔雅,总是未言先笑。他们的父亲是国内一位有名的国学专家,而他们的兄弟殷兄正是先遣队成员之一,每天负责与市政府的协调工作。小弟只有21岁,钟爱国学,能熟练地背诵《大学》、《中庸》、《老子》等,还多次针对《老子》授课。姐姐也通达《易经》。问他们:“你们三个孩子都在灾区,爸妈同意吗?”弟弟笑眯眯地答道:“当然同意啦,我们是个佛化家庭,爸妈都很要我们尽快到灾区,老爸还恨不得自己都要上一线呢!”姐弟二人这次报名做仁爱儿童学堂的志愿者教师,用他们的爱心和睿智温暖灾区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文静的姐姐还介绍说,小弟文笔很好,而且思想有一定深度。此行他会写些东西,与大家分享。
晓慧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可爱女孩,开朗乐观,黑亮的眸子透着聪慧。主攻经济学专业的她爱好心理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在仁爱基金会五一慈善文化节中,晓慧热情地为游客做心理咨询,负责这个项目的咨询专家夸赞她“很有潜力。”她此行的任务是对仁爱儿童学堂的孩子们进行心灵关怀。怎么做呢?她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这些孩子们经历了那么大的灾难,会有巨大的失落感,要帮助他们找回安全感和对外在事物的信任感。我们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他们爱抚和鼓励。孩子们真的很勇敢坚强。”不久前,晓慧的姥姥刚刚去世,内心经历了失去亲人痛苦的她,更懂得灾区的孩子们多么需要心灵呵护。
红尘兄也是个极有爱心和热情的人。在机场,他给朋友们群发了一个短信:我亲爱的朋友们,这是我在登上去灾区的飞机前发给您的信息。我今天就要到达一线去亲力救助,这并非是我个人的行为,因为有你们在我身后,我会带着大家的慈悲奔赴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需要您最有力的支持!感恩!”
后方支援(二)——坚强后盾
早上,“感恩的心”抗震救灾慈善联合行动组第二批10志愿者今日起程赶赴灾区,其中包括5名仁爱专职义工,5名有国文、心理学专长的志愿者。灾难突然来临,幸存者的心理危机另人担忧,在众多的志愿者报名中,基金会特别期待有专业技能的人员给予灾区同胞,特别是残儿童心理支持。国家卫生部针对这次抗震救灾特别编辑了《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我们把此类文章打印出来,供普通的志愿者学习。
今天是仁爱田村办公室异常繁忙的一天,数十名爱心人士看到仁爱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后发来邮件,更多的人打电话来咨询志愿者报名、灾区急需物资、义卖合作等事宜,电话铃声直至深夜都不停地响起。

后方的持续的物资保障和服务有助于保证前线工作者们的身心稳定,一些专职志愿者派往一线后,这两日办公室中的工作较往日更加忙碌。但是一些收到消息的义工很快赶来:有的是与我们素未谋面,由同学介绍来的大学生;有的是曾参与过基金会活动的义工们的亲朋好友。正像基金会的一位专职义工所说,这些来帮忙的人像空降的一样——像菩萨一样,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里,不但来得速度快,而且进了门就积极请求参与,以至于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安排工作。很快他们配合承担起物资的外出采购、接待、后勤,为众人做饭。几位阿姨忙了一天,将晚饭做好后就坚持要离开,这样默默无闻的义工,今天陆续来了十几人。

一天工作过后,休息的时间义工们选择看影片《和谐拯救危机》,这并不是一个消遣的时间,大家都在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四川大地生病了?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取代某些劳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理和心理也带来了不可豁免的不良影响。余震不断时,山体滑坡、泥石流和灾区中心的水库又牵动着我们的心。灾难过后,心灵的伤痕也会渐渐被抚平,我们会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呵护我们的生活家园。
后方支援(三)——志愿者日记
2008年5月20日,此时时钟已经指向22日零时,经过一天的努力,此次我们10人的赴四川赈灾小组终于抵达四川首府成都,并在市内最大的寺院文殊院集合到位了。
从清晨到现在我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四川的亲人们怎么样了?我们何时会到达目的地绵竹?那里的情况此时是什么样子?这一系列问题在我的脑海当中始终不停地思索着。它使我迫切的想马上到达灾区一线,早一点到达,早一点工作,早一点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早一点将我所有的同事,朋友和亲人的祝福带给灾区人们。如今的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在行动了,我的身边有很多朋友在支持和关心着我,他们的信息和嘱托激励着我无论付出多大努力,也一定要顺利完成这次四川“赈灾义工行”。
成都目前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在今天刚刚到达时,我在街面上看到的是大量民众睡在简易帐篷当中,天上不时地有军用直升机飞过。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从交谈中还是可以感觉到大家的紧张感以及对灾区人们的牵挂。从文殊院一位居士的口中我了解到,在灾难发生之后,成都的很多群众自发的组织救援物资自费前往灾区进行救助活动。政府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定了详尽的灾区重建计划,一切救援以及重建的相关事宜都在有序地进行当中。灾区民众的素养非常之高,在目前有限的条件之下,除主动地配合各类救援组织成员继续进行救援工作以外,还积极开展自救工作,抢收庄稼!此外,在刚刚去机场取回行李的路上,我看到了众多大学生呼喊着“中国,加油”的口号在市中心进行游行活动,此情此景令人非常感动。
此刻,外面已经下起了小雨,从目前我们就接到信息了解到,灾区近期还将有中到大雨,这将给我们下一步的赈灾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成都方面已经通知市区民众,一两天内汶川方向有可能还会发生7级以上的余震,到时汶川有可能再次受到灾难的侵袭。在这里让我们首先祝愿灾区人民可以顺利渡过此次余震,同时也请求上天保佑战斗在抗震一线的广大中国军人们,愿勇士们一切平安。
明天就要出发去绵竹了,现在已经是凌晨1点20分整,我已经做好了冲锋的准备,真想现在就出发。非常值得我敬佩的是,这次组织我们到四川赈灾的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几位先期抵达的朋友们还未返回成都,他们有可能还战斗在赈灾的前线。但愿我能尽在大努力帮助他们。祝他们早点平安归来。
某某
20日夜
“感恩的心”抗震救灾联合行动 第四批志愿者招募最新通知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