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法会见闻
(4月5日上)
尽管三天的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已曲终人散,但法会上的所见所闻,那些感人的场面仍留在心里:诵经、皈依、受戒、放生、蒙山施食……每天300人左右的参与,那些来自各地的信众,那些与诸佛菩萨有着殊胜因缘的人们,他们在三宝面前奉上一瓣心香,一片赤子之心,此情此境,令人难忘……
比丘尼法师分享诵经心得
这是北京难得的春光明媚的日子,西跨院古银杏树下,清脆的木鱼伴随着法师悠扬的领诵,大家手捧《法华经》,沉浸在美妙的音韵之中。
不过,我们末法众生要真正地领会其中的奥妙也并不容易。于是,诵完一卷经,我乘机请教旁边的来自五台山比丘尼法师,旁边的几位居士也满怀渴求地围了过来。我合十请问法师诵经有何心得,法师爽快地笑着说:“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没有前世种下的善根,我们不可能在这里诵《法华经》。此经殊胜得很啊!”我问:“怎么殊胜啊?”法师说,刚才诵的《法华经》譬喻品,讲了大富长者如何以善巧方便之法营救那些沉溺于火宅中嬉戏游玩的子女的故事。这是佛陀对舍利弗讲的故事,佛陀也正是这样,见众生在三界中沉没轮回,却一味享乐游戏,不求解脱,佛陀根据众生的根性,分别为他们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之法,引导众生走出火宅,扫除众生的忧患和无明蒙蔽,脱离贪、嗔、痴三毒,最后以大乘——《法华经》妙义救度解脱众生,使众生进入涅槃的无量快乐……
听了法师与《法华经》的讲解,大家很受启发,纷纷向她请教:为何自己诵经时老是分心,妄念纷飞?为何诵经时眼皮下垂,老打瞌睡?如何理解经文奥义?法师说,以清净心诵经,以智慧心理解。诵经时心一定要寂静,心才能专注。
于是,我顺便请问法师对龙泉寺法师和法会的感受,她说,学诚师父十年前开会就见过,他有广大的发心和很高的证量。龙泉寺很殊胜,通过法会接引众生,为大家种下善根和结下善缘,对大家的无限生命都有利益。她开心地说,没想到北京的居士这么年轻,文化素质高,发心很正,一些女居士还向我打听出家的情况。
老菩萨妙手回春
相信大家对皈依受戒仪式上那位身披军大衣、虔诚跪拜的白发老人会有印象,也相信这次法会上不少人得到过这位老专家的义务服务。
老菩萨81岁,姓崔,曾是中国足疗研究会的老专家。这两天诵经间歇总是乐此不疲地给大家义务按摩,我也有幸享受了老菩萨的回春妙手的功力。
我一边采访老人家,一边听任他用手在肩膀上轻柔地摩擦,肩部渐渐感到有些微微发热,随之长期僵硬的肩部松软了许多……
老菩萨满脸诚恳地说,假如说我不学佛,我的医术达不到现在的程度。
他说,10多年前在法源寺皈依后,他经常到寺院拜访高僧大德,自己也坚持念佛,渐渐地他发现用这种轻柔的按摩手法可以解除许多人的病痛,于是,他放弃了足疗的办法,到处给人免费治病。他说现在的人因为食物的污染,得了病不好治,他发心免费为有缘的众生解除痛苦。
老菩萨鹤发童颜,走路气宇轩昂,爬坡上坎也很利索。问他法会期间给那么多人按摩,累不累?他说,一点不累。我问,您老人家可能是得了佛菩萨的加持了吧?他说,可能是吧,平时自己的心态、办事情都要尽量合乎佛法,所以我这人处处碰见好人、好事。他还指着眉心长出的银色长寿眉开心地说,我对什么都是无所求啊。
我问他对龙泉寺的感觉怎么样,他说,这里的环境和人让人感到很舒服,来了就不想走。
义工的祈求
3月27日晚,没有星星、月亮,山野一派寂静。蒙山施食仪式上,相信周围的无数生灵都聚集在这庄严肃穆的道场,与法师和居士们一道蒙受佛法的甘露法雨。
春夜,寒气袭人,但大家的心是热的。蒙山施食结束后,我和周师兄一同开车回家。路上,我俩边走边聊。
我:随喜啊,这次法会做场地组义工很辛苦吧?
师兄:比起张师兄他们督查组的义工来说,轻松多了。
我:张师兄他们做什么呢?
师兄:他们做保安,晚上三班倒,昼夜在寺院周围巡逻,张师兄没有睡觉,白天还帮场地组搬东西。
我:没想到付出这么大啊!感动!
师兄:我们组的组长,一位女居士,也非常勇于承担和付出。
我:不容易啊!那您是怎么有时间上山来参加法会的?
我知道,师兄孩子不到一岁,妻子又在读研,家庭负担重,又要上班,所以要请假上来不容易。
师兄:呵呵,我这次是顺缘具足!
我:怎么讲?
师兄:我之前每天祈求佛菩萨,让我能顺利上山参加法会。没想到,果然有效。妻子上周说,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曾杀死的蟑螂满地爬,她希望我去法会为蟑螂做一个蒙山施食,超度这些生灵。有她的支持,所以我也就心安理得地来了。
我:随喜您的精进,感得家人的支持和信任啊!我知道,师兄每天早晨四点半起来拜佛、听磁带,还要主动承担做饭、打扫等家务,对妻子善于观功念恩,果然——师兄说,妻子也快学佛了。
师兄心中充满了法喜,笑脸也仿佛如一朵绽开的莲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