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月11日)(下)
成蹊
菩提路上师永随
内院净人
师父,弟子于六·一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来到龙泉寺,于八月九日进入内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五个月了,气侯也从酷暑到严寒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气温从最高点一下子落到了最低点,这又让我想起了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子,从人的出生到死亡,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暇满难得今已得,忧的是死后又不知往哪里去。世间人都在昏昏沉沉过日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迷惑中,但奇怪的是一旦无常现前时,便清醒过来了,所造的恶行念念分明,善行却记不起来,这样一来怎能不让人忧啊!世间的五欲是恶趣的因,由于五欲使人造了种种恶业,却不察觉,就算察觉到了也很少有人悔改的,大限来临时怎能不往恶趣去呢!正如《入菩萨行论》云:“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然而世人又很少能够了解到佛法的殊胜,解脱之道——定不往恶趣,脱离六道轮回,常得涅槃寂静之乐。然而自己虽然很晚才接触佛教,但还算幸运,十八岁读高一时皈依了佛门,并受了在家五戒,从佛法中也得到了很多快乐,将近七个年头过去了,如今终于因缘到来,使我出家的顺缘具足,我也非常的幸运,感恩今生能够再次得遇师父。
自从我刚到龙泉寺的第一天起,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这里的千年石桥、千年古树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从内心中发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身心非常轻安,仿佛自己在这里出过家一样;见到各位法师,又觉得那么地熟悉,那么地和蔼可亲,使我有一种感觉:没错,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些都使我更加坚定了出家的信念。从我刚进内院的第一天起,一直到现在,我都按照僧团的要求,准时起床、上殿、过堂、上课学习等,按照常住的规定做事,并且严格遵守。我要把自己放下,做任何事都不要突显自己,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成就是要靠大家来成就的,正如佛菩萨的成就也要靠众生来成就一样。因此我觉得和大家造一份共业很重要,所以我学着放下自己的别业,随顺缘起。这里造就共业的思想,和我读大学时老师经常提的“团队精神”很相似,它是一种默契配合,把自己融入到团体中,大家互相取长补短,使自己成为团体中的一份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使整个团体共同进步。整个团体进步了,个人自然而然的也就随之进步了。
刚到内院一周,大概是八月十五日左右,由于法师对我的信任,把字纸焚化的重任交给了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我既欢喜又感动,因为我看到别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工作,而自己却没有任何的承担,在这之前我每天早上出坡只是去大寮帮忙挑挑菜、削削皮,这时得到这份任务就显得非常欢喜。从字纸所包含的范围看,主要有伪经、残缺不全的经书、佛像,或是与佛教相关的东西而居士无法处理的,以及寺院中的一些单据及无用的资料等,可见法师非常信任我,让我很感动。刚开始时我很怕造业,有点不敢焚化,后来经过法师和同学的帮助,按照一套仪轨去做,使我超越了畏惧的心理,勇敢的承担了下来,直到现在也还在承担这件事。
八月末,我又承担了乙班的香灯工作,到现在也已经四个月了。这件事的承担是有因缘的,本来乙班的香灯师是由准备受戒的三位沙弥中的一位做的,但由于戒前的准备,他不得不放下一些事情,他私下找到了我,征求我的想法,我当然立即就答应了,这可是给了我一个多么大的培养福智资粮的机会啊!每天都可以最近距离地承侍佛菩萨和修供养。于是他去向主管法师申请,法师也欣然同意了,然后我们简单做了一些工作交接,就这样我就又有了新的承担。工作的任务是:每天都要打扫一下教室的卫生,扫地、拖地等,但主要还是佛台的清洁工作包括佛像的洁净,供具的陈设,以及所供的香、灯和水的准备等。每天做这些事情让我感觉既殊胜又受用,殊胜的是净地设像,陈设供具,诸佛欢喜;受用的是,可以修身调心性,这使我的心净了很多,平直了很多,在用心上也使我变得很细心,容易看住自心,不随邪境转。正如《入菩萨行论》中说的:“欲护学处者,策励当护心,若不护此心,不能护学处”。
八月二十四日时,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发生了:也可能是魔看到了我努力地净罪积资,出家的心这么坚固,想要阻止我,故意给我一些障难吧;这天的后半夜,小腹一阵疼痛把我疼醒了,我咬着牙,与疼痛作斗争,心中默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但又不敢出声,怕影响到了其他人。那时其他人都在睡觉,我一直忍着疼痛,流了好多冷汗,直到大家下了早殿;同学发现了,立即告诉了法师,然后法师马上让人送我到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原来病根是由于肾结石导致的。之后就开始了治疗,又是西医又是中医的,看西医时输了三天的液,之后又吃了三周的中药,在这期间每天都有法师和同学问寒问暖,有位法师还特意上网查找资料,在饮食和一些细节方面给了我很多建议,还从大寮领了些西瓜给我当药吃;另一位法师也经常来关怀我并建议我去请教有过结石经历的某法师;还有位法师根据他的经历和经验给了我一些对治的方法和建议,总之,大家都很照顾我,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僧团中无比的温馨。大概在一个月后,我觉得服药期间已经没有疼痛的感觉了,以为没什么大事了,自己就停用药,用法师传授的方法,殷勤地祈求佛菩萨,并经常经行,到了十一月二十二日这天果真就没事了,在中午十一点时结石顺利排出。这都是三宝的功德,师父的功德啊!
到了九月二十五日,这天是中秋节,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月两团圆”也可以称为是团圆节,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幸福美满。然而由“我们这一群人”所组成的新的大家庭与居士们共同度过了一个花好月圆夜——“中秋普茶”晚会。这晚寺院为每一个人准备了一大包丰盛的食品,还有生动的文艺表演,最后师父做了一场精彩的开示,我觉得这一天很有意义,过的也非常开心。此时此景让我想起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词句。亲身处在这种氛围当中,让人忘掉了时间,好像生命停留在这一刻,静止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敢肯定无论外面的情况有多大的变化,无论师父离我有多远,我的心永远不会离开师父,永远跟随着师父,如同天上那唯一的月亮一样。
十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对我来说很特别,因为这天是我的生日,我很欢喜,我在龙泉寺长大了一岁,在师父面前长大了一岁,从这也让我想起了广论上所学的,应以华严经所说的九种心亲近承事善知识。我体会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岁,这意味着我在人生的成长上又进了一步,可以为师父分担更多的事情,可以让师父又省去一份心力,师父对中国佛教来说至关重要,绝不能让师父因为小事而过多的操心劳累。
十一月上旬,意外的机缘又出现了,我又承担了一份事,那就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两个月的行堂工作。其因缘是,工程法师受伤了,需要有一位同学去照顾,于是行堂的组长主动和典座法师建议要我加入行堂组,法师很爽快地答应了。而我得知这件事时也非常高兴,多一份承担就多一份责任,在这过程中能够遇到各种不同的境界,如,每天早午晚去大寮取食物,有什么东西,与大寮同学怎么沟通,什么东西用什么装,什么东西切不切,怎么切,需要准备哪些工具,行堂时摆放怎么分类,先行哪个后行哪个,每样行几遍,还要留心观察法师和同学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在用斋的过程中何人有何需要,自己以何种心态和作意去行堂的等等,都需要注意细节、花脑筋、有责任心才行。这可以不断的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也就更容易有所成就。正如师父所教导的:“数量次第决定,每个人要有事情做。不能佛法理论讲玩了,不去做,变成吹牛。每个人都要有事情干,这样人不会懈怠。每个人都要做些需要责任心的事情,需要花脑筋,需要用心的事情,这样人以后才会有成就。成就不成就,很大程度要看你能不能承担责任,责任你负得起负不起。负不起,你也就一直这样;负的起,你就会越做越多,越做越大,事业越来越兴旺。你不可能不劳而获,不可能不谋而就。所有的东西你都要去用心。”这又让我想起了出坡时所做的,如,挖土坑、埋水泥桩、拉铁丝网、打板栗、收板栗、拆房子、运砖头、埋地基、挖菜窖,并与内务法师一起为内院和会议室所有门窗封朔料布保暖等事情,这一切所做的事情都是在净罪积资,面对所缘境时如何调心用心,以及做事的责任心,在学习方面,所有的课程设置和书籍的选择、用功的时间等都是师父亲自安排的。这让我想到了《佛自行三十七颂》说:“总之何处行何事,常观自心真明了,常保正念与正知,成办利他佛子行。”以上的这些都体现了师父对弟子的谆谆教导和良苦用心啊!
十二月十三日到十五日,我曾三次跪请师父,祈请师父可以让我在这梯次中剃度。我知道虽然我进内院的时间很短,到现在才五个月,但时间并不能完全说明实质问题。人与人的性情和根性等都是不同的,时间短并不能说明就没有出离心,也不表明我的道心和决心等不强。时间长的也并不能说明他道心坚固,就不放逸,有可能对环境熟悉了,习惯了而变得麻木,做事不用心。以师父的慧眼也很容易就看得出来的。自从我到龙泉寺的第一天起到现在的表现,师父也历历在目,我为了表示自己出家的诚信和决心选择了这种方式。这也是有因缘的,主要有内外两种。外在的因缘是,龙泉寺水库已经修建完成,新建的锅炉房也已经正式供暖,新建的居士楼也即将完工,寺里的好消息也都赶一起出现了;内在的因缘是,第一次是经过法师的指点与同学的提醒,所以和同学一起去祈求了。第二次是读到《法音》中,一篇师父的文章,关于丹霞禅师,由听到“庭前草长”而剃度,联想到我现在所处的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启发去祈求的。第三次是我在诵完《瑜伽师地论》后,整理时,在本地分菩萨地精进品中发现了“勤求精进”,谓菩萨勇猛勤求一切明处无厌倦,使我联想到慧可大师为求正法跪请达摩祖师的公案——祖师大德尚且如是,何况我一个凡夫呢,应该效仿才对,于是才有了三跪祈请。
十二月二十九到一月一日,这四天是师父带我们举行了一次“精进共修”,法师们说,这次共修是龙泉寺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它不同于一般的禅七和佛七,这次共修的特点是以诵《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师父的开示为主,其间辅以静坐。这次共修师父共做了十场精彩开示,据法师说,师父在这么短的共修中,作了这么密集的开示还是首次。我每一场都做了笔记,自己觉得很受用,也在相应的记录上写了自己的心得。在共修结束作结行的时候,有人说,在听开示过程中或整理笔记时把握不住师父的理路,我的看法是:首先,我觉得师父所讲的这十次开示应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列,单单由某一讲去理解,就如同盲人摸象,当然是把握不住的。其次,由于我们慧根微劣,在理路上是跟不上大乘善知识的,单一严密性的逻辑去讲,这会使我们的思考被局限住,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不能了解佛法的甚深密意,这样的话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广论上说,以四方道而摄之,是我真师长。在师父的开示中我也体会到了,师父字字殊妙,句句玄机,八宗密意尽显其中,善解他意巧妙便将佛法转,普利三种根性人,演说微妙法。做到了事与理的完美结合,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并辅以合情合理的引导,给予解决问题的心要。然后又能紧抓心要,阐释心性,深入心性,直指人心,并以真俗二谛相结合,统摄三学,正破三毒并破除我们的邪执分别;紧抓缘起性空,注重当下的实用性,并以祖师之例加以佐证,可以使人有所觉悟,有所启发,进而转变修正我们的人生,趣向大乘。我也了解到了师父背后的因缘,师父这几天几乎都没有睡觉,一直在精进用功,而且还很精神,共修的第四天下午还上山视察了水库呢。先前我在第三次长跪祈请时,也是亲眼所见的:师父凌晨一点半便起床开始精进用功了。以师父现在在佛教中这么高的地位尚且还这么精进,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放逸啊!我很惭愧,我发愿不但今生要跟随师父学习,而且我要在学佛的路上,生生世世跟随师父,向师父学习,直至成佛。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感觉到了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很容易感情用事,明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忍不住,就像看电影一样,明知道影片中的人物与情节都是编剧编的,是假的,但看到还是或喜或悲。在做事上,我也存在一个极大的毛病,就是抉择能力不强,总是优柔寡断,正如同学说我的“太调柔了”,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吧。虽然我学的专业是与管理相关的,但学的都是应用于营利性企业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知识理论,而且刚刚毕业又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怎么改变。在学习上,有些法类串习不上,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某一法类与另一法类串通起来,好像一条河流,流到半截干涸了,再往下走50米又有一条河流可以流入海洋,要想让第一条河流流入海洋,只要在两条河之间挖一条水渠,使两条河串联起来,合二为一即可,然而法类之间的水渠又该如何挖呢?此外,有的时候,如上早殿诵经就会昏沉,有些困意,然而我本意并不想这样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控制不住。在当前这个缘起条件下我要怎么做呢?师父慈悲,请求您为弟子指点迷津。
在2008年这一年中,我准备要使身心状况调节到最佳,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这让我想到了高中时的校训“先做人,后成才”,和大学的校训“团结、进取、求实、创新”,所以我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绝对按照常住的要求学习和做事,在学习时要认真听讲,完成学习任务;在做事时要安住自心,有责任心。其次,无论做什么都要提策自心,对境时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守护好六根,不对境起贪嗔,不被外境所染。再次,要做到上敬下和,多替他人着想,忍人所不能忍,常思自己的过失,不议论别人是非,闲谈时不散心杂话,精进念佛。《入菩萨行论》云:“菩萨诸行仪,经说有无尽,然当尽己力,修持净心行”。总之,无论做什么事,遇到什么境界,我都会竭尽全力去做的更好,使自己时时刻刻都在增上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