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2月26日)

(2007-12-27 00:00:19)
标签:

建筑材料

韩国佛教

太古宗代表团

居士心得

文化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226日)

成蹊

    早晨刚用过斋,师父带着两位负责工地的法师去云水堂转,一路上指点法师们建筑工作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师父:“我们寺院里搞建筑,材料的质量一定要保证。”

    某甲法师:“有时候我们会考虑省钱的问题。”

    师父:“如果要节约,应该在管理费用这一部分尽可能节约。世间一般的建筑,管理费用比较高,大概与支付工人的工资差不多,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省很多;但不要在一些旁支细节,特别是原材料上去抠着省点钱。”

    某甲法师:“是,原来师父您也开示过,如果非得跟卖主抠这个钱,最后逼得他就会偷工减料,因为他要挣钱嘛。别人都卖五毛的东西,你非要跟卖主说四毛五,他就只好买一个四毛的东西来蒙你了。”

    在云水堂,某甲法师指着新装的门说:“您看,我们现在买的门和锁都是很好的。”

    师父上去自己试了试,说:“嗯,这个质量还不错。”

    走到正在施工的楼梯旁边,某甲法师又说:“现在的义工很发心,焊楼梯这部分我们不用雇工人了。”

    师父问:“他们的技术怎么样,能做得好吗?”

    某甲法师笑着说:“做得好,比工人做得好。”

    虽然义工们不是“专业人士”,但是非常发心和用心,正应了那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师父又说:“钱就像流水一样,你要从这个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它有水来,才是从根源解决问题。你只想省的话,甭管多省,水最后总有用完的一天。”

    说到要“开源”,我想起师父过去曾经说过:“龙泉寺能有今天的面貌,不是光靠我们自己做了多少,而是佛菩萨与众生的功德所成就。我们天天大部分时间在学修,干的活儿也不多,这在世间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像世间一样讲物质交换,假设把寺院搞成像公司,只是交这些房租我们都得破产。所以能够住在这里,需要多大的福报?没这个福报你就住不了,就得到世间上面去轮回。没有福报,你就消受不起,要么天天生病,要么就想跑走。因为你需要以福来养慧,福不够的话,很多毛病就会出来。”

    由此看来,所谓开源,最重要的还是依靠佛菩萨的功德,所谓“由佛福德获饮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师父说有感才会有应,有修行人的发心、愿力以及勤修戒定慧的行持,才会感得佛菩萨的加持,龙天护法以及居士们的护持。师父的愿力、行持和福报当然是没问题,我们这些做弟子的则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如果自己不好好发心、修行、集资粮,福报不够出了问题,师父也是爱莫能助啊。反过来说,如果弟子们能够与师父同心同愿,依着师父的教诫,努力承担,做佛教、常住、众生需要我们做的事,不止自己的福报会积聚,也一定能感得佛菩萨更大的加持,这或许就是师父所说“开源”的道理吧。

    接下来,师父又策励二位工地法师:“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房子盖好,把寺院建设好。”

    某甲法师:“是。师父原来说的,自己很有触动,不是自己想做什么,而是把自己放在历史中、放在缘起中去看自己该做什么。”

    师父:“是这样子。佛教有需要,众生有需要,我们就要想办法把它做好,为佛教做,为常住做,为众生做。不是为我们个人做。”

    师父又说:“凡事预则立,很多东西你必须考虑在前,不能时间到了你再去考虑,这样怎么来得及呢?像这个建筑的事情,每一个步骤应该先想清楚,谁来干,什么时间开工,什么材料等等。越是比较大的工程,越要有计划,否则你到时候再去准备,根本来不及。比如工人在这里,结果却没材料,那就窝工了,双倍浪费钱:第一那个时候材料会更贵,因为涨价涨得很快;第二工人手脚施展不开,常住也会吃亏。”

    某甲法师赞叹道:“哇,师父对细部管理这么清楚。”

    师父:“这些我都干过,怎么会不知道呢。每天来的材料,你跟人家订好了合同,该来的必须要来,否则就得罚款,这样去做才能出效益。每一个环节都要签好合同,不然怎么来保证施工能正常进行?比如一天水泥来多少,沙子来多少,这都需要跟人家事先确定好。这些我们都要去学,学了以后才会长知识、长经验、长技能。是不是?”

    快到龙泉寺庙门的时候,几位执事法师也过来了。某甲法师冲着某乙法师说:“师父说了,想装门禁磁卡,这件事可以做。”

    师父:“这样比较安全。购买东西的原则是物有所值。我们买的东西,只要调查好,不是特别贵就可以。”

    走到金龙桥边,某乙法师指着德尘居的月亮门说:“这个木门要不要重新做?”

    师父:“木门有木门的好处,它显得比较古朴、自然。这里安上铁门,就显得不协调了。”

    某乙法师:“不过磁卡系统倒是不显眼,也可以与现在这个门配合安装。”

    师父:“如果那样也可以装。”

    一边继续沿着寺里走着,某丙法师又向师父提出目前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困难点,主要跟山上的地形有关系。

    师父点拨说:“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去想办法,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看五台山过去连马路都没有,人家的寺院都可以修得起来。普陀山是海岛,同样也可以修。”

    师父这么一讲,法师们的信心大涨,好像思路也打开了,纷纷对困难的解决办法出主意。眼看回到德尘居了,师父总结:“总的来讲,无论做建筑还是做别的事情,所有的问题你都要去想清楚。越是难的部分,你越是先要把它想清楚,因为这些你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要去解决。这样有些枝末的部分,就会比较容易,根本不用去动脑筋。主要的问题一解决,次要的自然不成问题。否则,最主要的问题没解决,你想再多后面的部分怎么做,包括考虑怎么节约,都变成意义不大了。所以,所有的一切都要把这个关键部分把握住。”

    某甲法师笑着说:“还是从根源解决问题?”

    师父也笑着应道:“是,从根源、从根本解决问题。”

    大家把师父送上车后,我一边感叹师父刚才对谈中随处展现的“分别智”,一边又琢磨起昨晚师父讲的:“要把我们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整个佛教中去”、要多考虑“佛教需要我们做什么、众生需要我们做什么”。师父的话好像有种特别的力量,看似很平常,却能让人往心里去。有些时候,当时听了不太明白的话,过后却尤其印象深刻,总在心里面转,真有点禅宗“起疑情”的感觉。如果师父讲一些我们熟悉的经论里的话,也许让人比较好懂,但像我这样的根器,多半会觉得“这个我知道了,没什么稀奇”,听过了也就过去了。而像昨晚师父的一些话,虽然不是经论的原文,却是越琢磨越有味道。

    就拿建筑的事来说,师父是对建筑特别有兴趣才这么熟悉的吗?我想不会的。还是因为“佛教需要、常住需要、众生需要”的缘故。就像师父说的,菩萨的种种分别智是因为想到要去利益众生,才发心去具备的。同样的,师父一年到头辛苦奔波吗?师父曾经讲过,他本来想去闭关专修,等到了五十岁左右才出来弘法;可是因缘变化,也由不得他自己。这样想起来,师父的生命历程,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再想想历史上的一些祖师大德,能够带给后世以巨大影响的,无不是“把生命融入到整个佛教中”的。比如唐朝的玄奘大师,本来在国内已经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前途不可限量。可是他看到当时佛教的现状,大家由于经典的缺乏而莫衷一是,于是发誓要到印度请回《瑜伽师地论》等大经大论,“以释众疑”。当时的时代因缘,佛教和众生的需要,决定了他要克服千难万险到印度取经,成就这样一项壮举,也给当时和后世的佛教带来极其深远的利益。

    同样的,近代的太虚大师又何尝不是如此。本来他在闭关当中,已经有深刻的体悟,乃至于他自己认为,照这样修下去,“三乘的圣果是可以成就的”。可是,由于他的悲愿弘深,看到时代洪流的冲击下,整个佛教的现状不容乐观,乃毅然放弃自己个人证果的机会,从事很多兴教、办学的社会活动。虽然在当时来看,他的很多大声疾呼应者甚少,但是他“人生佛教”思想的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

    就实说来,一切大乘行者成就佛道的关键就在这个“众生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发心啊。“千处祈求千处应”的观世音菩萨,无论众生需要他示现一个比丘,或是需要他示现国王、大臣、妇女,无论是需要他示现为人,还是天人、鬼道,无论是最高贵的、最卑贱的,最庄严的还是最丑陋的,他都会满众生的愿的。他没有一个执着,“我自己一定要做什么”,这不正是佛弟子应该努力效学的最好典范吗?

    一阵“参究”下来,赫然发现,师父看似平常的话确是发菩提心的最好教授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26日)

   

    14:00,师父在广济寺怀远堂会见了韩国佛教太古宗代表团一行30余人。

    师父在致辞中说:“首先我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太古宗总务院长云山长老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前几天我同一诚会长及叶小文局长代表大陆佛教界赠送了一座‘同源桥’给台湾的中台山。这座桥名为‘同源桥’,代表台湾的佛教和大陆的佛教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我们在台湾举行了盛大的佛事活动以及有关的佛教研讨会。在台湾时,我就在想韩国佛教太古宗的各位长老要来北京,所以昨天晚上特别赶回来欢迎各位长老的访问。韩国佛教太古宗和韩国的其他佛教宗派一样,近几年与中国佛教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密切,做了很多有益的事,并且还是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成员。中国佛教界和太古宗的一些寺院每年都互派修行体验僧进行佛教方面的修行体验,心得很多,影响也很大。这次云山长老又特别率领韩国太古宗的各个寺院的住持、法师来北京观看‘神州和乐’及举办相关的活动,这对密切两国佛教友好情谊,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去年四月份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后,中国佛教界同国际的各个佛教组织之间开展的活动也越来越多。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之后,我们也常常听到很多国家和各界的朋友们来询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什么时候召开,所以我们同中华宗教交流协会一起商定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明年11月在江苏无锡开幕、香港闭幕,到时候请太古宗的各位长老莅临盛会、共襄盛举!最后祝云山长老率领的韩国太古宗代表团在华期间一切功德圆满,吉祥如意!”

    云山长老致辞说:“为了欢迎太古宗代表团到北京来,学诚法师从台湾提前回到北京,我们对此表示深深的谢意!以前在正式场合曾经多次见过您,这次能坐在一起交谈,感到很荣幸。广济寺的方丈及法师们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今天上午我们在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签署了有关音乐交流的协议,将来希望通过韩中佛教合作来促进南北的佛教交流。希望两国佛教能为世界的和平作出重要的贡献,祝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希望中国佛教界今后能到韩国来继续发展两国的佛教交流事业,韩中佛教友好合作的种子已经种下来了,我们希望尽快地开花结果,共同发展。感谢这次被邀请观看‘神州和乐’,我们也邀请您们去韩国观看佛教音乐节目。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祝您和各位法师万事如意。”

    之后师父与韩国客人们一起在大殿前合影留念。

    19:30,师父和客人们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一起观看了大型交响音乐作品《神州和乐》。参加演出者有深圳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合唱团、深圳弘法寺僧伽合唱团和女高音独唱。据演出曲目简介里介绍,这台音乐会结合了中国佛教音乐与西方交响音乐的特色,充分调动种种音声手段,在创造艺术美感的同时,充分传达佛教所说“如来梵声”的精神魅力,以此来实践佛教以音声宣理、度人、修行的方便法门。作品由序曲“九龙浴佛”,及“华藏世界”、“慈悲愿怀”、“禅悦慧风”、“莲幢光明”四个乐章组成。作品名为《神州和乐》,取意于“和谐社会,从心开始”,蕴涵世界庄严、禅慧圆融、众生欢喜、万物和谐、天地光明之意。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26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26日)

 

《迷惑》居士心得

    昨天早上七点半的航班,同时又要赶到机场去拿票,为了怕误机,自己凌晨四点就起来了,想想在庙里的时候为了上早课,也是四点起床的,自豪的是自己所有在庙里的日子,早上全都起来了,无论是月明星稀,还是满月在天,自己总是跑着到佛堂,上完课后更欢喜的,走在去斋堂的路上,心情总是雀跃又空灵,觉得自己起来是明智的.早课颂唱得时候,也是跟着大家大声地唱,觉得歌声有直入云霄的感觉,同时也把歌声供养……

    五点多出的门,担心没出租车,开心的是看到天桥对面停着两辆,好心的司机听说我去机场,还提醒问身份证、机票等带好吗?在这化雪后的冷冷的清晨里让我心里一暖,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很幸运,总是碰到很多善缘,境由心转吧。

    去首都机场的高速路上车很少,我很瞌睡,很快闭上了眼睛,又想到R昨天发的信息说那么早注意安全,眯了一会后自己又睁开了眼睛。北京的冬天还是很萧瑟的,车在路上行驶着,不知道为什么师父的样子忽然浮现我的眼前,心里竟然有了几份挂念,想想这条去机场的路,师父也是走了很多趟吧?为了佛教正法的兴起,为了弘扬佛教,师父一直在奔波着,上周末开示的时候却看着师父气色不错,比观音成道日法会见到的好多了,很多居士都觉得很开心。就这样想着想着就到了机场.

    可能注定是漂泊的命吧,一到了机场我就兴奋起来,早起的倦怠一扫而空,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时候自己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在一个地方如果待的久了,自己就忍不住想逃出去一下。拿了机票,换了登机牌,穿过长长的通道,路过名品店的时候,一些熟悉的香水味直飘过来,候机的时候闻着浓浓的咖啡香,我有种空中到陆地的感觉。想想前几天的自己还清静的待在山里的庙里,过着清淡朴素的生活,诵经、出坡等等,甚至很多的时候望着家一样的寺庙,经常萌发出离念头,同时又为这种念头感到害怕。虽然师兄师姐们会随喜我的念头,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时间想到家里的父母会觉得害怕,在那里,大多时候自己都快乐的像个孩子,心也很清静。面对师父和众多综合素质很好的法师,还有同修道友,我留恋这份清静也喜欢着这世外桃源一样的净土,很多的烦恼不再是烦恼,我也不像世俗中的那个自己,纯净又美好,甚至想放下世间的一切追随师父而去,可坐在候机室的自己对世俗的渴望又被激回。听着熟悉的WZ话,不知道为什么心会痛起来,WZ是我来来回回将近生活了6年的城市啊,不知不觉中感觉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感情是在无行中渗透的,有时候很讨厌自己这种多情念旧的性格,莫名的就会感伤,尤其信佛学佛后觉得自己这种性格更不好,总是痴和执,总是放不下。

    是啊,我是谁?谁是我?哪个到底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呢?

    登机的时候感觉周围的天很空旷,一些飞机停在候机场上,天边有几片红云,虽然下过雪的天很冷,可冷风中却又觉得很清醒,我有点喜欢上北京的冬天了.

    两个小时后到了WZ,朋友R的妹妹开车来机场接的我,大家闲聊,说到这段时间她家附近很乱,六合彩风靡,社会风气也有点差,他们都不敢睡在自己家里,担心抢劫之类的。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师父再次出现在我心里,是啊想想自己有个师父依托真好,路不会走偏。离开北京觉得距离上离师父远了,可心里的想念反而更强烈,弟子曾经是个违逆顽劣的孩子,您如明灯一样让我顺从,可心里却有点怕,我怕这次之行自己会破皈依后自己坚守的一些戒律,好怕。如果身不由己破了,师父您会原谅我吗?比如饮食上的杀生之类的。

    皈依后自己就基本吃素了,可WZ海鲜那么多,好怕自己克制不住自己。在路上一直在想这次来WZ不知道对与错,很怕自己到了这里作恶业,毕竟坚持了那么久,可这里有太多的朋友,难免会一起吃饭.难免会去娱乐场所玩等,不知道自己的定力如何?虽然学佛后自己对这些东西莫名的淡了,只好求善知识或念佛号来求加持了,所幸的是吃饭的时候除了被他们讽刺打击了一下,也并没说什么还好点了几个素菜。

    我对WZ还是比较了解的,是浙江南方民营经济很活跃,民间资本很雄厚的的地方,从大街上的车就可以看出来,豪华车比比皆是,但精神却落后很多,头几年还好,赌博和吸毒等还没这么猖獗,没想到一年没在,变化这么大,是啊,物质上去了,如果没有精神支柱人们会更空虚可怕。听说很多地方因六合彩的盛行人心惶惶的,什么事情都有,暴发的,欠款逃的,抢劫的等等等,整个风气都很浮躁,自己就想如果这里有师父的正法到可能就会好很多吧,再次意识到师父弘扬佛法的良苦用心。

    是啊,想想自己还是很有福报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听闻到佛法中美好的正法,还遇到了龙泉寺这个好道场,是多么的幸运啊?在善知识的指引下自己不再怨天忧人,开始反省自己改变自己,也从当下作起,开始慢慢找回了自己,阳光健康起来,否则不堪设想阿?

    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觉得这里变化很大,和R讲起来了一些往日的人和事,吃过晚饭后,很想去旧日教书的学校看看,两人开着车到了那里。学校内亮着灯,可能在上晚自习,又建了一些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想想很多年前的自己在这里教书育人,不但收获了一些同事的友情,也和自己带的那班最调皮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偶尔还会接到他们的电话和问候,甚至很多孩子目前也已成家立业了,其实那时候自己年少轻狂,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闹着要当班主任,校长就把最调皮的那个班给了自己,虽压力很大,可后来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下,班级有了很大的进步,挥别他们的时候,自己又那么多的难舍?自己是个好老师吗?打70分还是可以的。

    虽然那时的自己有时候也在台风里度过了一些寂寞的周末。和R说自己其实有时候还是很知足的,尤其信佛后才知道曾经的自己很自私,但却得到了很多,要感恩的实在是太多了。那在成长的路上给过自己很多帮助和很多照顾的人,我又有何德何能呢?给了别人什么呢?还记得那时候同住一宿舍的一个女老师,虽没比我大多少,但却总像一个姐姐一样的照顾着我。自己后来不在那个学校后,却很少和对方联系了。我们没有进去,在校门口停了会就走了,其实很想进去看看,听说很多同事考了公务员都走了,也不知道当年照顾我的那个清秀的大眼睛姐姐还在不在?我也很想念那班给了我很多哭和笑的调皮学生们,想如果他们再同学会的时候邀请我,我就不推托了,见见他们。

    晚上没有事。我和R开着车在街上闲逛,后来R让我开,我说怕,被她笑话,她说那我就再去体育场教教你吧,是的自己是很笨,这个车从2004年就学了,除了自己驾校的教练外,还经历了几个“师傅”,可因自己的胆小总学不会,体育场上没人,因是自动档的自己开起来轻松了很多,但却想起依稀记得上次学车是去年,在湖南C教我和H学车的事情来,现在却恍如隔世的感觉,大家彼此天各一方,也有了彼此的生活和圈子,突然觉得人生真的无常,再熟悉的人有一天都会变成陌生人,可能会再也不相见,心又有了熟悉的痛,我把这种感觉给R讲,说自己太多情,突然觉得“情”就是“苦”,真像很多经书讲得一样,很多东西都是“空”和无常啊。她取笑我中毒太深的同时,又说我这个人其实是很博爱无情的。今天怎么这么多感慨啊?

    接触佛法后确实给了我很多好的一切,我很想给自己的身边人分享,可我知道自己智慧还不够,只有好好修才能做好一个居士的护持和弘法,况且她也是出自基督家庭本身就很排斥,我更不敢讲太多了。

    同时这段时间信佛后开始去思索很多东西,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不知道这种感觉是积极还是消极的?除了按照师父的指引与人为善,多做善事等等去为人处事修行外,总觉得过去好多事情确实像梦一样,很多的朋友都不在身边了,只留下一些记忆让自己发呆,有时候就觉得苦,尤其这些年,自己的工作一直在变动,认识的朋友多,地域的原因,陪伴的少,悲欢离合也就多,很多时候想起都酸酸的。昨天还收到了原来手下销售员的短信说他们几个人聚一起的时候总爱说起我,很想念我,有时候也会收到一些朋友这样问候想念的短信和电话,有的是自己快忘记了,这是自己无情的地方,有时候一些相似的场景,自己又会多情恋旧心痛感慨万千。

    学佛就是离苦得乐去烦恼,要学会放下,可看看自己现在的这个样子?慈悲心是比原来重了很多,可有时候又会用错地方,一个“情”字自己总是会放不下,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很无名缺少智慧的自己,我真的无语,还冒出出家的念头呢,真是有点好笑了?什么情自己能放得下呀?更别说父母了?这么一个愚钝的自己,看来没有办法了,只有好好好学佛,依止善知识,也许有一天自己总会放下,同时也会自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