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2月16日)

(2007-12-17 00:00:35)
标签:

种水仙

花随人意开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1216

成蹊

    “那个花摆在那里会死掉的!”师父这样说。

    “哪个花?”某甲法师跟上去问。

    “水仙花。”旁边有某乙法师帮着师父回答道。

    用过早斋没多久,师父就要去拯救水仙花。我还没摸着头脑:哪里有水仙花呢?一边纳着闷儿,一边跟着师父一行往佛堂走。

    “花随人意开!”师父边走边说。

    “醉翁之意不在花。”某甲法师笑着说道。

    “什么‘醉翁之意不在花’,哪有这个说法?”师父被这句话给逗乐了。

    “摆在这里确实会死掉。”某甲法师拿起佛堂的一个纸箱子说。我一看,箱子里有一些一球一球的东西,这就是水仙花?哎呀,说来惭愧,昨天上晚殿的时候我看见那盒子东西,还以为是供佛的吃的呢。

    “今天放一天就死掉了!”师父有点儿没好气地说。

    护送着这盒子水仙花,一行人又赶到师父的会客厅,看来,师父要在这里“亲自”种植水仙花了。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把盆儿拿来!”师父吩咐某乙法师。

    某乙法师还搞不太清楚要找什么样的花盆儿,某丙法师提醒他说:“要找水仙盆儿。”

    “什么水仙盆儿!就找花盆儿就行了。”师父有点哭笑不得的样子,“要浅的,不能深。”

    “要玻璃的,透明的好看。”某丙法师好像还挺懂的。

    “不玻璃的也可以啦。”师父可能认为他是不懂装懂吧。

    “不玻璃的也可以!”某丙法师朝外面正在去找花盆儿的某乙法师高声喊道。随喜他能够“随善知识容颜而转”,呵呵。

    师父坐在那箱水仙面前,开始工作了。第一步,他先把包在水仙外面的塑料网解开。

    “拿个剪刀吧。贤某法师,师父屋里有剪刀。”某甲法师观察师父可能要剪刀帮忙。听他的语气,他对于自己能想到这一点颇为得意。他素来以观察力强著称,我也真的挺佩服的,至少比我强多了。到目前为止,我对于如何处置这些“一球一球的东西”还完全没有概念。

    刚想去拿,没想到师父不慌不忙地从衣兜中抽出一样东西来。

    “剪刀在这里,你不要去拿了。”师父边朝我们晃一晃手里的“武器”,边说。

    “哈哈,哈哈!”众人一阵长时间的爆笑,某甲法师笑得最欢了。

    “师父技高一招啊。”我赶紧赞叹道。

    “我就说师父‘醉翁之意不在花’嘛。”某甲法师又提起他编的这句词。他平常很重视揣摩师父的意思,不知道他现在猜师父的‘醉翁之意’在哪里。

    师父继续处理水仙花,把那一球水仙花弄出来后,他开始拨掉外面的一层东西。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凑到师父身边:“这个怎么弄啊?“

    “把这个烂的根剥掉。”师父解释。

    “搞不太清楚这个怎么种。”我是从来没接触过。

    “见过猪走路啊。”大家又大笑了。

    “您自己种过吗?”我问?

    “没种过还了得?”师父说。

    停了一下,师父教诫道:“要关心常住的事情。”

    “是,都重要,没有不重要的啊。”我想起师父这两天关于平等心的教授来。

    “都重要。”师父又好像想起什么似的,接道,“另外你们佛堂烧的那个香不行。我以前拿那么多檀香木回来,你们也不用。”

    师父还是批评我们不关心常住的事。

    我们又向师父提起昨晚净人某丁的事。他昨晚十二点又去师父的门前跪着,这次一直跪到凌晨四点钟。师父上早殿才发现他,赶忙把他拉起来。

    “没有毅力根本支撑不下来,昨晚上至少有零下八度。”师父也很赞叹。

    “非常感人。”某甲法师说。早上,发现某丁后,他去拍了一小段录像。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告诉大家不能再这么跪了,再跪别把身体跪坏了。”师父挺心疼的。

    “好的,我今天去给他们说。”某甲法师是乙班的班导。其实,净人同学的希求心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某甲法师的鼓劲儿。某甲法师继续说:“我会给他们讲,种因种得很圆满,善知识很欢喜。”

    “来,我一起弄。”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某甲法师加入,帮师父一起处理水仙花。我在旁边继续拍照。

    “那个芽儿不要弄坏了。”师父提醒说。

    师父又说:“这个水仙花你可以让它早开,也可以让它晚开。”

    “怎么说?”某甲法师边干着边问。

    “温度高它就会早开。”师父解释。

    “贤某法师,今天博客一定要写。师父种水仙花是有特别的密意的。”某甲法师叮嘱我。

    “还‘特别有密意的’,我没去搞今天就死了。”师父不客气地驳他。旁边的人又是一阵笑声。

    我还是不太明白。师父只好向我这个笨徒弟继续解释说,它原先的储存运输是靠泥土保护,而且温度要控制,如果搁在有暖气的屋中,土干掉,没有水分,水仙就活不成了。

    “水仙、水仙,它是水里边的‘仙’,又不是天上的‘仙’!”师父妙语连珠。

    “哦。”我做恍然大悟状。

    既然明白了道理了,就要开始实践,把相机交给别人帮忙拍照,我也加入师父的工作行列。看着别人弄得挺简单,自己搞却不太行,特别是根外的土块儿很硬,很难剥。师父看我笨手笨脚,接过我手里的那一块儿,借助剪刀,几下就弄开了。汗颜啊。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一边做,师父一边继续给我们说明下一道的工序:“等剥去朽根和泥土,还要用水洗,把它洗得干干净净。”

    “好像还要弄点小石子,把它固定住,啊?”某甲法师这一说,我倒还有点儿印象,以前似乎见到过,但从来没仔细留意。

    “‘仙’就比较喜欢干净,呵呵。”师父又发妙语了,好像还挺有玄机的感觉。

    “哦。有道理。”我又做恍然状了。

    这时候,前两天给师父写信的小净人某戊又拿着两纸字进来了。看他的表情,严肃中带着点儿悲壮,与平常笑嘻嘻的神情迥然不同。

    走到师父身边,他把字呈给师父,跪下说:“师父,让我剃度吧。”

    “啊?你写的血书?”师父先看出不对了。我一瞧,可不是吗,这字都是红色的,小净人的手指上还淌着血呢。

    “好,剃度剃度!”师父赶忙一口应承,不敢再说“考虑考虑”了。

    小净人在磕头,不知道听没听见师父说什么。

    “起来起来!”师父又去拉某戊。“剃度!剃度!”

    师父表面看不出来,但内心应该是很受触动吧,要不然也不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好!善根好!”师父拉起小净人,赶紧吩咐他去把手包扎上。

    我和某甲法师唏嘘不已地把字打开,原来是血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着这字,让人有惊心动魄之感。

    “太厉害了!”我由衷地赞叹,并自愧弗如。

    “真了不得,过去祖师大德才干的事,现在咱们净人都干了。”某丙法师说。

    “这帮净人将来不得了。”师父也为之动容,转过头又吩咐某甲法师:“你今天要好好引导了,不能再这样搞了。”

    “是,是。”

    “策励是策励,不能过头了。”师父又加一句。

    “对,适可而止。”某甲法师唯唯地说。

    “过头就容易偏了。”师父再提醒道。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某乙法师拿来了玻璃的盆儿,师父挺满意,又让他去打点凉水来。水来了,在师父的指挥下,大家一起洗水仙。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我本来就想看一看,看你们到底敏感不敏感。”师父对大家说。

    “昨天晚上晚殿看见了,我还以为是吃的呢。”我坦白交代。

    净人某己不知何时进来,说:“我也是。我看着跟百合差不多。”看来不敏感的不止我一个。

    大家又是大笑起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稍停,师父说:“要以平等心去对待众生!”

    我有点儿搞不清师父的意思,难道说水仙也是众生?

    “你不能自己觉得比别人高一等,你就会起烦恼。”师父又说。

我更疑惑了。

    “你要让大家恭敬三宝,但你不能让大家恭敬‘我’,你这个作意就会出问题。如果这样,别人稍微对你有点不客气,你心里就过不去,起烦恼。”

    “师父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问题了?”我问师父。

    “因为你们有这个问题了!你们老觉得我比丘了,居士应该怎么样子,有一种优越感。比如觉得这些比较脏比较累的活儿就应该你们做,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要不怎么叫菩萨呢?”师父开示道。

    “对,菩萨应该做众生牛马。”某丙法师说。

     我明白了,师父是指类似这种弄花的事儿,我们下意识觉得这是居士的事情,所以不管不顾,原来他想指正我们这种错误心态啊。

     我说:“哎,所以我觉得净人了不起。”

    “以后倒过来,我们给净人行堂去。”某甲法师一本正经地说。

    “我发愿过段时间打扫厕所。”我几次想做,都没下决心,今天,我决定正式发愿!

    正踌躇满志,某甲法师发话了:“打扫厕所啊?很好,建议你先从打扫寮房开始。”

    “哈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呵呵。”我也笑,自我解嘲地笑。“好的好的,一定一定。”

    “对,这叫道次第。”某甲法师说。

    停了一下,他看水仙洗得差不多了,说:“这个好像应该用一些小石子固定。”

    “某己,某己。”我第一个念头是指使旁边的净人去,后来一下子反应过来师父刚刚的教诫,赶忙改口,“啊,不,我俩一起去找。”

    与某己拿着袋子一起出去,四处看了看。我本打算在附近找一点,可是发现根本没有合适的。

    “这里没有,得到云水堂工地去。”某己说道。

    我犹豫了一下。今天要写博客,如果不在师父身边,到时候就不好写了。我只好让某己自己去,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又回来了。

    “我在寺庙看到一些出家人不干什么活儿,我就很着急。各个层次干的活儿不一样,但都要干,要不然会心无所缘。当执事的要保证庙里面每天的事情正常、有序、稳妥地运作,每一个任务都能够完成。你没去用心的话就不行。”师父在继续教诫着。

    “这个水仙花好像要刻的才好看。”某甲法师说,过一会儿,他把那个纸箱子拿过来,指着上面的几幅图案,“看到没有,这可以雕刻成各种形状。”

    我凑过去一看,果然,上面演示了各种形状,下面还有简单的文字说明雕刻的步骤。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这个就是我刚才讲的,‘花随人意开’。”师父笑着说。

    “这花有禅机的!”某甲法师又来劲了。

    “呵呵。”师父笑着,不置可否。

    我在想,什么禅机呢?

    “所以呢,你要去体会里边的什么禅机了。”师父说。

    “禅机很深。”某甲法师神秘地说。

    “就送几颗水仙花,原来也有禅机?”某丙法师知道,这水仙花就是前几天拜访师父、给师父提建议的居士托人送的。

    “当然了,看你能不能悟出来。”师父意味深长地笑着说。

    “师父今早第一件事就是来弄水仙花,可想而知这个重要。”某甲法师说。

    “不然就,‘落花流水’了。”师父又幽了一默。

    一边想着里边的禅机,一边听师父和法师们谈水仙花的花期。想了一会儿,毕竟对师父的意思很好奇,就按捺不住地问:“师父,这里边有什么禅机啊?”

    “这个,只可顿悟,不可言诠。”某甲法师道。

    “这个是花,《妙法莲华经》也有个花。”师父给了点儿提示。

    不提示还好,一提示我更好奇了。幸好某甲法师帮我问出来:“莲花跟水仙花有什么不同呢?”

    “莲花呢,因果同时。水仙花,它可以随着我们的意思开。”师父轻轻地说。

    “发心决定我们的始终。”我想起师父《感悟人生》的开示。

    “天随人意了。”师父说得更直白。

    “是啊,你看某戊,刺血写的《心经》,师父马上就答应他剃度的事了,以前都是‘考虑考虑’。这就叫‘花随人意开’。”我笑着说。其实那个跪在外面一夜的某丁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叫愿力主导业力。”师父说道。

    某己把石子拿回来了,一种大的,一种小的。师父一看,大的非常合适,赶忙让他倒出来,开始洗。我一听师父赞叹,就过去拿相机拍照。师父这时候又在旁边说:“所以我说过:你们要去了解;了解才不会曲解,理解才不会误解,才能够产生正解,才能够产生信解。”

    又是一句有禅机的话。为了产生正解,我再向师父问道:

    “刚才您说莲花因果同时是怎么回事啊。”

    “莲花的因与果是同一个时候,莲花开了,莲蓬就在花里面。”师父说。

    “这是《法华经》的密意啊?”我继续问。

    “是啊。因果同时。”师父说

    我想到了一句话:“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在发起真实菩提心的当下,佛果已经开始成就了,只是还没有圆满而已。任何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发起心来,因种对了,不必等到将来事情成功了才算感果,当下已经开始感果了。所以师父强调,要我们年年增上、月月增上、天天增上乃至念念增上,这样将来才可能生生增上。我策励自己:把握住当下,因为在种因的时候,果已经开始出现了。

    大家把石子放到盆里,开始摆水仙,眼看功德就圆满了。这时候,师父继续说,“还有一个,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它要长在污水中才能长大,长在净水中就不行。水仙就不是,它要长在清水中才可以。”

    “哦。”大家应道。

    “所以呢,水仙只能成为‘仙’,不能成为佛。”师父说。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师父的话太妙了。

    “所以,佛也要在‘污水’中才能成就?”笑了半天,某丙法师问。

    师父应道:“要修六度,度众生了。‘五浊恶世誓先入’。”

    “那极乐世界怎么能成就?”某丙法师继续问。

    “在极乐世界还要往他方国土去度众生,还要乘愿再来。”师父回答。

    “像‘忍辱’,在极乐世界就不好修,因为没人惹你。”我说。

    “是,所以在极乐世界修行会慢了。”师父说。

    的确呀,《观无量寿佛经》就讲,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一夜的功德,就胜过在极乐净土修行百年。

    “那花随人意开,结果还成不了佛啦?”某丙法师又问。

    “可以献给佛了。‘花开献佛’,呵呵。”师父笑着说。

    某甲法师接道:“莲花与水仙,也是大小乘的区别吧?”

    “是,小乘要追求独自寂静。” 说完,师父看看两盆花培得差不多了,就吩咐某乙法师,把一盆更好看的拿到佛堂去供,并叮嘱他每两天换一次水,剩下的人则做善后工作。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2月16日)

   

    处处是禅机的培花工作圆满了,“平等心”、“花随人意开”、“因果同时”、“出淤泥而不染”、“不能求独自寂静”,在在令自己回味无穷。其实,仔细想一想,师父一方面是教育弟子,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借花言志”呢。许多人会问,师父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去自己修行了生死,而要忙这么多事情呢?那是因为,师父发的愿是“五浊恶世誓先入”,他要在这个佛法衰微的时代建立教法、救度众生,成就“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