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月10日)

(2007-11-11 00:00:35)
标签:

人文/历史

改变

呵斥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110日)

成蹊

夜已深了,房间里却很温暖,感恩烧锅炉的义工,他们几个也是发心准备出家的。刚来山上时,看起来还很“时髦”,没几个月,就已经变得“灰尘仆仆”了。早上我去锅炉房看时,昨晚烧锅炉的那个义工笑呵呵地点头,戴个长着两只大耳朵的帽子,吓了我一跳。那个穿着不能再朴素的劳动服,除了鼻梁上那只眼镜,没有什么东西能让人认出他是那么年轻了。

岁月改变人,留下的是皱纹;做义工改变人,带来的是“朴素”。

朴素,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美德。上了大学,不等于失去了美德,而只是被其它的东西隐蔽起来了;上山,也不是重新创造出了一种美德,而只是重新启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事情上,不仅仅烧过锅炉,修过水坝、水管,搬过砖头、石头,守过夜,扫过地,就是这些简单的事情,他们就脱胎换骨了一般。甚至,我都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变成这个样子,他烧了一夜锅炉,让我们美美地休息,心情还那么地欢喜,还要来关怀我们的感受。

变化的不仅仅是他们,有的人本来是花枝招展时装脂粉的,如今都已经短发齐耳了,全都还回了本来面目,眼神都变得又朴实,又沉稳,又恭敬。

人好像都拉了平均线,外在的相貌都拉平了,都变成了“山里人”。

曾经学习制作光盘的义工,早已发心成了净人,只等着剃头了。手机早已不需要了,存折也已经不需要了,走着路的时候,更多的是沉思。一个净人,帮助喂狗一段时间了,喂狗的饭菜跟人吃得一样,如果狗挑食不喜欢吃的话,据说他曾经端起来吃了。带狗溜风的时候,就像跟朋友在一起一样,喂狗的时候,就像面对人一样。

今日又有很多人上山来共修,不久也会有很多的改变。佛法,启发的都是人性良善的一面。关键,是要在“山上”,而不是在“市里”,要有一个好的良师益友的环境,要暴晒在善知识的日光之下。

我问一个同学:“当善知识不在身边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他笑道:“我今日刚好重温了师父的一些开示,感觉师父就在我的心中一样,能够得到加持。”

哦,什么是跟善知识在一起呢?

我问:“跟师父在一起,你最受用的是什么?”

他想想,回答到:“我觉得跟师父最相应的还是师父的愿力和做事。师父说,我们凡夫的心,是很难体验到佛的境界的,学了很多理论,都是靠比量推理,没有感觉,所以必须靠做事情,历事练心,去体会佛法,佛法有了,心里问题就解决了,事情也能够做出来,所以事情可以用来检验有没有佛法,事情做不出来,就是没有佛法。”

他停停又说:“师父很慈悲,只有跟善知识在一起,才知道自己的能耐。”

我接道:“只有跟师父在一起,自己的尾巴才会夹起来。”

“对。跟师父在一起,自己的尾巴才不会翘起来,一离开就不行了。”

“对呀,所以说跟善知识需要有金刚心,不能离开善知识,一旦离开,没有人批你,‘我’就会起来。自己有问题时,能有师父帮你指出来,才不会起我慢。”

“对。跟师父在一起时,有问题师父会呵斥,不过我觉得,是由于对善知识的敬畏,慢心不会起来。”

“哦,有没有善知识,关键是能不能得到呵斥,或者严格说是这样,不过,一般地能得到师父的表扬也能得到加持和进步。”我想,很多人是依靠师父的表扬和鼓励提升的。

“也是。师父很善巧,谁该批,谁该鼓励,都不同。前几天某法师在那里,帮师父打印东西,不知怎么地,师父走过去一把把他的手拨拉开了,然后那位法师有点撅着嘴站在那里。师父却回头看看他说‘怎么啦,这就起烦恼啦?’可逗了。”

的确很逗,可以想像当时那位同学红着脸撅着嘴的样子,是师父故意加持他,可能是嫌他动作慢,不过那位同学当然也知道,不过心里要能过关,还不容易。有位同学经常干活还被师父批,师父站在走廊台子上,真地“高高在上”地批他,可是那个同学皮真硬,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还不停地问问题,虽然能挨批,语气却就是软不下来,旁观者看起来简直有点像谈判一样。我回忆高三时候一位班主任——是一位带着老花镜的老先生,花白头发了——老批一个很调皮不好学的同学,因为他老影响大家,老先生批这个同学时总是站在教室前边堂台上,那个调皮的同学老是故意跟到台子上去,老先生就严厉地呵斥他站到台子下边去,必须站直了,目光平视,然 后老先生扎好架势,一批就是一个早自习,目的就是为了大家,也为了挫挫那个同学的慢心。我过去没出家时最初见师父,挺敬仰的,不会想到师父会批自己,可是有次法会中见了面,师父突然问我“你这次是在DVD组吧?”我没反应过来,只回答说‘哦哦。’师父声音很严肃地甩了一声‘注意不要让无关人员进去,磁场会乱。’我稀里糊涂的,因为自己心里边以为跟师父见过一次面而已,接触少,可能根本就不会记住我是谁,回头到了DVD组,才知道说进的人多影响工作,大概也会真地影响机器的电磁场。后来才想明白那是师父在考试自己的根器。现在师父反而不会批自己了,在一起相对久了,自己内心的敬畏就渐渐少了,放逸的漫不经心的,真是不成器啊!不过还是在同学旁边要多练习才行。

同学又讲到:“师父对每个同学会从整体上考量,知道谁该批,谁不该批,有时对你微笑,讲话时虽然是跟大家讲,但是也会对着你,就是要跟你结缘。以前刚开始跟我结缘时就是这样,明明有些话是讲别人的,却冲着我笑。我见师父讲到贤某居士也是这样,师父说‘一般设计师只擅长粗线条的,不喜欢细线条的,他是粗的会,细的也会,对周围山上的环境配合得也很好,这个表明他心里边已经融入到团体里边了,对团体比较认可了。所以,除非原则性问题,一般的分歧我都会让着他。’所以,我感觉到师父的那份爱才之心,就是培养跟他的那份善缘。”

回忆师父的很多公开开示也是这样,面对初接触的信众时,讲法主要从理论上阐述,虽然也直指人心,但很少能感受到是在讲我们的某一个人,只有对学得久的老同学,因为都特别熟悉了,才会毫不客气地指出内心的问题,修学上的误区,目的是使大家有真实受用。老同学也有人讲,“像我们这样听道理听多了的人,只讲道理不行了,都疲了,就得直接批,否则心都不动。”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师父的直接加持和指点,有比较强的信心和承担心的人,才会有这个福报,因为对我们末法时代的有情来说,深入禅定而开悟的层次不太容易达得到了,持戒修行乃至往下进一步的延伸,就是历事练心是一种比较当机的方式,通过做事可以来加深跟善知识之间的业缘,来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并尝试着渐渐去改善,所以谁发心承担师父欢喜的事业,谁就拥有比较多的机会得到师父的指导,单单是能让师父问一问自己的情况,由于是具备功德的善知识的忆念,都可以让我们得到无形中的利益,比如非人不会损恼,皈依的落实点就是落实在善知识身上,就像世间人找到达官贵族做保护伞一样,旁边的人都会退让三分,我们有了善知识做保护,非人自然也不会随便来干扰,除非自己依师不如理,或者弃舍善知识。今日有一些参加师父博文编书的义工来开会,交流时就有相应的体会,因为能感觉到自己是在直接为师父做事,所以能够直接地忆念到师父,并且做事时能够去想师父喜欢这件事情怎么做,此中的一份份用心,做弟子的资粮都在分分增长,当然师父也会经常忆念到大家的身心状况,对我们就会比较了解,并存储到师父的识田中,在无限生命中肯定更容易得到善知识的指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