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2007-10-28 00:00:41)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寺院报道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

清晨薄雾缭绕,雄伟的凤凰岭犹如人间仙境。今天是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日)法华法会第一天。虽然细雨纷纷,但来参加法会的信众和义工络绎不绝,和龙泉寺历届法会相比,毫不见少。为配合法会顺利举行,凤凰岭景区门口还特意增派员工值班。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清晨6:00整,法师带动大家晨起缘念,教义工们学习在法会中用心。

法师说:“以前都教大家怎样观功念恩,今天我来教大家怎样善巧地观察他人的过失。”

法师先给大家分享了上次法会的一个故事,有个皈依的信众原来有个非常珍贵的法名,不想更改;而龙泉寺对皈依信众的法名又有规定。负责皈戒登记的义工很为难,找到法师,最后,事情顺利解决了。如果那个信众的心愿得不到满足,她可能会抱怨寺院的制度、抱怨法师不慈悲、抱怨义工不配合..…..在这种状况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关注的对象都是外在的人、事,没有与自己的内心挂起钩来。

做任何一件事,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无论原始社会,还是都市丛林,我们学习的都是如何面对外境,而常常忽视内心真正的希求,无法将外在的境界拉回到自己的内心。孔老夫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什么孔子看到别人的不善而能改正自己呢?这二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我们在看到他人的过失之时,心是什么状态?

法师举例,一个不抽烟的人,面对烟民抓耳挠腮、萎靡不振的状态,不会想到对方在犯烟瘾。如果自己内心没有这个种子,是观察不到外境的,从佛法的业果法则来看,一切外境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观察到别人的过失,内心一定有相应的东西,有烦恼的种子隐伏着,外境只是引发的因缘。法师鼓励义工,在法会中,一旦看到他人的过失时,写下来,多看看,想一想: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能这样善巧地观察他人的过失,并学会反观自心,找到内心的问题,就能把自己内心的烦恼一个个去掉。

 

带着从法师开示中获得的感悟,义工们开始工作,身着寺院准备的各色义工服,穿梭在这古老的寺院,如道道风景线——白色疏朗,如天边的一轮皓月,用最温柔的光抚慰迷乱的心;蓝色深沉,如幽深的大海,用最宽广的胸怀,承载映照洗涤着五蕴集成世间;红色热情,如灿烂盛放的花朵,用最真诚的笑脸和至诚的心,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归客;橘色温暖,如跳动的炉火,用永久不尽的火焰,温暖着孤寂无依的灵魂;黄色明亮,如闪耀的太阳,放射着无所不在的光明,牵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

 

上午8:30,法会安排授皈依和八关斋戒。考虑到清晨细雨,室外寒冷,皈戒仪式临时改在德尘居佛堂。

龙泉寺为信众授皈戒仪式,每次都有详细的课程安排,先由法师为大众讲解为什么要皈依、皈依的内涵、皈依后应该如何学习,让大家了解皈依三宝、持戒的殊胜意义,然后再由师父正式授皈戒。此次法会也不例外。

法师说,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佛的功德在于他能够调伏自他的烦恼。他讲了《阿含经》中的一个故事,佛世时,有一个婆罗门因为自己的哥哥随佛出家,对佛生起瞋恨,就跑去谩骂佛。佛陀安静地听他骂完,然后对婆罗门说:“如果你在家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要待客,而客人并没有来,那些东西最后归谁呢?”

婆罗门回答:“当然还是我自己的喽!”

“是啊,”佛说,“你刚才对我的谩骂我不接受,所以它们也都归还给你了。”

法师说,佛陀不会随着他人的烦恼而改变自己的内心,更进一步,佛还教导我们调伏内心的烦恼。众生处在深重的生老病死等大苦中,佛出现于世,正是因为我们的苦难需要解救,烦恼需要调伏。而佛是唯一彻底解脱了烦恼的人,所以要皈依他。

那么,佛靠什么来解救我们呢?靠法。佛陀说苦集灭道四谛法,告诉我们痛苦的来源和真相,以及解决苦的方法。我们感受到的苦来源于我们的烦恼,而烦恼来源于内心的无明和由无明带来的我执。无明是什么呢?就像在一间黑暗的房子里有一团绳子,我们会由于黑暗而把绳子误以为是蛇,并因此产生恐惧等错觉。如果把灯一打开,房间变明亮了,马上就会看清这原来是绳子,而不是蛇,恐惧等感觉也就随之消失了。所以佛说法,就是为了让我们破我执、破无明,认清烦恼的相状和起因,最终用佛法消灭烦恼。而调伏烦恼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

法师说,皈依佛,按照佛法修行,就要依靠僧宝。从狭义讲,所有的出家法师都是我们皈依的对象;从广义讲,同行善友都可以视为僧,因为他们是帮助我们修行的助伴。对于初发心、初皈依的信众,更需要依靠同行善友的力量。我们就像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没有进步就相当于考试没通过,始终升不到高年级,这样就要补考。而同行善友就是最佳的补考机会,只有经过了同行的考试、通过了历练和转心,才会进步,才会感得师长的摄受。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正授皈依开始了!随着红色长袍的一角闪过通往佛堂的楼梯转弯处,众心归向的师父缓步从二楼走下,信众内心的欢喜是无法言说的!只有看到师父,我们才会领悟到皈依——它是我们内心的深刻需要!是我们生命最真实、最本真的趋向!皈依三宝,不是任何外在的要求,而是我们对光明、温暖、自由、快乐的恳切呼唤,是我们无限生命的永恒追求!佛菩萨是因为我们内心的需要而出现于世的,如果我们没有渴望解脱的深切诉求,佛菩萨就没有出现的必要。善知识也是如此,他应我们的需要而显现,他是我们心灵的皈依处。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就会和善知识心心相印,和佛菩萨息息相通,就会明了:成佛,是我们自身的需求,佛菩萨和师长,就是帮助我们实现心愿的贵人!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皈戒仪式结束后,法师接见了今天新皈依的信众,解疑答惑。

过程中,法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学佛是生命意义的整体提升,就像古人讲“读书要明理”,学佛不是学文字,是为了探究人生的真正目标,不是学一招两式就可以的,不要想一天吃成个胖子。人生的苦来自烦恼,而要离苦得乐,就要通过学习知道方法,而且要花时间去努力实践。烦恼、习性的调伏,需要拼命地磨练,就像古人习字,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其中,最核心的,第一要有个好老师;第二,周围要有一群同行善友。

学佛路上,我们都像幼儿园的小孩,要学会听话,跟着好老师、跟着同学好好学,凭着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经过学习,启发智慧,以智慧来抉择业果,一点点断除过失,一点点圆满功德,真正发起利益别人、利益众生的心,“爱自即是众苦因,爱他则是完善根”,生命中的快乐会越来越多,人生的方向也越来越明确。修学佛法,内心真正相应,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下午1:00整,信众们井然有序地在龙泉寺西跨院外排起了长队,安静地等待入场。已经入秋了,又下了一场雨,山上的气温又下降了,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减弱大家亲近佛法的热情,今天第一天参加诵经的居士,超过100人。既有年迈的老人,也有年幼的孩童,连寺里收留的一只小狗,也跑来“随喜”大家。

下午1:30半,诵经正式开始,“……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念诵声响彻寺院,回荡在山谷之中。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晚上是碟片导视,法师组织信众观看师父的开示,使大家深入法海,闻思法义,获得心灵的提升。

 

在法会中还活跃着仁爱基金会义工的身影,基金会为河北灾区组织的专项衣物捐赠活动展开啦!仁爱基金会在北京城区设立了仁爱心栈,其中一个仁爱心栈收到的捐赠以及民政局支持提供的5000件衣服已经送到龙泉寺大停车场,帐篷也搭起来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将衣服陆续运送过来。所有的衣服都将分类打包后送往灾区。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从今年十一的楞严法会开始,龙泉寺法会成立了文化部,邀请书法大家现场书法作品和结缘。史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大书法家,法会中,义工和他沟通:“现在社会都是金钱交易,尤其是您这样的书法大家,在这里免费作画和大家结缘,您是怎么考虑的?”“钱是很重要的,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需要钱,但是钱不是万能的,人和人之间的缘分不是钱能够买得到的。”史老师毫不迟疑地说:“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教育跟不上,人心没有归依,对佛教理解的很少。这是善事是有利于人民的事情,如果人人奉献一份爱心,社会就会越来越美好。”请史老师对大家讲一句话,史老师神色凝重,沉思片刻“‘上善若水’如果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够做到调柔,则各种矛盾都将不复存在,社会和谐就真正实现了。”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龙泉寺)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报道(一)

 

夜幕降临,又一天结束了。无论是充满法喜,还是因境界而带来一些烦恼,这一天都值得每个人细细回味,它是我们无限生命中一级进步的阶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