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三国会议共业 |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0月25日)
成蹊
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一个人的力量没有一群人的力量大,别业的力量没有共业的力量大。不论我们赖以生存的器世间,还是有情世间,都在告诉我们这个易懂而又深刻道理。
佛陀出世的目的,正如经论中说:“佛初发心,中集资粮,最后现证圆满正觉,一切皆是为利有情,故所说法一切亦唯为利有情。”
中国佛教协会前任会长 赵朴初居士,就是一位掌握佛法精髓的大德,尤其是读过他的文章、讲话、各种诗词之后,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大乘佛法的味道,不禁引人沉思:人生的意义何在?自己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十次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大会就要在明天开幕了,今天是与会代表报到的日子,下午 4 :00 师父要和中方的联络委员开预备会,下午5 :00 要举行中韩日三国联络委员会议,会议将由师父住持。
此时,我们不由得再次记起这位老人的话:“三国佛教徒和三国人民自古以来有着悠久、深厚的亲缘关系。三国山水相连,文化习俗同源,宗教信仰也一脉相承。许多纽带把三国密切联结在一起,在所有这些纽带中,有一条源远流长,至今还闪闪发光的纽带,那就是我们共同信仰的佛教。我曾送给它一个名字:黄金纽带。这条纽带史自有来,回溯历史,佛教在中韩日三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媒介的作用。可以说,佛教上的合作与交流是中韩日三国文化交流史上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朴老的话,彰显出了共业的重要。
在谈到共业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重要性时,师父不急不缓地道出了其中的深意。
师父说:“佛法的弘扬,最核心的是信仰,外围是文化、慈善。首要的靠教育——僧俗的教育,出家人和居士的教育。教育必须要有体系,不是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种教育不行。教育要有针对性,包括我们去引导人、度化人,都要有针对性。没有针对性,打比说,我们常常说,这个山上面的树苗全部都烧火了,那么我们要去把那个剩下的树苗救活,我们只能一棵一棵地浇水,并且必须天天地浇,那个树苗才会有希望。如果我们普遍去搞的话,不仅树苗全部都会死掉,我们这水也会全部都浪费掉。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力量都是有限的。其次,世间上的人对佛法的需求是太多、太大了,但是,我们怎样帮人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利益到什么程度?他真正能不能转心,这个才是比较关键的,否则我们帮助人,他今天觉得佛法不错,明天不一定会这样感觉。如果可能,我们能够在僧俗体系里面培养一批真正对佛法有虔诚信仰的人,人到中年以后,各方面的思想、事业等就会都比较成熟、稳妥了。这么去做,他不仅在佛法的福德、智慧资粮方面能够积聚,同时真正能够做一些事情出来。第三点就是能够为佛教的人才培养、弘法、俗众护持建立起来一套模式。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网络的时代,各行各业、所有的一切都要象网络一样,否则就是没有力量,这是肯定的!它的发展要网状化,要联成一体,孤立的肯定没有力量。社会上面,不管什么宗教、什么文化、什么团体都很强调这一点。这一点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共业的力量。联成一体就变成共业。如果我们所做都是各各不同,别业去做,那力量就弱,注定要弱!肯定是弱的!”
是啊,靠共业才能广利群生,但是一般人不容易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弘法的热忱不够,只愿意自己在家里拜拜佛、念念咒、读读佛书,对着虚空发一些惊天动地的弘深誓愿。当面对具体的人事时,谁敢真正来承担责任呢?
信仰是根本,今后要深深地栽培信根啊!
有了这方面的认识后,我又有了新的疑问:“什么是总体呢?”
师父回答说:“像一个人,眼、手、脚等各有作用,可能会不完全听心使唤。不该看的看,不该听的听,不该做的做。虽然有宗旨理念,但很难按合理的程序去做。这个很难要求别人一定要做到,我们应考虑如何真心地帮助人。我们做事不是只对眼前一人,而是对共业的判断和把握,每一个境界都会影响整体,关系整体中的每一个人。”
“别人做错了事情,我们的反应很重要。事来,必须马上反应,靠的是现量功夫。内心有准备,境界来时才会有把握,至少不会用错心。即便事情把握不好,至少可以讲道理。否则,就会情绪化,批评人,不讲道理,因对方起烦恼做错事而自己跟着起烦恼等,都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有的人道理明白,事不一定搞得清楚。佛是两足尊,不仅懂道理,又能做事。”
佛陀是一位既明白了道理,又会做事情的人,他是怎样弘扬佛法的呢?
师父沉思了一会,望着窗外的虚空,好像在勾起了昔日的回忆一般,深情地说道:“佛陀与他的十大弟子,朝夕相处,缘很深,靠这种共业的力量,可以将佛法广弘住世,并且流传后世。春秋诸子百家,大多是单传,传几代就淡没了。佛教的不断推广就是靠共业,所以教法的建立需要组织化。当然,佛教延续到现在,需要在内涵上挖掘、充实,并发扬光大。若不能继续把握根本,大乘佛法的精神就会渐渐淡化,整个佛教就会变成空壳,仅剩下大建筑、大组织等外在的表象而已。严密的组织也是共世间的,佛教与世间的不同之处是所求不一样。”
今天真是个忙碌的日子,上午9点30师父和一诚会长一起到国家宗教事务局开会。
下午13点,师父和我赶到京都信苑饭店稍事休息,四点还差十分的时候,师父已经坐到了三楼的会议室。师父做事就是这样准时,对时间有超强的念知力,这也是对大会的重视,对与会人员的尊重。
中方其他的委员陆续来了,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听说老法师已经八十多岁,一早从山西赶过来,却毫无倦意,精神好得很。以及四川的永寿法师、广东的明生法师、上海的觉醒法师和照诚法师、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那仓活佛等。
作为中方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师父请各位联络委员审议这次北京大会的日程安排、三国要签署的共同宣言和协议书,征询意见。大概因为这些文字已经反复琢磨,大家很快达成一致,不久就散会了。
师父回房间换袈裟,准备主持17 :00 举行的三国联络委员会议。
师父说:“三国会议从1995 年的第一届到现在的第十届,三国代表在各种场合都会搭衣袍,这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
17:00,三国的联络委员就聚齐了。
会议在一间名为“欧洲厅”的会议室举行。在明亮的水晶灯下,师父和中方的其他代表坐上首,右手是韩国代表团,左手是日本代表团,新朋老友围坐在一起,共话佛事与法谊,气氛和谐融洽,充满包容与友善。
会议的议程是商定日程、共同宣言和协议书,因为有语言的问题,师父讲话的时候,要先为韩方代表团翻译成韩语,再为日方翻译成日语,四位翻译各据一角,你一句我一句,还比较有秩序,但是花费了很多的时间。韩国代表团首席代表是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的弘坡长老,日本代表团团首席代表是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会议理事长小林隆彰长老。韩、日方代表发言都强调了这次北京大会作为第十次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因缘殊胜、意义重大,都追忆了三国会议的倡议者和发起人——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今年恰逢赵朴初居士诞辰 100 周年。
会议举行了将近两个小时才暂告一个段落。
接着,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与三国代表团主要人物见面,考虑到时间比较晚了,在座的有许多都是年纪很高的老法师,蒋局长致了简短的欢迎词后,便邀请客人到宴会厅出席晚宴了。看来,在任何时候,都要应善观缘起、突破个人中心主义、多为他人着想。想起师父刚才在会上,总是耐心地等各方表达完了才开讲,印证的也许就是这样的境界。
晚宴由觉醒法师主持,蒋坚永副局长、明生法师和韩国代表团团长智冠长老、日本代表村主康瑞长老先后致辞,一致赞叹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十次大会的殊胜因缘,忆念赵朴老等先德的无量功德。
宴会后,根据师父的提议,三国联络委员又回到欧洲厅,并在那里签署了此次会议的协议书和共同宣言,文件签署完毕,师父拉起韩国的弘坡长老及日本的小林隆彰长老的手,三国法门兄弟的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突然想起师父每每禅坐过后会跟我们感叹:“佛法真美呀!”
我想这种殊胜美好的感觉是一种自利利他的法喜的最自然的流露吧。
恩德归于慈悲伟大的佛陀,若没有佛陀的教法,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不会有缘聚首于这样明亮的灯光下。
甘露灌顶似的舒畅!参加三国会议时,我不断地问自己:“你在做什么?”现在师父的话给了我清晰的答案,心灵的航向得到了善知识的指引,不再因为纷乱的外境而迷惑。看师父处理会议中的常规、突发事务都能够有条不紊,其中的原由,渐渐看到几分。
龙泉寺略记:
晚上:众比丘和合诵戒;
白天:同学们布置“九一九”法会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