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0月27日)

(2007-10-28 00:00:43)
标签:

人文/历史

侍师外出

关心

义工心得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027日)

成蹊

前几天得到师父的通知,让我跟师父去南方一趟,因此昨天晚上与师父一起回到了龙泉寺。由于我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中国佛教协会,平时很少回来,所以很想念寺里的同学们,下车后见到几位同学,大家一起搬车上的东西,感到非常亲切,就像见到兄弟一样。师父曾经说过:“你们这些同学,彼此之间比亲兄弟还亲。”我们前面这批出家比较久的同学,相处已有五年左右的时间,有的是在家时就在一起学佛,最长的已是十余年的老朋友了。大家相处愈久,彼此之间就愈了解,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帮助,乃至于可以推心置腹地切磋琢磨,分享修学的心得,传递经验。有时候虽然也会有一些磕磕碰碰,但大家会依法调心,有时在摩擦、碰撞后再经过坦诚地沟通,反而能够加深彼此间的缘份。大家正在一起实践佛陀在戒律中的教诲:“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我这次回来就得到很多同学的关心、帮助与问候,由于山上降大雾,比城里要冷很多,同寝室的一位法师见我穿的少,在上早殿前拿给我一件厚衣服,告诉我千万别感冒了,随师外出要是生病了就很麻烦,我马上就穿上了,果然很暖和!上午他还给了我一套新的保暖内衣,说:“你带上,到了南方要是热了就脱下来。”我说:“那你怎么办?”“我在龙泉寺,你不用担心我。”他见我的棉衬衫领子比背心还低,就告诉我:“这样不好,上次世界佛教论坛我跟师父出去就是这样穿的,被师父修理,外面的衣服要比里面的高才行,我这件新内衣领子高,你穿上就没问题了。”幸亏有这位法师告诉我,不然的话我还以为自己的审美标准是对的呢。看来连吃饭、穿衣都要有人教才行啊!修学佛法离开了善知识怎么可能有成就呢?
    快出发前,我到师父房间,问:“师父,您有几个包?”因为我要带笔记本电脑,还有其他东西,共两个包,我看师父也要带笔记本电脑,好像还有一个行李箱,所以来问师父,好估计一下我的工作量。师父半开玩笑半呵斥地说:“怎么这么罗嗦!”我吃了闭门羹,只好吱呜地回应:“师父,那我先回去了。”得到师父的加持,当然是好事,师弟间的缘份到了,才能这样加持,否则天天对自己客客气气的,就不容易进步了,但师父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还不是很清楚。幸好给我衣服的法师也在场,他回来后帮我解读了师父的意思:“师父是告诉你,他的东西可以自己来拿,你只要拿好你自己的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发心拿的话也可以。”
    我想起了一个公案,有一个小沙弥承事一位老和尚的时候,由于年少不懂事,总是把好吃的留给自己,把差的给老和尚,可是每一次老和尚都说:“这是对我好,这是对我好。”小沙弥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老和尚为什么这么讲。有一天他就反过来,把好的送给了老和尚,老和尚说:“这是对你好,这是对你好。”亲近师父越久,对师父的内心了解就越深,师父让我们做事也好,还是受用一些物质的东西也好,他内心的操守是很严的,是不为物欲所动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所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今天是龙泉寺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法华法会的第一天,师父上午为大家传授皈依和八关斋戒,由于下雾的原因,为了赶下午的飞机,师父传授皈戒的时间比较短,并提前用了午斋,然后和我坐上佛协司机刘师傅的车,11:15出发,12:15到达首都机场,乘坐深圳航空公司的ZH9560号航班前往无锡,参加将于明天举行的“无锡灵山书院暨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仪式”,以及“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筹备工作座谈会”。
 由于航班晚点,直到14:00才起飞,15:35到达无锡,我们下机后即乘车前往太湖饭店。无锡祥符寺住持无相法师、吴国平居士在太湖饭店热情地接待了师父,师父向主人赠送了感悟人生的DVD光碟以及新出版的博客文集。主人告辞后,师父马上就打开电脑,上网看博客,并吩咐我先回去写今天的博客,免得晚上弄得太晚,影响明天的活动。我启白师父后,就到室外去拍一些照片。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7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7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7日)

 

无锡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从机场到太湖饭店的路上,就可以领略到这座古老而又新兴的城市的自然风光。江南水乡,自然有与北方不同的特殊气质,尤其是本次活动的所在地,我们居住的太湖饭店,就位于太湖边,是一种森林公园式的环境,一座座以珍奇草木命名的二层小楼点缀在太湖边的丘陵之中,连这里的空气都充满了青草的气息。我默默地把这些美好的景物,湖光山色,花草树木,楼阁廊宇等观想供养佛菩萨,善知识,对于初学者,供养和随喜是快速积累资粮的方法,要常常去用啊!如《菩提行经》说:“端彼摩尼恭敬心,用奉供养于如来,及彼清净妙法宝,佛功德海量无边。世间所有诸妙花,乃至妙果及汤药,所有珍宝澄清水,悉皆奉供而适意。山中之宝及众宝,适悦树林寂静处,蔓花庄严树光明,结果低垂枝[橠-多+可]橠。人间天上香涂香,乃至劫树及宝树,池水清净复庄严,鹅鸿好声极适意。谷自然生非所种,别别庄严而供养,等虚空界量广大,此一切有悉受用。我今所献并子等,供养最上佛牟尼,为我不舍于大悲,受彼最上之供养。”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7日)

 

见闻觉知 <wbr>同师共学(10月27日)

 

当我想到这些园林,树木,美好的环境时,内心里又在思考另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出家人,只要持守好佛制的戒律,就会有很大的福报,下一生要想得到这样的受用是很容易的!如果我下一生投生在一个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家庭条件又很富足的地方,但是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善知识、善友,我的生命将是怎样的呢?记得师父曾经说过:“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无道心。”好好修道,一定会有衣食,但有了衣食却不一定能够修道啊!这一生学佛、出家、修行,下一生一定会有福报,但有了福报能不能再学佛、出家、修行呢?不一定,要看有没有智慧,能不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
    师父在昨天晚上回来的路上也说过:“金钱、物质、财富,这些都容易积累,智慧则不容易积累。刻意去积累财富,容易走入迷途,智慧是要靠长期修才能修成的,不是有了钱就会有智慧,我从来不在钱上面而努力,也从来不为钱而发愁。”师父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越品越有味道,慢慢品味,就能够慢慢解读师父的心,能够慢慢地知道一个大乘行者是如何面对物质、财富、名利的,也能够慢慢地看清师父带我们所走的路。
    附件:《义工心得》
    早晨7:00踏出家门,浓雾和细雨迎面扑来,清新湿润的空气包围着我,精神为之一振,好清凉的世界啊!
    心情轻松了许多,刚才我的心情好像还很沉重,也许是心情的突然变化让我警觉。打着伞、踩着水花,向车站走去,一路细细体会着心情的变化。
    定的5:00的闹铃居然没有叫醒我,6:30在家人的提醒下才惊觉,啊!赶紧起来,洗漱,收拾要带的东西,心里头有些懊恼:都是昨天的事情把我的心情搞坏了。
    我们单位的杂志定期出版,本周一定要完成一切校对排版工作送印厂的,也正是由我负责办这件事情。周四周五最后两天,如果不是一件突然的事情,应该圆满完成工作,就会很从容的来参加法会了。昨天一早,第四家校的小样已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需要最后的校对,还有两篇迟到的稿子需要修改,目录的英文还没有翻译。这时一同事突然说要我到石景山区帮他办件事情,并且只有我去,来回一趟要大半天的时间。我脑子里飞快地算了一下,本来这些晚上下班之前要交给设计人员的,可现在只有半天时间,无论如何也干不完了。
    我是这个事情的负责人,因为自己的原因拖延别人的时间,我内心很沉重。从石景山回来,已是下午6:30,我把大部分的稿子送到设计人员那里,回到家有8:00多,很疲惫。我和爱人说:“我明天不想去法会了,心情不好,反正在山下可以学习广论,一样的。”爱人说:“你既然答应了,还是去的好。”我嘴里答应,但心情已不是很愉快了。
    公共汽车在雨中行进着,两旁的树木庄稼和浓浓的雨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展开着、延伸着。。。
    今天晚起应该和昨天的心情有关系,想到这里,突然意识到这两天的心情应该和这一周的心情有关系。自从上周报名参加本次法会文宣组义工,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工作计划,不希望有差错。想想这几天为了自己赶进度,我强迫设计师晚上加班,早晨要把小样送到我的办公室,他都两天没有好好睡觉了。同事和我说话我也没有心情理她们;心情急躁,说话口气命令语很多,已经引起和我配合的同事的不满,可我也并没有在意。一件一件事情历历在目,啊!好可怕啊!不知不觉自己已经造作了多么可怕的恶业,造作了和同事的违缘。如果不是今天的冷雨和反省,我还不会去观察自己的心相,还以为自己对法有很大的希求心,还在自我肯定呢。
    我实际变得更希求法会,而忘记了法!被妄念紧紧的束缚,因此心情沉重的不得解脱。在求法的路上,我们应该像勇士,精进勇猛,更应该学智者,细心观察,时时审视自己的心相。
    法师说法会是以法会友、对境练心的好机会。一个是法会的因缘殊胜,在寺里可以让我们的心得以宁静,通过强烈的对比,正可以照见在世间的烦恼的心相,二、透由法会当中的事项、境界对境观心。参加法会,我们不仅要获得暂时的心灵的宁静,更要求得永久的解脱。
    这时凤凰岭的群山出现在眼前,凤凰岭、龙泉寺、同修们!我又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