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10月6日)
成蹊
用完午斋,师父准时出门,路过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像时,师父恭敬的作礼三拜,祈求护持道场清净,僧俗二众修学顺利,也祈求接下来的菩萨戒法会圆满举办。


11:30,广化寺两位法师送师父往厦门机场。法师在车上汇报了有关佛学院近期及未来的一些思路,师父非常赞叹他们的发心,给予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在不足的地方加以指正,同时分析了国内佛教发展的形势及各地佛学院现今的状况,让法师了解大缘起后,在发心上找到精准的支点,更好地开展工作。
13:50到达厦门机场,准备乘坐港龙KA603航班飞往香港。本来应该15:00起飞,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航班延误了一小时十五分,到达香港时,已经17:15了。香港的觉真法师、宏明法师和新加坡的学航法师在机场迎接。18:50,我们到达并下榻红勘海逸酒店。





19:00,在酒店二楼海逸轩参加晚宴,由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主持,长老与师父的关系非常友好,刚一座下就拉住师父的手不放,向周围的大德法师们介绍师父:“这是学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朴老当年就说过,这个年轻人以后肯定会有出息,有大作为,是佛教栋梁之才。”宴席上觉光长老致词,并预祝“两岸四地佛教弘展研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由于台风的关系,从台湾飞往香港的航班取消,台湾代表团的成员们大多只能明天到达。
……
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不能很好的像其他同行一样,欢喜去亲近师父以及高兴的承担,总是躲到一边最好不让师父看到。但是,师父对我的那份关注却丝毫没有因为我的疏离而有所忽略,反倒更加用心帮我,就像这次随师参加香港佛教界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吉祥大会”及“两岸四地佛教弘展研讨大会”。
师父专心修改明天上午的发言稿,房间里很静,灯光也非常柔和,都四年了,发觉还是对师父缺乏基本的信心,内心从酸楚转移成内疚,内疚又转化成歉疚,是自己的师父,怎么就……不知不觉想起了前两个月与同行有过一次深入的探讨。
刚到广化寺的第一天开始,就与这位同行结下很好的缘分,不知为什么,彼此都觉得对方以前好像在哪里见过,但又想不起来,后来聊了聊,才知道我们都来自同一个地区,算是老老乡,非常的巧合。聊一聊就从广化寺聊到龙泉寺,聊一聊就聊成了师兄弟,也聊成了戒兄弟。
那天下午,我特别跟他谈到了这方面的困惑。
“对师父的感觉与信心上不去,怎么办?你为什么会对师父那么有信心,看你在师父面前非常自然,我却一直有拘束感。”我问道。
对方没有回答……
“真的,你看我该怎么办?”我继续问道。
“你是知道的,最初我也没有多少信心,或许起点比你高一点,较容易走了上来。”停一停后对方继续说道,“我是从生活中的点滴去体会师父对我的恩德,以便使我的信心得以增长,有的事情你可能也知道,不过再说一说你可能会有一些感觉出来。”
看着他,非常专注的用心听他说。
“刚来的那一年,非常冷,你还记得吗?像我们都是从南方过来,一下子不太适应,那时我周六周日坐在大殿门口,就是现在田居士坐的那个地方,也是跟游客结缘香,同时也看管各个殿的香灯与卫生。有一天,当我收拾好后回到寮房休息时,竟发现床上放着一条新的厚毯子,问同行才得知是师父叫人从佛协捎回来特别给我的。你可能会觉得给的是我而不是你,触动不了你的内心,但你可以想想看师父对弟子的那份关心。一条毯子并不值几个钱,或者说再冷一点,库房的同行也会统一的帮大家加棉被什么的,但你可以用心体会体会,就会知道毯子早一天跟晚一天在你床上出现,或者是由谁给你,那份感觉是不一样的,它代表的是不同层面的重要缘起。”对方慢慢的看着我在说。
我在认真听,试图在找寻一条通道,趣入他的感觉,也希望能走出迷离之网,能更好的生起对师父的信心。
“又过了一年,有人供养寺院一部车,师父有时就会叫我开车送他到佛协,刚开始非常紧张,有时会问师父坐我的车害不害怕,师父总说一句话,‘业决定一切’以前很简单的认为,师父造的都是善净之业,肯定不害怕,就算我开车技术差一点,也一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又不一样理解这句话了,可能是我的非理作意,‘业决定一切’蕴涵着一份师徒的承许,那就是我是你的师父,无论你再差也是我的徒弟,有责任陪你一起成长,坐在你的旁边就有能力安顿你的身心。或者有更多的意思我还不能理解,在这期间,师父亲自从报纸里剪下不少关于新手如何开稳车、刮风下雨下雪下冰雹如何把车开好,从日常的保养到如何索赔等等,那时觉得有很多的信息根本用不上,从来就不曾想过出车有危险性,师父让我了解多一些知识以便万一时可以应急,现在想想真惭愧,‘游子怎知父母心呀’!明天拿出来让你瞧瞧,你可能就会有一些感觉了。”
“又过了一年,我的母亲从家乡过来看我,要知道我与母亲差不多四年没见面,出家的事她一直想不通,这事你是知道的,那天还是你陪我开车去接的,回到寺院是吃不上热饭菜,就索性到一家素食馆先吃完饭再回寺里,顺便有多一点时间跟母亲谈谈话,发了个短信请示师父,师父马上回了短信‘饭慢慢吃,话慢慢讲,车慢慢开’,我递给母亲看,母亲当时就非常感动,话题就从师父是怎样的人开始说起,然后是跟我一起生活的同行……在去接母亲之前我一直担心不知该与母亲谈些什么话题?也做好了挨一顿骂的准备,就因为师父几个字的短信,所有的担心都变成多余……至今为止,偶尔会与家里通个电话,母亲有时会打趣我,叫我回家过日子,但每次肯定都会叫我转达对师父的问候。”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今年。”
刚要往下说,一位净人走了过来说:“法师,××法师叫我转告你,麻烦你出车一趟接客人,时间有点急,动作稍微快点。”
“改天我们找时间再聊。”对方起身后就与那位净人走了出去。
那天晚自习,我看到桌面上压着一张小字条,上面的字也很小“××,有一天,你或许能体察到师父的那份善、那份巧,你就会理解到师父的那份慈、那份悲,那时你就能在师父的言谈中、举止里读懂什么是佛法。”纸条的背面有一行更小的字“信心的来源——很有可能是良心”。
一闪而过的情景被我牢牢抓住,把它当成今天侍师的感悟文章。
正在这时师父问我博客写成怎样了,我答到:“可能还得两小时吧。”
“那回你自己房间去写吧,速度快一点,文字简单一点也可,写完后早点休息。”师父说道。
“好的,师父,那我先过去了。师父您也早点休息。”
走进自己的房间,按亮灯后拉开落地大扇的窗帘,素有“东方之珠”美誉的香港在深夜里升腾着它不夜的风采,侧身依靠在窗边的我,似乎遥遥的看见不远处波波荡起的夜潮,轻轻的涌上沉睡的沙滩,缓缓的漫过挺拔的高楼,渐渐的向我弥漫过来……,我的身躯似乎融化在波波的夜潮里,内心深处轻轻荡起如海潮般的声音——“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龙泉寺法会报道
“细雨迷蒙秋至,山色有无人归,何当入世离尘,莲开朵朵不退。”
这是今日下午法会总结行上俗众召集人的心声,也表露了所有义工们此刻不能留而又不想走的心迹。
法会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喜,总结行一开始,透由文宣组义工辛苦赶制出来的幻灯片让我们重温了几日来的精彩画面!一张张笑脸,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也发现别人!当我们回顾法会的整体过程之时,更容易看到熟悉的和陌生的义工们的付出,内心再一次被快乐充满!
僧众召集人为大家开示的很到位:“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快乐的十一长假,过去在世间也会有快乐,但是那种快乐很难持久,在佛门中我们得到的快乐在心中值得长久回味,而这种快乐我们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代价,只需要有一颗为他人付出的心,就可以得到。每一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可爱的义工,今天早上天未亮,因为下雨我去巡视时,看到两个保安组义工就睡在场地上的帐篷里。生命这么的美好,都是怎么来的呢?农大的几个学生讲,他们是在网络上一搜,就搜到了龙泉寺,来了之后几天内,过得很充实很欢喜。我们想为别人付出,也都是需要环境的,如果没有人创造,我们都没有机会去付出,你在社会上帮助别人,别人会觉得你有特殊目的,这里就不一样,所有这一切和所有的功德都来自于三宝,如果没有三宝,我们生命就不可能这么美好。一个义工讲,‘龙泉寺是我见过的最小的也是最大的寺庙,说最小是指环境,说最大是指法会信众最多。’我们是以北京地区宗教场所中最差的硬件条件成办着最大的法会……”
拥有一颗为他人付出的心,这是我们一次次法会,一位位义工反复体验验证的快乐秘诀!正因为如此,所以最后一天义工们的心在欢喜之余,都像云雾一样略有惆怅,有些失落,依恋不舍,不想下山。有义工讲:“每一次法会结束都不想回去,一登上公共汽车,就觉得难以面对尘世的名利纷争苦苦恼恼啊!”那么怎么办呢?法师讲:“来法会是进行心灵的充电,下山你们是放光、发热,问题是不久就没电了,那就发光别忘了充电,充电也不忘发光。”
接下来的义工发言更是让大家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文宣组义工刘居士讲,他本来没有报义工,去年就发心想过做义工,可是接触一些组织团体,想要做义工,结果没有一个地方收他,甚是郁闷!这次法会,他碰巧上山来,在办公室听到他们说缺义工,就转成了义工。朝山的时候,每一个头磕下去,都会有一个印迹,就会想起犯过的一个个错误,内心很是忏悔。那天非常累,本来想下山回家,回首看到山顶上云雾缭绕的景象,心里欢喜得不累了,又跑上来了。他感受到做义工最大的就是付出,可是得到的远远大于付出,还体会到四个字“无知是苦”。
水电组义工都是年轻人,他们更累,累得腿都拉直了,而且可是没有人抱怨,几天下来,他们已经像一家人一样。
书画结缘组组长黄居士讲,做书画结缘刚开始的时候,心里没有一点谱,一是没义工帮忙,二是怕没有画家,结果第一天就来了莫大欢喜,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天。书画家来了很多位,结缘很成功。她从这个活动中体会到三宝功德不可思议,那些书画家本不信佛,但是他们都有很好的传统文化的熏习,这样才会写出很有品味的书法作品。他们说他们写书法从来没有写得那么欢喜,他们走时问他们“你们还来不来了?”他们都说:“我们很愿意来!”他们给游客写字也是观察性格的,比如观察到一个游客锋芒外露就题下‘藏锋’二字。一个师姐要留字写了个‘和’字,并题上小字——‘国和民安泰,家和万事兴。’这样无形中宣传了传统文化,给年轻人播下了种子。整个龙泉寺的面貌和法师风采也给他们很好的印象,使他们认识到佛教原来是这样子,这个书画结缘是一个‘双赢’的活动。召集人问她有没有给自己留字,她笑着说每一位书法家都给她留了字,可是她又都结缘给别人了。
另一位旅居日本的女居士的讲话更令人触动:“我刚来的时候,还没有信佛,可是4日那天居然跑去朝山礼佛。我有一个孩子,上大学了,我想,等孩子毕业了以后我该做什么?我平常吃的其实很简单,物质追求也没什么太多的了,于是就想要做做义工。来北京后看了佛教网页,想找一找是不是有像我心中所想的‘广度众生’的地方,结果第一个就看到了大和尚的博客,他的悲愿感动了我,我就来了。我出去以后很希望为祖国做些事情,总是为同胞辩护,可是有些人的行为实在太不文明,没法辩护。我想如果大家素质都改善了,多好!来了寺院,看了法师和义工们的形象,感觉到这才是我寻找的,通过这几天,我觉得我已经从一个不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了。”
导游组的王居士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深深的感动:“一位法师问我这次法会有什么感觉,我说‘特别!’因为我参加法会做义工是第一次,皈依也是第一次。在家时有人为我父亲算过命,说他只有十几年的寿命了,昨天的放生和蒙山给我了很大触动。因为我生活在海边的城市,喜欢吃海鲜,以前,如果有人问我螃蟹有什么用处,我一定会告诉回答是用来吃的。直到昨天,我才感受到佛教里讲的慈悲,知道什么是‘善’,知道‘众生平等’,父母为我杀了那么多的生命,如果因为我要堕地狱,那我愿意代他们受苦!”她哽咽地无法再讲完,很多义工也被眼泪湿润了眼眶。
一位硕士生的发言则逗得大家一哭一笑的,他讲到:“我是第一次来龙泉寺的,以前并不了解佛法,十一前上网,看到有法会,我就来做义工,希望体验一下,是否能学到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可是头一天就扁桃体发炎,不过一天就好了,以前要一个星期,很奇!2号那天我就皈依了,后来诵经诵着诵着就诵哭了,很忏悔自己太无知了,不知道造了多少恶业。放生时,想到自己从小捉鸟捉得很多,非常后悔,内心里突然找到了生命的皈依。昨晚上回去晚,已经没有地方睡了,有位义工——就是前面坐的那位,主动把地方让给我住,结果他自己没有地方住了。回想我自己,我却一直想着早点回去抢个好位置。你说这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太让我惭愧了!”说到这里他忍不住也哭了,后来接着讲:“我认识到佛法的伟大与真实不虚,想想佛法这么好,还下山干什么?也许我不久就要出家,弘扬佛法,真正地利益众生!”一下子又把大家逗乐了,纷纷给他鼓掌,并发愿愿意为他回向,希望他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师!
法师做了很鼓舞人的开示:“这次来的很多新人问我最多的问题你们猜是什么?为什么看到佛像老想哭、诵经也想哭、朝山也想哭。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很爱她的孩子,后来孩子走失了,五十年后再见面时,你说有什么感觉?就是大家的这种感觉。以前我们都学过佛法,现在重新接上。”
“我们大家都有本性,佛性,表现出来就是离苦得乐。虽然我们有这样的本性,但是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不知道自心的宝藏,不会去开发。世间快乐是有矛盾的,比如有一个苹果,你吃到了别人就没有,你快乐了别人就得不到,追求物质的快乐就是这样。佛法不一样,可以让内心的欢喜充满,就像分享心得一样,你找得到法喜,讲出来,大家都快乐,所以我们追求快乐,方法一定要追求自利利他,良性循环,这样的生命才是有希望的。我们自性中就有这种光明和快乐,但是为什么得不到呢?为什么看到的还是种种不如意的呢?有一种豪猪,冬天很冷,他们就往一起挤着取暖,结果挤在一起就相互刺伤,它又离开,离开又很冷,又要往一起凑。我们人也是这样。我们都渴望关怀,希望寻找一群人来依靠,可是不幸我们都有烦恼,挤在一起就会互相扎,有的人就跑掉,比如法会遇到境界了就下山,发现不对了,再上山。如果不去掉这个刺,这张皮,永远都不会快乐。我们是自害害他,怎么办呢?小乘人是自己剪掉刺,大乘人不一样,他是相互地磨,磨平了再去皮。无论我们外在有多么地扎人,内心有多么深重的烦恼,在佛看来都是有自性光明的,我们在师父看来都是可意爱子。那怎么开启自性光明呢?靠发心来开启。让我们的心与佛菩萨相应,与众生相应,这就是菩提心,当我们启发菩提心时,很多烦恼就会灰飞烟灭,也会软化别人的刺。遇到境界时,有两种发心,一种是逃避,这里不行,就换个地方学;另一种是正因为不行,我才要来,我来护持。佛法讲因果,因果就是要当下注意你怎么发心,发什么心,得什么果。有一次在飞机上,我问师父‘您为什么不休息呢?’师父讲‘我经常要自己逼自己,有你们这样一群这么好的弟子,我怎么能不努力呢?’有一夜晚,都两三点了师父还没休息,师父讲:‘我做的这一切都是随缘,做这些是因为中国佛教需要,是众生需要如此。’千载一时,一时千载,时代因缘已经把佛教的责任落到了我们的头上。我们要成佛,可是成佛的因在哪里呢?在菩提心。区别就在于你学佛是为自利而学,还是为了利益别人而学。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师父,这么好的道场,这么好的同学,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提升。所以希望大家发大心,努力精进,护持道场。”
寺院今日给大家发送了有机栗子,还有大悲水,现在法师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师父的博客结集出书了!师父很关心大家的学习和提升,嘱咐要法师把书赠送给义工们,这就是师父的奖赏和鼓励!一番辛苦,师父清清楚楚!今日书已经到了寺院,结行结束义工就分部组到德尘居二楼丈室客厅处领取,大家非常高兴!义工至少一百多人,德尘居前边排成了队,然后有序地到二楼,书已经准备好,由法师代替师父给大家发书。老菩萨们领了书,也像父母给自己发了压岁钱一样欢喜!因为老菩萨们平时都听说博客好,就是不会上网学习,这下子可满意了,如获至宝啊!



这次法会历经一周,但是大家普遍反映不累,而且还特别欢喜,尤其是今日的赠书,更是最圆满的一个结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