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寺院报道 |
(龙泉寺)十一祈福吉祥楞严法会(10月3日)
法会进入第三天,一切都在吉祥喜悦的气氛中展开,今天活动的重点内容是八关斋戒、诵读《楞严经》,另外,佛教文化依然成为最吸引人的亮点,万缘茶棚品茶、倾谈,素食组的麻辣烫、还有平安面,都特别火爆;另外儿童乐园里的陶艺、绘画,书画组的书画结缘及中医义诊在接引大众方面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对此,我们将陆续予以报道。
受持八关斋戒
“我今皈命胜菩提,最上清净佛法众。我发广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
今天是楞严祈福法会的第三天,上午八点半法师为信众授八关斋戒。
何为八关斋戒?
所谓八关斋戒,即在一日一夜中,受戒人要做到: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非时食、七不香花缦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八关斋戒的殊胜利益在很多经论中都有记载:
《十善戒经》云:“持八关斋戒者,一、不堕地狱。二、不堕畜生。三、不堕恶鬼。四、不堕修罗。故此八戒,又称八种胜法。”
《优婆塞戒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
《佛说护净经》云:“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持戒的目的是离苦得乐,戒为无上菩提本。
法师对我们开示:“众生为除苦,无奈苦更增。”无始以来,由于无明,我们不闻佛法,远离善知识,不知因果,即使积累了能感得人天的福报,但仍然是在三界中流转,所谓“业缘福报,总归堕落之因,地狱天宫,不过轮回之处。”最圆满的发心,是菩提心。一切有情在轮回中受生死病苦的折磨,我们只有通过最根本的持戒修行,勤集福慧资粮,才能出离生死,跳出三界,帮助有情离苦得乐,获得最终解脱。所以,我们受戒不只是为自己,也是为一切有情。
今日,我们受戒,能的二种果报,一者华报:获人天之安乐;二者果报:契佛祖之心源。我们得闻佛法,得遇法戒,应至心受持。
佛教文化有感:书道与佛道
与这位老书法家的谈话也令我特别受益,老先生虽未皈依佛门,但他多次参加一些名山古刹举办的笔会,他说凡是有利于社会的事情他都愿意参加。他说一个人要有志向,要把心放大,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东西,才能做更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人的心可以无穷大,人的心量大了,那他能不做善事吗?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追求的都是名利色欲,正因为此,社会就更需要善良的人,所以他特别愿意参加公益活动,而且在公益活动中他写的书法从来不留名字。他说有一年他参加书画义卖,捐助灾区,当时有几个韩国人出了很多难题,但自己不去考虑那么多,只想着尽自己的力帮助灾区的孩子。
且饮一杯茶
“阿弥陀佛!请喝茶!”“请问您喝什么茶?有碧螺春、铁观音、茉莉花茶。”走进茅草竹帘的茶棚,就有品茶组的义工会主动亲切地问候,并双手奉上一碗香气四溢的清茶。品着香茶,听着古乐雅韵,禁不住想要赞叹生活的美好。但是,我们可曾想过这美好的背后有着品茶组多少的付出呢?每有一人进入茶棚,他们就要为其端茶送水,弯腰——拿起茶碗——倒水——再弯腰——双手将茶碗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喝完了茶,他们还要再弯下腰将我们的茶碗收回。一天时间里,品茶组的义工平均每人要弯多少次腰?要洗多少只碗?要抬多少桶水?要泡多少次茶叶?要站多少个小时?我们可曾想过?
生活中,我们曾为多少人付出过多少?又有谁会为他人弯下腰来,真心付出?以前无论是在饭馆吃饭,在商场购物,还是别的,都觉得自己是去消费的,而服务员就是为自己服务的。但是今天上午,我正不知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品茶组的一位师兄叫住了我,让我帮他们抬一下水。抬完水后,我仍待在茶棚里,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茶水博士”,虽然做得挺高兴,但在一直站了一段时间以及连续弯下腰又直起身后,我却感到了累而心生倦怠。看着品茶组的义工,他们仍然笑容依旧,还是一碗接一碗地为大家倒茶。突然感觉自己真的是微不足道,一碗清茶似乎都比自己更重要,更能利乐大众。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真的像我们自己所一直认为的那样,是不可或缺,十分重要,就应该享受别人的付出的吗?我们究竟是为何而来的?
义诊结缘
四月末看到岐黄爱心社招募志愿者到凤凰岭龙泉寺参加五一法会,为大家进行义诊的海报,那时因为有事不能参加。后来跟班上参加过的志愿者聊天,她们提起去那里义诊的感受,说是非常的感动,听到她们这样说,我心里很是羡慕。
所以九月末的时候,就开始留意了。果然,岐黄爱心社的招募海报又出来了。思量再三,自己是否参加?征询周围同学,自然是应该参加。于是,就下定了主意。当我跟宿舍同学讲,我去做法会的志愿者,同学们问说怎么她们没有看到那个海报。这样看来,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
二号早上早早起来,八点到了龙泉寺。山上已经秋凉。但是,到了会场,却感到气氛很热烈。后来听说上午有皈依的活动,义诊的活动因此暂停。既来之,就好好的看看这里的活动吧。
皈依,是很多学佛的人入佛门的第一步。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看到那些皈依的同学那么诚恳,心里自然是很感动。
自己默默地看着,心里默默地想着。
皈依结束之后,就去用午餐了。整个法会的活动,有非常多的义工参与。像我们志愿者的很多事情也是由他们来负责。有了义工,整个会场的顺序井然。
用完午餐,本来是听负责人讲,先去休息一下。可是,吃完的时候,看到义诊的帐篷外面已经有很多咨询健康的人在了,就匆匆的跑向义诊的帐篷。一开始还想着自己会不会累呀,那么早起来,又没有午休;结果是,当我投入地给别人看病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累。只是,看到很多的人,他们的健康问题,我没有能力帮助他们解决,感觉自己在专业方面,还需要花更多的功夫才是。同学们的义诊活动,包括推拿、贴耳豆和健康咨询。每看完一个人,对方都很认真地感谢,自己觉得很忐忑。
下午两点多,看到那些皈依的人出坡劳动,法师前行之前给他们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做事情的时候,每一个人缘念不同,所得的结果迥异。我那时在义诊,耳边听到这样的故事,就想起我看待病人的时候,心里是怎样的,是有慈悲心吗?
在我们义诊志愿者的要求之下,寺里的一位法师跟我们座谈了一个小时。来义诊的同学们,对佛学的了解都很浅,心里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积存已久,这次能碰到良师来解惑,同学们自然积极请教。
第一个问题,问到了什么是结缘。结缘这两个字,也耳闻过很多次,但心里没有去深究。法师缓缓地讲来,说佛是渡有缘人的。我们的这个结缘相当重要,我们这一次参加义诊活动,自己与所碰到的人,都是十分有缘的。想起过去一年当中发生的事情,莫不是自己慢慢地结缘得来。先是看到我们学校学士沙龙的师兄师姐,看到他们的为人,到后来自己参加社团,担负起社团的工作,心里很感念这其中的缘分。结缘,这两个字,真的是很重要吧。同学们继续提着问题,这其中的很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中继续体会的。
本来打算傍晚时候下山回学校的。走在下山的路上,看着路旁青翠的野草、远处苍茫的山,心里很舍不得。放慢脚步,回头看看,我想,我再留上一个晚上吧,再让我好好地感受一下。于是,回头,奔向我们的义诊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