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正住缘起发声 |
分类: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
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9月13日)
成蹊
滴滴答答的雨声,直接滴入人的心里,早晨的天空全部被抹成灰色,风未起,黄黄软软的银杏已经扑扑榻榻落了满地,硕果累累了。
忆起师父的话语:“即使你每天不犯什么错误,可是如果你什么都不干,也是一无所有。”在佛法上我们有多少收获呢?在风雨中,还有多少人在漂流?
上午乙班的沙弥净人同学该学习道次第了,是不是应该去听一听?犹豫一下,自己还是更希求学习戒律,没去,上课前十分钟看到一位魁梧的法师正伏在佛前,我特意看了几眼,蓦然想起上午乙班的课该他带了,感觉到他的心很殷重、很专注,在祈求。
下午课后,一个同学正坐在那里冥想,我走过去问他:
“上午上课讲了些什么?”
他马上起来回答说:“今天效果很好,内容是学习弟子相,讲了正住和具慧。”
“什么叫正住呢?”
“就是不能堕党类。”
“有什么问题吗?”
“一位同学提出,‘正住’要求我们放下自己的见解,‘具慧’要求我们听了善知识的话还要抉择,都放下了还怎么抉择呢?”
“法师怎么讲呢?”
“我后来出来了,没听到。”
“那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没有实践的结果,绕在文字上了。实际上行持时,‘正住’要求你在别人讲话时,先专心听进来、听清楚、听懂,听到原汁原味的话,你执着自己的见解就会排斥对方的观点、想法,就会不理解、曲解、误解;‘具慧’是第二步,听对了才谈得上抉择,具慧是抉择这个话合乎不合乎佛法、戒律、业果,自己该怎么做,不是去看人家对不对,这个本身是有次第的。比如舍利弗尊者,他见到马胜比丘威仪十足地走在大街上,念那个有名的偈子,就问他师父是谁,马胜比丘告诉他是佛陀,舍利弗尊者马上就去皈依佛陀。如果执着自己原先的见解怎么可能会听懂那个偈子呢?又怎么会皈依佛陀呢?”
“那我们听带子里讲,我们的问题是欢喜的就听,不欢喜的就不听,所以正住就是要对治自己的习气去听。我们自己理解的是不能陷入宗派之争,好像不一样。”
“那是听错了,带子里讲‘欢喜的就听,不欢喜的不听’,是指出我们内心的形相,不能去自己推论说要‘对治习气去听’。内心的形相是执着自己的想法排斥别人,外在的大的事相就表现为人我之争、宗派之争,内外是一致的。有没有什么公案?”
“有。一位同学讲,他原先看过《新世纪饮食》,研究过一些新素食理念,觉得牛奶不好,油炸食品会导致癌症,结果来了之后,大家好像都不在意,师父又讲可以喝牛奶,吃油炸食品,一下子就接受不了。”
“那他是怎么解决呢?”
“他说靠对师父的信心,看到师父也喝酸奶,自己虽然不理解也喝。”
“那不还是没有转过来吗?关键是自己的见解有没有放下,你放不下就会喝的很苦啊。不要执着见解,就是喝点酸奶对身体又有什么了不起?身体再好,寿命再长,如果活得没有佛法上的成就,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师父讲的没错,是我们不了解医学和缘起。在家时,大家天天都是油炸食品,太多了,当然对身体有害;现在出家了,多长时间才吃一次,师父讲山上寒气重,素食又寒,我们活动量不够,时间久了会生病,尤其是40岁以后是病找人,那时你还能干什么事呢?师父让我们多吃姜,是有道理的,那些植物草药它也是缘起对缘起的。”
我们的确不了解情况,昨天一个净人被马蜂蛰了,起个大疙瘩,一个同学介绍他扯了一点丝瓜叶抹一抹,就好了,因为那个同学小时候经验过一次,它都有特别的缘起道理。有的人接受新概念吃香蕉皮,清理肠胃,它如果新鲜的大概可以,北方的香蕉很多在保管运输过程中使了很多农药,跟南方不一样,吃香蕉皮时也吃了农药。师父更了解我们的状况,还有未来的缘起。
“对,是这样。还有,一个法师说,前一段他正在听《不净观》的带子,非常欢喜,结果师父知道了,故意当着他的面讲,‘听那个干什么?’他就回答说:‘我内心杂染重,要修习不净观才行。’师父就讲:‘那要修发心,多承担。听那个,没有事干,越听内心反而越粘著,是因为你们现在太杂染了。’他听了之后不理解:‘这个说法好像跟佛讲的不一样啊?不净观才是正对治法,发心做事怎么会对治呢?’他认为越做事境界越多,结果会越杂染,结果就没听话。可是今天另一位法师讲,师父给他也讲过同样的话,他出去会特别累,他虽然不理解,可是自己也不懂,没办法就试试,后来出去前策励发心,结果做事很专心,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前一位法师听了有点后悔自己没有听话。”
这是个很有趣而又危险的例子,猛一听,师父讲的似乎不合乎教理,可是仔细去想想,不是像我们自己设想的这样。师父对其他人还讲过,对境要多思维无常,对治贪欲;有一次还讲过体相用的分析方法,再美好的东西无非都是四大组成的。这说明他不是不讲对治法,而是觉得不净观对这位同学可能不合适,资粮不够不能修,没有条件不能修,有人修白骨观也会越看越可爱。师父讲的法是对机而讲的,可能我们当下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不是在这个上边,而是承担心没有发起来的问题,否则他怎么会又要求我们做事,又讲要修无常观干什么?或者这个同学的问题是担心染污而逃避境界,这样会养成二乘习气,师父讲过‘人整天坐在那里没事,才会胡思乱想增长烦恼’,所以师父正好要他发心承担多做事,既对治烦恼又能培养大乘习性,可能这也是服从整体大局的需要吧。
“还有一个问题是,具慧要求要有正知见,可是刚学佛的人没有怎么办?”
“没有,你才要听善知识的话,去学啊?你不听不也还是没有吗?”
“那有同学说具慧对我们现阶段来说,只要有能力观察十德相就行了,下一步就不用抉择了。”
“现在问题是十德相我们也不清楚,具慧还是要学习,要正知见,知道三法印。其实业感很重要,即使不具慧,正住还是很好,例如舍利弗尊者,原先的几百个弟子都很厉害,他们看到舍利弗尊者皈依佛陀了,他们也纷纷皈依了佛陀,说明还是很听舍利弗的话的。师父也讲过自己如果不认得善知识,就要找公认的或者依靠前边的善知识的推荐。”
这个使我感受到,佛法不是听听欢喜研讨热闹就可以的,必须要亲身躬行过才会了解它的内涵,没有实践,就只能停留在文字上,不得其门而入。
下午四点多,佛堂里偶尔传来一阵歌声,一会儿又寂静无声,我走过去,看到外边有一些僧鞋,有同学们在里边,干什么呢?推门进去,是法器课!还有一位居士,好像是请来的老师。几个同学的表情怎么特别奇怪,呲牙咧嘴的,坐的笔直,一脸严肃,精神劲都冲到头上去了,他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学讲话呢。
我也过去体验体验,来晚了,老师问还有没有问题,一个同学问:“我们这样发音会不会累?”
老师用很特别的音调回答:“不会。‘用声带发音不会累’,‘声带’就是用来发音的器官。”
另一位同学问:“我这样下去声音会变得清脆吗?”
老师回答:“对,‘坚持下去不疲劳’,放下自在,不要怕面子,不要看别人的眼神。”
他能记得住几个同学的名字,又问我有什么问题。
我就问到:“您看我发声有什么问题,请指点。”
他听了这句话,马上就说:“你有一定的发音基础,可是不够亮,要坐直,挺胸,紧腰,小腹挤气,不要疲软无力。”
我一听,真对,自己的习气就是这样,自己很习惯,可是跟别人比就很‘棉花’了。突然想起来自己最大的问题:
“我的声音为什么高不上去?”
“你要用声带发音,昂头,跟我念‘把声音高上去——’”
我马上跟上去:“把声音高上去——”还真灵,一下子找到了声带的震动部位,声音高了亮了。
这个场合,产生一个很强的感受:内行的重要!他一听,就知道问题所在,跟他念一句话,就纠正过来。当时想起师父在佛法上就是这样,你要肯放下自己听他的,有什么毛病轻松认识到并改过来。而且发现,发音不好跟人的习气紧密相关,我爱执重,爱面子,讲话时小心翼翼,思考再思考,话讲的吞吞吐吐的,声音还低低的,结果讲不清楚,这位老师讲课根本无所顾忌,教学简练实用,难怪吸引住了大家,如果我们讲法时也能放得开,内心的智慧才会放出光来,才会讲得潇洒自如。我爱执轻的,胆大的,不怕丢人的,会比较听话,跟他学得就快,弟子相真地很重要!